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發火刑法

發火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2-03 08:44:53

1. 放火是什麼罪`

一、概念及其構成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也就是說,放火行為一經實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傷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財產遭受難以預料的重大損失。這種犯罪後果的嚴重性和廣泛性往往是難以預料的,甚至是行為人自己也難以控制的。這也是放火罪同以放火方法實施的故意殺人、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的本質區別。因此,可以說,並非所有的用放火方法實施的犯罪行為都構成放火罪,關鍵是要看放火行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行為人實施放火行為,而將火勢有效地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沒有危害也不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就不構成放火罪,而應根據案件具體情節,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或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等。

本罪侵犯的對象,主要是公私建築物或者是其他公私財物。實施的對象包括工廠、礦山、油田、港口、倉庫、住宅、森林、農場、牧場、重要管道、公共建築物或者其他公私財物。這里所說的其他公私財物是指上述公私財物以外的,但性質與其相似的,比較重大的公私財物,而不是指上述公私財物以外的一切公私財物。因為只有燃燒這些公私財物,方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如果放火行為侵害的只是某一較小的財物,例如燒幾件衣物、一件小傢具、小農具等價值不大的公私財物,不構成放火罪。如果行為人放火燒毀自己或家庭所有的房屋或其他財物,足以引起火災,危害公共安全的,也應以放火罪論處。但是,如果行為人放火焚毀自己的房屋或其他財物,確實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則不構成放火罪。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所謂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財物燃燒的行為。放火的行為方式,可以是作為,即用各種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財物點燃;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放任火災的發生。例如,某電氣維修工人,發現其負責維護的電氣設備已經損壞,可能引起火災,而他不加維修,放任火災的發生。達就是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的放火行為。

以作為方式實施的放火行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有火種;二是要有目的物,即要燒毀的財物;三是要讓火種與目的物接觸。在這三個條件已經具備的情況下,行為人使火種開始起火,就是放火行為的實行;目的物一旦著火,即使將火種撤離或者撲滅,目的物仍可獨立繼續燃燒,放火行為就被視為實行終了。

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的放火罪,行為人必須負有防止火災發生的特定義務,而且能夠履行這種特定義務而不履行,以致發生火災。其特點,一一是行為人必須是負有特定作為義務的人;二是根據主客觀條件,行為人有能力履行這種特定的作為義務;三是行為人客觀上必須有不履行這種特定作為義務的薄實。從義務的來源看,一是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二是職務或業務上所要求的義務,如油區防火員就負有消除火災隱患,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三是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所引起的義務,如行為人隨手把煙頭丟在窗簾上,引起窗簾著火,行為人就負有撲滅窗簾著火燃燒的義務。從司法實踐來看,行為人的特定義務,主要是後兩種情況。

有些放火案件,從表面上看,是燃燒衣物、傢具、農具等價值較小的財物,實際上是以衣服、傢具、農具等作為引火物,意圖通過燃燒衣物、傢具、農具等引起上述重大公私財物的燃燒。這種情況應以放火罪論處。因此,在認定放火罪時,要注意發火物、引火物和目的物即放火行為的侵害對象的區分。

放火行為必須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雖然實施了放火行為,但從放火焚燒的對象、時間、地點、環境等方面考察,確實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性,不構成放火罪。如果情節嚴重,需要刑罰處罰的,構成什麼罪就定什麼罪。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由於放火罪社會危害性很大,所以本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放火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為會引起火災,危害公共安全,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如果不是出於故意,不構成放火罪。放火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如因個人的某種利益得不到滿足而放火,因對批評、處分不滿而放火,因泄憤報復而放火,為湮滅罪證、嫁禍於人而放火,因戀愛關系破裂而放火,因家庭矛盾激化而放火,等等。不論出於何種動機,都不影響放火罪的成立。但是,查明放火的動機,對於正確判斷行為人的主觀心理態度,是定罪量刑的關鍵。

2. 因為一點小矛盾那個人發脾氣了,刺激挑逗我然後我拿著刀想嚇唬他一下,他一往前走就捅進去了死了怎麼定罪

故意殺人好像沒有爭議了,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個人認為,如果年滿18歲了,要看有沒有減輕處罰的情節,比如自首,比如與被害人是朋友,比如得到被害人家屬原諒,比如主動賠償被害人,

