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與案例

民法典與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2-03 05:38:53

民法典里包括保險法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先由承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保險人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仍然不足或者沒有投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由侵權人賠償。」
按民法典該條規定,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損害的賠償順序是:首先,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內對受害人進行賠償;其次,交強險不足部分,由保險公司在商業保險限額內對受害人進行賠償;其三,交強險、商業險不足部分,由侵權人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於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的,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
該條中的「可以」在法律規范中屬於授權性規范,可以也意味著不可以,即保險公司可以對受害第三者直接賠償保險金,也可以不直接向受害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該條規定中的「賠償責任確定」如何認定,受害第三者和被保險人認為賠償責任是確定的,而保險公司認為不是確定的,保險公司就不會向受害第三者支付保險金。實踐中保險公司確定的賠償責任與受害第三者和被保險人確定的賠償責任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當受害第三者與被保險人認可保險公司確定的責任時,保險公司才會向受害第三者支付保險金。該條「被保險人怠於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中的「被保險人怠於請求」如何認定,保險公司與受害第三者、被保險人對「怠於請求」的認識並不一致,所以,保險公司一般也不會以「被保險人怠於請求」,向受害第三者支付保險金。

從保險法與民法典的規定上看,民法典中保險公司對受害第三者有直接支付交強險、商業險的義務,比保險法更有利於受害人。
如果保險公司認為保險公司與受害第三者、被保險人的關系處理適用保險法的規定,而受害第三者和被保險人認為應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法律如何適用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九十二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按立法法的上述規定,民法典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保險法是全國人大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從效力層次上看,民法典的效力高於保險法的效力,當兩者規定沖突時,適用民法典的規定。從法律制定的先後順序看,保險法制定在前,民法典制定在後,適用民法典的規定。

⑵ 新民法典條例出:台前的案例按新民法典處理還是

摘要 你好,原則上是按照新法

⑶ 民法典1192條的承擔侵權的案例責任是什麼

法律分析:認可接受勞務一方作為受益者,較提供勞務一方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這屬於公平原則在個人勞務中的體現。第三人侵權造成提供勞務一方受到損害的,接受勞務一方可以先擇向侵權人第三方主張侵權責任,也可以選擇向接受勞務一方主張補償,這里強調的是補償,因為這是第三人對提供勞務一方的實施了侵權,接受勞務一方並沒有實施侵權,所以是補償,不是賠償,這里接受勞務一方與第三方形成了不真正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提供勞務期間,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提供勞務一方損害的,提供勞務一方有權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也有權請求接受勞務一方給予補償。接受勞務一方補償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⑷ 民法案例分析 三小問 關於宣告死亡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⑸ 我國民法典第236條規定是什麼

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六條 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⑹ 民法典第七編侵權責任法內容相關案例

法律分析:原告某種子公司與被告李某簽定房屋租賃合同,約定原告將其座落在邵武市和平鎮的和平種子倉庫出租給被告使用,使用用途為倉儲,租期一年。合同簽訂後原告按約將倉庫交付被告使用。和平種子倉庫發生一場大火,倉庫的屋頂、門、窗戶等被燒毀。事故發生後,有關部門未對火災事故的原因及責任作出認定。原告多次找被告協商,要求被告恢復被損毀部分的原狀或賠償損失,均遭被告拒絕。為此,原告以被告未履行合同之義務,損毀租賃物,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損失73,50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七百一十四條 承租人應當妥善保管租賃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賃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⑺ 結合身邊案例談談你所理解的民法典,他為什麼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作為民法典,這部法律來說,和我們生活和普通人使關系最大的一種,因為我們許多日常的生活行為和與其他人交接或產生利益關聯,都會涉及到民法裡面所規定的線情況

⑻ 民法典與學生有關的案例

法律分析:該法典與學生有關的案例:李某九歲,按當時法律規定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系某小學三年級學生。二零一五年某月某日下午午讀期間,李某在教室里用飲料瓶裝水後噴灑到同學錢某身上,該同學將此事告訴了班主任宋某。宋某對李某和錢某都進行批評教育後繼續上課。之後在做眼保健操的時候,李某又將水噴到同學楊某的臉上,楊某將此事告訴了正在批作業的宋某。宋某便將李某叫至講台進行批評,並給李某的家長打電話。李某情緒激動,要求老師不要打電話,電話未打通。宋某就此繼續批改作業,並讓李某站在講台旁邊反省。後下課活動,包括李某在內的部分同學去上衛生間。期間,李某從學校教學樓二樓過道未加設防護欄的窗口跳下導致摔傷,構成八級傷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⑼ 民法典關於退休年齡認定的案例

摘要 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⑽ 新民法典正式落地執行,各地有哪些已經適用了的新案例

新的民法典在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了。法典里新增加的法律規定跟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關,學習新的民法典,都關繫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這兩年裡關於高空拋物傷人毀物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紙網路等各類新聞上。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心裡都是一陣膽戰心驚。但是看到因為相關法律規定的缺失而使肇事者逃脫部分法律制裁,受害者不僅要承受身體上被傷害的痛苦,還要承受心裡上得不到正義的情緒傷害。而且很大一部分肇事者都是不具有承擔法律責任的未成年人。

我記得有一次孩子放學回來跟我說,今天老師批評了好幾個同學,讓他們寫檢討,叫家長。我就問她因為什麼事兒呀,這么嚴重呢。她說,上完科學課從樓上往下走的時候,好幾個同學站在樓梯邊上往下扔東西,說好像扔到了一個女生的頭上。我趕緊問她在幾樓呀,扔的什麼,有沒有人受傷呀。她說科學教室在三樓,那個女生沒事兒,但是科學老師看到了,跟班主任說了。班主任把他們狠狠的批評的一頓。下午老師抽空就給他們播放了高空拋物危害的電視看。我也乘機再教育了一下。

對於有危害性的活動或者事情,家長一定要好好的告訴孩子,而且要反復的耳提面授。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良好的生活習慣真的要從娃娃開始抓。

熱點內容
老婆出軌保證書怎麼寫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8 17:52:03 瀏覽:844
民法通則健康權 發布:2025-02-08 17:43:30 瀏覽:822
成都共享單車法規 發布:2025-02-08 16:34:16 瀏覽:102
新婚姻法沒有證據能離婚嗎 發布:2025-02-08 15:54:51 瀏覽:46
刑法分論案例 發布:2025-02-08 15:36:42 瀏覽:562
江都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8 15:09:01 瀏覽:689
申請勞動法律援助要錢的嗎 發布:2025-02-08 14:57:08 瀏覽:817
婚前合同如何寫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8 14:48:29 瀏覽:162
崑山市司法 發布:2025-02-08 14:48:28 瀏覽:396
王萬熊律師 發布:2025-02-08 14:47:46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