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的情形是

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的情形是

發布時間: 2022-01-28 13:19:06

㈠ 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可判決撤銷具體行政行為.

B.違反法定程序這樣的情形也是可以撤銷的,B選項是對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七十條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具體行政行為的表現形式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徵收、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監督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給付、行政獎勵、行政裁決、行政合同、行政賠償等。

成立要件

1.主體:必須是行政主體

2.必須有明確的意思表示

3.必須送達當事人

注意:在單行法律另有規定的情況下,具體行政行為的成立可能還有其他要件。如行政處罰法41條的規定。

有效要件

1.主體合法

2.沒有濫用職權

3.適用法律法規正確

4.證據確鑿

5.程序合法

行政行為的成立、生效(如行政機關的決定只有送達才能生效)與有效(生效的行為不一定有效,合法的才有效,不合法的無法)是一個行政行為從程序上的三個環節。

(1)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的情形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七十一條 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行政行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為。

第七十四條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

(一)行政行為依法應當撤銷,但撤銷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二)行政行為程序輕微違法,但對原告權利不產生實際影響的。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銷或者判決履行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

(一)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

(二)被告改變原違法行政行為,原告仍要求確認原行政行為違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判決履行沒有意義的。

第七十五條行政行為有實施主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或者沒有依據等重大且明顯違法情形,原告申請確認行政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無效。

第七十七條 行政處罰明顯不當,或者其他行政行為涉及對款額的確定、認定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人民法院判決變更,不得加重原告的義務或者減損原告的權益。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且訴訟請求相反的除外。

第七十九條 復議機關與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對復議決定和原行政行為一並作出裁判。

㈡ 行政訴訟變更判決適用於什麼情況

行政訴訟中,行政處罰明顯不當,或者其他行政行為涉及對款額的確定、認定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請當事人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另外,人民法院判決變更,不得加重原告的義務或者減損原告的權益。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且訴訟請求相反的除外。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行政處罰明顯不當,或者其他行政行為涉及對款額的確定、認定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人民法院判決變更,不得加重原告的義務或者減損原告的權益。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且訴訟請求相反的除外。

(2)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的情形是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從這條規定可以看出,法律賦予了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有限變更權,即法院可以對行政案件作出變更判決。

變更判決是司法權對行政權的一種干預,根據一般法理,法院只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而不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因為行政裁量權的行使是行政活動的生命,是復雜多變的行政環境的客觀要求。

但是行政權具有天生的擴張性和專橫性,如果嚴格堅持分權的思想,就有可能使得行政的目標背離立法的目的和精神,同時也不符合行政訴訟的目的。變更判決就是在打破原有權力格局之後建立的新的、有益的平衡。

行政訴訟目的的要求。

從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來看,行政訴訟的目的有: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利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

法院的司法變更權的行使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原告的合法利益。雖然這有違行政權和司法權的分工問題,但是這種分工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當事人的利益,所以,從最終極的目的來看,法院的司法變更權有其必要性。

在行政訴訟中,基於訴訟經濟及人民權利保護之迅速性,應肯認行政法院對於案情清楚之事件,得在法定范圍內自為變更性決定。

從憲政理論層次而言,保障公民權益才是最終目的,權力分立的制度無非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而已,怎麼能因手段而妨礙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法院網•論行政訴訟變更判決的適用

㈢ 經審理,人民法院認為行政處罰顯失公正,可以判決變更

不可能,只能撤銷,不能變更。

如有疑問,歡迎追問,如無疑問,請好評。

㈣ 下列各項中,人民法院可以作變更判決的是

《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4項規定:「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選D

㈤ 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下列哪種情況下,顯示公正時,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據我所知,行政案件一般不作變更判決。只有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存在合法但嚴重不合理的情況下,才可以作出變更判決。

㈥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對什麼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作變更判決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對行政處罰顯失公正,可以作變更判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⒈主要證據不足的;

⒉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⒊違反法定程序的;

⒋超越職權的;

⒌濫用職權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6)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的情形是擴展閱讀:

變更判決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變更權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進行審查的結果。變更判決的實質是司法權直接確定了相對方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因此,它的適用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僅限於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

顯失公正是指行政處罰雖然在形式上沒有違法,但處罰結果嚴重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顯失公正的表現形式有:

(1)畸輕畸重。指處罰與相對方的違法程度明顯不對稱,嚴重違反比例原則。

(2)相同情況不同對待或者不同情況相同對待。變更判決原則不得加重對原告的處罰,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的除外。

㈦ 人民法院能作出變更行政處罰的判決嗎

人民法院能作出變更行政處罰的判決的。

1、《行政訴訟法》第十七條規定 行政案件由內最初作出具體容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的判決不能直接變更具體行政行為。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4條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⒈主要證據不足的;

⒉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⒊違反法定程序的;

⒋超越職權的;

⒌濫用職權的。



(7)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的情形是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1、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2、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主要證據不足的;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違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職權的;濫用職權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4、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㈧ 人民法院在什麼情況下會作出判決變更被訴行政行為

正義之魂 團隊 潛龍一現驚天下
2013-06-24 21:23
你搞錯了吧。按照行政訴訟法,很明白就是D,怎麼可能是C,不知道你有什麼問題?
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四條【判決的種類】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⒈主要證據不足的;
⒉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⒊違反法定程序的;
⒋超越職權的;
⒌濫用職權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㈨ 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變更

如果具體行政行為已經不能變更、變更已經沒有意義、變更會造成社會公共利益重大損失等情況下,人民法院只能判決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而不能對之變更。

㈩ 法院判決書能隨便更改嗎

1、判決書下來後能改。改的前提條件是判決書有錯誤。2、判決書,是一個法律術語,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院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判決書有一審程序的判決書、二審程序的判決書和審判監督程序的判決書等幾種類型。3、一審判決書如果沒有生效,可以向上一級法院上訴,由上一級法院改判;如果是二審判決書或者一審判決書已經生效,可以在6個月之內申訴,或者向檢察院申訴,請求檢察院抗訴。案件進入再審後改判。4、以民事判決書為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第一百七十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5、《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6、《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有學歷嗎 發布:2025-02-10 22:23:26 瀏覽:366
搜狗輸入法官方下載2015 發布:2025-02-10 21:46:22 瀏覽:230
媒人隱瞞病情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0 21:34:01 瀏覽:178
勞動法連續 發布:2025-02-10 21:33:50 瀏覽:811
上海財經大學商法 發布:2025-02-10 21:27:38 瀏覽:374
藝術碩士和法律碩士 發布:2025-02-10 20:09:00 瀏覽:929
新勞動合同法第50 發布:2025-02-10 20:03:40 瀏覽:731
不批假算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0 19:36:00 瀏覽:651
2017上海養犬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10 19:29:16 瀏覽:832
七年級人教版政治法律知識點 發布:2025-02-10 19:28:36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