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坦白規定

刑法坦白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2-06 05:13:30

1. 坦白從寬,抵賴從嚴,有沒有對應的法律條文

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坦白的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認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都是坦白的主體。其次,對於坦白時間的認定,只要發生在司法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之後,進入審判階段之前,所發生的嫌疑人對於犯罪事實的交代都能被認定為坦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七條 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3. 刑法修正案九坦白有沒有廢除

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對坦白從輕處罰的規定,刑法修正案九對這個規定沒有修改版,仍然有效。
刑法第六權十七條【一般自首和處罰原則】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准自首】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坦白處罰原則】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刑法修正案(八)第八條(增加第三款)】

4. 刑法修正案八頒布後坦白是酌定情節還是法定情節

刑八頒布後,坦白是法定情節了。之前是酌定情節。法定和酌定的區別就在與前者回是法律明確規定的答,而後者法律沒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 同日公布 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八、在刑法第六十七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5. 坦白是法定從輕情節嗎,法定減輕處罰情節

對於坦白情節,綜合考慮如實供述罪行的階段、程度、罪行輕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2)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同種較重罪行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30%;

(3)因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50%。

6. 刑法關於坦白的規定,必須要在偵查階段嗎

律達網;

一般都復是在偵查階段制

從坦白的時間來看,主要注意兩個時間點: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動到案的時間;二是提起公訴進人審判階段的時間。根據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出台的《關於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節若干問題的意見》,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分子未被辦案機關掌握,或者雖被掌握,但犯罪分子尚未受到調查談話、訊問,或者未被宣布採取調查措施或者強制措施時,向辦案機關投案的,是自動投案。依此理解,在上述規定時間點之前到案的均屬自動投案,如能如實供述,則認定為自首,在上述規定時間點之後到案又如實供述的才能認定坦白。提起公訴進入審判階段後,由於犯罪嫌疑人身份已轉化為被告人,不符合坦白的主體要求,其在庭審中如實供述只能認定為當庭認罪情節。如犯罪嫌疑人被動到案後,如實供述後又翻供,反映了犯罪嫌疑人拒絕接受國家的審查和裁判,故此依法不認定為坦白,但是在提起公訴前又能如實供述的,其坦白的時間節點仍符合坦白成立的時間要件,故此種情形應認定為坦白。犯罪嫌疑人被動到案後,如實供述後又翻供,但在提起公訴後進入審判階段又如實供述,此種情形不構成坦白,只能作為當庭認罪情節予以對待。

7. 我國刑法關於自首和坦白的主要規定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2個規定:

1、《刑法》第六十七條 【自首】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2、《刑法》第六十八條 【立功】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7)刑法坦白規定擴展閱讀

案例:

在本期案件中,被告人許某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多次挪用公款達180餘萬元進行非法活動,其行為已構成挪用公款罪,而且屬於數額較大,依照刑法的規定,應當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鑒於許某主動投案自首,且在投案前全部歸還了挪用款項,因此對許某予以減輕處罰,法院一審以挪用公款罪判處許某有期徒刑三年。

自首、立功是法定從輕、減輕的情節,還有一些屬於法院在量刑時應當予以充分考慮的酌定從輕、減輕情節。同樣的罪名可能承受不同的刑種和刑期,這一方面可能由於犯罪的情節、後果不同,另一方面也可能由於犯罪人在犯罪之後的表現不同。

一些犯罪人在實施犯罪行為之後向有關部門自首,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檢舉、揭發他人的犯罪行為,就應當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犯罪之後自首補過依法從輕減輕量刑

8. 刑法對初犯和偶犯的規定

我國刑法中對初犯沒有明文規定,因而初犯本身並不是法定從輕處罰的情節。中國刑法對偶犯未作明文規定,在刑事政策上,一般是從寬處理。

對初犯是否應從輕處罰,只能根據犯罪的各種情節綜合考慮。初犯系第一次犯罪,一般說來惡習不深,易於改造。可以比照累犯從輕處罰,但是有的初犯則是數次犯罪,甚至還可能是慣犯或常業犯,由於各種原因而一直逃避法網,這類初犯就不應從輕處罰。在勞改實踐中,應將初犯與慣犯、累犯分管分押,以免受到慣犯、累犯的感染。

偶犯「慣犯」的對稱。偶然實施某種犯罪行為的人。偶犯的犯罪原因,不是基於行為人的性格,主要是由於偶然的外部事件而引起的犯罪。一般表現為未經充分思考和精心預謀而實施犯罪,經精心預謀後實施犯罪行為的人不是偶犯。

偶犯與初犯不同,偶犯是從犯罪原因的角度劃分的犯罪人類型,而初犯是從犯罪序數的角度劃分的犯罪人類型,是指第一次實施犯罪的人。偶犯的人身危險性一般比較小,處罰較慣犯為輕。

(8)刑法坦白規定擴展閱讀

常見量刑情節的適用

1、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30%-60%;

(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10%-50%。

2、對於未遂犯,綜合考慮犯罪行為的實行程度、造成損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況,可以比照既遂犯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下。

3、對於從犯,應當綜合考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實施犯罪行為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減少基準刑的20%-50%;犯罪較輕的,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4、對於自首情節,綜合考慮自首的動機、時間、方式、罪行輕重、如實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惡意利用自首規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從寬處罰的除外。

5、對於立功情節,綜合考慮立功的大小、次數、內容、來源、效果以及罪行輕重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一般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2)重大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50%;犯罪較輕的,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6、對於坦白情節,綜合考慮如實供述罪行的階段、程度、罪行輕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2)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同種較重罪行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30%;

(3)因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50%。

熱點內容
經濟法稅收試題答案 發布:2025-02-08 02:26:36 瀏覽:237
民法典的法治 發布:2025-02-08 02:17:37 瀏覽:688
廣東省生育保險條例2016 發布:2025-02-08 02:13:09 瀏覽:848
2016婚姻法第三者怎麼處理 發布:2025-02-08 02:05:07 瀏覽:524
江蘇省法律援助基金會 發布:2025-02-08 01:50:53 瀏覽:255
合同法債權規定 發布:2025-02-08 01:47:23 瀏覽:453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 發布:2025-02-08 01:06:26 瀏覽:654
檔案法規檔案政策 發布:2025-02-08 00:26:39 瀏覽:335
道德經都 發布:2025-02-08 00:20:03 瀏覽:489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