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原名
1. 進入現代以來,法國民法典的原則和內容發生了哪些變化
法典的第213條至217條中規定妻子必須服從自己的丈夫,這在此後引起了很多保護婦女權益組織的不滿,後來被廢除。
1816年,法典中曾經廢除了離婚制度,1884年又得以恢復。
1970年廢除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規定。
1972年又廢除了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地位不平等的規定。
名稱的變化:最早頒布時,它被稱為法蘭西民法典。
1807年9月3日法令稱它為拿破崙法典。
1814和1830年的憲章又將其改回原名。
1852年3月27日的法令又把它叫做拿破崙法典,理由是為了尊重歷史的真相。
實際上,1870年以後,按照政府的習慣稱謂,這部法典一般都僅被稱為民法典。時至今日,《拿破崙法典》一般被用來指這部法典的早期版本,藉以與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的現行版本相區別。
(1)民法典原名擴展閱讀:
《拿破崙法典》(Napoleonic Code) ,又稱《法國民法典》或《民法典》(Civil Code)。《拿破崙法典》總共分為三大部分,2281條法律條文。
第一部分是人法,其中都是有關民事權利的規定。
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關各類財產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規定。
第三部分是獲取各類所有權的方法的規定,具體包括繼承、遺囑、還債、贈予、夫妻共同財產等相關法律條文。
這部法典是資本主義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則,成為歐美各國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 《法國民法典的歷史背景》的英文譯名
Historic Background of the Formulation of the French Civil Code
3. 拿破崙與《法國民法典》講述了什麼
拿破崙·波拿巴,史稱「拿破崙一世」,是法國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百日王朝皇帝,也是制定世界上著名的《法國民法典》(即《拿破崙法典》)的領導者。
拿破崙出生在一個破落的貴族家庭。法國大革命時參加革命軍,獲得少將軍銜。督政府時期,他於1796年4月率兵進攻義大利;1797年打敗奧地利,1798年侵入埃及。1799年11月9日在大資產階級的支持下,依靠上層軍官,發動政變,推翻了督政府。按照法國革命歷法,政變這一天是共和國8年霧月18日,所以史稱「霧月18日政變」。政變後,由3個執政官組成執政府,拿破崙擔任第一執政,掌握軍政大權,實行軍事獨裁統治。
1804年5月,他修改了憲法,宣布法國為帝國,即「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軍事官僚國家。他在執政期間,曾頒布了5個基本法典,其中特別是1804年通過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拿破崙法典》(亦稱《法國民法典》),不但在法國法學史上,而且在世界法學史上有著重大的影響。這個法典的大部分內容,至今在法國仍然適用。
拿破崙的一生,同他在戰場上的活動密切相連。他對內狠狠打擊復辟勢力,對外不斷進行戰爭。他曾多次粉碎反法向盟,沉重打擊歐洲封建勢力。但後來他又不斷向外擴張侵略擴非但同英、俄爭霸,還掠奪和奴役其他弱小國家。
1812年6月,他率軍進攻俄國,同年12月因損失慘重,手下只剩不到兩萬的殘兵敗將,幾乎是隻身逃回巴黎。1814年3月,歐洲反法聯軍攻佔巴黎後,他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1815年3月,他利用人民對復辟王朝的不滿情緒,又潛回巴黎,恢復了帝位,重新掌權100天,史稱「百日王朝」。同年6月18日歐洲各君主國又組織了第7次反法聯盟,在比利時的滑鐵盧戰役中,拿破崙所率領的法軍被全面擊潰,他只好第二次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的一個聖赫勒拿的島上。1821年病死在這個島上。拿破崙曾經說過: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的記憶。但是,有2件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在這里,人們不禁要問,拿破崙作為一個資產階級的軍事家,為什麼在制訂法律上那麼起勁?這是與當時法國所處的厲史條件分不開的。在法國第一次大革命中,資產階級取得政權後,為了維護資本主義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曾制定了一些法律、法令和條例,穩固資本主義制度和打擊封建殘余勢力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於當時政局的不穩定,加之,連年不斷的戰爭,致使歷屆政府頒布的法律極不統一,甚至相互矛盾,還由於對革命前遺留下來的封建習慣法,尚未來得及清除,這就直接影響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政權的鞏固。
