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安徽司法改革

安徽司法改革

發布時間: 2022-02-04 16:51:39

司法局證照分離改革落實措施

法律分析:(一)明確「證照分離」改革方式。(二)推進涉企證照審批聯動。(三)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通過「證照分離」改革,有效區分「證」「照」功能,採用適當管理方式將許可類的「證」分離出來,盡可能減少審批發證,讓更多市場主體「照後能營、持照即營」。(四)著力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依託安徽省事中事後綜合監管平台,加快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五)加快推進信息歸集共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六十條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需要審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許可、注冊、認證、頒發證照等,下同)或者驗收的,必須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和程序進行審查;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驗收通過。對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驗收合格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的,負責行政審批的部門發現或者接到舉報後應當立即予以取締,並依法予以處理。對已經依法取得批準的單位,負責行政審批的部門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撤銷原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四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② 安徽的民事再審案件是否可以寄到最高院北京總部

安徽省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應該屬於最高院四巡管轄。

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迴法庭於2016年12月28日在河南省鄭州市揭牌成立,巡迴區包括河南、山西、湖北、安徽四省。作為最高人民法院派出的常設審判機構,第四巡迴法庭將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努力建設成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平台、維護公平正義的堅固防線、司法改革的前沿陣地、鍛煉培養隊伍的重要基地。

③ 司法考試改革成法律職業資格後報名條件的變化

您好,天星培訓網路知道為您服務:

報名條件暫無變動公告。
報名條件 1.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5)品行良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自治縣(旗),各自治區所轄縣(旗),各自治州所轄縣;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十四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所轄縣(市、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級市、區);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的縣(縣級市、區)(不屬於國家或者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的縣級市、區除外);內蒙古、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西部九省、自治區所轄縣(市、區);重慶、陝西省(市)所轄縣(包括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級市、區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的縣級市、區);西藏自治區所轄市、地區、縣、縣級市、市轄區,可以將報名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學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放寬報名學歷條件的適用以報名人員戶籍為准,期限截至2016年12月31日。 普通高等學校2014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報名的,其學歷學位證書須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符合報考學歷學位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已經辦理報名手續的,報名無效: (1)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曾被國家機關開除公職或者曾被吊銷律師執業證、公證員執業證的; (3)被處以二年內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期限未滿或者被處以終身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 (4)提供虛假證明材料或者以其他形式騙取報名的。 3.已經領取A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人員、已經領取B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但尚未取得高等學校本科以上畢業證書人員,不得再次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如有疑問,歡迎向天星培訓網路知道提問。

④ 司法部和法制辦合並嗎

重新組建司法部,將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職責整合到司法部,不再保留國務院法制辦公內室。

全面依法治國是容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為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統籌行政立法、行政執法、法律事務管理和普法宣傳,推動政府工作納入法治軌道,方案提出,將司法部和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4)安徽司法改革擴展閱讀

改革後的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⑤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怎麼樣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很好,師資力量比較雄厚,但校園環境相對差一些,下面是安徽警官職業學院的各方面詳細介紹:

1、學校簡介: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是2000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安徽省首批高等專科職業院校之一,是在原安徽省司法學校、安徽省警官學校和安徽省政法幹部學校的基礎上建立的,行政上隸屬於安徽省司法廳領導,業務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廳指導。

2、師資力量:

學院在職在編教職工365人,其中專兼任教師277人,教授、副教授74人,講師102人,其它類高級職稱4人。雙師素質教師99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位者132人,省級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教壇新秀11人,省級教學團隊4個。

3、學科建設:

學院教學單位設五系三部,分別是:法律事務、法律文秘、社區管理與服務、司法助理、刑事執行、司法警務等十四個學科。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的就業: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設有專門的職能部門,擁有穩定的就業推薦渠道,並組織學生參加省內外招警考試、國家司法考試,公務員、事業單位錄用考試,成功地向公、檢、法、司、民等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輸送了大批優秀畢業生。

