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嚴肅

司法嚴肅

發布時間: 2022-01-29 16:50:45

⑴ 微信庭審可復制嗎

微信庭審,就是由法官建立微信辦案群,邀請各方當事人及代理人進入該群,在微信群中進行庭審。這種方式和傳統的庭審程序基本一致,只是詢問、答辯的形式由語言變為了文字。與一般庭審不同的是,微信庭審現場只有法官和一名書記員,原被告席位上沒有人,更沒有辯論的「火葯味」,只有敲擊的鍵盤聲和法官們偶爾低聲交談的聲音。對於這種「互聯網+審判」的新型庭審形式,坊間褒貶不一。我認為,盡管新生事物可能有缺陷,但我們還是應該為這種司法改革的新招點贊。
首先,「微信庭審」的方式對當事人來說比較方便。由於不用親到法庭現場,當事人可以在單位、家裡、甚至外地參加庭審,這就極大地方便了當事人。有些當事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在指定時間親到庭審現場,這在過去就不能進行庭審。由於各方常常是人齊馬不齊,案子便會一拖再拖,久不能決。現在有了微信庭審,當事人不必親到庭審現場。這不僅方便了各方當事人,也有利於法庭及時審理結案。這樣的司法改革新招應該點贊。
其次,微信庭審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在靈活方便的同時並未傷害司法尊嚴,還擴大了司法行為的效用外延。微信庭審最後作出的審判結果也仍然是以法院的身份公布的,它與傳統庭審作出的決定有相同的法律效力。由於它更靈活方便,可以比以往傳統庭審有更大的使用范圍,使司法行為的外延得以擴展。在推進依法治國的當下,此舉有著非同尋常的積極意義。有觀點說,微信庭審既沒有先例又沒有授權依據,這其實沒有道理。以前沒有先例,現在有了,這就是先例。如果以前沒有的都不能做,還何談改革創新?以前,不僅沒有微信庭審,連法庭還沒有呢,大老爺在縣衙府衙問冤斷案不也能分辨是非嗎?再以前的以前,連縣衙府衙都沒有,解決糾紛還靠刀槍箭弩呢。社會在發展,新事物層出不窮,怎麼能以有沒有先例作為該不該的衡量標准呢?所謂沒有授權依據,也是食古不化的觀點。以前沒有授權,現在授權不就有依據了嗎?還有觀點說,微信庭審有害司法嚴肅,這更不對。法律和司法不是因為嚴肅才存在的,嚴肅不是司法的唯一作用,而維護社會公正和諧才是司法的作用。司法不僅僅是關和殺,更有正義的溫暖與和諧的撫慰,為何一談司法就要嚴肅,就要板著臉嚇人呢?
面對微信庭審這種司法改革新招,且慢循規蹈矩指責吐槽。新生事物需要更加寬容的審視。將不足的補足,讓微信庭審逐漸成為審判事務中的一種常態吧。
且慢給微信庭審點贊
楊柳(媒體評論員)
對於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嘗試的「全國微信審判第一案」雖有贊同和支持的,但筆者認為,微信庭審有許多存疑,不應匆匆而行。
其一,微信庭審在程序上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和授權。目前,我國的法律都還沒有關於視頻庭審、微信庭審等新型庭審的規定。盡管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規定,「當事人雙方可就開庭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由人民法院決定是否准許。經當事人雙方同意,可以採用視聽傳輸技術等方式開庭」,但其中與互聯網等新技術相關的內容並不多,對庭審方式的規定也十分傳統。也就是說,依託微信等互聯網平台作為審判程序的載體,尚無法律的規定和授權。雖然我國訴訟法規定二審案件可不開庭採取書面審理形式,但微信庭審是否等同於書面審理,法律上同樣未予明確。
其二,微信庭審有違審判公開原則。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而微信庭審是在微信群中進行的,微信群則帶有一定的私密性,其他人無法隨意出入。這有違審判公開原則。
其三,訴訟活動的價值追求是公平正義,而不是追求所謂的「便民」。遠程立案、遠程開庭、遠程接訪等形式都起到了便民的作用,但司法的核心是追求公平正義。在微信庭審中,當事人的語速、表情都被「屏蔽」掉,提交證據的真實性更是難以判斷,這能利於法官作出准確判斷嗎?以案件急劇增多和便民的借口為微信庭審開綠燈,顯得多麼蒼白無力。
其四,微信庭審還會帶來其他副作用。比如,微信庭審可能造成對司法權威感的傷害、對直接言辭原則的違背、對庭審中心主義的偏離等。就連鄭州中院的審判員也坦言,微信庭審規范仍然需要繼續完善,目前的一個技術障礙就是它不能防止拉群,也不能防止截屏,包括在庭審程序中,一些東西可能會涉及擴散的問題,也會涉及個人隱私保護問題。
法庭設置莊重嚴肅,角色分明,當事人一進入法庭,就能感受到審判的理性與威嚴——這是傳統的法庭審判。在這樣的場景下,尚且發生了令我國司法蒙羞的「聶樹斌『故意殺人罪』」、「呼格吉勒圖『強奸罪、故意殺人罪』」等冤案,而在「原被告席位上沒有人,整個法庭內只有3名法官和一名書記員,庭審現場也沒有『火葯味』,只有敲擊的鍵盤聲」的微信庭審里,人們的想像會走得多遠?目前,鄭州中院已制定了微信審判的庭審規范16條、微信審判風險告知書11條。有那麼多的審判風險要防範,還給微信庭審戴那麼大的「高帽」,拍磚!

