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137條
⑴ 民法通則第137條中的規定「超過20年不予保護」的原因是什麼
指被侵害的事實。具體的說就是指權利被侵害的一方如果在了解事實的情況回下,答在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兩年的,法院就不受理了;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或者幾年後再得知,反正從被侵害時日起,超過20年不予保護,但是在這范圍內法院就會受理。嗯,個人理解
⑵ 怎麼理解我國《民法通則》的第137條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
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
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訴訟時效屆滿後,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並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2)民法通則137條擴展閱讀:
訴訟時效的計算: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六十日內(不含不可抗力而中斷的期間)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不服或者部分不服勞動仲裁裁決;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即仲裁裁決生效日之前)。
2、對於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3、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拘留後,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⑶ 《民法通則》第137條從權利被侵害之日如何理解
這里的權利指的是適用於訴訟時效的權利。權利被侵害之日,比如你身體受到了傷害,專就是你的人身屬權受到侵害那一天開始計算訴訟時效。與前一段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相對應,由於某些原因直到某一天才知道,而這某一天就需要計算訴訟時效,是否訴訟時效間屆滿,勝訴權消滅。
⑷ 民法通則第137條
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抄十五條襲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⑸ 民法通則137條是什麼
民法通則137條是: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法通則第137條的若干意見和解釋的內容是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37. 公民、法人通過申請專利取得的專利權,或者通過繼承、受贈、受讓等方式取得的專利權,應當予以保護。
⑺ 長期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該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這里的知道和應當知道是指知道權利被侵害的事。訴訟時效從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⑻ 民法通則第137條訴訟時效問題
第一百三十七條【長期訴訟時效】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專道權利被侵害時屬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最為典型的法律表述即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可見,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是以權利請求人知道與否為標準的,不知道 或不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的情況下就開始計算期間,對權利人不公平。但是這個「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也不是完全的依照權利人的主觀標准,而是根據具體情況,客 觀判斷的標准。法律除了訴訟時效,還規定了一個二十年的最長的保護期,最長保護期限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算,不同於訴訟時效。對於這個最長保護期限,特殊情 況可適用時效延長,但不適用時效中止、中斷
⑼ 民法通則 第137條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⑽ 《明法通則》第137條寫的是什麼意思訴訟期間又是什麼意思
《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這個2年的時間,就是訴訟時效期間。《民法通則》第137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一、【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於訴訟時效計算和最長保護期間的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最為典型的法律表述即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可見,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是以權利請求人知道與否為標準的,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的情況下就開始計算期間,對權利人不公平。但是這個「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也不是完全的依照權利人的主觀標准,而是根據具體情況,客觀判斷的標准。法律除了訴訟時效,還規定了一個二十年的最長的保護期,最長保護期限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算,不同於訴訟時效。對於這個最長保護期限,特殊情況可適用時效延長,但不適用時效中止、中斷。
關聯法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9、177條
二、訴訟時效的概念
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後,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並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