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長年度考核
1. 我只是緩刑一年半,再有兩個月就滿了,就前天打電話叫我去司法所考核,我實在去不了,有重要事,我也給司
1、緩刑期滿後,由司抄法所宣告緩刑期滿,原判刑罰不再執行,並解除社區矯正。
2、社區矯正解除後,即不需要再按時到司法所報道。
《社區矯正管理辦法》
第三十條社區矯正人員矯正期滿,司法所應當組織解除社區矯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員主持,按照規定程序公開進行。
司法所應當針對社區矯正人員不同情況,通知有關部門、村(居)民委員會、群眾代表、社區矯正人員所在單位、社區矯正人員的家庭成員或者監護人、保證人參加宣告。
宣告事項應當包括:宣讀對社區矯正人員的鑒定意見;宣布社區矯正期限屆滿,依法解除社區矯正;對判處管制的,宣布執行期滿,解除管制;對宣告緩刑的,宣布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不再執行;對裁定假釋的,宣布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執行完畢。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向社區矯正人員發放解除社區矯正證明書,並書面通知決定機關,同時抄送縣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暫予監外執行的社區矯正人員刑期屆滿的,由監獄、看守所依法為其辦理刑滿釋放手續。
2. 社區矯正人員年度鑒定表中鄉鎮司法所意見該怎麼寫
今年以來,***能夠認真接遵守社區矯正各項規定,按時報到進行思想匯報,積極參加教育學習活動,情緒穩定、表現良好。另外就是根據日常表現寫唄。
3. 司法所長個人年度個人考核表怎樣填寫
你們應該有範本的。
4. 鄉鎮司法所所長受到留黨察看處理,後果什麼情況
受留黨察看處分的同時,要給予撤職以上處分的,所長職務必然撤銷,降低一個職務層次以上同時相應降低二個級別,第一年考核不合格,第二年不確定等次,不享受年度考核獎金,至少三年內不得提升職務級別。
5. 司法所的職能
1、指導管抄理人民調解工作,襲參與調解疑難、復雜民間糾紛;
2、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組織開展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和社會適應性幫扶;
3、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4、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5、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6、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7、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
8、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交辦的維護社會穩定的有關工作。
(5)司法所長年度考核擴展閱讀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縣(區、市)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
在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統參與基層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員單位,處在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第一線。
6. 司法所訓誡幾次收監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第九條的規定,社區矯正機構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的,負責社區矯正工作具體實施的執行機關。社區矯正機構依法履行以下職責:
(一)接受委託進行調查評估,提出評估意見;
(二)接收社區矯正對象,核對法律文書、核實身份、辦理接收登記,建立檔案;
(三)組織入矯和解矯宣告,辦理入矯和解矯手續;
(四)建立矯正小組、組織矯正小組開展工作,制定和落實矯正方案;
(五)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監督管理,實施考核獎懲;審批會客、外出、變更執行地等事項;了解掌握社區矯正對象的活動情況和行為表現;組織查找失去聯系的社區矯正對象,查找後依情形作出處理;
(六)提出治安管理處罰建議,提出減刑、撤銷緩刑、撤銷假釋、收監執行等變更刑事執行建議,依法提請逮捕;
(七)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教育幫扶,開展法治道德等教育,協調有關方面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組織公益活動等事項;
(八)向有關機關通報社區矯正對象情況,送達法律文書;
(九)對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開展管理、監督、培訓,落實職業保障;
(十)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
設置和撤銷社區矯正機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意見,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審批。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由縣級社區矯正機構具體承擔;未設置縣級社區矯正機構的,由上一級社區矯正機構具體承擔。省、市兩級社區矯正機構主要負責監督指導、跨區域執法的組織協調以及與同級社區矯正決定機關對接的案件辦理工作。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社區矯正對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行地縣級社區矯正機構應當給予訓誡:
(一)不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未超過十日的;
(二)違反關於報告、會客、外出、遷居等規定,情節輕微的;
(三)不按規定參加教育學習等活動,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其他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情節輕微的。
第三十五條社區矯正對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行地縣級社區矯正機構應當給予警告: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輕微的;
(二)不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十日的;
(三)違反關於報告、會客、外出、遷居等規定,情節較重的;
(四)保外就醫的社區矯正對象無正當理由不按時提交病情復查情況,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受到社區矯正機構兩次訓誡,仍不改正的;
(六)其他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情節較重的。 同時根據該辦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社區矯正對象在緩刑考驗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執行地同級社區矯正機構提出撤銷緩刑建議:
(一)違反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無正當理由不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社區矯正機構兩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情形。
社區矯正機構一般向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建議。如果原審人民法院與執行地同級社區矯正機構不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可以向執行地人民法院提出建議,執行地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裁定書同時抄送原審人民法院。
社區矯正機構撤銷緩刑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副本同時抄送社區矯正執行地同級人民檢察院。
7. 基層司法所日常工作是哪些怎麼做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統的基層單位,是基層政法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內,擔負著落實司法行容政各項業務工作,向廣大群眾提供法律服務、法律保障和法制宣傳等重要職能。
司法所主要工作職責:
1、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調處疑難,復雜民間糾紛;
2、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組織開展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教育和幫助;
3、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4、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5、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6、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基層司法的前途:
1、 說是混日子的地方,其實並不盡然。一來司法所需要的法律含量一般,但也有許多實際的事務,經常在領導跟前,應該有領導認識的機會,就看你能否把握。
2、糾正一點司法所不辦公證,也不協辦公證。是鄉鎮法律服務所為公證處協辦公證。
3、實際地說:基層司法與派出所兩者沒有可比性,無論是鍛煉人,還是政治、福利待遇,均不可同日而語。
8. 司法所是做什麼的
一、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市(區、縣)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
二、工作內容:
1、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調解疑難、復雜民間糾紛;
2、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組織開展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和社會適應性幫扶;
3、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4、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5、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6、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7、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
8、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交辦的維護社會穩定的有關工作。
(8)司法所長年度考核擴展閱讀:
司法所社區矯正
1、被判處管制的;
2、被宣告緩刑的;
3、被暫予監外執行的,具體包括:
(1)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4、被裁定假釋的.
