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法庭
⑴ 武漢海事法院的法院建設
1984年至2013年,武漢海事法院共立案26953件,立案標的總額390.52億元,結案26646件,結案標的總額329.05億元,其中執行案件立案5141件,立案標的總額39.20億元,結案5003件,結案標的總額28.43億元。30年來,武漢海事法院共審結各類涉外和涉港澳台案件4284件,其中,「天裕」輪、「三湖藍寶石」輪等涉外案件的妥善審理、執行,在國際上樹立了良好司法形象。
2013年,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武漢海事法院提出了新一屆院黨組履職興院的總體思路,即堅持「政治建院、業務強院、廉政治院、制度管院、科技興院」的「二十字」建院方針,確立了「隊伍廉潔自律、立案及時准確、裁判公正高效、執行迅速有力、管理嚴密有序、司法條件明顯改善」的「三十八字」工作目標,牢牢把握「審判執行工作、隊伍建設、法庭管理」三項重點工作,採取「抓教育,確保正確政治方向;抓班子,充分發揮表率作用;抓業務,保證公正高效司法;抓管理,確保工作高效有序;抓查處,嚴懲隊伍害群之馬;抓基礎,提升司法服務能力」的「六抓」工作措施,認真履行職責,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著力推進「隊伍建設示範區、案件審判精品區、體制機制創新區,海事審判理論及實務研究高地」,努力建成「長江、漢江流域海事司法審判支點」。
(一)打造「隊伍建設示範區」,努力在建成一流法院隊伍上走在前列
一是牢牢抓住領導班子建設這個龍頭。堅持民主集中制,把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有機結合起來。注重學習,不斷提高領導班子的政治業務素質。勤勉敬業,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幹事創業的能力和水平。加強團結,不斷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嚴於律己,充分發揮領導班子率先垂範的作用。
二是牢牢抓住思想建設這個根本。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幹警頭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堅定的政治立場,保持法院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繼續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進一步強化司法禮儀,真正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知行統一,切實將司法的人民性轉化為法官的自覺行動。
三是牢牢抓住司法能力建設這個核心。結合海事審判專業性、技術性、涉外性等特點,繼續改進培訓方式,重點做好年輕海事法官的職業培訓,不斷優化隊伍的知識結構,進一步提高海事法官駕馭庭審、訴訟調解、適用法律、裁判說理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造就一批海商事審判業務尖子和領軍人才。
四是牢牢抓住廉潔司法這個保障。繼續按照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肅查處的工作思路,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教育為先,引導幹警珍惜法官職業榮譽和家庭幸福,自覺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加強制度建設,狠抓制度落實,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加強司法作風建設,增強群眾意識和群眾觀念,以公正廉潔的司法活動和親民利民的司法形象取信於民。
(二)打造「案件審判精品區」,努力在提升審判質效上走在前列
一是建立務實有效的海事審判精品打造機制。以服務大局、司法為民為導向,以完善流程管理為抓手,以強化審判業務能力建設為基礎,以加強質量監督為重點,以推行裁判文書公開為平台,全面保障案件程序運用合法、實體處理公正、裁判文書精練經典、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統一,匯成審判精品。嚴格規范司法行為和訴訟程序,堅決杜絕案件程序性瑕疵,以程序無瑕疵為起點抓精品審判。
二是盡快建立規范統一的海事審判精品考評機制。重點從審判程序、實體、裁判文書入手,結合審判績效考評要求,體現司法公正、高效。在全院集中開展審判精品考評活動,每年擇優評選五篇精品案例,並予以大力表彰,形成「創先爭優」的激勵機制和濃厚氛圍。
三是集中建立影響深遠的海事審判精品發揮機制。通過打造審判精品,力爭在近兩年形成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示範意義的精品案件,充分利用最高人民法院媒介平台、中國涉外商事海事審判網和武漢海事法院網站、期刊平台,集中展示海事審判精品,積極宣傳,大力弘揚,重點獎勵,以精品為標桿引領海事審判發展,擴大武漢海事法院的審判影響力。
(三)打造「體制機制創新區」,努力在制度建設上走在前列
一是加快跨區域執法協作機制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海事糾紛委託仲裁機制和訴調對接機制。進一步建立規范健全、便捷高效的海事司法協作機制。加強與長江海事、航道、公安、口岸單位的協作配合,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整合、優化社會資源,提高海事執法能力。加強與兄弟海事法院及長江沿線地方法院的協作,共同提高海事「長臂」管轄體制下的司法效能。
