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審計報告

司法審計報告

發布時間: 2022-02-02 05:53:32

A. 會計司法鑒定所可以出具審計報告嗎

沒聽說過律所審計這個事,所以也不存在區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財務審計報告,律所不可以做。只有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注冊會計師才能簽發、出具財務審計報告。

B. 司法審計報告能撤回嗎

司法審計報告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已經出具報告,應該是不可以撤回的

C. 司法審計的流程

除一般審計所需資料外,司法鑒定審計還需提供:
被審單位的起訴回書、調解書、判決書答。
司法鑒定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或當事人的委託,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運用專門知識和技能對訴訟、仲裁等活動中所涉及的某些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判定的活動。司法鑒定屬於科學實證活動,其鑒定結論作為法定證據之一,對案件的裁決具有重要的乃至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司法鑒定屬於司法活動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司法鑒定審計是指在訴訟中接受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或當事人的委託,對涉及訴訟的經濟事項的事實、形成過程、原因及結果進行的專項審計。通常對這種審計實施特殊的審計程序,其結果具備法律效力。
在實踐中,經常出現以審計報告替代司法會計鑒定書,從形式上看格式不統一,冠名為司法鑒定書,內容實為審計報告,將司法會計鑒定書寫成審計報告,也分為收件人、引言段、范圍段、意見段。
司法鑒定審計的資料是審計過程是規定的內容,該審計報告通常是提供給工商局辦理登記的必要文件。

D. 司法鑒定審計的關鍵內容有哪些

司法鑒定審計報告,一般有四類:
1.法院委託的企業破產審計、評估業務,經濟承專包糾紛審計業務,離婚當事人屬財產分割業務;
2.檢察院經濟案件數字確定業務;
3.各級紀委委託的黨員幹部經濟犯罪查證業務;
4.離出境管理部門要求的廠長、經理出國審計業務.
而財會證據鑒定,又稱司法會計鑒定是司法鑒定的一種,是訴訟活動中的一項主要內容。它是指司法機關在辦案過程中,為查明案情,指派或聘請具有司法會計專門知識的人,運用專門方法對案件中涉及的財務會計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判斷並做出結論的一種科學活動。

E. 司法審計報告書是什麼

司法審計報告書是什麼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93年第13號頒布的注冊會計師法第十四條規定「注冊會計師依法執行審計業務出具的報告,具有證明效力。」
因此,只有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具有法律證明效力,除此以外任何人員和機構出具的報告只具備低於司法層面的效力。
比如,政府審計機關的報告具備行政處罰效力;企業內設審計機構出具的報告,具有內部處罰效力。
所以具備司法證明效力的審計報告,唯一可以出具的部門是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
供參考。

