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論司法考試2013
1. 民法學練習冊哪個好
我個人覺得司法考試歷年真題是最好的,當然也要有所選擇,張能寶的歷年司法考試考點歸類解析就不錯~強烈推薦!(法律出版社),別人的我覺得眾合的也還好,新東方北斗星不推薦!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 求民法學的一些知識點
這些資料比較多。最好找個要司法考試的同學(報培訓班的最好)復印
3. 法考最難的科目是哪個要怎麼備考
考生可以按照下列學科順序復習:刑法→民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版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權→商經法→理論法學→三國法,每一學科則按照「知識+題」至少三輪復習。理論法學和三國法純記憶的知識點較多,但也是性價比較高的學科,在考前花一些時間去背去強化記憶,容易得分,最好不要放棄這些學科。
4. 民法總論的民法總論(鄭雲瑞)
叢 書 名:高等學校法學系列教材作 者:鄭雲瑞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第版時間:2004-10
第2版時間:2007-01
第3版時間:2009-01第4版時間:2011-07
第5版時間:2013-09版 次:5開 本:16開頁 數:390頁字 數:492000千字ISBN:9787301078815 民法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羅馬法,中世紀的注釋法學派對羅馬私法的研究為近代民法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近代德國全面繼受了羅馬法,德國法學家以嚴謹的思維創設了民法的基本制度和理論,形成了概念准確、體系完整、邏輯嚴密的民法理論。
我國古代社會長期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商品經濟極不發達。儒家的倫常禮教成為人們的行為規范,道德規范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家族是人們生活的中心,個人並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不具有獨立的人格,不能基於自己的意思獨立地享有權利、承擔義務,而只能基於人們在社會中的身份享有權利、承擔義務。我國未能形成市民社會,缺乏民法產生的社會、經濟以及思想條件。因此,我國在清朝末年之前一直未能產生民法。
從清末民初以來,我國法律制度全面繼受了西方近代法律,民法制度與理論也繼承和發展了德國民法制度與理論,從立法上,自我國清朝末年起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民法典均受到《德國民法典》的影響。在20世紀上半葉,我國學者對民法理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特別是在中華民國時期,民法學者對民法典中涉及的一些重大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和討論,為當時民法典的編纂以及中國民法制度和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我國的民事立法也間接受到《德國民法典》的影響。我國民法理論發展的一個分界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頒布,此前,我國民法理論所使用的概念和術語均屬於傳統民法的概念和術語。此後,我國民法理論在傳統民法的基本理論之外創設了一些新的概念和術語。隨著我國民法理論研究水平的提升,學者們逐步認識到這些概念和術語的缺陷和不足,這是我國民法制度和理論今後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本書的宗旨是力圖恢復傳統民法理論的內容,展示傳統民法的概念、術語、體系,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民法的理論和實踐,闡述民法總論的理論。 第一章民法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大陸法系國家民法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中國民法的歷史沿革
第二章民法的概念和性質
第一節 民法的概念
第二節 民法的性質
第三節 民法的效力
第四節 民法與商法的關系
第五節 民法的本位
第三章民法的法源與解釋
第一節 民法的法源
第二節 民法的適用
第三節 民法的解釋
第四章法律關系
第一節 法律關系的概念
第二節 法律關系的要素
第三節 法律關系的種類
第四節 法律關系的變動
第五章權利體系
第一節 權利的概念
第二節 權利的分類
第三節 形成權
第四節 請求權
第五節 抗辯權
第六節 權利的競合
第七節 權利的行使
第八節 義務與責任
第六章權利主體——自然人
第一節 權利主體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自然人
第三節 人格權的保護
第四節 監護權
第五節 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
第六節 自然人的住所
第七章權利主體——法人
第一節 法人概說
第二節 法人的成立
第三節 法人的能力
第四節 法人機關與住所
第五節 法人的變更與終止