在符合上述條件的情況下,對於罪行輕微、主觀惡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殘犯、以及罪行較輕的初犯、過失犯等,應作為重點對象,適用上述非監禁措施,實施社區矯正。
9. 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的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辦法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以下簡稱《律師法》)的規定,結合律師管理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是指司法行政機關定期對律師事務所上一年度的執業和管理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對其執業和管理狀況作出評價。
年度檢查考核,應當引導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遵守憲法和法律,加強自律管理,依法、誠信、盡責執業,忠實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職業使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第三條 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事務所進行年度檢查考核,應當堅持依法、公正、公開的原則。
第四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律師事務所的年度檢查考核工作。
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負責組織實施對本行政區域內律師事務所的年度檢查考核工作。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年度檢查考核的初審工作。
第五條 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事務所的年度檢查考核應當與律師協會對律師執業的年度考核相結合。 第六條 對律師事務所進行年度檢查考核,主要檢查考核律師事務所遵守憲法和法律、履行法定職責、實行自律管理的情況,具體包括下列內容:
(一)律師隊伍建設情況;
(二)業務活動開展情況;
(三)律師執業表現情況;
(四)內部管理情況;
(五)受行政獎懲、行業獎懲的情況;
(六)履行律師協會會員義務的情況;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根據需要認為應當檢查考核的其他事項。
第七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的「律師隊伍建設情況」,主要包括並可分解為下列事項:
(一)律師人員的數量、素質、結構變化的情況;
(二)組織律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律師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教育的情況;
(三)組織律師開展業務學習和參加職業培訓的情況;
(四)開展律師黨建工作的情況。
第八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二項規定的「業務活動開展情況」,主要包括並可分解為下列事項:
(一)辦理業務的數量和類別、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以及業務收入等方面的情況;
(二)在開展業務活動中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行業規范的情況;
(三)指導和監督律師代理重大案件、群體性案件的情況;
(四)對律師執業實施監督和投訴查處的情況;
(五)履行法律援助義務、參加社會服務及其他社會公益活動的情況;
(六)因執業活動受到當事人、有關部門及社會公眾表揚、投訴的情況。
第九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三項規定的「律師執業表現情況」,主要包括並可分解為下列事項:
(一)律師在執業活動中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和執業行為規范的情況;
(二)律師履行法律援助義務、參加社會服務及其他社會公益活動的情況;
(三)律師受行政獎懲、行業獎懲的情況;
(四)律師執業年度考核的情況。
第十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四項規定的「內部管理情況」,主要包括並可分解為下列事項:
(一)執業管理制度建立和實施的情況;
(二)收費管理、財務管理和分配管理制度建立和實施的情況;
(三)依法納稅的情況;
(四)建立執業風險、事業發展等基金及其使用的情況;
(五)管理聘用律師和輔助人員的情況;
(六)管理分支機構的情況;
(七)管理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的情況;
(八)業務檔案、律師執業檔案建立和管理的情況;
(九)章程、合夥制度實施的情況。
第十一條 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事務所進行年度檢查考核,應當同時對律師協會對律師執業年度考核的結果進行備案審查。 第十二條 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結果分為「合格」和「不合格」二個等次。
考核等次是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事務所上一年度執業和管理情況的總體評價。
第十三條 律師事務所的執業和管理活動符合下列標準的,考核等次為「合格」:
(一)能夠遵守憲法和法律,較好地履行法定職責;
(二)在律師隊伍建設、開展業務活動、實行內部管理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和行業規范的要求;
(三)本所未因執業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或者受到行政處罰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第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等次為「不合格」:
(一)放任、縱容、袒護律師執業違法行為,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不按規定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日常管理鬆懈、混亂,造成本所不能正常運轉的;
(三)本所受到行政處罰未按要求進行整改或者整改未達標的;
(四)本所不能保持法定設立條件的;
(五)提交的年度執業情況報告和律師執業年度考核情況存在嚴重弄虛作假行為的;
(六)有其他嚴重違法行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第十五條 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工作,應當在每年的三月至五月集中辦理。具體工作流程和時間安排,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規定。
第十六條 律師事務所接受年度檢查考核,應當在完成對本所律師執業年度考核和本所執業、管理情況總結後,依據本辦法規定的檢查考核內容,按照規定時間,向所在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送本所上一年度執業情況報告和對本所律師執業年度考核的情況,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年度財務審計報告;
(二)開展業務活動的統計報表;
(三)納稅憑證;
(四)年度內被獲準的重大變更事項的批件;
(五)獲得行政或者行業表彰獎勵、受到行政處罰或者行業懲戒的證明材料;
(六)建立執業風險、事業發展等基金的證明材料;
(七)為聘用律師和輔助人員辦理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的證明材料;
(八)履行法律援助義務、參加社會服務及其他社會公益活動的證明材料;
(九)履行律師協會會員義務的證明材料;