因此,客觀名勢要求加強立法工作和對現行法律的整理和編纂。拿破崙自覺得適應客觀形勢的需要,親自領導制定了一系列法典。
在拿破崙執政期間,曾先後制定了民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商法典、刑法典和刑事訴訟法典。這些法典對於鞏固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成果,起了巨大的作用。拿破崙特別把民法典的制定,稱為他的「第一光榮業績」。
1800年8月12日,在拿破崙擔任第一執政期間,就頒發決定,成立民法典起草委員會,指定當代四位著名法學家,即特隆歇、比戈·德·普雷亞梅紐、馬爾維爾、波塔利斯參加這個委員會,拿破崙親自領導並積極參加了這項工作。經過對羅馬法、日耳曼人習慣法、革命前和革命期間的立法以及法學家的著作進行了整理分析,僅僅花了4個月的時間,民法典草案於1801年1月1日就擬定出來,由拿破崙發布命令,送交各法院徵求法官們的意見,並責成參政院立法專門委員會根據審查意見,進行逐條討論和修改。
在這個法典的起草和討論過程中,拿破崙十分重視,他在繁忙的國務活動中,抽出相當多的時間參加討論。據參政院立法專門委員會成員蒂博多回顧,在起草和審議這個法典時,先後共開過102次會議,其中拿破崙親自主持的會議就有57次。
會議常常開到深夜,他不但自始至終的傾聽法學家們的見解,而且當碰到一些糾纏不清的問題時,他便出來,理出個頭緒,歸納出結論來。他常常提出一些深刻的、有條理的、明確的見地,使與會的法學家們都感到吃驚。他所以能提出種種指導性的看法和意見,這與他立法前閱讀了大量的法學論著和實際材料有關的。
他對民事法律方面的淵博知識和極其清晰透徹的理解能力,使他完全有能力來領導和直接參加民法典的起草和審定工作。他在歷次會上的發言,既不急躁,也不自負,立論非常有說服力,同參政院中最有才華的學者相比,也不遜色。
拿破崙對民法典的立法思想,不僅僅局限於單純法律上的考慮,而更多地考慮到政治上對法國的利弊。他自己曾這樣說:並非我個人對法律的愛好,而主要為了「治理國家」。因此,在法典的制訂過程中,無論來自哪一方面的指責和攻擊,他都是從這一觀點出發予以排除的。他認為:「我們已經結束了大革命的傳奇,現在我們必須著手於它的歷史了,只需要在應用革命諸原則中那一些現實的、切實可行的東西,不要那些純理論的、假設的東西,更不是為了進行抽象的哲學思維。
他的這些觀點,就是強調民法典的目的,要為資產階級政治服務,要成為資產階級「切實可行的東西」。這部民法典,就是在拿破崙的直接干預下,排除了種種干撫和意見分歧,終於在1804年3月15日經立法院通過。通過不到一個星期,拿破崙就於3月21日正式簽署命令,頒布實施。
這個法典原名為《法國民法典》,1807年命名為《拿破崙法典》。拿破崙帝國崩潰後,重又稱為《法國民法典》。到1852年又再定名為《拿破崙法典》。1871年以後,法國官方文件雖然一直稱它為民法典,但沒有明令廢除《拿破崙法典》這個名稱。
法典總共2281條,除總則(第116條)外,分為3編共36章。第一編:人,包括民事權利的享有和喪失,人的身份,家庭婚姻關系等等,實際上是對民事權利,主體的規定。
第二編:財產及對所有權的各種限制,包括所有權、用益權、使用權、居住權等等,實際上是對民事權利客體的規定。
第三編:取得財產所有權的各種方法,包括繼承,贈予,遺囑,契約等等,實際上是對民事權利轉移的規定。
這個法典雖然篇幅龐大,條文浩繁,其規模類似《查士丁尼法律大全》,但作為它的基石的主要原則,不外有3條:一是確立了公民民事權利平等的原則,拿破崙把1789年《人權宣言》中關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用民法形式加以具體化。但這種法律上的平等,卻掩蓋了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之間事實上的不平等。
二是確立了私有財產絕對無限制的原則,這是拿破崙把《人權宣言》中關於「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的具體化。但實際情況只是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而對法國勞動人民帶來的卻是日益貧困。在拿破崙執政及其以後的將近50年的時間內,破產的農民達500萬人,被迫拍賣的土地價值約20萬法郎。
三是確立了契約自由的原則,這實際上是使剝削者剝削被剝削者,強者強制弱者合法化罷了。盡管《拿破崙法典》有著極其鮮明的資產階級性質,但是,它素以結構嚴謹、條理分明、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而著稱。它肯定了資產階級對封建地主階級的勝利,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各種財產關系。它不僅對法國資本主義工商業和農業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而且對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制定民法典也有重大的影響。正如恩格斯曾經指出的,《拿破崙法典》不失為「典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法典」。