第八章權利主體——合夥
第九章權利客體——物
第一節 物的意義
第二節 物的分類
第十章法律行為
第一節 法律行為的概念
第二節 法律行為的分類
第三節 法律行為的成立與生效
第四節 法律行為的形式
第五節 意思表示
第六節 條件與期限
第七節 法律行為的效力
第十一章代理
第一節 代理概說
第二節 代理權
第三節 代理行為
第四節 無權代理
第十二章民法上的時間
第一節 期日與期間
第二節 消滅時效
第三節 除斥期間
主要參考書目
5. 2013人大法學考研 民法怎麼復習
一、民法學復習的重點
民法學是理論性、系統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其重點不可能體現在部分的章節上,所以考生在復習民法學課程時,重點應在於理解和准確把握民法的體系、民法的基本理論、民法的調整原則和民法的各項基本制度。從課程的內容結構來看,民法學課程的內容大體包括民法總論部分、物權法部分、債法部分和人身權、知識產權、繼承部分。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我們認為各部分的復習重點主要為以下內容:
(一)總論部分
民法學總論部分包括了民法的一些重要制度,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是深入學習民法學的基礎。這一部分的重點內容包括:
1.民法的本質。通過了解民法的起源可以有效地掌握民法的本質,洞悉民法的概念與特徵,進而對我國民事立法有正確的認識。所謂民法是指調整平等的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中發生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2.民法的調整對象和調整原則。明確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弄清民法作為一個重要部門法的基礎,也是理解民法的體系結構、民法的調整原則和各項制度的前提。民法有自己特定的調整對象,即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民法的調整原則是貫徹憲法宗旨、體現民法精神、規范民事活動、指導民事審判的基本准則。把握好民法的調整原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各項民事制度。考生在復習民法的調整原則時,應結合民法的其他內容,深入理解。特別是誠實信用原則,該原則被認為是民法的"帝王原則",考生應准確把握其基本含義和該原則在民法基本制度中的體現。
3.民事法律關系和民事法律事實。就民事法律關系而言,要求考生掌握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特徵、民事法律關系的基本分類、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特別是對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考生要有較清楚地認識。就民事法律事實而言,要求考生重點掌握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和意義及其基本分類、各項分類的含義。
4.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制度。首先,應掌握公民的概念與本質;其次,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是考生應當掌握的重點內容。特別是,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分類、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的不同特點及比較,考生在復習時,更應當重點掌握。其他的如監護制度、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制度、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夥及法人的設立、變更和終止也是本部分的重點內容。 5.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是民法和民法學的核心內容,其知識點也比較多,考生在復習時,對這一部分內容應當重點掌握。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徵、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和形式、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附條件以及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無效民事行為和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概念及構成等。考生在復習本部分內容時,應當首先准確掌握各相關的概念。比如,對於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概念及構成等。考生在復習本部分內容時,應當首先准確掌握各相關的概念。比如,對於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考生應當能夠准確記住它的概念和特徵,能夠理解它和無效民事行為的區別,能夠掌握它的法律效力和被撤銷後的法律後果等。