3. 最狠的要賬方法不違法有哪些

1、磨

對欠賬人不要問什麼時候給,如果問,就會得到一個答復時間,那麼近期就不好再來,只要你不給,我天天來要賬,說好話,多求情,勿發火;

2、纏

派一適合人員,採取跟隨戰術,賴賬人走到哪跟到哪,只要不給就一跟到底,纏住不放;

3、吵

在賴賬人面前,採取講事情原尾,說欠賬經過,聲音要高,反復理論欠賬時間、數額和要賬次數,切記不要人身攻擊,勿講污穢語言;

4、擾

各種方法手段並用,要賬工作要造成聲勢,充分地在賴賬人的工作地點和生活區域全面展開,形成一個不還賬躲不過的局面。注意不要影響到周圍人。

5、訴

訴就是訴訟,不是簡單的一紙訴狀,要查清對方實力,掌握對方資產,採取好保全等措施。打蛇打到七寸處。

6、轉

將無力或難以回收的債權有償轉讓他人,不至於白白放棄,干受損失。債權轉讓只須通知債務人便可,無須其同意。

賴賬花招多,要賬方法也不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大的困難總有最佳的解決方案,多動腦筋、多思考,只要找到這個最佳方案,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

(3)發火刑法擴展閱讀:

對於民間借貸糾紛,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法院都有權管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條規定,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後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8條規定,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4. 入別人家圍牆內燒死三條龍眼樹直徑20公分以上的算刑事案件嗎

你這是刑事案件
屬於放火罪。現行《刑法》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法律處罰: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5. 生氣把自己家的東西都給砸了,犯法嗎

把家裡的東西都給砸了,無論砸多少均未觸犯法律;
拿菜刀比劃並無傷人之意,也沒有造成實際損害,也未觸犯法律;
至於你踢了你爸一腳,如果沒有造成任何損害也未觸犯法律;如果踢重了,造成輕傷以上結果,就會涉嫌刑事犯罪;
修生養性,家庭以和諧為重,遇事切莫沖動。
順祝家庭和睦!

6. 古代有一刑罰對女子是羞辱,為何有些男子卻樂於受此刑

這種刑罰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打屁股,也就是杖刑。我國古代的刑罰各式各樣、千奇百怪,有割掉鼻子、耳朵的肉刑,也有慘絕人寰的凌遲、五馬分屍等酷刑。更有當初來俊臣等人,發明出來使犯人屈打成招的各種酷刑。但是,在古時候有這樣一種刑罰,對於女子來說,是莫大的羞辱,但是對於一部分男子來說,卻是無上的榮耀。這個刑罰是古時候最為常見的一種刑罰,在現在的古裝電視劇中也非常常見,那就是“打板子”。

所以,在古時候,如果你因為直言敢諫而被皇帝殺了,反而是件好事,被朱棣誅十族的方孝孺亦是如此。海瑞坐牢,方孝孺被誅滅十族,都是很慘烈的下場,如果說有大臣得罪了皇帝,卻僅僅是被施以杖刑,還能留下一個忠臣、清官的名聲,那何樂不為呢。

7. 如何控制憤怒

學會幽默自嘲:如果你可以退一步,視生命如一出戲,即可發現生命的許多狀況都是荒謬的。試試對生命一笑置之,幽默常可減輕壓力。如果生氣時有一面鏡子在你面前,你一定能看到鏡子里的那個傢伙兩個鼻孔冒著熱情,著實滑稽可笑。

拉長時空距離:問問自己你在下星期、明年或一百年後,現在讓你感到生氣的事還很重要嗎?這可幫助你檢視情況,決定生氣是否是最適當的反應。

進行自我溝通:生氣的時候,跟自己的感覺溝通,問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想怎樣?害怕什麼?你可能要提醒自己,以往的想法,不代表現在仍要繼續這樣想。

緩解憤怒情緒: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某些情況下有憤怒的反應,試試將它緩解和逐步拋棄。首先由一數到十,再慢慢增加。當你數到一百,你就知道已學會控制自己的反應——你將能控制憤怒。如你覺得有人使你生氣,或以他們的憤怒控制你,那就說:「等一下!」這句話給你時間想想正發生什麼事。謹記,你有權利要求更多時間考慮。

別假裝好脾氣:如果你習慣假裝喜歡一些事實上你不喜歡的東西,或贊同你一點都不喜歡的人,就別再欺騙自己。你因為不想被視為脾氣暴躁的人,而一直假裝。事實上,你不必對所有不喜歡的人或事生氣。你可以超越他們,也可以與他們溝通、一起工作,甚至根本不予理會。