建校以來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超過20%的畢業生被錄用為各級黨政和政法機關的公務員。學院僅向安徽省監獄戒毒單位輸送的畢業生就達4000多名,其中絕大多數已成為安徽省公、檢、法和監獄戒毒單位的中堅力量。

以上內容參考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官網—學校簡介

⑥ 第二批司法體制改革的省份是哪些

第二法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的省、市、自治區為:雲南、山西、內版蒙古、黑龍江、權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重慶、寧夏、貴州12個。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改革司法管理體制,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這項改革舉措,對於確保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具有深遠意義。
第一批選擇上海、廣東、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個省市先行試點,為全面推進司法改革積累經驗。
第二批試點省市自治區於今年上半年陸續進入了司法體制改革,包括雲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重慶、寧夏、貴州12個。

⑦ 謝啟大的簡介

謝啟大(1949年2月10日-),安徽蕪湖人,謝鴻軒(繁昌人)之女,台灣地區政治人物,曾經代表中國新黨任職「立法委員」。主張中國大陸與台灣必須統一,曾多次訪問大陸。
謝啟大,原籍安徽蕪湖,生於江西上饒。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獲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司法官訓練所第18期畢業。1993年9月加入新黨。1982年~1992年任新竹地方法院法官。1991年借任「高等法院」花蓮分院法官。1992年12月當選為第二屆「立法委員」。1995年12月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1998年12月當選為第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3月起任新黨「全國」競選暨發展委員會召集人
「十年教師,十年法官,兩任『立委』」,這是謝啟大自己對人生經歷的簡要概括。她在2001年3月17日新黨全委會上,被推選為黨魁,從而成為台灣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黨魁。
謝啟大是學法律出身的,一向關注弱勢族群和青少年工作,在台灣政壇有「謝媽媽」之稱。但是,這個「媽媽」並不好惹。她在審查法案時以一絲不苟出名,有些法案即使已經進入「三讀」程序,她如果認為不妥也還是要全力阻攔。
1995年7月,台灣「立法院」第二屆第五會期結束前夕,謝啟大為了阻止國民黨「強渡關山」通過一項有關司法方面的議案,竟與國民黨籍女性「立委」在議場主席台發生嚴重「肢體沖突」。兩人扭打一團,互扯頭發。事後,謝啟大公開道歉,再三表示「痛心、慚愧」。但是,她因此榮登「立法院」問政滿意度前十名。
台灣媒體報道此事時曾稱之為「司法女蘭博」再顯「雌威」。而「司法女蘭博」這綽號源自1989年轟動一時的「吳蘇案」。謝啟大隻身會面當時的「司法院長」林洋港,堅決要求進行「司法改革」,聲名大振。
謝啟大接受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主持人胡一虎的訪問時談到台灣反服貿學運 。她直言,「所以,今天可不要認為今天老百姓都是對的,NO!我們前一段時間,也有老百姓攻佔『立法院』,對嗎?不對啊!那後面有人利用他呀! 」

⑧ 我國實行的法官員額制是什麼意思

我國實行的法官員額制的意思是: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中國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版皮書表示,權建立法官員額制,就是要通過嚴格考核,選拔最優秀的法官進入員額,並為他們配備法官助理、書記員等審判輔助人員,確保法院85%的人力資源配置到辦案一線。

(8)安徽司法改革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2014年以來,司法改革緊鑼密鼓,攻堅克難,統籌兼顧,扎實推進。

中共中央確定將上海、廣東、吉林、湖北、青海、海南、貴州7個省市作為首批司法改革先行試點。2015年5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同意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重慶、雲南、寧夏開展推進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分類管理。

司法人員職業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等4項改革試點。這是繼去年7個試點省市後的第二批試點。會議要求試點地方要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試點實施方案,推動制度創新。