拿破崙親自領導和參加制定的民法典,自公布以來,迄今已有200多年,它雖經過多次修改、補充,但它的基本原則沒有變,目前在法國仍然有效。不僅如此,他的這部民法典,在整個資本主義國家民法典中產生最早,影響也最大。它的影響不僅遍及歐洲大陸,還影響到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有不少國家以《拿破崙法典》為藍本,全文照搬或者略加修改後就使用。
《拿破崙法典》在當時以致後來其影響那麼大,致使人們總不能擺脫對他的追念,其原因正像馬克思說過的:「因為智者的專制要比愚者的專制好受些。」他的專制制度,同普魯士的那種宗法式的拘泥迂腐的專制制度有天壤之別。就是說,拿破崙的專制統治是智者的專制,是法律的專制,而愚者的專制,就是普魯士式的封建專制。在這方面,恩格斯也曾說過:「當拿破崙推翻了執政內閣的資產階級統治,恢復了秩序,鞏固了農民土地佔有的新條件並在自己的《民法典》中加以肯定,把外國軍隊越來越遠地驅逐出法國國境的時候,農民就欣喜若狂地歸附於他,成了他的主要支柱。」
4. 以下為《拿破崙法典》的摘錄:第8條 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 第544條 所有權是對於物有絕對無限
A
5. 拿破崙民法典是哪部法 1804年公布施行的《法國民法典》(原名《法蘭西人的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近代民法典,是第一部資本主義國家的和以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為基礎的民法典。它在1804年(甲子年)公布時的名稱是《法蘭西人的民法典》。1807年9月3日法律賦予它《拿破崙法典》(Code Napoléon)的尊稱。該法典有1804年、1807年、1816年3次的官方版本,特別以1816年的王政復古版留傳下來。所以我國商務印書館的譯本中保留著"國王"和"王國"字樣。別的版本則在"國王"下有"(共和國總統)"字樣。 6. 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民法典的頒布者是歐洲哪位軍事天才
拿破崙·波拿巴(法語:Napoléon Bonaparte/義大利語: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版即拿權破侖一世(Napoléon I),出生於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歷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年-1815年)。 7. 拿破崙是如何評價《法國民法典》的 在拿破崙頒布的五部法典中,拿破崙最引以為豪的是《法國民法典》,他這樣版評價這部自己親自權主持編制的法典:「我一生的真正光榮不在於打了40個勝仗,而是那不能被遺忘的、將萬古長存的我的民法。」《法國民法典》後來改名為《拿破崙法典》,但在拿破崙下台後又恢復原名。 8. 民法典實施後可以加曾用名嗎 摘要 咨詢 9. 拿破崙說過的話 你說的"有一件事我不會忘記"應該是這個——拿破崙曾說:「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40多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於一切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記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崙其他的一些語錄: 1、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2、我成功,因為志在要成功,未嘗躊躇。 3、沒有機會!這真是弱者的最好代詞。 4、不以小事為輕,而後可以成大事。 5、人生的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於能夠屢敗屢起。 6、達到重要目標有兩個途徑——勢力與毅力,勢力只是少數人所有,但堅韌不拔的毅力則多數人均可擁有。它沉默的力量隨著時間發展而至無可抵抗。 7、不會從失敗中尋求教訓的人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遙遠的。 8、承受痛苦,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9、一切不道德事情中最不道德的,就是去做不能勝任的事情。 10、行軍就是戰爭。 11、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這樣的字眼。 12、我愛力量。但我之所以愛力量,猶如想借魔術奏出美妙音樂的小提琴家愛他的小提琴一樣。 換句話說,我是以藝術家的方式愛著的。 13、拿破崙在征俄慘敗時說過一句名言:「從偉大崇高到荒謬可笑,其間只相差一步」。 14、所謂軍事指揮藝術,就是當自己的兵力數量實際上居於劣勢時,反而能在戰場上化劣勢為優勢。 15、統治者最糟糕的,莫過於不道德。上樑不正下樑歪。統治者要是不道德,就會影響風尚,毒化社會。 16、我以為負恩是人類最大的缺點。 17、我留給兒子的只有我的名字。 18、其實,人家批評與否跟我有什麼關系? 19、我發誓,我所做的一切都只為了法國!