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多少卷

刑法多少卷

發布時間: 2022-02-04 19:24:30

1. 刑法2000卷二第71題的答案解析

A項,搶劫以後滅口,構成故意殺人罪。
B項,自殺,不是故意殺人,但是屬於強奸罪加重情節
C項中丙採用脅迫方式逼迫丁自殺,丁的自殺行為是丙可以預料的,屬於致人自殺行為的第三個類型,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D項是相約自殺行為,誘騙他人相約自殺,而行為人沒有自殺意圖,對誘騙者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2. 法考券一中刑法、刑訴,行政法佔多少分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28分、法理學分、法制史10分、憲法23分、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12分、商法52分、經濟法35分、三國法39分(國際公法:11國際私法:13國際經濟法:15)、刑法81分、刑事訴訟法77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57分、民法92分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71分。
2015年國家司法考試考試試卷共四張,將在卷一、卷四中集中考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有關內容。其中,卷一以選擇題形式進行全面考查;卷四將結合法學理論、法律實務進行綜合考查。具體試卷結構是:

試卷一: 本卷共100道試題,由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組成。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
分;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50題,每題2分。本卷分值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鍾。

本卷科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本卷共100道試題,由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組成。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50題,每題2分。本卷分值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鍾。

本卷科目: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本卷共100道試題,由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組成。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50題,每題2分。本卷分值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鍾。

本卷科目: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本卷主要由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組成。本卷分值150分,考試時間210分鍾。

本卷科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本卷設置選作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應試人員若全部作答,只評判書寫在前的一道試題。

以上四卷總分為600分。應試人員必須參加以上四卷的全部考試,四卷中任何一卷不得為零分,
且通過當年國家司法考試成績合格分數線,才可依法申請法律職業資格。應試人員各卷的考試成績當年有效。

3. 刑法共有多少條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一共有十章四百五十二條。第一章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第二章 犯罪。第三章刑罰。第四章刑罰的具體運用。第五章侵犯財產罪。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第七章危害國防利益罪。第八章貪污賄賂罪。第九章瀆職罪。第十章軍人違反職責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4. 刑法有多少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共有四百五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罪名有413個,加上新增罪名9個,目前我共有罪名422個,其中,過失犯罪48個,占總數的11%,故意犯罪374個,占總數的8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條
【本法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5. 刑法有多少種

法律分析:一、主刑的種類如下:1、管制;2、拘役;3、有期徒刑;4、無期徒刑;5、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執行)。二、附加刑的種類如下:1、罰金;2、剝奪政治權利;3、沒收財產;4、驅逐出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6. 歷年司考題刑法第四卷是什麼

第四卷 是主觀題 第一題一般是關於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 2-6題是案例分析題(可能包含民法、刑法、刑訴、民訴、商法、行政法)。最後一題是材料分析題。

7. 捲款多少可以立案

法律分析:一般情況三千元以上就可以立案,但根據具體地區不同,會有所差別。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二條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

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詐騙數額接近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8. 司法考試中經濟法(卷一)刑法(卷二)民法(卷三)一般是幾題到幾題,還有大題的話一般是出什麼位置呢

2017年經濟法卷一28-31、67-74,刑法卷二1-21、51-63、86-91,民法卷三1-24、51-67、86-91,卷四第二題刑法,第四題民法
其他年份的或許會有出入,但大體應該都差不多