⑨ 司法改革的重要論述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2014年以來,司法改革緊鑼密鼓,攻堅克難,統籌兼顧,扎實推進。中共中央確定將上海、廣東、吉林、湖北、青海、海南、貴州7個省市作為首批司法改革先行試點。2015年5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同意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重慶、雲南、寧夏開展推進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人員職業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等4項改革試點。這是繼去年7個試點省市後的第二批試點。會議要求試點地方要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試點實施方案,推動制度創新。
司法改革是一項牽一發動全身的全局性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和系統性、協同性強,必須要先行試點,為整體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積累經驗。中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性大,每個試點地區的情況也各有不同,由此,做好試點地區的司法改革方案設計與實踐推進,邁好司改試點工作第一步至關重要。
司法改革是體制機制的改革,也是一場涉及司法人員工作角色、利益調整的改革,能否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關繫到改革能否成功。邁好司改試點工作第一步,人是最活躍的因素,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司法人員推進改革的積極性。各地在試點工作啟動前,要做好動員工作,把所有的政策和道理說明白,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決策上來,使人們理解、擁護、支持改革,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推進改革的正能量。在改革試點工作過程中,既需要改革的勇氣、銳氣,又需要審慎的態度、務實的辦法,在深入調研、弄清情況、找准問題基礎上,研究提出科學可行的方案,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確保改革的力度、進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相適應。當然,改革就要觸及利益,改革必須觸動利益。那些不符合司法規律的陳規陋習和涉及自身利益的權責調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革除的,必須做好趟深水區、啃硬骨頭的准備。邁好司改試點工作第一步,要把注重頂層設計和鼓勵基層實踐探索相結合,加強統籌兼顧,充分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司法改革加強頂層設計,是確保各地各部門司法體制改革的方向、思路、目標符合中央精神,確保司法改革依法有序進行。同時,試點地區也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發揚基層首創精神,在具體措施上積極探索實踐,為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積累經驗。各地要根據中央統一部署,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層級司法機關的實際情況,分類分層研究提出具體實施方案,不搞一刀切、齊步走。司法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重要路徑。當前,司法體制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已經明晰,試點地區的改革也已破冰起航,要有改革的信心和勇氣,不等待觀望,不怕觸及深層次矛盾,要按照頂層設計,加強統籌協調,積極主動抓好司法體制改革各項任務的落實。

⑩ 司法部是什麼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是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於1949年10月30日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後,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 歷史發展

  •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該法第十條規定政務院設司法部,規定司法部是國家司法行政機關,主持全國的司法行政事宜。

  • 1949年10月30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

  • 1949年1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批准了《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試行組織條例》。

  • 至1950年,全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改革舊的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建立律師公證制度,創辦政法大學,培養法學、法律專門人才,培訓司法幹部,開展法制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 1952年7月16日,在中央司法部成立了由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組成的中央司法改革辦公室。

  • 1953年4月,第二屆全國司法工作會議後,中央司法部的機構作了調整,內設辦公廳、普通法院管理司、專門法院管理司、幹部管理教育司、法律宣傳司和專門委員室。

  • 1954年8月13日,隨著各大行政區及大區司法部的撤消,司法部發出《關於各省與中央直轄市審判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分立問題的意見》,要求河北、山西等18省和京、津、滬三市立即建立司法廳(局),其它各省逐步建立司法廳,主持司法行政工作。

  • 1954年9月2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時在全國各大行政區成立了行政區司法部,大行政區撤銷後,又陸續建立了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地區、市一級設有專管司法行政工作的機構。

  • 1955年11月2日,司法部第261次部務會議決定改進工作方法和調整機構,機構設置改為辦公廳、普通法院管理司、運輸法院管理司、人事司、教育司、公證律師司、法令編纂司及財務處、人民接待室。

