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但書13

刑法但書13

發布時間: 2022-02-05 16:32:08

㈠ 在刑事司法中適用我國刑法第13條所規定的但書的程序法依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年修正版)第十六條第一款有相關規定。回
附條文:
第十六條 有下答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

㈡ 可以直接根據刑法13條的但書宣告無罪么

㈢ 我國刑法第13條的「但書」中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應理解為

「不認為構抄成犯罪」實際上就是說襲這個不是犯罪,但是之所以要說不認為,是因為從法理上來說,這個行為已經具備了犯罪的構成的要件,從理論上來說,是屬於犯罪,但是因為各國的立法觀念不同,考慮到社會實際情況,不做犯罪處理,這是個立法技術層面的問題,各個國家採取的標准也不同,最恰當的解釋是,「不認為構成犯罪」,意思是指該行為在法學理論上已經是犯罪,但出於立法者的考慮,在立法階段就將此種行為排出在了犯罪行為之外,因此,在司法實踐中,自然也就不是犯罪。

㈣ 我國《刑法》第13條所規定的「但書」在刑事司法中具有什麼功能

刑法第十三條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該條文中「但書」之後的部分所規定的與前部分相反。

與前段表示例外的關系。刑法第八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該條文中「但書「表示的是前段規定的例外情況,即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行為,是前段的例外,不適用我國刑法。

對前段表示限制關系。刑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該條文中的「但書」是對前段規定的限制。

對前段表示補充關系。刑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該條「但書」是對前段規定的補充。

由此可見,「但書」在不同的條文中表達與前部分不同的關系,對「但書」的理解,可以更好的領會立法意圖和刑法精髓;同時在解釋和適用刑法時,不可忽略「但書」的作用,應准確的理解和分析法條中「但書」的意義。

(4)刑法但書13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犯罪概念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第十四條 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㈤ 為什麼將刑法13條最後一句取名為但書是什麼意思

該「但是」是表示對於雖然違反法律或侵害了公私權益,但根據情節可以不認定為犯罪的一種例外情況的描述。因為刑法是所有法律的最後保障,其制裁手段對於一般侵權行為而言,過於嚴厲。因此才會有此「但是」的例外。

㈥ 三、根據刑法規定,如何掌握刑法第13條「但書」的適用標准請以侮辱罪為例。

但是內容: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第13條但書規定針對的是所有的案件,而案件根據既遂標准分為:情節犯、危險犯、數額犯等。情節輕微對於數額犯而言就是沒有達到數額標准,例如盜竊罪的500元。對於情節犯而言是沒有達到構成該罪的犯罪情節。例如侮辱罪要求必須情節嚴重的才構成此罪。那麼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顯然是不構成此罪的。至於對於情節犯如何認定其是否足夠的嚴重,還需要司法解釋和經驗來判斷。例如這個區別:一般侮辱違法行為與侮辱罪的界限。侮辱他人的行為,只有達到情節嚴重的,才以犯罪論處。一般侮辱行為,情節輕微的,不以犯罪論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2條規定,對公然侮辱他人,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15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㈦ 刑法第13條「但書」是擺設嗎

情節顯著輕微,指復的是這個行制為已經具備了犯罪的構成的要件,從理論上來說,是屬於犯罪,但是因為各國的立法觀念不同,考慮到社會實際情況,不做犯罪處理,這是個立法技術層面的問題,各個國家採取的標准也不同,所以你提問有些不妥,最恰當的解釋是,「不認為構成犯罪」,意思是指該行為在法學理論上已經是犯罪,但出於立法者的考慮,在立法階段就將此種行為排出在了犯罪行為之外,因此,在司法實踐中,自然也就不是犯罪。

㈧ 我國刑法13條中的但書有什麼作用

《刑法》第13條所規定的「但書」在刑事司法中具有和諧司法的理念功能。從專我國《刑法》屬的一些法條理解的犯罪,可能會與我國《刑法》第13條但書的規定相沖突。依據我國《刑法》第13條的但書規定,情節 顯著輕微 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我國《刑法》此條規定很模糊,公安機關不好把握,但體現了我國和諧司法的理念,且符合我國《

㈨ 刑法中「但書...」是個什麼意思

其實很好理解,「但」表示轉折嘛,可以是對前文的補充說明,也可以是特殊情況,強調說明,一般情況下,但書的內容是重點,需要重視。

㈩ 在刑事司法中適用我國《刑法》第十三條規定的「但書」的程序法依據是什麼

在《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法定的不起訴的類型中,有一類為犯罪嫌疑人實施的行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按不起訴處理。這可能是對《刑法》第十三條但書內容的回應,亦是樓主所問的「程序法依據」

熱點內容
合同法關於合同有失 發布:2025-02-08 05:36:27 瀏覽:433
司法考試怎麼繳費 發布:2025-02-08 05:21:06 瀏覽:906
刑法評判 發布:2025-02-08 05:16:56 瀏覽:881
改革開放四十年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08 05:05:21 瀏覽:681
合同法糾紛涉及到家人嗎 發布:2025-02-08 04:54:10 瀏覽:102
世俗道德 發布:2025-02-08 04:52:35 瀏覽:96
民事訴訟法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2-08 04:44:01 瀏覽:802
軍事情報條例 發布:2025-02-08 04:29:39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關於賠償物質損失的條款 發布:2025-02-08 04:01:54 瀏覽:958
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 發布:2025-02-08 04:01:16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