二是不斷規范內部管理。按照精簡、務實、管用的原則,建立規范統一的司法鑒定評估拍賣、法庭管理等一批規章制度,推進司法輔助功能創新,修訂完善案件管理、院務管理制度,並狠抓落實,力爭做到在武漢海事法院沒有不受制度約束的人,沒有不受制度管理的事,沒有不受制度規范的案件。
三是進一步規范和統一裁判尺度。加強法律、行政法規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公報、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的學習研究,提高各層次法律適用的准確性。在具體案件處理過程中,注意同類型案件在不同業務庭的裁判統一,不斷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公平公正。
四是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為法院持續發展和幹警幹事創業提供良好保障。
(四)打造「海事審判理論及實務研究高地」,努力在服務決策上走在前列
一是充分發揮長江海商法學會和《長江海事法治》刊物的平台作用,尤其是發動武漢地區的會員單位,利用湖北豐富的法學資源,吸收一批、匯聚一批審判實務專家和海商法研究人才,推介海事審判理論及實務研究成果,擴大武漢海事法院的影響力。
二是增強武漢海事法院在海事立法和司法解釋方面的話語權,解決審判實踐中的「疑難雜症」,為立法和司法決策服務。
三是建立海事法院審判實務專家與高校學者之間相互交流任職和開展教學科研合作的機制,在武漢地區培養一批海事海商研究領域的卓越法律人才。
⑵ 軍事法院 海事法院 金融法院 知識產權法院均是我國的什麼機關
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金融法院、知識產權法院均是我國的審判機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第二條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法院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決民事、行政糾紛;
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2)海商法法庭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第三十六條各級人民法院設審判委員會。審判委員會由院長、副院長和若干資深法官組成,成員應當為單數。審判委員會會議分為全體會議和專業委員會會議。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根據審判工作需要,可以按照審判委員會委員專業和工作分工,召開刑事審判、民事行政審判等專業委員會會議。
第三十七條審判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能:
(一)總結審判工作經驗;
(二)討論決定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法律適用;
(三)討論決定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是否應當再審;
(四)討論決定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重大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對屬於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進行解釋,應當由審判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通過;發布指導性案例,可以由審判委員會專業委員會會議討論通過。
⑶ 為什麼說海商法是一門古老的法律
海商法是一門古老的法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海洋運輸活動之初。我國現代意義的海商法立法活動始於清朝末年的清末修律,而新中國的第一部海商法是1992年制定,199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海商法是一個古老的法律部門,它起源於古代歐洲,並隨著海上貿易的發生和發展逐步演變成近現代的體系。海商法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最早載有船舶碰撞規則貨物運輸規則及水上航運規則的法律,是公元前18世紀的《漢謨拉比法典》。隨著地中海地區航海貿易的發展,羅得島成為該地區的航貿中心,並形成了一些調整航海貿易中發生的共同海損和海上保險的習慣規則,即「羅得海法」。關於羅得海法存在的直接證據來自於一些歷史文獻的記載。羅馬律師保羅斯在其所著的〈保羅斯言論集〉(sentence of paulus)第二集中就列有羅得海法的規則:「如為減輕船載,而投棄貨載者,其因保全共同利益而受之損失,應共同分擔之。」這一規則後來演變成今日的共同海損規則。羅得海法在地中海地區有極大權威性,不僅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調整該地區的海上貿易,而且為以後所有海事立法奠定了基礎,被稱做海商法的萌芽。
