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公正與

司法公正與

發布時間: 2022-02-04 21:05:24

1. 司法公正是什麼意思

公正,即公平與正義,這既是司法工作的靈魂和生命,也是司法工作的內在要求和本質反映。司法的終局性特點決定了,以處理各種訴訟案件和解決各種糾紛或爭議為內容的司法活動必須做到公正合法,否則訴訟案件便不能得到正確處理,各種糾紛和爭議便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進而法律的正確實施將無從談起,社會公正將失去保障和希望,國家設立司法機關以維護社會秩序,保護人民安寧的目的也就無法實現。因此,人民法院進行審判活動和人民檢察院進行檢察活動,都必須嚴格遵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依照法定程序認真查明案件事實和糾紛或爭議發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正確適用實體法規定對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為了維護司法公正,我國建立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和程序。例如,對於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和裁定,當事人不服的有權提出上訴,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進行第二審審判。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人民檢察院也可以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要求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亦可提起審判監督程序進行重新審判。上述糾錯機制的設立和運轉,無疑是國家對司法公正的深切要求和充分保障,從而也表明公正性是司法的本質特徵。

2. 司法公正包括哪些要素

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法律制定上的公正並不會自然而然地轉化為法律實施中的公正。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法律公正的這兩個方面經常會出現脫節的現象。

就我國法治狀況而言,法律實施顯然落後於法律制定。因此,要想真正做到法律公正,真正實現依法治國的口號,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強公正執法和公正司法。

執法公正和司法公正是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概念。廣義的執法可以包括司法;而廣義的司法活動也可以包括大部分執法活動,可以包括法官、檢察官、警察等司法人員的執法活動。但是狹義的執法則不包括司法;狹義的司法活動則僅指法院的審判活動。本文講的司法公正是狹義上的司法公正,即法院的審判公正。

(2)司法公正與擴展閱讀

司法公正以司法人員的職能活動為載體的,是體現在司法人員的職能活動之中的,因此司法公正的主體當然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毫無疑問,審判過程和結果是否公正,主要取決於法官的職務活動,但是法官並非司法公正的唯一主體。

檢察官對審判活動是否公正具有監督職能,因此也應該屬於司法公正的主體。至於各類訴訟案件的當事人,他們不是司法活動的行為人,而是司法活動的承受者,所以他們不是司法公正的主體,而是司法公正的對象。

倘若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司法公正的主體,那麼就必然要依靠那些被告人來主持司法公正了。其荒謬之處是不言而喻的。

司法公正的對象應該包括各類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毋庸置疑,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司法公正的主要對象,因為司法過程和司法裁決公正與否,直接決定或影響著他們的權益。

但是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及各種案件中的證人、鑒定人等訴訟參與人也是司法公正的對象,因為他們在訴訟活動中都有相應的權利,也都有是否得到公正對待的問題。

綜上所述,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動的一條基本原則。按照這條原則,以法官為代表的司法人員應該在審理各種案件的過程中正當、平等地對待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應該在審理各種案件的結果中體現公平正義的精神。

3. 什麼是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權運作過程中各種因素達到的理想狀態,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4. 如何理解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堅持司法公正,樹立法律權威是依法治國的核內心和靈魂。 司法公正是容指司法機關在執法活動中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貫徹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做到嚴肅執法,秉公辦案,實現法律所追求的社會正義。「法不僅僅是思想,而且是活的力量。正義女神一手持有衡量權利的天平,另一隻手握有為權利而准備的寶劍。無天平的寶劍是赤裸裸的暴力,無寶劍的天平則意味著法的軟弱可欺。」①天平與寶劍共同構築了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解決糾紛的一種法律理想和信仰,也是法治社會的崇高目標。公正是司法的最高價值,司法公正是實現法治的保證,也是司法獨立的基礎和原因。②

5. 司法公正原則

公正司法的基本原則:

1、獨立性原則:法官在案件審理中必須堅持自身的獨立性。在社會生活中人人都脫離不了相互之間的利益關系和感情羈絆,感情用事和依利分對錯常常是人們行事的基本原則。然而感情的沖動、不穩定以及利益的相關性常常會使人枉顧是非,偏向失真,具體事務中不免因程序不當或目的不善越界觸犯他人權益。在審判與執行中,法律的神聖和庄嚴要求法官必須具備獨立的品性,在案件中依從法理而不是其它。

2、平等性原則:人人並非平等,然人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神袛之理給予人同樣的賜福也給予了人同樣的懲罰,不因個人的財富,地位、名望、身世……有絲毫的改變。如果有人在規則中尋出其它,此人該被終身奴役。作為法律的掌管者必須克服偏見歧視,秉持公義、一視同仁地看待所有人。

