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學代理行為的限制
Ⅰ 民法中被委託代理,那個接受代理的可以是限制行為人,為什麼民訴中接受委託的不能是限制行為人,謝謝
委託代理人當然一定要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否則怎麼進行代理。委託人之所以可以是限制能力人,因為他可能有監護人,但代理人代理的依然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而不是其監護人。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Ⅱ 民法學簡述代理行為的限制
民法中的代理人(受託人)的義務
1)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而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2)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轉委託經同意的,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受託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同意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的除外;
3)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要求,報告委託事務的處理情況。委託合同終止時,受託人應當報告委託事務的結果;
4)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取得的財產,應當轉交給委託人;
5)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6)兩個以上的受託人共同處理委託事務的,對委託人承擔連帶責任;
7)因委託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致使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組織承受委託事務之前,受託人應當繼續處理委託事務;
8)因受託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的,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託人。
代理權行使的限制:
第一、代理人只能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行使代理權。
第二、代理人只能為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權。
第三、代理人應當以善良管理人的標准行使代理權。
第四、代理人一般應當親自行使代理權,不得擅自轉委託。
轉委託,又稱復代理,是指代理人為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將其享有的代理權的全部或一部分轉委託給他人行使的行為。
第五、代理人不得濫用代理權。所謂濫用代理權的行為,是指代理人違法行使代理權的情況。其構成要件包括:(1)代理人擁有代理權;(2)代理人在違反法律有關代理權行使的規則、要求的情況下行使代理權;(3)已經或可能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濫用代理權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類:
其一、自己代理。即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為法律行為。
其二、雙方代理。即代理人同時代理雙方當事人為同一項法律行為。
其三、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通謀而為的代理行為。
Ⅲ 追認無權代理行為有哪些限制
追認無權代理行為的限制是: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應當需要經被代理人追認,被其他人追認無效。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Ⅳ 追認無權代理行為的限制有哪些
法律分析:1、被代理人需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追認是其真實的意思表示;3、需在善意相對人催告後的三十日內及時予以追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第一百七十二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
Ⅳ 民法總論中,代理權行使的限制是什麼
代理人在行使代理權時,應當遵循一些基本規則:
1、代理人應當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行使代理權,不得擅自擴大、變更代理許可權。
代理人超越代理或變更代理許可權所為的行為,非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法律效力。
2、代理行為應當合法。
如果代理人知道被委託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而不表示反對的,由代理人和被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3、代理人應親自行使代理權,不得轉托他人代理。
無論何種性質的代理,代理人都應當親自行使代理權,不得任意轉托他人代理。
4、行使代理權須盡到職責要求。
代理人對被代理人應誠實守信,在處理代理事務時,應以善良管理人或與處理自己事務同樣的注意進行。實施代理行為,代理人不得與他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否則,將與他人一起向被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5)民法學代理行為的限制擴展閱讀:
關於代理權濫用的含義,王澤鑒教授認為,「代理權濫用指代理人未注意其基於內部關系所生代理權范圍的界限。其應區別的是代理權的外部關系與存在於本人及代理人間的內部關系代理權涉及外部關繫上的「法律上的能為;法律上的得為則來自內部關系」。
的確,在意定代理的情況下,根據拉班德所提出的「抽象性原則」,代理權的范圍所涵蓋之「可為獨立於其內部關系之義務拘束的「應為」。代理權與其基礎關系的相互獨立,使「應為」和「可為」的區分成為可能。
Ⅵ 民法中代理的分類有哪幾種
民法中代理的分類:
一、以代理權產生根據的不同分為委託代理、法定代理
①委託代理,又稱意定代理,即代理人依照被代理人授權進行的代理。
②法定代理,是根據法律的規定而直接產生的代理關系,主要是為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而設定,如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代理。
二、以代理是否轉托他人分為本代理和再代理
①本代理。
②再代理。再代理又稱復代理,指代理人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轉托他人實施代理的行為。與此相對,由代理人親自進行的代理則為本代理。
三、以是否以被代理人名義從事代理分為顯名代理和隱名代理
①顯名代理。所謂顯名代理是指代理人所進行的代理行為,必須以被代理人本人的名義進行。
②隱名代理。所謂隱名代理,是代理人雖未以本人名義為法律行為,但實際上有代理的意思,且相對人明知或應當知道,從而在法律上亦發生代理的效果。
(6)民法學代理行為的限制擴展閱讀: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稱本人)的名義,在代理許可權內與第三人(又稱相對人)實施民事行為,其法律後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實施代理行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代理行為。代理主要是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Ⅶ 限制行為能力人能否充當代理人,我國《民法總則》對於代理人是否應具有行為能力沒有明文規定
民法通則有規定,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代理終止
通則目前仍然有效,沒廢止。通則與總則里不沖突的規定仍然有效
《民法通則》
第六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
(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
(三)代理人死亡;
(四)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五)作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終止。
第七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終止:
(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復民事行為能力;
(二)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
(三)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四)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取消指定;
(五)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間的監護關系消滅。
Ⅷ 民法中的代理人的義務是什麼代理權行使的限制又是什麼
民法中的代理人(受託人)的義務
1)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而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2)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轉委託經同意的,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受託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同意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的除外;
3)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要求,報告委託事務的處理情況。委託合同終止時,受託人應當報告委託事務的結果;
4)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取得的財產,應當轉交給委託人;
5)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6)兩個以上的受託人共同處理委託事務的,對委託人承擔連帶責任;
7)因委託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致使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組織承受委託事務之前,受託人應當繼續處理委託事務;
8)因受託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的,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託人。 代理權行使的限制:第一、代理人只能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行使代理權。
第二、代理人只能為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權。
第三、代理人應當以善良管理人的標准行使代理權。
第四、代理人一般應當親自行使代理權,不得擅自轉委託。
轉委託,又稱復代理,是指代理人為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將其享有的代理權的全部或一部分轉委託給他人行使的行為。
第五、代理人不得濫用代理權。所謂濫用代理權的行為,是指代理人違法行使代理權的情況。其構成要件包括:(1)代理人擁有代理權;(2)代理人在違反法律有關代理權行使的規則、要求的情況下行使代理權;(3)已經或可能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濫用代理權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類:
其一、自己代理。即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為法律行為。
其二、雙方代理。即代理人同時代理雙方當事人為同一項法律行為。
其三、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通謀而為的代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