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第十八條
㈠ 民法通則18條內容是什麼如何解讀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字面意思吧,還有什麼可解釋的?要不有什麼不明白的你舉個例子
㈡ 民法總則18條內容怎麼解讀
法律分析:我國民法總則第十八條是關於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有關規定,他是在年滿18周歲的人就具備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能力,可以獨立實施各種民事法律行為,不需要有他人代為實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註:民法總則已失效。
㈢ 如何理解民法通則第18條第1款規定
民通第十八條第一款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就法律而言,監護職責內容: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其中,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一項,只能為了被監護人的利益而去處分財產(比如為了被監護人學習的需要),不得基於其他目的去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實務中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也存在諸多障礙。
㈣ 根據民法總則規定十八周歲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㈤ 民法總則中的第一百六十八條解讀
民法總則中的第一百六十八條,確立了平等保護制度。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摒棄了原來對不同性質的財產,使用不同的保護表述,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則。
㈥ 民法通則第五款第十八條。
按法律賠償錢款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9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十七、十八條的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九條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享有名稱權。 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十七條 戶口登記的內容需要變更或者更正的時候,由戶主或者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戶口登記機關審查屬實後予以變更或者更正。戶口登記機關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向申請人索取有關變更或者更正的證明。
第十八條 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未滿十八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二、十八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7)民法總則第十八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六條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第七條 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第八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㈧ ,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和八十條怎麼解釋
網路搜索下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和第八十條就可以看到了
第七十八條 【共有】專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屬民、法人共有。
共有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第八十條 【土地使用權與承包經營權】國家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確定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國家保護它的使用、收益的權利;使用單位有管理、保護、合理利用的義務。
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
地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
㈨ 民法總則17條包括哪些內容
您好:
一、民法總則條包括哪些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二、民法總則中針對未成年人的規定還有哪些?
1、如果父母盡不到應有責任,法律會主持公道,必要時甚至會撤銷其父母的監護資格,並指定新的監護人。
《民法總則》第36條規定: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並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1)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的;
(2)怠於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並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託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於危困狀態的;
(3)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的。
2、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年滿18周歲後仍可追究侵害方責任,要求其給予民事賠償。
《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3、未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調整為8周歲
《民法總則》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4、未成年人8周歲後的發明受保護和承認
未成年人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關愛、教育和保護下成長。如果上學期間有了發明創造,根據民法總則,也是受到承認和保護的。
5、未成年人會被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總則》第十八條規定: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6、胎兒也有繼承權
《民法總則》第16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7、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民法總則》第十四條規定: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民法總則17條是針對未成年的人年齡作出規定的一條法律。我國民法總則規定了十八周歲以下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反之十八周歲以上的則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為自己作出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未成年人還應由其父母監護,另外民法總則中也承認了胎兒的民事權利。
㈩ 民法總則第八十八條怎麼理解
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需要依法登記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