西歐進入封建社會後,地中海一帶的航運業仍然十分發達,尤以地中海。大西洋及北海沿岸港口城市為甚,這一時期產生了各種海事習慣法,並相繼由私人編纂成冊,形成獨具特色的私人編纂海事慣例時期。其中對後世制定海商法影響最大的是中世紀的三大海法:
(一)《奧列隆海法》(LEX OLERON)《奧列隆海法》是法國大西洋海岸一帶商人海事法庭的判例和所適用的習慣法的匯集,其主要內容涉及船舶。船長。船員。海難救助以及船長出賣運送品之權能等。該法在大西洋一帶影響廣泛,它為歐洲海商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康索拉朵海法(LEX CONSOLATO)「康索拉朵」原意為「裁判官」,因此該法又稱為《海商裁判例》,它收集了14世紀流行於地中海沿岸的海事判例。習慣和學說,內容豐富,體系完整,被稱為當時最完備的海事法,對以後的歐洲航運界影響深遠。
(三)維斯比海法(laws of wisby).維斯比海法是公元15世紀在瑞典哥特蘭島上的維斯比城編纂的,並因此得名。它主要繼承了奧列隆海法。阿姆斯特丹法。波羅的海漢薩城鎮 卑克法的傳統,盛行於波羅的海沿岸及北海南岸,德國。瑞典等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海商法受其影響較大。
上述三大海法被認為中世紀海商法的三大基石,但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如三大海法區域性強,且大多為私人編纂的慣例,其效力是極為有限的.
⑷ 大連海事的海商法
大連海事的就很好了!
不過海商法好像是一個部分法!
不是個專業吧
⑸ 超高分-喜馬拉雅條款 海商法的問題
Himalaya clause 喜馬拉雅條款。學習海商法必須了解和掌握的一個重要條款。
提單中擴展到規定第三方,諸如承運人的雇傭人員或代理人及承運人所僱傭的獨立合同人(Independent contractor)(如理貨人(stevedores)或碼頭經營人(terminal operators)),關於提單項下承運人的免除、限制、抗辯和豁免的利益。該名稱起源於英國上訴法院在Adler訴Dickson (the Himalaya)[1955] 1 Q.B. 158, [1954] 2 Lloyd』s Rep.267(C.A.)案中的裁決。喜馬拉雅條款所授予的第三方利益已經因英國1999年(第三方權利)合同法(The Contract (Right of Third Party) Act, 1999),U.K. 1999, c. 31, sects. 1 及6(5)至(7)而獲得了成文法依據。喜馬拉雅條款有時被並入循環賠償條款(Circular Indemnity Clause) 。
調整海上輸中船、貨各方有關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海指海洋及與海相通的江、河、湖等水域;商指國內海上貿易及國際遠洋貿易;海商法主要調整商船海事(海上事故)糾紛,但若發生海上船舶碰撞,則軍艦、漁船、遊艇等船舶以及水上飛機都在海商法調整范圍之內。海商法的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有:船舶的取得、登記、管理,船員的調度、職責、權利和義務,客貨的運送,船舶的租賃、碰撞與拖帶,海上救助,共同海損,海上保險等。
海商法屬於國內民事法律,在民商法分立的國家屬於商法范疇;但為解決國際通航貿易中的船貨糾紛,多年來已簽訂了許多國際公約和規則,主要有:《統一提單若干法律規則的國際公約》(即《海牙規則》,1968年修訂稱《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簡稱《漢堡規則》)、《統一有關海上救助的若干法律規則的公約》、《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約克-安特衛普規則》、《防止海上油污國際公約》。它們分別對承運貨物的權利和義務、責任豁免、海上船舶碰撞、海上救助、共同海損等作了詳細規定。
中國於1992年11月7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1993年7月1日施行共15章,主要內容有:①適用范圍為調整海上運輸關系和船舶關系。海上運輸是指海上貨物運輸和海上旅客運輸,包括海江之間、江海之間的直達運輸。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規定,不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之間的海上貨物運輸。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但是用於軍事的、政府公務的船舶和2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船舶包括船舶屬具。②詳細規定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海上旅客運輸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海上保險合同的成立,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③實行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原則,即船舶所有人、救助人,可依法規定限制賠償責任。該法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
⑹ 我國海商法該從哪些方面修訂
沒有官方結論,都是學者觀點
⑺ 海事關系中法院地法解決何種問題