F. 司法鑒定與審計報告的區別

司法鑒定屬於監督管理部門,司法效率高,和審計報告對比更具有公認力

G. 司法審計取消了嗎

H. 司法會計鑒定與審計報告的區別

司法會計鑒定與審計在概念、主體產生的程序、操作程序和結果的訴訟意義方面存在明顯的差別。
2.1基本概念的不同
司法會計鑒定是一種法律訴訟活動,其鑒定的對象僅限於受訴訟機關委託的案件所涉及的財務問題或會計問題,只是查明案情,不會對其財務會計方面的其他問題進行事後監督或進行相關評價。而審計是一種監督、鑒證和評價活動,往往是受第三方或審計機關、被審計單位的委託,對其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會計核算等方面經濟監督活動,同時對其會計核算的公允性和合理性進審查,並對投資人和財務報告的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有關財務信息容易產生誤解的事項給予評價,往往審計結果是對發現的所有問題,非個別一般問題。
2.2主體的產生、地位和承擔的責任不同
首先,產生的程序和要求不同。司法會計鑒定主體往往由訴訟機關指派或聘請產生,具備解決訴訟案件財務問題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且應符合不具備多種法定要求的迴避情形。而審計的主體往往由審計機關派出或者由委託人委託會計師事務所履行審計職能,且專業知識要求比較寬泛,迴避要求只要與被審計單位無利害關系就行,沒有司法會計鑒定主體要求的迴避情形多。從而看出司法會計鑒定主體比審計主體的要求更為嚴格。其次,地位不同。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司法會計鑒定人是訴訟參與人,享有法定的訴訟權利和承擔法定的訴訟義務。而審計主體不是法定的訴訟參與人,但如果審計主體所進行的審計事項被列為案件事實,可能成為案件的當事人或證人。這一差異決定了二者在訴訟案件審計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不同。再次,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司法會計鑒定主體承擔著與實施鑒定有關的訴訟法律責任,如故意出具虛假結論性意見,就要承擔偽證罪的刑事責任,如過失導致的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審計主體承擔與實施審計有關的法律責任,如審計主體出具虛假的證明文件,不論是故意或過失,均要承擔刑事責任。
2.3操作實施的程序不同
首先,獲得證據的途徑不同。司法會計鑒定人員獲取檢材可採取搜查強制手段獲得,通常由偵查、檢察和審判人員獲取並提供。而審計人員往往由自己來搜集證據材料,不能採取強制措施。其次,操作實施方面的差異。司法會計鑒定的基本程序是先結論後驗證,具體的操作程序通常包括鑒定準備(受理、受檢、備檢)、初步檢驗(閱卷、測試檢材質量、作出初步結論、制定詳細檢驗論證方案)、詳細檢驗、製作鑒定意見四個階段。審計的基本程序是先審計後結論,具體操作程序通常分為審計准備(接受委託、測驗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情況,制定審計計劃等)、實施審計、製作審計報告三個階段。這一差異看出司法會計鑒定通常以案件調查為前提,而審計需要從頭開始就實施調查,以做出總體評價為前提。再次,處理發現問題的差異。司法會計鑒定主體在鑒定中發現涉及案件的與鑒定有關或無關的問題證據時,總是第一時間告知送檢單位或建議送檢單位補充證據,由送檢單位作出繼續調查、收集或固定證據,司法鑒定人員不得自行處理;而審計主體可對發現的問題作出自行處理的決定。
2.4工作的結果不同
司法會計鑒定需要以固定的司法會計鑒定文書形式表達鑒定性意見,可能是司法會計鑒定書、司法會計分析意見書或司法會計咨詢意見書等,此類文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如不能出具文書則出具終止司法會計鑒定通知書,說明不能出具的理由或原因,司法會計鑒定的結果必須對鑒定意見的論證依據和論證過程進行說明。而審計主體出具的文書有多種,往往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會計處理方法的一貫性發表審計意見,通常具有表達評價性的意見,如管理建議書或審計報告等,審計報告包括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帶強調事項段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審計報告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才被對審計結論的理由進行說明。從工作結果的不同可以看出,司法會計鑒定屬於鑒定意見,帶有一定的傾向性或確定性,而審計報告是審計意見,不具有確定性的意見,通常只是表達評價或提出建設性的管理意見。

I. 司法審計報告應哪個單位來寫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93年第13號頒布的注冊會計師法第十四條規定「注冊回會計師依法執行審計業務出具的答報告,具有證明效力。」
因此,只有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具有法律證明效力,除此以外任何人員和機構出具的報告只具備低於司法層面的效力。
比如,政府審計機關的報告具備行政處罰效力;企業內設審計機構出具的報告,具有內部處罰效力。
所以具備司法證明效力的審計報告,唯一可以出具的部門是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
供參考。

熱點內容
毒殺貓咪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9 02:32:16 瀏覽:292
冠邦律師 發布:2025-02-09 02:20:36 瀏覽:760
公司員工涉及到的法律 發布:2025-02-09 01:58:25 瀏覽:661
簽購房合同請律師費用 發布:2025-02-09 01:56:20 瀏覽:85
商品房交接書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9 01:18:41 瀏覽:155
張庭法學 發布:2025-02-09 01:08:00 瀏覽:829
哺乳一小時勞動法 發布:2025-02-09 00:20:12 瀏覽:793
河南一諾司法 發布:2025-02-09 00:18:29 瀏覽:517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地址 發布:2025-02-08 23:51:49 瀏覽:696
網路安全立法過程 發布:2025-02-08 23:40:38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