  • 1957年8月9日,國務院第56次全體會議決定撤銷全國的鐵路運輸法院和水上運輸法院,據此,司法部也相應地撤銷了運輸法院管理司。

  • 1958年6月13日至8月20日,在第四屆全國司法工作會議上,司法部領導成員遭到錯誤批判。

  • 1959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被撤銷,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這種狀況延續了20年。

  • 1979年9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決定,加強全國司法行政工作,重建司法部。

  • 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機構的通知》。中國的司法行政工作揭開了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 1980年4月14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設立法制局,負責法規整理和匯編工作。

  • 1981年5月12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設立外事局,統一擔負全國司法外事工作。

  • 1982年,司法部職能進行調整,法院司法行政工作劃歸法院自行管理;法律法規匯編劃歸國務院辦公廳法制局承擔。

  • 1983年,監獄、勞教工作由公安部劃歸司法部管理。

  • 1984年6月11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設立審計室。

  • 1984年8月,成立直屬於司法部的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前身為原中央政法幹部學校,1983年5月並入中國政法大學,1984年8月又獨立建校。

  • 1984年9月7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恢復計劃財務司。

  • 1987年6月,國務院批准司法部成立司法協助局,統一領導和管理中國與其它國家的司法協助工作。

  • 1988年10月25日,國家編委批準的司法部「三定」方案確定,機構設置改為辦公廳、教育司、勞動改造工作管理局、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宣傳司、律師司、公證司、基層工作司、外事司、司法協助司、法規司、人事司、計劃財務司、行政司等14個司局及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和老幹部局。

  • 1994年4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司法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的通知》確定:司法部是國務院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職能部門。

  • 1998年6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司法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確定:「司法部是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 2001年11月21日,司法部增設司法考試司。

  • 主要職責

  •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司法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64號),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 (九)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 (十)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 (十一)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 (十二)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 (十三)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 組織機構

  • 職能機構

  • 司法部有職能機構16個:辦公廳、政治部、監獄管理局、戒毒管理局、社區矯正管理局、法制宣傳司、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法律援助工作司、基層工作指導司、國家司法考試司、司法鑒定管理局、法制司、司法協助外事司、計財裝備司、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局。

  • 直屬單位

  • 司法部有直屬單位22個:司法部信息中心、司法研究所(研究室)、機關服務中心、燕城監獄、法律援助中心、直屬煤礦管理局、預防犯罪研究所、法制日報社、法律出版社、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中國公證協會、中國監獄工作協會、中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協會、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司法行政學院、國家司法考試中心、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司法協助交流中心、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中國法律服務(澳門)公司、司法部港澳台法律培訓交流中心。

  • 派駐機構

  • 司法部有派駐機構1個:駐部紀檢組監察局。

  • 地方廳局

  • 司法部有下屬地方廳局30個:北京市司法局、天津市司法局、上海市司法局、重慶市司法局、黑龍江省司法廳、吉林省司法廳、遼寧省司法廳、河北省司法廳、山西省司法廳、陝西省司法廳、甘肅省司法廳、青海省司法廳、山東省司法廳、河南省司法廳、湖北省司法廳、湖南省司法廳、江蘇省司法廳、江西省司法廳、浙江省司法廳、福建省司法廳、安徽省司法廳、廣東省司法廳、貴州省司法廳、雲南省司法廳、海南省司法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廣西壯族自治區司法廳、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西藏自治區司法廳。

熱點內容
2017勞動法辭職違約金 發布:2025-02-08 11:42:14 瀏覽:347
重慶電動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8 11:25:45 瀏覽:203
商務談判合同法 發布:2025-02-08 11:03:21 瀏覽:619
行政法3大塊 發布:2025-02-08 10:09:47 瀏覽:333
遼寧大學法律碩士排名 發布:2025-02-08 09:38:54 瀏覽:8
應寶市法律援助志願者章程 發布:2025-02-08 09:30:28 瀏覽:259
法治是制度嗎 發布:2025-02-08 09:16:40 瀏覽:55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