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刑法
㈠ 殘疾人犯罪量刑標准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判處一定刑罰。如果是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第六十一條對於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第十九條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於2021年3月1日正式實施。
㈡ 殘疾人觸犯刑法的處理方法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其餘的無特殊規定。
㈢ 殘疾人犯罪
刑法第19條: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第26條第2款: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要注意的是,法條中說到「可以」,是一個選擇性的概念,法院可以這樣處理,也可以不這樣,但「應當」則是必須這樣處理
————————————華麗分割線———————————
關於共同犯罪的問題,首先在定罪上是一致的。比如你說的盜竊團伙,有主犯,有從犯,也許還有脅從犯,可能有人負責實施盜竊,有人只是負責望風,甚至可能有人中途退出(當然如果此人同時有效阻止了犯罪結果的發生,可以不按盜竊罪的共犯論處),但最後定罪時,全部是盜竊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共同犯罪中「一人既遂,全體既遂」。
區別主要是在量刑上。仍以刑法264條的盜竊罪為例,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
關於主犯和從犯、脅從犯的量刑
刑法第26條
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對於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刑法第27條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第28條
對於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㈣ 殘疾人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殘疾人犯罪一般情況下都要負刑事責任。如果是不能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如果是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九條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㈤ 殘疾人刑事犯罪
要分情況討論:
(1)如果該聾啞人盜竊時在16周歲以下,則不負任何刑事責任。可以責令他的家長或監護人嚴加管教,必要時也可由政府收容教養。
(2)如果如果該聾啞人盜竊時在16周歲上,則需任何刑事責任。根據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個人一次盜竊數額在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為「數額巨大」,應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在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應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則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當然,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前款規定幅度內分別確定本地區的標准。
同時根據刑法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㈥ 殘疾人犯罪如何處罰
首先,殘疾人和其他主體一樣,法院會根據案件的具體事實和證據進行定罪量刑。但是,如果法律在量刑上有相關的有利規定的話,法院在判決時也會依法處理。
我國《刑法》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是《刑法》中一條涉及殘疾人的量刑規定,但要注意:對於聾啞群體的規定是必須要達到又聾又啞的程度,單獨的聾或者單獨的啞是不能適用這一條的。對於眼睛受損的群體,如果達到盲人標準的,可以適用這一條。除了盲聾啞以外的殘群體,包括其他身體殘疾,《刑法》是沒有規定相關量刑情節的。所以,殘疾人犯罪,法院會按照案件的具體情況和法律的規定依法量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九條【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㈦ 刑法中對殘疾人的傷害罪
你好:刑法沒有規定對殘疾人傷害的特別罪名。仍按故意傷害罪追究責任,如果犯罪嫌疑故意欺凌弱者,會考慮從重處罰的。
㈧ 肢體殘疾人犯罪量刑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此,除此之外的其他殘疾人犯罪與正常人犯罪是一樣的,不構成從輕、減輕、免除處罰的法定理由。肢體殘疾的殘疾人犯罪與正常人負同樣的刑事責任,智力有殘疾的人犯罪要視其智力情況決定承擔刑事責任的程度。《刑法》第十九條規定了聽說、視覺機能對責任能力的影響: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㈨ 刑法上傷殘幾級夠判刑
重傷害一定是要判刑的,但根據是否屬於故意,量刑是不一樣的。 \r\n如果說是屬於故意,則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r\n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r\n如果是過失,則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r\n至於賠償多少錢,這不僅與傷殘等級和所處省份有關,還與是城市還是農村戶口有關。與住院費用、住院天數、護理等級、受害人的工資標准、護理人的工資標准、出院後至評傷殘之前的休息天數、交通費用、有幾個被扶養人,他們的年齡、城鄉戶口、有幾個人承擔扶養責任等都有關系,這是就憑你提供的那點兒資料,三言兩語是弄不清的。你只能在當地請律師幫你計算了。 \r\n但就河北的水平粗估一下,如是城市人口,可達12萬左右,如是農村人口,也就是5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