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解釋遺贈

司法解釋遺贈

發布時間: 2022-02-06 16:56:35

① 我國繼承法和相關司法解釋規定了「遺囑或遺贈的內容必須符合公序良俗」了嗎

1,首先,這人與妻子並沒有解除婚姻,他的妻子屬於他的法定繼承人,應該得到他的財產,這屬於遺贈。2,額。。。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② 根據相關規定遺贈遺囑範本應該是怎麼寫的呢

遺囑只要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根據《繼承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立遺囑需要注意的事項有:

1、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沒有行為能力的人所立遺囑無效。常見的沒有行為能力的人有精神病人、未成年人。

2、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於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遺囑的這部分,應認定無效。

3、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這種形式的遺囑因為有公證機關的公證,不容易產生爭議。

4、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5、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6、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7、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來源長春律師網頁鏈接

⑧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繼承人、受遺贈人以及其他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③ 受遺贈人是否要告知所有法定繼承人接受遺贈的司法解釋

繼承人,
依法享有法定繼承權的。第一順序繼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
受遺贈人,是指被繼承人在遺囑中指定繼承其遺產的人。受遺贈人可以是法定的繼承人,也可以是與被繼承人沒有繼承關系的其他人,或其他組織。

④ 遺贈扶養協議 法律和司法解釋是如何規定的

遺贈扶養協議,是遺贈人與扶養人之間訂立的,確定遺贈與扶養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這種協議規定,扶養人承擔遺贈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並於遺贈人死後取得其遺產。根據我國《繼承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繼承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⑤ 關於附義務的遺囑繼承或者遺贈

暗戀是在對方不知的情況下,另一方悄悄地愛著另一方。
有人說,暗戀是一種美麗的痛。因為它不為人知,所以暗戀的人需以微笑代替哭泣。盡管白天幾多牽掛,夜晚無數夢會,卻只能深深藏在心結里。於是,在分分秒秒聚集下,時間的沙漏里,盛滿思念和牽掛,細細密密,如針一般,將心無聲地刺出道道傷痛,縱使泣血,你也看不見,它們只在自己平靜微笑的面容後面。所以,暗戀是痛苦的戀愛。
暗戀損害人的心理健康。在單相思狀態下,人們心情煩躁,情緒低落,敏感多疑,注意力下降,學習、工作效率低,失眠厭食,嚴重的造成憂鬱症。還有的人因此對愛失去興趣和信心,並對異性抱仇視態度等。
知道了暗戀的危害,需要認真對待。
祝你健康!

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62條中的「受遺贈人」

當然包括。

⑦ 有誰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法定繼承部分的司法解釋

二、關於法定繼承部分
19.被收養人對養父母盡了贍養義務,同時又對生父母扶養較多的,除可依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繼承養父母的遺產外,還可依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分得生父母的適當的遺產。
20.在舊社會形成的一夫多妻家庭中,子女與生母以外的父親的其他配偶之間形成撫養關系的,互有繼承權。
21.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繼父母繼承了繼子女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
22.養祖父母與養孫子女的關系,視為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的,可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23.養子女與生子女之間、養子女與養子女之間,系養兄弟姐妹,可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被收養人與其親兄弟姐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24.繼兄弟姐妹之間的繼承權,因繼兄弟姐妹之間的扶養關系而發生。沒有扶養關系的,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繼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繼承了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親兄弟姐妹的遺產。
25.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的限制。
26.被繼承人的養子女、已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的生子女可代位繼承;被繼承人親生子女的養子女可代位繼承;被繼承人養子女的養子女可代位繼承;與被繼承人已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的養子女也可以代位繼承。
27.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者對被繼承人盡過主要贍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28.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如該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對被繼承人盡贍養義務較多的,可適當分給遺產。
29.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無論其是否再婚,依繼承法第十二條規定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時,不影響其子女代位繼承。
30.對被繼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經濟來源,或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的,應當認定其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或主要扶養義務。
31.依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的人,分給他們遺產時,按具體情況可多於或少於繼承人。
32.依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的人,在其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受到侵犯時,本人有權以獨立的訴訟主體的資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遺產分割時,明知而未提出請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請求,在二年以內起訴的,應予受理。
33.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願意盡扶養義務,但被繼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勞動能力,明確表示不要求其扶養的,分配遺產時,一般不應因此而影響其繼承份額。
34.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雖然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但對需要扶養的被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分配遺產時,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⑧ 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司法解釋

如果沒有書面的遺囑或贈與合同,一般按法定繼承分割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十三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第十五條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怎麼繳費 發布:2025-02-08 05:21:06 瀏覽:906
刑法評判 發布:2025-02-08 05:16:56 瀏覽:881
改革開放四十年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08 05:05:21 瀏覽:681
合同法糾紛涉及到家人嗎 發布:2025-02-08 04:54:10 瀏覽:102
世俗道德 發布:2025-02-08 04:52:35 瀏覽:96
民事訴訟法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2-08 04:44:01 瀏覽:802
軍事情報條例 發布:2025-02-08 04:29:39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關於賠償物質損失的條款 發布:2025-02-08 04:01:54 瀏覽:958
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 發布:2025-02-08 04:01:16 瀏覽:610
專職安全生產管理員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8 03:48:50 瀏覽: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