法院地法在海事國際私法中是比較重要的法律適用原則,在我國海商法中,有諸多條文規定了法院地法的適用情形,通俗上講,也就是法院地法解決的問題類型,主要有以下兩種:
1、船舶優先權的法律適用,見海商法第272條;
2、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法律適用,見海商法第275條;
此外,國際上也有其他法域利用法院地法解決其他問題,例如船舶抵押權的法律適用、船舶碰撞的法律適用、共同海損的法律適用等等。
⑻ 全國民事案件訴訟查詢
全國民事案件訴訟查詢,大部分已經公開,可以憑相關案件信息登錄以下網站查詢。網址如下:中國裁判文書網,http://www.court.gov.cn/zgcpwsw/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為方便審理和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根據法律關系的性質對受理案件所進行的分類。
人民法院審理、判決民事案件在實體上主要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婚姻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公司法》、《保險法》、《海商法》、《證券法》、《票據法》、《商標法》、《專利法》、《房地產管理法》等民事、商事法律規范。程序方面適用《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證據規定》。
民事訴訟是訴訟的基本類型之一。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理解決民事案件的活動以及由這種活動所產生的訴訟關系的總和,特點:
(1)民事訴訟既包括法院依法進行的審判活動,也包括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法院和各訴訟參與人之間發生訴訟法律關系;
(2)法院的審判活動對民事訴訟的開始、發展和終結具有決定性作用,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活動則對民事訴訟的開始、發展和終結具有很大影響;
(3)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圍繞解決民事糾紛這一基本任務,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務的階段組成,同時各個階段相互銜接,依次連續進行。對民事訴訟的涵義,國外訴訟理論有不同學說。大陸法系國家一般認為,民事訴訟是法院根據當事人請求保護其私法上的權益的程序。
(8)海商法法庭擴展閱讀:
民事案件與刑事案件相比有本質的不同:
1、性質不同。民事案件主要是關於民事權利、義務性質的糾紛,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性質。而刑事案件則是危害社會、觸犯刑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犯罪,屬於階級矛盾性質。
2、適用的實體法不同。民事案件所適用的實體法是民法通則、婚姻法、海商法等。而刑事案件所適用的法律是刑法。
3、適用的程序法不同。審理民事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而審理刑事案件則適用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進行審理。
⑼ 哪些案件屬於我國法院專屬管轄的案件
專屬管轄具有強制性,專屬管轄的案件不得適用於地域管轄或者特殊地域管轄,外國法院亦無權管轄。另外,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專屬管轄有國內專屬管轄與涉外專屬管轄之分,適用案件具體如下:
1、國內專屬管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涉外專屬管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一)在我國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糾紛;
(二)在我國履行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糾紛;
(三)在我國履行的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糾紛。
(9)海商法法庭擴展閱讀:
特殊案件的管轄:
管轄是指各級人民法院之間以及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許可權和分工,分為一般管轄、專屬管轄和特殊管轄。其中,最高人民法院《解釋》規定了以下幾種特殊案件的管轄:
