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正確企業破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施行時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產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07-04-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施行時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產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07年4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2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二○○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對人民法院審理企業破產法施行前受理的、施行時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產案件具體適用法律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 債權人、債務人或者出資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或者和解申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一)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案件,債務人或者出資人於債務人被宣告破產前提出重整申請,且符合企業破產法第七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二)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案件,債權人於債務人被宣告破產前提出重整申請,且符合企業破產法關於債權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的規定;
(三)債務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案件,債務人於被宣告破產前提出重整申請,且符合企業破產法關於債務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的規定;
(四)債務人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申請和解。
第二條 清算組在企業破產法施行前未通知或者答復未履行完畢合同的對方當事人解除或者繼續履行合同的,從企業破產法施行之日起計算,在該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未通知或者答復的,視為解除合同。
第三條 已經成立清算組的,企業破產法施行後,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該清算組為管理人。
尚未成立清算組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企業破產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規定》及時指定管理人。
第四條 債權人主張對債權債務抵銷的,應當符合企業破產法第四十條規定的情形;但企業破產法施行前,已經依據有關法律規定抵銷的除外。
第五條 對於尚未清償的破產費用,應當按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一條和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區分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並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清償。
第六條 人民法院尚未宣告債務人破產的,應當適用企業破產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確認債權利息;已經宣告破產的,依據企業破產法施行前的法律規定確認債權利息。
第七條 債權人已經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的,由人民法院將相關申報材料移交給管理人;尚未申報的,債權人應當直接向管理人申報。
第八條 債權人未在人民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內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的,可以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補充申報。
第九條 債權人對債權表記載債權有異議,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二十一條和第五十八條的規定予以受理。但人民法院對異議債權已經作出裁決的除外。
債權人就爭議債權起訴債務人,要求其承擔償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該債權人變更其訴訟請求為確認債權。
第十條 債務人的職工就清單記載有異議,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二十一條和第四十八條的規定予以受理。但人民法院對異議債權已經作出裁決的除外。
第十一條 有財產擔保的債權人未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的,對於企業破產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七項、第十項規定以外的事項享有表決權。但該債權人對於企業破產法施行前已經表決的事項主張行使表決權,或者以其未行使表決權為由請求撤銷債權人會議決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二條 債權人認為債權人會議的決議違反法律規定,損害其利益,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決議,裁定尚未作出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作出裁定。
第十三條 債權人對於財產分配方案的裁定不服,已經申訴的,由上一級人民法院依據申訴程序繼續審理;企業破產法施行後提起申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申請復議。
債權人對於人民法院作出的債務人財產管理方案的裁定或者破產財產變價方案的裁定不服,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予以受理。
債權人或者債務人對破產宣告裁定有異議,已經申訴的,由上一級人民法院依據申訴程序繼續審理;企業破產法施行後提起申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企業破產法施行後,破產人的職工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五條 破產人所欠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予以調整。
第十六條 本規定施行前本院作出的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人民法院審理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產案件不再適用。
❷ 新破產法頒布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是否有效
1,法釋〔2002〕23號適用於2007年施行的破產法。2,法釋〔2002〕23號原適用於1988年施行的《企業專破產法(試行)》。3,現屬行《破產法》於2007年開始施行後,對於原1988年《企業破產法(試行)》中與新法有抵觸的,則不再適用,但法釋〔2002〕23號與新法不發生抵觸,仍然可以適用。4,《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施行時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產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7〕)》的規定。第十六條本規定施行前本院作出的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人民法院審理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產案件不再適用。
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現在是否失效
已經失效了來。因為有了正源式的企業破產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四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2 0 0 6年8月2 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 0 0 7年6月1日起施行。
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規定的介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規定》是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行政條例條令。
❺ 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確定管理人報酬的規定
法律分析:為公正、高效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規范人民法院確定管理人報酬工作,根據相關規定,制定了該規定。管理人履行企業破產相關規定的職責,有權獲得相應報酬。管理人報酬由審理企業破產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據該規定確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確定管理人報酬的規定)》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破產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管理人分期或者最後一次性收取報酬。
第四條 人民法院受理企業破產申請後,應當對債務人可供清償的財產價值和管理人的工作量作出預測,初步確定管理人報酬方案。管理人報酬方案應當包括管理人報酬比例和收取時間。
第五條 人民法院採取公開競爭方式指定管理人的,可以根據社會中介機構提出的報價確定管理人報酬方案,但報酬比例不得超出本規定第二條規定的限制范圍。
上述報酬方案一般不予調整,但債權人會議異議成立的除外。
第六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確定管理人報酬方案之日起三日內,書面通知管理人。
管理人應當在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上報告管理人報酬方案內容。
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的適用
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奇怪,能否問得詳細具體一點?如果是說最高院關於破產法專司法解釋的適用,目前新破屬產法出台後,主要的兩個最新司法解釋就是管理人的解釋和關於新法適用前後一段時間內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至於之前的司法解釋,與新破產法相沖突自然失效,如果不沖突,同時也未明確廢止的話,自然繼續適用。至於怎麼用,要結合具體案件具體問題來說。因為破產法涵蓋的內容實在太多了。
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於2002年7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32次會議通過,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現仍有效。
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破產案件外幣債權如何處理
一、2005年1月1日之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外資處置不良債權,向外國投資者出售或轉讓不良資產,外國投資者受讓債權之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債務人及擔保人直接向其承擔責任的案件,由於債權人變更為外國投資者,使得不良資產中含有的原國內性質的擔保具有了對外擔保的性質,該類擔保有其自身的特性,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對該類擔保的審查採取較為寬松的政策。如果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依照《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外資處置不良資產有關外匯管理問題的通知》(匯發〔2004〕119號)第六條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通知了原債權債務合同的擔保人,外國投資者或其代理人在辦理不良資產轉讓備案登記時提交的材料中註明了擔保的具體情況,並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分局、管理部審核後辦理不良資產備案登記的,人民法院不應以轉讓未經擔保人同意或者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或者登記為由認定擔保合同無效。
二、外國投資者或其代理人辦理不良資產轉讓備案登記時,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分局、管理部提交的材料中應逐筆列明擔保的情況,未列明的,視為擔保未予登記。當事人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分局、管理部補交了註明擔保具體情況的不良資產備案材料的,人民法院不應以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或者登記為由認定擔保合同無效。
三、對於因2005年1月1日之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外資處置不良債權而產生的糾紛案件,如果當事人能夠提供證據證明依照當時的規定辦理了相關批准、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不應以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或者登記為由認定擔保合同無效。
❾ 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最高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的若干規定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32次會議上審議通過的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的相關司法解釋,根據該解釋規定,企業破產案件一般由債務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該規定是於2009年9月1日起正式開始施行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企業破產案件由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債務人住所地指債務人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債務人無辦事機構的,由其注冊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零六條 本規定自二00二年九月一日起施行。在本規定發布前制定的有關審理企業破產案件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不再適用。
❿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還適用嗎
仍未失效。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02年7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32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02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