6.代理。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在代理許可權內與第三人為法律行為,其法律後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考生要注意准確掌握代理的概念,並根據此概念,理解代理的法律特徵。其他如代理的適用范圍和種類、代理權及其行使、無權代理的概念和無權代理的效力以及表見代理制度,這些都是本部分的重點內容。
7.訴訟時效。重點掌握時效和訴訟時效的概念、種類及其性質、訴訟時效的效力、訴訟時效和取得時效的區別、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的區別、訴訟時效的意義、訴訟時效的種類、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和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中斷和延長、期間的概念、種類病情計算等。
8.民事責任。重點掌握民事責任的概念、特徵、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民事責任的分類和承擔民事責任的形式。一般侵權責任和特殊侵權責任的類型、違反合同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承擔方式以及違反合同民事責任的免責理由,這些都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內容。
6. 國家司法考試培訓機構哪家好
國家司法考試培訓機構比較好的有瑞達法考,厚達法考,上律指南針法考,眾合法考以及萬國法考,這些機構都是比較出名的,口碑比較好的法考輔導機構。
一、瑞達法考,
瑞達的優勢是以「面授網授兼施,教學服務並重,打造教師優勢,成就考生夢想」為公司發展方向與宗旨,秉持「度人度己,至善至誠」的企業理念,用精準的內容,精彩的講授、專業的圖書、中的的輔導、優質的服務進行司法考試的輔導教育。
四、眾合法考,
北京方圓眾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法律教育的企業。眾合教育的優勢是主營業務版塊為職業教育和學歷教育,下設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碩聯考、法律實務培訓三大核心業務,力促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綜合法律教育服務。
五、萬國法考,
北京萬國易源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的優勢是一直專注於法律教育培訓,追求專業化的發展道路,不斷創造著行業的標准。萬國的系列課程、師資與圖書受到許多學生的好評。作為社會辦學的知名品牌,"萬國"在國內高端法律培訓市場迅速崛起,並成為司法考試培訓領域的卓越品牌。
7. 王利明法律出版社的《民法學》與人大出版社的《民法》哪個好,哪個更適合司法考試
這兩本書都是大學法學教材,對於像司法考試這種針對性比較強的考試來說都不合適。
比較合適的還是萬國、法律出版社等出版的司法考試專用教材。
8. 有師姐告訴我考華政研究生最好看一看梁慧星的《民法總論》和《物權法》,請問有必要嗎
我是華政的大四學生,剛參加了本校今年的研究生考試。
首先是時間上的問題,現在內准備考研,時容間還很充裕。看一些基礎性的書籍不會影響考研的備考進度。
其次是考試以及學科的性質。考研不像司法考試,考研很注重理論素養。同時,民法也是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不像刑法有很多學說,民法除了一些個別問題,基本上都有通說,一些法學大家對這些通說有著很深的見解,如王澤鑒的天龍八部和梁慧星的《民法總論》以及《物權法》。但是王的書太艱澀,本科生理論不扎實,很難讀懂。梁慧星的書相對而言就易於理解的多。讀了這些大家的書,再去看參考書目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理論功底,看從什麼時候開始看參考書目。我是從去年司考結束,也就是10月初開始看的。
9. 為什麼厚大司考上沒有民法總則部分的視頻
15年老鍾來改變了講課的順序,先講自重點的,也就是物權法;事實證明,有點失敗,講了11天的課,草草收場,也沒講總則
16年老鍾在先修班開篇也提到了,15年講的很失敗,因此16年按照書的順序講,計劃10天,不過總則都講了3天,去年沒講總則,11天都不夠,那麼今年講10天肯定也不夠了
10. 法考和司考的區別
形式上不一樣,本質上卻沒什麼不同,前天我推薦了梁慧星的民法總論,昨天我推薦了老鍾的司考課程,今天我就順帶說下不同科目的老師吧,回憶一下青蔥歲月。
先說誰好呢,昨天說民法,今天說刑法?還是放在刑法話題下說吧,今天就說商法經濟法的老師吧,我要提兩個人:@商經法鄢夢萱 和 @商經法劉安琪 。
前一個是我司考時聽的老師,後一個是我在微博上發現的寶藏老師。
鄢老師講課自帶重點,沒有廢話只講考點,即便課講的這樣好,還是沒有名言警句醒腦——過了司考就能過上驕奢淫逸的生活。學累了、不想學了,想想這句話就有勁了,明天有奔頭了,考試自然就有動力過了[饞嘴]
劉老師是我在微博認識的老師,課我是沒有系統聽過,某次早上直播講課時我聽了一段,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倒不是重點,我詫異的是一大早上直播帶著考生學習,這在高中畢業以後再也沒遇到過了,關鍵是每天都有[允悲]。
至於寶藏不寶藏,課程對不對你的胃口,那是個人看法,你有你的我有我的,能幫到備考的你最好,幫不到的話也別怪我[笑c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