9. 司考試題的卷二裡面刑法的單選和多選分別有多少道

卷二包含了刑法,刑訴法,和行政行訴。50道單選,40道多選, 10道不定項。
針對刑法來說是
單選是1-20題,多選是51-65題。不定項則是不確定的。

10. 刑法試卷上的一道題

罪刑法定原則是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簡單說來就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罪要法定,刑也要法定」。由此派生出以下幾個原則:成文法主義;排斥習慣法;排斥絕對不定期刑;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罪刑法定主義是現代社會保障人權的要求和體現。刑法的機能,站在國家的角度要打擊犯罪,保護公眾;站在公眾的角度要限制國家權力,保障人權。罪刑法定主義,一方面,法律規定為犯罪的,必須要依照法律定罪處罰,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保障;另一方面,對於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的,不得定罪處罰,這體現了對國家權力的限制和對人權的保障。所以說,罪刑法定主義是刑法機能的有機結合,它最終的落腳點是要保障人權
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執法機關、執法人員在確認犯罪時要依客觀存在的事實,認真把握犯罪的特徵、構成犯罪的具體要件,嚴格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線,做到定罪准確、不枉不縱、於情於理、有法有據,所判決結果經得起客觀事實和時間的考驗;罪刑法定原則,排斥了辦案、審案、判案的習慣性和類推性,要求辦案、審案、判案人員要嚴格以事實為依據,以法案為准繩,不超越許可權,不按個人理解和意識辦案、審案、判案,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折不扣地按「法律明文規定的犯罪行為,依照法律定罪判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罰」的法律規定。

罪刑法定原則在我國刑法中的體現

《刑法》第3條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規定定罪處刑;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本原則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只有法律將某一種行為明文規定為犯罪的,才能對這種行為定罪判刑,而且必須依照法律的規定定罪判刑;另一方面,凡是法律對某一種行為沒有規定為犯罪的,這種行為就不能定罪判刑。即「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這一規定宣告了罪刑法定原則在我國刑法中的法典化,表明我國刑法由偏重於對社會利益的保護向保護社會與保障人權並重轉變的價值取向,標志著我國刑事與法的一個重大發展。

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王約翰簽署的大憲章第39條的規定:即「凡是自由民除經其貴族依法判決或遵照國內法律之規定外,不得加以扣留、監禁、沒收其財產,褫奪其法律保護權,或加以放逐、傷害、搜索或逮捕。」至17、18世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針對封建刑法中罪刑擅斷的黑暗現實,更加明確地提出了罪刑法定的主張,並以三權分立說;心理強制說和人權保障理論為其基礎,使罪刑法定的思想更為系統,內容更為豐富。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罪刑法定這一思想由學說轉變為法律,在資產階級憲法和刑法中得到確認,由於這一原則符合現代社會民主與法治的發展趨勢,至今已成為不同社會制度的世界各國刑法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在我國最早見於清末的《大清新刑律》第10條:「法無正文者,不論何種行為不為罪。」我國1979刑法典對罪刑法定原則沒有規定,但從當時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來看,基本上得到了貫徹執行,不過,由於79刑法典第79條規定了有罪類推制度,因此嚴格的說,我國1979年刑法實行的是以罪刑法定為主,以類推制度為輔的原則。1997年3月修訂的現行刑法典,從完善我國刑事法治,保障人權的需要出發,將罪行法定原則明文規定在刑法典中,並廢止類推制度,這項原則對內有利於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對外也更能充分體現我國保護人權的形象,它標志著我國刑法有了重要的發展,是現代刑事法律制度的一大進步。我國刑法典自始自終體現著這一原則,

一、從總則方面看

(1)、刑法規定了犯罪的概念。97年刑法第13條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它權利,以及其它危害社會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這一犯罪的法定概念,從根本上回答了什麼行為是犯罪以及為什麼這些行為是犯罪的問題,它是劃分罪與非罪的總的標准。這一定義強調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徵,同時又將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規定為違反刑法的行為,使社會危害性與刑事違法性有機地統一起來,從而使犯罪概念具有以下積極意義:首先,立法者將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有選擇地賦予刑事違法性的屬性,使社會危害性在刑法規范中得到明確具體的反映,為追究社會危害性的犯罪行為的刑事責任提供了法律依據,為司法工作人員認識危害性起到了指示作用。其次,通過刑事違法性反映社會危害性,應以刑法的規定為准繩。司法人員只能依法定罪量刑,不能依司法工作人員的好惡而任意出入人罪,這就為無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起到了保障作用。最後,立法者將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確認為觸犯刑律的行為,使之在刑法中得到不定的法律評價,這就為人們提供了一張應受刑罰的行為的清單,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行為模式,對人們的行為起著指引作用。

