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司法部獲悉
1. 雲南記者免費求助熱線家裡的親人失蹤一個月了,已經報過案了,但是警方這邊一直沒有消息,我們想通過媒體
摘要 如果有人失蹤,可以在三日後向居住地派出所報案。 報案後經一個月克音信,可以向當地刑警隊報案。 報案時須提供失蹤人的詳細信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審查符合管轄規定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開展偵查工作:
2. 對於2021我國的人口普查司法部對記者做出的回答是
摘要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曾玉平,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張毅介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並答記者問。
3. 罪犯春節離監探親引關注司法部部長怎麼說
近千名罪犯春節離監探親引關注 ,司法部部長回應。
今年春節前,27個省市區311所監獄批准999名罪犯回家與家人團聚。他們在規定時間前,全部返回監獄。
「監獄自己安全了,能不能做到社會安全?」張軍說,要在底線安全已經做到的基礎上,實現監獄和司法行政其他方面的治本安全。
所謂治本安全,就監獄改造罪犯來說,就是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
張軍介紹說,圍繞這一目標,採取了諸多措施。其中包括,要對改造罪犯實現社會化,「讓社會上的春風能夠透進高牆,能夠透進監獄的鐵門」。
4. 怎麼向中央電視台求助
首先,你說的這個事情,必須有道理,有事實,有依據。而且,此事非同一般,影響較大,問題比較突出。
其次,建議你先走正常的投訴程序,即向有管轄權的機構反映。例如,政府相關行政部門,公、檢、法、司機關,以及紀委、監察組織,等等。
再次,如果因上述程序未獲回饋、未獲得解決,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向媒體提供事實和依據,請求媒體給予幫助。這樣,才能夠做到順理成章。否則,媒體(尤其是官方媒體)是不會輕易出手的。
怎麼才能聯繫到記者?
第一:借力機關單位,聯系記者
跟記者聯系比較多的群體,一個是各機關單位的宣傳口,一個是公檢法等部門宣傳口。記者跟這些群體聯系的比較多完全是因為工作需要,在媒體單位很多記者是分口線跑新聞的,比如時政記者、經濟新聞記者、文化新聞記者等等,不同口線的記者對接不同的部門科室。
為了開展好宣傳報道工作,很多機關單位都和記者保持著良好的聯系,甚至還會組建一些微信群,將同城的一些媒體朋友都拉到一個群里,方便大家傳遞稿件。
這些部門和記者之間因為工作上往來較多,都比較熟悉,所以可以藉助這些機關單位聯系一下記者。
第二:撥打新聞熱線
從縣級媒體到中央媒體,基本上各新聞單位都有新聞熱線,對於大一點的新聞媒體直接網路就可以查詢到他們的熱線電話。實在找不到電話就撥打114查詢,新聞熱線是對外公開的所以一般都有記錄。
114雖然查詢號碼方便,但是接電話的一般都是媒體單位的話務員,很難直接聯繫到記者,而且媒體單位都很講究隱私,接熱線的工作人員肯定不會直接告訴你某一位記者的電話,只能是留下你的電話,等待記者給你打回去。
第三:朋友介紹
這個是最靠譜,最省事,最容易獲得信任的一種方式了。同城媒體的圈子很小,只要你有一個記者朋友,基本上你想找哪個單位的記者,他七拐八拐都可以幫你聯繫上。
尤其是題主的問題是想找記者參加活動,這種情況下肯定是來的記者越多越好,可以聯系一位年齡較大,經驗豐富的資深記者,他會產生很強的帶動作用,可以幫你呼朋喚友叫一幫人過去。
5. 2011年司法考試能否在非戶籍所在地報名
司法考試在全國哪裡都可以報考,是不受戶籍與工作地限制的,只要你網上預報名、現場審核、參加考試的地點一致就可以了
6. 2018年法考(司法考試)客觀題成績什麼時候出
9月27,希律相關文件: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時間為9月22日。具體回為:答
試卷一:9月22日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9月22日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實行閉卷、計算機化考試方式,試題、答題要求和答題界面均在計算機顯示屏上顯示,應試人員應當使用計算機滑鼠或鍵盤在計算機答題界面上直接作答,實行全國統一計算機評卷。
根據《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合格分數線由司法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有關部門確定。9月27日,由司法部公布客觀題考試成績及合格分數線,應試人員可在司法部網站自行列印考試成績通知單。客觀題考試合格成績在本年度和下一個考試年度內有效。
