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法司法解釋
『壹』 新消法全文
退貨價格是按你當時成交的價格來退款的。在你符合退貨條件的前提下,不管商家當前價格是降價了還是恢復原價都要按你當時成交的350元退款。
『貳』 新消法對於打假是如何規定的
需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能受到罰款、警告等處罰。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2)新消法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打假的種類:
主要表現為政府打假、消費者打假、職業打假和企業打假。
刑事打假:
針對涉案金額巨大的侵權行為,通過調查收集立案前所需的證據和報案材料整合,向公安機關提交證據材料並提出立案申請,協調配合公安機關對涉案目標的查處行動。
行動效果:查封和沒收涉案物品(成品,半成品,包裝物,標貼,相關設備,銷售資料);沒收其違法所得;根據涉案金額和違法情節,依照刑法追究主要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叄』 消法第四十三條的法律解釋
新消法第四十三條規定:
「
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櫃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專
受到損害的屬,
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
展銷會結束或者櫃台租賃期滿後,
也可以
向展銷會的舉辦者、
櫃台的出租者要求賠償。
展銷會的舉辦者、櫃台的出租者賠償後,
有權
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
普遍認為,
那些經營者單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義務、
減免自身法律責任,
加重對方責任
的格式文本、行業慣例,都屬於
「
霸王條款
」
。此案例中,居然之家的法定責任,顯然是先行
賠付。
——
呼和浩特市文盛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苗榮盛
關於此事,記者采訪了呼和浩特市文盛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苗榮盛。苗榮盛告訴記者:
「
統一收銀是商場對商家管理的行為,消費者如果沒有與商家進行串通等重大過錯行為,商
家故意不執行統一收銀制度,
那隻能說明是商場內部管理不善的問題。
作為居然之家,
提出
的簽合同、蓋公章、統一收銀,只是內部管理的規定,如果作為限定在法定義務上的條件,
顯然不具有合法性。
普遍認為,
那些經營者單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義務、
減免自身法律責任,
加重對方責任的格式文本、
行業慣例,
都屬於
„
霸王條款
‟
。
此案例中,
居然之家的法定責任,
顯然是先行賠付。
」
『肆』 新消法是什麼
該法將於2014年3月15日開始實施,其主要亮點有:
亮點一 七日內無理由退貨 按照新消法的規定,經營者採用網路、電 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除了特殊情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 貨,且無需說明理由。同時對消費者行為也做了規范: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該完好而不影響二次銷售。包裝拆除不影響無理由退貨。但要注意的是消費者也需要為自己的「反 悔」承擔相應的退貨運費。
亮點二 加大欺詐賠償力度 新消法規定,如果經營者商品和服務有欺詐行為,需對消費者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和接受服務價格的三倍,賠償的金額不足五 百元的,為五百元。此次新消法明確規定, 如經營者明知商品或服務有缺陷,仍提供給消費者,造成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除追究刑事責任、承擔賠償損失責任外,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這里的「損失」不僅包括人身損害損 失、財產損失,還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可以看到,新法大大加大了對消費者保護力度,如果經營者商品、服務造成消費者人身損害,將受到更大賠償懲罰。我們知道,舊消法除了賠償消費者人身損失外,未另行規定懲罰性賠償。例如,lily網上購買化妝品,由於質量原因,化妝品的使用導致lily面部嚴重傷害,lily將可以要求:一、要求賣家賠償其健康損失;二:要求賣家承擔所受損失二倍以下懲罰性賠償;三、嚴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亮點三 注重消費者信息保護 在平時購物時,我們的信息大量被經營者所獲知,很多同學可能並未意識到,其實這給我們帶來很大風險,而舊消法忽視了對消費者信息安全的保護。此次新法規定經營者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此外,經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 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
亮點四 消費者維權舉證責任倒置 此前,需要消費者自己進行證明,實踐中存在較大困難。新消法規定,對於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的服務,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即由經營者證明其耐用商品無質量問題。
此次新法制定主要側重於保護廣大消費者。新消法的出台,一改此前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法律地位不對等,給了消費者更多維權的底氣。以後大家網上購物也更放心了。不過,徒法不足以自行,再好的法律,如若不能在現實中有效落實,不過是一張畫餅而已。
『伍』 新消法退一賠三詳解
新消法退一賠三一般是指,消費者可以退還貨款,並且獲得商家的三倍賠償。要想退一賠三,必須要在交易過程中,出現了欺詐行為,並且商品和服務都存在著缺陷。分為三種情況:
1、存在欺詐行為: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存在著欺詐行為的,那麼需要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2、增加賠償五百以下: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那麼就需要賠償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來進行處理;
3、存在缺陷: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那麼受害人可以要求經營者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賠償損失,並且可以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我們作為普通的消費者,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傷害或者是損失的時候,我們是可以進行舉報的,或者是撥打消費者服務熱線,來進行解決,因為這是國家賦予我們每一個社會公民應該有的權利和義務。比如,我們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我們會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進行購買,但是購買後,回到家中發現,自己購買的產品,是過期的或者是腐爛的,那麼我們是有權利回到超市,跟超市的工作人員進行良好的溝通和協商的,我們作為消費者,是可以要求退還這些過期的產品的,如果超市的工作人員,不給我們退還的話,我們是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媒體進行曝光,還可以撥打消費者服務熱線,進行舉報,因為這是我們作為消費者的權力,我們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是比較重要的,是不容侵犯的,所以面對這樣的事情,應該及時的進行撥打電話進行舉報。
『陸』 新消法三包規定
法律分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三包:包修、包換、包退。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柒』 請詳解新消法退一賠三
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一直都是很重要的。新消法退一賠三的規定也是很受消費者關注的。
經營者虛假宣傳誤導和欺騙消費者進行購買的,退一指無條件退款,賠三是指應當賠償消費者3倍的損失。
「退一賠三」保底500元。
對於經營者的欺詐行為,新《消法》將現行《消法》規定的「退一賠一」修改為「退一賠三」,並增加了「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的規定,旨在有效調動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積極性,強化經營者的義務。
新《消法》對違法經營者規定了「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相比於現行《消法》中的「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大大增加了經營者的受處罰金額,進一步加大了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以上就是新消法退一賠三詳解。
法律依據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捌』 新消法第24條的解讀咨詢
新消法24條規定了消費者買到不合格商品的維權路徑,但如果賣家尚未發貨,買家無法查驗產品是否合格,也就不能依據該條款進行退貨。
如果賣家尚未發貨,買家要求退貨,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規定,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價款。對價款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第二項的規定。
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8)新消法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新消法第24條「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第九十六條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玖』 《消法》第49條的司法解釋
《消法》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 要求 增加賠償其受到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或接受服務費用的一倍。」
根據國家工商局發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的規定,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時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屬於欺詐消費者行為,消費者可以要求雙倍賠償(即買一賠二):
1 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 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 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4 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 銷售商品的;
5 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准、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6 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7 採取僱用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 做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9 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10 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11 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12 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13 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當消費者受到經營者的欺詐行為侵害時,可通過以下途徑要求經營者給予雙倍賠償:與經營 者協商解決;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 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