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GP
A. 外貿運輸的GP的詳細含義是什麼意思
GP是普通箱,與此同類的有HC-超高箱,RF-冷藏箱,RH-超高冷藏,DG-危險品箱,FR-框架箱,TK-罐櫃箱,OT-開頂箱,等等。集裝箱容積自己這樣計算:20』普通箱是8X8X20英尺。雖然目前的負運費是惡性競爭的結果,但是在負運費下,船公司仍然有利潤空間。
拓展資料:
外貿運輸簡稱「外運」。專門從事進出口貨物的運輸業務。特點是運輸距離長,聯系面較廣,中間環節較多,情況變化較大,涉及的問題也較多。基本任務是:根據對外貿易活動的要求和有關國際運輸公約、協定和法規,按照「安全、迅速、准確、節省、方便」的原則,選擇和使用合適的運輸工具,以取得最佳的社會經濟效益。為此,運輸方式要多元化,運輸方法要集裝化,運輸組織要聯運化,儲運要一體化。商品藉助運力實現在空間上的移動。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內的繼續。商品流通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不改變商品的實物形態,但在運輸過程中,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會追加到商品上去。商品運輸隨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反過來,商品運輸又限制或促進商品流通的發展,在特定條件下甚至決定商品流通的發展。
國際運輸服務貿易,按其所運輸的對象可分為國際貨物運輸服務貿易和國際旅客運輸服務貿易兩大類。然而無論是貨物運輸,還是旅客運輸,國際運輸服務均表現為一種合同關系。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為貨物的托運人或乘客,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為承運人(船公司、鐵路運輸公司、航空公司等)。國際運輸服務合同規定的基本權利義務關系是:承運人將乘客或托運人的貨物在約定的期間內運抵約定的地點(貨物運輸中承運人還要將貨物交付給特定的收貨人);乘客或托運人按約定的方式向承運人支付約定的費用。國際運輸服務貿易除了可以由相關國家的國內法(如合同法、海商法等)以及相關國家的判例法調整外,還可由國際條約、國際慣例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