如果我沒有給它更多的自由,那隻是它並不需要自由。 20、人一生一世,不給人間留點痕跡,不如不出生。 21、在思考一次戰役時,我在內心與自己辯論,力求駁倒自己;在制訂戰役方案時,我是最謹小慎微的人。我總是擴大危險和意外,即使我看來高興,其實我始終極度緊張和激動。 22、我永遠在工作著,我思考得很多。要說我對某事已准備就緒,足堪勝任,那隻是因為在此以前,我已反復考慮過;即使是細枝末節,我也要千思萬想。 23、勤奮是構成天才的要素之一。 24、即使我身後什麼也沒留下,即使我所有的業績全部毀滅,我的勤奮與榮譽, 在我死後仍將足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 25、當一個政府依賴銀行家的金錢時,既然拿人家的手短,就是由後者而不是政府領導人來控制局勢了...金錢沒有祖國,金融家不知何為愛國和高尚,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獲利。 26、只有夢想能夠征服世界。 27、幸福是個人價值的最大發揮。 28、成功的秘訣是,時而膽大果敢,時而小心謹慎。 29、一個人應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機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 30、總司令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冷靜的頭腦。 31、為政之道就是勇往直前,有進無退。 32、我雙腳所行之處有限,我雙眼能看到的也有界限,我從不知道我的工作有何界限。 33、偉大的統帥應該每日自問數次,如果面前或左右出現敵人該怎麼辦?他若不知所措,就是不稱職的。 34、拿破崙還說過有關中國的一句名言:中國是一隻睡獅,一旦它醒來,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顫抖,然後又說了句——它在沉睡著,謝謝上帝,讓它睡下去吧。 (9)民法典原名擴展閱讀: 1804年頒布《拿破崙法典》(即《民法典》)、1807年頒布《商法典》、1810年頒布《刑法典》,這些成文法典成為了近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社會的法律規范。 《拿破崙法典》原名是《法蘭西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資產階級民事法典,分3篇,35章,2281條,法典於1804年推出,大多數條款拿破崙都親自參與了討論。 據說,在召開的關於民法典制定的100多次會議中,拿破崙親自出席的就有90多次,《拿破崙法典》已不再單純是一部法學作品,而是代表著鮮明的時代和政治的色彩。 《拿破崙法典》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憲法、商法,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法制體系,構成了拿破崙時代乃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法國六法體系。 這些成文法典的制定極大的促進了當時乃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法國法制社會的法律規范。 《拿破崙法典》還包括物權、債權、婚姻、繼承,以及許許多多沿用至今的民法概念,是第一部把當時的基本原則、精髓完整傳承到近現代社會的民法。 《拿破崙法典》,在法律上保障了新建立的小農土地所有制。其確保了私人財產所有權的神聖不可侵犯,確立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品交易和價值秩序,進一步的傳播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果實,維護了法國普通民眾的基本人權。 將《人權宣言》中關於財產權、名譽權等基本人權概念化、具體化,正因為如此,許多人認為《拿破崙法典》是法國大革命結束的一個重要標志和產物。 《拿破崙法典》在拿破崙軍隊佔領的國土曾強行實施,因此在歷史上流傳甚廣,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所有法律幾乎都借鑒了這部法典,它規范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代表了資產階級的利益,體現了法國大革命的原則、精髓, 當拿破崙兵敗,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時曾說:「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那四十多次勝仗(實為五十餘次),滑鐵盧一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的全部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們忘記的,它將永垂不朽—就是我的這部《法國民法典》。」 10. 給孩子更改名字申請書怎麼寫 法律分析: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五條 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