認清每個人的權利:你必須謹記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權利,必須了解,控制別人只會增加你的憤怒。

讓朋友來幫忙:你可能發現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你想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找別人幫忙——例如,在你快生氣的時候,一位好朋友以不妨礙的方式提醒你,可使你冷靜下來。你也可以藉此數數字、深呼吸或跟你的感覺接觸。

開誠布公談談:如果有人一直跟你作對,令你生氣,試試在生氣之前跟他談談。找個時間大家冷靜地好好溝通——甚至可以找一個可以幫忙的朋友當「裁判」。仲裁者可以緩和情況,大家分享你覺得生氣的事情,讓他們有機會告訴你他們對你的看法,這樣你們就可公開討論,避免造成無謂的爭吵。

解決過去的問題:假如你察覺一些從過去一直存在至今的怨恨——這些怨恨可能跟父母、家中其他成員、老師或其它強勢者有關,如果你不能或不想放手,找一個方法,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討論或表達你的憤怒,想想這些「包袱」你還要背在身上多久?可能的話,你可面對當事人找出原因。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你永遠不會完美,那就接受和愛這個自己吧!一旦你愛自己,你會發現不去控制而接受他人,是可能的事。接受我們都會犯錯的事實,一旦接受所有人都不完美的事實——包括你自己,你就能開始接受父母、老師等人的不完美;同時也允許自己不完美。

人不可能不生氣,生氣其實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認識自己的機會。因此,關鍵的不是逃避和懊悔,重要的是去面對,當然,這種面對是需要智慧和勇氣的

8. 欠債不還的人心裡是怎麼想的應當如何要債

方法一:以毒攻毒法

對於有些忘性極強的欠債人,惱羞成怒的你又無法用黃世仁的討錢辦法來對付這些昔日的「楊白勞」。如此一來,難免會愁眉不展大傷腦筋。

其實大可不必,俗話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編個充分的理由,花言巧語,分文不揣地約上欠債人逛商場,見到你喜愛的東西直接開口向他/她借錢。他/她欠你多少你就借多少,最好把利息也加進去。

方法二:「易貨」置換法

至於那些「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往往把錢借給他/她以後就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而且他們恐怕對你的討錢招數也早有防範。不過也沒關系,學會「易貨置換法」准叫他/她防不勝防。

首先注意觀察屬於欠債人的物品,其價值最好稍微大於或與所欠錢款等值。之後,找個最佳時機,裝出沒有任何動機的樣子將其「借」到手。直到欠債人還清所欠債務之前你也拒不歸還。這樣就算是亡羊補牢,也不會為時過晚。

方法三:借刀「殺雞」法

實在無法直接對付欠債的「鐵公雞」,那就只能借刀殺「雞」了。找一個和欠債人熟悉的人,當然,此人必須和你也很熟悉。然後,圍繞目前你的經濟困境對其大訴其苦,並把佔用你錢財的欠債人羅列一番,旨在讓對方出面替你向欠債人說出你難以啟齒的討錢話。

此法也可以套換使用,直接找到欠債人表述一番,同樣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不過這招需要一定的演技,千萬不能被人發覺你是指桑罵槐,要不然容易弄巧成拙。

方法四:動用武器法

對付那些「滾刀肉」般的欠債人,也許你即使是使盡渾身解數也依然無效。那就只能動用最後一招——訴諸法律。

因為法律注重證據,畢竟是空口無憑,當白紙黑字的借條存在時,如果借債人不按借據約定支付欠款,法律就是對付上述類型欠債人的最有力的武器。

熱點內容
密室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8 18:29:32 瀏覽:716
雙方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8 18:29:32 瀏覽:758
勞動法對臨時年齡工規定 發布:2025-02-08 18:23:50 瀏覽:467
職場倫理道德 發布:2025-02-08 18:23:15 瀏覽:487
老婆出軌保證書怎麼寫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8 17:52:03 瀏覽:844
民法通則健康權 發布:2025-02-08 17:43:30 瀏覽:822
成都共享單車法規 發布:2025-02-08 16:34:16 瀏覽:102
新婚姻法沒有證據能離婚嗎 發布:2025-02-08 15:54:51 瀏覽:46
刑法分論案例 發布:2025-02-08 15:36:42 瀏覽:562
江都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8 15:09:01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