1、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這類案件,由被告人被抓獲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中國船舶內的犯罪,由犯罪發生後該船舶最初停泊的中國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中國航空器的犯罪,由犯罪發生後該航空器在中國最初降落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4、在國際列車上的犯罪,按照我國與相關國家簽訂的有關管轄協定確定管轄。沒有協定的,由犯罪發生後該列車最初停靠的中國車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5、中國公民在駐外的中國使(領)館內的犯罪,由該公民主管單位所在地或者他的原戶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6、中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犯罪,由該公民離境前的居住地或者原戶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7、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依照刑法應受處罰的,由該外國人入境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⑽ 中國海事法院的設置及其管轄案件的類型
我國有十個海事法院。它們及其管轄范圍分別為: 一、北海海事法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所屬港口和水域、北部灣海域及其島嶼和水域內,以及雲南省的瀾滄江至湄公河等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發生的海事、海商案件。其與廣州海事法院的管轄區域以英羅灣河道中心線為界,河道中心線及其延伸海域以東由廣州海事法院管轄,河道中心線及其延伸海域以西,包括烏泥島、潿洲島、斜陽島等水域由北海海事法院管轄。發生在雲南省水域內的船舶碰撞、共同海損、海難救助、船舶污染、船舶扣押和拍賣案件,以及涉外海事、海商案件,由北海海事法院管轄,發生在雲南省水域內的其他海事、海商案件,由地方人民法院管轄(但審理應適用海商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上訴案件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二、大連海事法院(南自遼寧省與河北省的交界處、東自鴨綠江口的延伸海域和鴨綠江水域,其中包括黃海一部分、渤海一部分、海上島嶼,以及黑龍江省的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等於海相通可航水域、港口發生的海事、海商案件。發生在黑龍江省水域內的船舶碰撞、共同海損、海難救助、船舶污染、船舶扣押和拍賣案件,以及涉外海事、海商案件,由大連海事法院管轄,發生在黑龍江省水域內的其他海事、海商案件,由地方人民法院管轄(但審理應適用海商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上訴案件由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三、廣州海事法院(廣東省沿海海域、與海相通的內河水域、港口及其岸帶以及南海部分海域。上訴案件由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四、海口海事法院[海南省所屬港口和水域以及西沙、中沙、南沙、黃岩島等島嶼及其水域(該法院在三亞、洋浦設立派出法庭)。上訴案件由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五、寧波海事法院(浙江全省所屬港口和水域(包括所轄島嶼、所屬港口和通海的內河水域)(該法院在溫州設立派出法庭)。上訴案件由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六、青島海事法院(南自山東省與江蘇省的交界處,北至山東省與河北省交界處的延伸海域,其中包括黃海一部分、渤海一部分、海上島嶼和嵐山、石臼所、青島、威海、煙台、蓬萊、龍口、羊口等山東省沿海所有港口。上訴案件由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七、上海海事法院[上海、江蘇沿海海域和長江瀏河口以下水域范圍(該法院在連雲港市設立派出法庭)。上訴案件由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根據2006年6月20日最新通知,洋山港及附近海域發生的海商海事糾紛由上海海事法案管轄。 八、天津海事法院[管轄南自河北省與山東省交界處,北至河北省與遼寧省交界處的沿海港口及其海域、海上島嶼的海事、海商案件,以及連接點在北京的共同海損糾紛案件、海上保險糾紛案、海事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案件(該法院在秦皇島設立派出法庭)。上訴案件由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九、武漢海事法院[自四川省宜賓市合江門至江蘇省瀏河口之間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港口發生的海事、海商案件。發生在長江支流水域內的船舶碰撞、共同海損、海難救助、船舶污染、船舶扣押和拍賣案件,以及涉外海事、海商案件,由武漢海事法院管轄,發生在長江支流水域內的其他海事、海商案件,由地方人民法院管轄(但審理應適用海商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上訴案件由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十、廈門海事法院[南自福建省與廣東省交界處,北至福建省與浙江省交界處的延伸海域,其中包括東海南部、台灣省、海上島嶼和福建省所屬港口(該法院在福州設立派出法庭)。上訴案件由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