⑵ 我呼籲全國的記者或國家的司法機關,嚴肅清查中國政法大學部分老師存在以給學生辦學籍為名,進行詐騙。

在這里說有個蛋用

⑶ 近年來,全國各地司法機關嚴肅查處破了一批由人民揭發,舉報的貪污要安,體現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性質和本質;公民履行監督權。

⑷ 司法考試具體內容是什麼

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相關證書,並可以從事執業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等崗位的工作。

⑸ 嚴肅司法執行 成語

形容嚴肅的成語——不苟言笑、正襟危坐、老成持重。

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解釋】苟:苟且,隨便。不隨便說笑。形容態度莊重嚴肅。

【出處】《禮記·曲禮上》:「不登高,不臨深,不苟訾,不苟笑。」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於態度莊重、嚴肅。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苟;不能讀作「jū」。

【辨形】苟;不能寫作「荀」。

【近義詞】正襟危坐、老成持重

⑹ 司法解釋 告誡書是否屬於警告

有這個意思,但是司法是嚴肅和理性的,必須是當事人犯了法才能追究責任的!

⑺ 執行裁定錯誤如何糾正 最高人民法院

如果有確定的證據證明裁定錯誤,可以進行申訴。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再審仍不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7)司法嚴肅擴展閱讀:

一、申請再審

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提出再審申請,申請再審人應是原審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以及原審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繼受人及其近親屬。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二、申請再審應向哪一級人民法院提出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三、對民事案件提出再審請求有什麼限制

申請再審人對民事案件申請再審、是針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認為錯誤而提出的,故民事案件申請再審人提出再審請求不得超出原審訴訟請求。
申請再審人在民事再審案件審理過程中不得變更、增加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原審已反訴的除外)。

⑻ 在美國法官和律師誰的地位以及聲望更高

法官。
美國的法官衣食住行全部是在法官超市、法官餐廳、法官公寓裡面,目的一是為了製造法官神聖,讓老百姓不能夠太近距離的接觸到法官,這樣才能保持司法的嚴肅性和神聖性。

現在在美國,隨著控辯交易(即辯護律師與檢察官達成協議,說服被告人認罪,換取減刑)的增多,真正的需要陪審團的案子越來越少了,刑辯方面律師的地位不如以前了,但是在破產和民事案件中還是有重要的地位。

(8)司法嚴肅擴展閱讀:

相對於經常被揶揄的律師,美國法官卻是最受人尊重的職業之一,在美國的社會地位非常高。甚至在美國人的心中,法官是崇高的法律和法庭的象徵,是僅次於上帝的人,對於許多人的生活有決定性的作用。畢竟,多數小案件都沒有陪審團,而是由法官說了算。

法官進入法庭時,全部人都要起立以示尊重。法官的姓名前享有尊稱「Judge」,人們在法庭上回話時必須稱法官為「Your Honor」(啟稟大人)。在美國這樣一個沒有貴族的社會,尊稱是非常罕見的,基本上只有博士、軍人和法官能享用尊稱。

其次,從收入來說法官的平均年薪雖然大大低於頂級律師,可也足以讓人艷羨,2015年統計顯示,美國法官的工資中位數為12.7萬美元,遠遠高於美國家庭的平均年薪5.36萬美元。

最重要的是,作為法律人,法官的身份是一項榮譽。因為只有律師中的佼佼者,且得到社會認可的律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名法官。美國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曾被稱為「美國最出色的上訴律師」,其他八位法官也都有過多年的律師從業經驗。

參考資料來源:參考消息網-美國:法官比律師對法律人才更具吸引力

熱點內容
山東滕州律師 發布:2025-02-09 12:03:35 瀏覽:975
勞動法是全國通用嗎 發布:2025-02-09 11:50:07 瀏覽:595
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選編第四輯 發布:2025-02-09 11:44:22 瀏覽:844
謝丹律師 發布:2025-02-09 11:38:26 瀏覽:994
清華大學法學院招生簡章 發布:2025-02-09 11:18:52 瀏覽:303
上海勞動法試用期工資規定 發布:2025-02-09 11:07:05 瀏覽:126
中南政法法學院 發布:2025-02-09 10:42:14 瀏覽:693
行政法案例分析要點 發布:2025-02-09 10:40:16 瀏覽:435
女朋友和我分手後死了我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10:37:56 瀏覽:969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