(2)、刑法對犯罪主體的規定。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刑法不僅規定了犯罪主體的刑事責任年齡,還對精神病人以及醉酒的人的刑事責任能力作了規定。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除了對自然人主體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外,刑法還規定單位也可以成為犯罪的主體。刑法第30條:「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樣刑法就為處罰單位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據,解決了因對單位定罪無法可依而不得不不了了之的問題,體現了罪刑法定原則在刑法中的重要地位。

(3)、刑法對刑罰種類的規定。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等。我國刑法不僅規定了刑罰種類,而且同時對適用某一種的條件作了限制,例如死刑,刑法第48條規定:「死刑只適用於罪刑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刑法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不僅如此,刑法對量刑原則也作了明確規定。刑法第61條:「對於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在量刑方法上不僅對量刑的總的原則作了規定,還對量刑的具體原則作了規定,例如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原則,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原則,犯罪預備、未遂與中止的量刑原則,主犯、從犯、脅從犯與教唆犯的量刑原則,累犯、自首的量刑原則,等等。

(4)、刑法總則對故意犯罪、過失犯罪、刑罰以及具體的刑罰刑罰制度都作了明確規定。

二、從分則方面看

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光靠犯罪概念是不夠的,要具體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離不開犯罪構成。總則中規定了犯罪構成的主體要件,而另外三個要件-------主觀方面、客體和客觀方面則須要從分則中才能找出。比如刑法第232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據這一規定,構成本罪,主觀上必須具有犯罪故意,客觀上必須實施了殺人的行為,並且可以推出該行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權。再聯繫到刑法總則第17條的有關規定可以確定:犯罪主體是年滿十四周歲的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根據上述要件,就可以正確地認定故意殺人罪了。不僅如此,上述故意殺人罪的罪狀還規定了該罪的法定刑。對具體犯罪的法定刑規定的形式,從各國的立法例來看,存在著三種情況:第一是絕對確定的法定刑;第二是絕對不確定的法定刑;第三是相對確定的法定刑。我國採取的是相對確定的法定刑的立法例,即在法律條文中規定一定的刑種、幅度,並確定其最高和最低期限。這是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做法,它體現了相對罪刑法定的精神。

實行罪刑法定的原則需要做到:一是否定刑法的效力溯及既往;二是禁止有罪類推;三是對各種犯罪及其處罰必須明確具體,禁止適用習慣法,反對絕對不定期刑;四是防止法官濫用自由裁量權;五是司法解釋不能超過法律。由此可見罪刑法定原則的實質是罪與刑的明確化、規格化和法定化。
實行罪刑法定原則的意義在於它把犯罪與刑罰的一系列問題都予以規定,並明確規定必須依法辦事,使司法工作人員定罪判刑都有統一的標准和依據可循,便於維護法制的統一;同時,也可以防止任何人,特別是執法人員濫用職權,任意出入定罪,使公民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使有罪的人依法被懲處,定罪判刑。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辦案真真正正落到實處。但是,罪刑法定原則又有其局限性,它是以一種現實的社會代價去換取理想中的法律真正的、完全的公正,這是因為刑法作為一種規范將永遠要滯後於犯罪,意味著有相當部分的犯罪不能被繩之以法,也就是要放縱一些犯罪,由於否定類推,便會導致:假如法律未對某種行為規定為犯罪,即使該行為嚴重危害社會,也不能對其定罪處刑。解決的方法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和立法制度,及時更新和不斷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使其適應新形式、新情況的需求。

熱點內容
行政法3大塊 發布:2025-02-08 10:09:47 瀏覽:333
遼寧大學法律碩士排名 發布:2025-02-08 09:38:54 瀏覽:8
應寶市法律援助志願者章程 發布:2025-02-08 09:30:28 瀏覽:259
法治是制度嗎 發布:2025-02-08 09:16:40 瀏覽:55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