3、公正原則:公正指的是公平、公開、公正按程序執行法律賦予。案件審理中原告和被告都有依法為自己辯護的權利,也有要求陪審的權利,作為公共利益的守護者亦必須接受監督和制約起因於法律的公正不可違背。

4、訴訟立案原則:每一起社會事件都是協約事件,其中所涉及的關系既有應享的權利也有應盡的義務。個人事務中利益每一方都可以上訴法院,公共事務中由應由代理機構或受害一方進行上訴,沒有一起案件是無訴而立案的。

5、實證原則:審案應依憑證進行。無論罪犯有多大的過錯,如果受害一方找不到相應的犯罪證據,應遵循疑罪從無法則,不能進行無罪推定強制執行審判,也不能進行治罪。

(5)司法公正與擴展閱讀:

司法公正是以司法人員的職能活動為載體的,是體現在司法人員的職能活動之中的,因此司法公正的主體當然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毫無疑問,審判過程和結果是否公正,主要取決於法官的職務活動,但是法官並非司法公正的唯一主體。

檢察官對審判活動是否公正具有監督職能,因此也應該屬於司法公正的主體。至於各類訴訟案件的當事人,他們不是司法活動的行為人,而是司法活動的承受者,所以他們不是司法公正的主體,而是司法公正的對象。倘若我們說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司法公正的主體,那麼我們就必然要依靠那些被告人來主持司法公正了。其荒謬之處是不言而喻的。

6. 什麼是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其主體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司法公正的對象包括各類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7. 司法公正含義及種類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權運作過程中各種因素達到的理想狀態,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司法公正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其主體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司法公正的對象包括各類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
司法公正既要求法院的審判過程堅持正當平等的原則,也要求法院的審判結果體現公平正義的精神。前者可以稱為程序公正,後者可以稱為實體公正。它們共同構成了司法公正的基本內容。

8. 談談你對司法公正的理解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權運作過程中各種因素達到的理想狀態,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進步的重版要標權志,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其主體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司法公正的對象包括各類案件的當本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9. 如何理解司法公正與社會公正關系

社會公正:也被稱為「分配的公正」,其核心內涵反映的是社會資源的分配過程。強調將社會中的利益與負擔通過社會種種制度來達成分配
而司法公正只是達成社會公正的一部分,並為達成社會公正提供保障
社會公正的達成需要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具備一個公正的社會制度,使全體人民都能夠受惠;二是在這個制度下,特別是法律制度下,人人受到平等的對待;三是全體人民的生活都受到保障,人民的基本需求,都應得到滿足!

10. 司法公正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司法公正,大體可以分為兩種,即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

程序公正講求司法程序具有正當性和合理性,當事人在司法過程中受到公平對待,主要包括「法官中立、當事人平等、程序公開、尊重裁決」等要素。

實體公正包括案件事實真相的發現和對實體法的正確適用。其中,事實認定真實是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正確適用法律是實體公正的根本要求。

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的關系,簡要來理解就是,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障,實體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目標。

(10)司法公正與擴展閱讀:

司法公正的特性:

1、司法活動的合法性

司法活動的合法性包括兩個方面,即主體合法與程序合法。

主體合法:專業化、職業化的定位;需要對訴訟參與人的身份進行謹慎的認定,方可允許進入司法程序

程序合法:嚴格遵守程序的規定

2、司法人員的中立性

司法人員的中立性包括兩個方面:①法官與雙方當事人保持同等的司法距離;②司法人員的情感自控性,應避免先入為主的判斷

3、司法活動的公開性

司法公開是司法公正的重要標志和保障在我國是指審判公開和檢務公開;

4、當事人地位的平等性

當事人地位的平等性包括兩個方面,一、當事人享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二、法院平等地保護當事人訴訟權利的行使

5、司法程序的參與性

程序參與性又稱為「獲得法庭審判機會」,指的是那些利益或權利可能會受到民事裁判或訴訟結局直接影響的人應當有充分的機會富有意義地參與訴訟的過程,並對裁判結果的形成發揮其有效的影響和作用

6、司法結果的正確性

司法結果的正確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核實證據和認定事實要正確;適用法律要正確

熱點內容
行政法3大塊 發布:2025-02-08 10:09:47 瀏覽:333
遼寧大學法律碩士排名 發布:2025-02-08 09:38:54 瀏覽:8
應寶市法律援助志願者章程 發布:2025-02-08 09:30:28 瀏覽:259
法治是制度嗎 發布:2025-02-08 09:16:40 瀏覽:55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