(十)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條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收到律師事務所報送的材料後,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進行審查,發現報送的執業情況報告及有關材料不齊全或者有疑義的,應當要求律師事務所予以補充或者作出說明,必要時可以進行調查核實。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審查,出具初審意見和考核等次評定建議,連同律師事務所報送的材料,一並報設區的市級司法行政機關。
第十八條 律師事務所在向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送年度檢查考核材料的同時,應當將對本所律師執業年度考核的意見報所在地市級律師協會進行審查,由其確定考核結果。
律師協會應當將律師執業年度考核結果按規定時間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備案。
第十九條 設區的市級司法行政機關收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送的律師事務所的材料和初審意見後,應當依照本辦法規定的考核內容和考核標准,對律師事務所上一年度的執業和管理情況進行審查,同時對市級律師協會報備的律師執業年度考核結果予以備案審查。根據審查結果,為律師事務所評定考核等次。
在審查中,發現律師事務所報送的材料以及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初審意見、律師協會對律師的考核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符,或者收到相關投訴、舉報的,可以進行調查核實或者責成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重新進行審查。
考核機關對律師事務所評定考核等次,應當徵求市級律師協會的意見。
第二十條 直轄市區域內的律師事務所,由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按照本辦法第十六條、第十八條和第十九條的相關規定,直接進行年度檢查考核。
第二十一條 律師事務所的考核等次評定後,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將考核結果在本地律師工作管理網站上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得少於七日。
律師事務所對考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考核機關申請復查。考核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日內進行復查,並將復查結果書面告知申請人。
第二十二條 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在年度考核結果確定後,應當在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副本上加蓋「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專用章,並註明考核結果;在律師執業證書上加蓋「律師年度考核備案」專用章。
第二十三條 律師事務所因涉嫌違法正在接受查處,或者受到停業整頓處罰且處罰期未滿的,應當暫緩考核,待有查處結果或者處罰期滿後再予考核。
第二十四條 對被評定為「合格」的律師事務所,經檢查考核發現該所在律師隊伍建設、開展業務活動、實行內部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責令其限期整改,並對其整改情況進行監督。
第二十五條 對被評定為「不合格」的律師事務所,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根據其存在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及危害程度,依法給予停業整頓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的處罰,並責令其整改;同時對該所負責人和負有直接責任的律師依法給予相應的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許可證。
律師事務所因有本辦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情形被評定為「不合格」的,考核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經整改仍不符合法定設立條件的,應當終止。
第二十六條 律師事務所不按規定接受年度檢查考核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公告責令其限期接受年度檢查考核;逾期仍未接受年度檢查考核的,視為自行停辦,由司法行政機關收回並注銷其執業許可證。
第二十七條 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結果和律師執業年度考核結果,應當分別記入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執業檔案。
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結果應當記入該所負責人、合夥人的律師執業檔案。 第二十八條 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在年度檢查考核工作結束後,應當將本行政區域開展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的情況總結及考核結果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備案,同時抄送當地市級律師協會。
第二十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收到備案材料後應當及時進行審核,完成匯總,將本行政區域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的結果在指定的報刊和政府網站上予以公告。
公告的內容,應當同時包括律師事務所的名稱、執業許可證號、組織形式、住所地址、郵編、電話、負責人、律師姓名及執業證號等內容。
第三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於每年的五月底將本行政區域開展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的情況總結及考核結果報告司法部,同時抄送省、自治區、直轄市律師協會。
第三十一條 司法部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報送的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結果及相關資料,按年度編制全國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名錄,並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二條 律師事務所分所由其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依照本辦法的規定進行年度檢查考核。考核結果應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備案,同時抄送設立分所的律師事務所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10. 在司法所工作兩年可以辦法律工作者職業證嗎
對照下列條件,符合條件就可以辦理法律工作者執業資格證。
根據2000年3月30日司法部頒布的60號令《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申請按考核程序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需具備以下條件:
(1)擁有憲法,遵守法律,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品行良好;
(3)身體健康;
(4)具有高等院校法學本科以上學歷的;
(5)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從事審判、檢察業務,司法行政業務工作或者人大、政府法制工作以滿5年的;
(6)能夠專職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對申請考核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的,由地級司法行政機關考核提出意見,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