同時,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不公布試題及參考答案。主觀題考試成績公布後,應試人員如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自考試成績公布之日起15日內,向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提出分數核查的書面申請。
7. 記者律師接連被毆施暴者不只是「故意傷害罪」那麼簡單吧
12月4日,記者采訪天價停屍費被關太平間毆打;6日,2名律師庭審後遭到20餘不明身份者圍毆,並揚言要被活埋。近期,此類惡性事件引起公眾廣泛關注。
反問號發現,一般性地打架斗毆事件多以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處理,但如果暴力事件發生在記者和律師身上,其性質已悄然發生變化。
記者被關太平間毆打
12月4日,陝西電視台《都市熱線》節目官方微博消息,節目組一記者在對西安周至縣人民醫院疑似「天價停屍費」事件調查中,遭到相關人員的阻攔和毆打,送醫後被診斷為閉合性顱腦損傷。
據悉,從11月27日開始,該電視台欄目組一直在持續關注周至縣人民醫院「天價停屍費」一事。11月4日,記者前往醫院進行采訪,求證時,一位李姓院長指使十餘位身著制服疑為保安的年輕男子,對記者進行拳打腳踢。
隨後十餘人又將記者強行拖拽至一樓保安室,在此過程中再次對記者進行毆打。而在保安室內,記者遭遇十餘人用木棍猛擊。毆打結束後,對方又強行將記者帶至醫院太平間。當記者被放出太平間時,對方拿著兩千元人民幣強行塞給記者,並要求記者「配合笑一下」,否則便是一頓毒打。
12月6日晚,陝西西安周至縣公安局發布《關於「周至縣人民醫院12.4案件"進展通報》。通報指出,3名涉案當事人因涉嫌非法拘禁已被刑事拘留。
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車內有大量鐵鍬和布袋等工具
不只是「故意傷害罪」那麼簡單
記者是揭露真相的戰士,律師是維護正義的使者,毆打記者和律師無疑是對公眾權益和法律法規的踐踏。作為兩個比較特殊職業的工作者,對其施以暴力行為只是「故意傷害罪」那麼簡單嗎?
關於律師的合法權益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一章第一條規定,為了完善律師制度,保障律師依法執行業務,規范律師的行為,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發揮律師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制定本法。
該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條規定,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其辯論或者辯護的權利依法受到保障。
第四章第三十七條進一步規定,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
對於擾亂司法公正的行為,2015年1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頒布施行,其中第三百零九條規定:「有下列擾亂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的;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很明顯,律師是訴訟主要參與人,所以毆打律師涉嫌犯擾亂法庭秩序罪。
此外,2015年9月,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國安部、司法部印發《關於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明確規定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應當建立健全律師執業權利救濟機制。律師因依法執業受到侮辱、誹謗、威脅、報復、人身傷害的,有關機關應當及時制止並依法處理,必要時對律師採取保護措施。
關於記者的權益保護
記者的新聞采訪權、報道權和輿論監督權盡管不是行政權力,也不是司法權力,但它卻是公民的社會知情權、批評建議權、監督權的代表和延伸。目前,毆打記者多以故意傷害罪處理,因為我國並沒有針對記者這一職業出台專門的新聞法規范,來切實保護記者的合法權益。但《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對公民進行侮辱、毀謗誣告和陷害。」
而如今記者被打新聞屢見不鮮,對此某新聞界業內人士表示:「該反思制度缺陷和法律失位了,記者被打一旦成了『家常便飯』,法律的及時補位就顯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確實需要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保障記者律師的人身安全。
8. 2020年中國律師估計有多少人
新華網北京4月15日電(記者陳菲)記者15日從司法部獲悉,目前,我國律師事務所已經發展到1.3萬多家,律師隊伍發展到14.3萬多人。每年增加2千人左右,這樣算來,到2020年,估計會有律師16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