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刑法行為
『壹』 司考刑法問題,請大神回答
1、侮辱婦女罪是沒有結果加重犯的,主觀想侮辱婦女,而結果導致婦內女死亡的,那就侮容辱婦女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數罪並罰。
2、為了侮辱婦女,而以故意殺人的故意對婦女實施暴力導致婦女死亡,因為殺人的故意是完全超出侮辱的范圍的,侮辱不可能兇手殺人的故意。那直接就是故意殺人罪了。
『貳』 司法考試大綱中刑法的犯罪構成部分
理論界說法不一,只是知識部分的劃分,其實知識內容沒有實際變化的。我們學習時還是要把握精髓。
『叄』 一個司考的刑法問題
這個算是毋庸置疑的。這個過程只需要考慮丙和乙在主觀上和客觀上有沒有救助的意思。丙在主觀上沒有救助的意思,客觀上藏匿劉某,所以丙沒有救助的意思;乙在主觀上不確定是否有救助的意思,至少是放任,不作為,在客觀上開車離開並未積極救助,也沒有救助的意思。總的來說便是逃避了。
『肆』 司法考試刑法中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別
復雜的理論一搜就有,我就不重復了,簡單的來說,直接故意就是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間接故意就是我知道會發生,雖然不積極追求,但是卻放任這種結果發生。
『伍』 司考題 刑法
第一題
法理上的依據:首先,故意傷人罪的構成要件,主觀上,要求犯罪嫌疑人有殺人故意,故意分兩種,一種為直接故意,一種為間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明知行為會發生危害後果而積極追求該後果的發生,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行為會產生危害後果而放任其發生。本題中,該行人被撞倒後,題干並沒有交代其傷勢如何,某甲將其抬上車後拋棄的行為屬於明知該被害人被拋棄在荒野會導致其死亡而放任,最終導致該被害人死亡之結果,構成故意殺人罪。至於為什麼沒與交通肇事罪並罰是因為有法律上的依據,即最高法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屬於法條競合。本案由於造成被害人死亡後果,因而適用故意殺人罪。(法條競合,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具有包容關系的具體犯罪條文,依法只適用其中一個法條定罪量刑的情況。)
第二題。
看似與第一題一樣,其實有本質區別,甲的行為更為惡劣,肇事後,甲發現乙甚至清醒,再起犯意,行故意殺人之犯罪,應與交通肇事罪並罰。此種情形並不屬於最高法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第六條之情形。該第六條規定的法條競合的情形是 「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而本案中甲實行的是再次碾軋乙的行為,同時先觸犯了交通肇事罪後又故意殺人,應當並罰。
希望我解釋明白了。。
『陸』 司考刑法題
四人偽造國家機關復證件後制招搖撞騙的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分別觸犯不同的罪名,屬牽連犯。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按照上述規定從重處罰。從該犯罪事實相牽連的兩種刑罰來看, 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從重處罰。而且從本案的具體情形來看,被告人是以招搖撞騙為目的,而採取的手段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由此來看,招搖撞騙行為重於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的行為,故就此犯罪事實應定為招搖撞騙罪。
『柒』 司考刑法之脫逃罪是什麼
區分脫逃罪的既遂與未遂的界限。行為人實施脫逃的目的在於逃離羈押或者改造場所,以達到逃避關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脫逃行為是否得逞,主要應看行為人是否逃出了羈押、改造場所,是否擺脫了看管人員的控制,已經逃離羈押或改造場所的范圍,擺脫了看守人員監視控制的,就是脫逃既遂;實施脫逃,如果在羈押改造場所內被發現,或者雖然逃出了羈押改造場所的范圍,但在看守人員直接監視下被抓回的,是脫逃未遂。區別既遂與未遂,是裁量刑罰的一個依據。如果查明行為人脫離勞改場所,確實是偷干其他的事情,並無脫逃意圖的,如在農田勞動的犯人,晚間溜出勞改場所,去偷附近農民種植的瓜果等,不宜作為脫逃罪論處,可視其情節給予紀律或者其他處罰。
『捌』 司考課聽很多,刑法柏浪濤讓我進步最大.民法有沒象他那樣,對考點涉的行為方式和判斷標准分析特別清晰的老師
民法的名師有抄很多,我過司考那年聽的是張翔的,但是聽張翔的要一定的基礎才行,我建議還是試試李建偉的吧,他現在都是眾合的校長了,講課方面肯定不會差的,他對知識點的把握以及與考點的聯系還是很獨到的,希望能幫得到你
『玖』 司考刑法部分4個問題,謝謝 …
怎麼都沒人回答你的問題~我也今年司考,我來試試哈~
第一個,被組織人需要自願,包括組織者用金錢等誘惑等,但被組織者必須認識到他器官是拿去賣了換錢的,也知道器官沒了的後果,如果他以為器官是拿去無償捐獻或者根本不知道要被摘器官,那麼組織者構成故意傷害罪。還有一點,無論未成年人自願不自願,有沒有認識到具體內容,組織者都成立故意傷害罪。
第二,此罪全稱為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這里的買賣,既包括真的,也包括偽造變造的,所以,是定此罪的。
第三,持有型犯罪,只要持有就構成犯罪,不看量多量少的。
第四,比如說,A和B結怨,A生性膽小不敢找B算賬。C知道A只要一受人鼓舞,就會殺了B。恰好C因為自己老婆跟B跑了懷恨在心,想藉此機會將B鏟除。於是C帶著酒找到A,說「B這么坑你你還忍著,不是男人,要我直接就上了!」,A被一激,直接拿了刀去B家把B砍死了。【中英切換我手機打字打得我醉了】此時,C沒有實行故意
殺人行為,但他支配控制了整個事情發展(因為明知A一被激怒就會殺了B),所以C是故意殺人的間接正犯。AC二人都是正犯,也是共同犯罪。你可能把共同犯罪里的主犯和正犯弄混了。拿這個例子來說,A是正犯,即實行犯,C是間接正犯,也是實行犯;按照共同犯罪裡面,這兩人一個是主犯一個是從犯,或者都是主犯。所以說,是不是正犯與共同犯罪沒有一點矛盾和沖突,正犯可以是主犯,也可以是別的,主要取決於這個正犯在共同犯罪里的作用。
困死寶寶了。如果有錯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睡覺。
『拾』 司考刑法問題 請問這構成什麼罪名
您好!
請您把問題說的詳細一些。便於解答。
另我的網站有刑法復習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