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所得刑法
⑴ 違法所得的認定是怎麼認定的
您好,
刑法中的「違法所得」,一般是指犯罪分子因實施違法犯罪活動而取得的版全部財物,包括金錢和物品。權在具體認定違法所得數額時,應當區分不同情況予以認定:一是司法解釋作出明確規定的,應當依據司法解釋予以認定。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刑事案件如何認定「違法所得數額」的批復》規定,「違法所得數額」是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獲利的數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違法所得數額」是指獲利數額。二是立法、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的,應當對違法所得作廣義上的理解,即不宜限制為獲得數額,而是包含經營成本在內的所有違法所得數額。
⑵ 刑法中的違法所得是怎麼規定的
您好,刑法中的違法所得有以下規定:
《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⑶ 刑法違法所得是怎麼定義的
刑法違法所得的認定為:
1、違法所得的獲取手段具有違法性。違法所得是行為人通過法律禁止的手段獲取的。
2、違法所得具有經濟價值。
3、違法所得具有多重性和復雜性。
4、違法所得只能由國家授權的特定機關通過一定程序才能認定。
【法律依據】
《刑法》第六十四條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⑷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麼處理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追繳和退賠,反還或沒收,沒收的財務一律上繳國庫。
根據《刑法》第六十四條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第三百九十五條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的,可以責令該國家工作人員說明來源,不能說明來源的,差額部分以非法所得論,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額特別巨大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財產的差額部分予以追繳。
(4)違法所得刑法擴展閱讀:
目前,我國關於「非法所得」的界定主要是從以下三個角度來進行:
1、從取得方式和途徑上是否有瑕疵的角度來看,「非法所得」即自然人或法人通過違反法律、法規或規章的勞動、經營、投資等行為而獲得的收入。也有學者認為,除上述違反法律規定而取得的收入外,「非法所得」還包括違背公序良俗原則而獲取的利益;
2、從法律事實引致的後果,即從佔有是否被法律所承認的角度,將「非法所得」定義為所有權不為佔有人依法取得的收入;
3、從收入的性質及是否具有公開性的角度,將「非法所得」分為兩類:具有市場公開性的非法所得,不具有市場公開性的非法所得。其中,只有具有市場公開性的非法所得才能被納入征稅范圍。
⑸ 刑法中的違法所得是怎麼規定的
作為來非刑罰處罰措施,規定在自刑法第64條,即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該條含義是,公安司法機關在適用刑法辦理案件中,對於存在被害人的案件,犯罪分子因非法侵害被害人財產權而獲得財物,應當予以退賠;對於不存在被害人的案件,犯罪分子因犯罪而獲得財物,應當予以追繳並沒收上交國庫。
⑹ 違法所得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1、追繳 對於犯罪分子的違法犯罪所得尚存的情況,偵查機關和公訴機關在案件偵查、審查起訴過程中,就應當隨時予以追繳,這既是為保障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因為原物也是證據,也是為保障審判結果的順利實現,法院在審理過程中,也應當追繳。
2、責令退賠 在犯罪分子違法所得原物及款項無法追繳的情況下,公安司法機關應責令犯罪分子退賠。無法追繳指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原物滅失或喪失原有價值。對於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物,原物滅失的情況下,本著犯罪分子不應從犯罪中獲利的原則,應責令其按原物的價值賠償相應的錢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四條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⑺ 刑事違法所得的認定
法律分析:違法所得,是指行為人從事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活動(即實施了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或未履行法定義務)所獲得的利益。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四條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
⑻ 違法所得包括什麼
這個我國只是在法律中確定了「違法所得」這個法律名詞,但是沒有相關法律或是司法解釋對「違法所得」進行過明確的釋義。一般來講,刑法中的違法所得指犯罪人或者行為人在違法犯罪活動過程中獲取的財物或者物質性利益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收益。在司法實踐中,違法所得經常與贓款贓物、違法收益、被害人損失、犯罪工具、違禁品、犯罪數額等各種不同的用語混合使用,准確把握它們之間的關系。
⑼ 刑法沒收違法所得程序是如何的
適用主體
1、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3、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
申請主體
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 公安機關認為有前款規定情形的,應當寫出沒收違法所得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
管轄法院
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公告期限
人民法院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發出公告。公告期間為六個月。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有權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
2、人民法院在公告期滿後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進行審理。利害關系人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審理結果
人民法院經審理,對經查證屬於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裁定予以沒收;
對不屬於應當追繳的財產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解除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提出上訴、抗訴。
終止審理
在審理過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動投案或者被抓獲的,人民法院終止審理。
救濟方式
對沒收違法所得或者駁回申請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在5日內提出上訴、抗訴。
沒收違法所得裁定生效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並對沒收裁定提出異議,檢察院向原作出裁定的法院提起公訴。
原裁定正確的,予以維持,不再對涉案財產作出判決
原裁定有錯誤的,應當撤銷原裁定,並在判決中對有關涉案財產一並作出處理。
⑽ 刑法違法所得如何認定
法律分析:1、違法所得的獲取手段具有違法性。違法所得是行為人通過法律禁止的手段獲取的。2、違法所得具有經濟價值。3、違法所得具有多重性和復雜性。4、違法所得只能由國家授權的特定機關通過一定程序才能認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四條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