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人大刑法修正案十

人大刑法修正案十

發布時間: 2022-02-06 19:34:30

刑法修正案十草案提沒提社區矯正立法

沒有,只是增加了侮辱國歌罪。

❷ 簡要介紹這次刑法修正案修正了哪些內容

變化一:「少殺、慎殺」理念下,擬再減9個死刑罪名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中央關於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任務也要求,完善死刑法律規定,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此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草案,取消了9個死刑罪名:走私武器、彈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幣罪,偽造貨幣罪,集資詐騙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阻礙執行軍事職務罪,戰時造謠惑眾罪。
近年來,我國執行死刑的人數越來越少。現有55 個適用死刑的罪名中,主要集中在故意殺人罪、搶劫罪、強奸罪等。此次擬削減的9項死刑罪名,已在司法審判中較少適用死刑,即便取消,最高還可以判處無期徒刑。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李適時在刑法修正案( 九)(草案)說明中提到,2011 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 個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沒有對社會治安形勢形成負面影響,社會各方面對減少死刑罪名反應正面。
「對走私核材料罪,我建議還是保留死刑。因為走私核材料就是核擴散,危險性極高、危害性極大,一旦出事,後果不堪設想。」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安東認為,世界各國都把核材料管制列為最高級別,特別是確保不能落入恐怖主義分子之手。因此,對「走私核材料罪」保留死刑可以保持對犯罪分子的震懾和懲處,在國際上也彰顯了我國確保核材料安全的決心。
變化二:加大對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犯罪的懲治力度
針對近年來暴力恐怖犯罪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草案增加了製作資料、散發資料、發布信息、當面講授等方式或通過音視頻、信息網路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或者煽動實施暴力恐怖活動的犯罪,以暴力、脅迫等方式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著、佩戴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標志的犯罪等規定。
對於這些方面的修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雪克萊提·扎克爾建議,加大對傳播和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煽動實施暴力恐怖活動的量刑幅度。極端思想是恐怖主義行為的根源,傳播與宣揚行為是推動極端主義思想付諸實施暴力恐怖行為的主要方式,傳播行為的受眾廣、潛在的危害大,不可預測性多,其社會危害性、危險性甚至比暴力恐怖活動還要嚴重。
變化三:出售或非法提供個人信息、網傳虛假信息都將入刑
為維護信息網路安全,完善懲處網路犯罪,草案針對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惡意編造、傳播虛假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情況,增加規定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犯罪。此外,為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修改出售、非法提供因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而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規定,擴大犯罪主體的范圍,增加規定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
針對一些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履行網路安全管理義務,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增加規定: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履行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通知採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行,致使違法信息大量傳播的,致使用戶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後果的,或者致使刑事犯罪證據滅失,嚴重妨害司法機關追究罪犯的,追究刑事責任。
對為實施詐騙、銷售違禁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網站、通訊群組、發布信息的行為,進一步明確規定如何追究刑事責任;針對在網路空間傳授犯罪方法、幫助他人犯罪的行為多發的情況,增加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路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伺服器託管、網路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
無線電秩序,侵犯公民權益的情況,修改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降低構成犯罪門檻,增強可操作性。此外,還對單位實施侵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犯罪規定了刑事責任。
變化四:收買婦女、兒童的行為一律作出犯罪評價
草案針對猥褻兒童、虐待兒童、老年人的案件時有發生, 社會影響惡劣的情況,修改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猥褻兒童罪,擴大適用范圍,同時加大對情節惡劣情形的懲處力度。修改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對於收買婦女、兒童的行為一律作出犯罪評價。對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將「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罰」。增加規定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追究刑事責任。
「建議取消對收買兒童者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規定。我國刑法對收買被拐賣兒童的家庭比較寬容,只要沒有虐待兒童、阻礙解救等行為,買方基本不會受到處罰。拐賣兒童是家庭之痛、社會之患,但由於買方市場的旺盛需求,這類犯罪屢打屢發、屢禁不止。」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趙東花說,隨著我國法治建設步伐的加快和人權保護理念的提出,不追究買主的刑事責任,不利於發揮正面引導作用,也不利於有力打擊買方市場。
變化五:反腐的「制度籠子」再扎緊
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對加強反腐敗工作,完善懲治腐敗法律規定的要求,加大懲處腐敗犯罪力度,草案對貪污受賄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進行了修改。
「現行刑法對貪污受賄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規定了具體數額。這樣規定是1988 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當時懲治貪污賄賂犯罪的實際需要和司法機關的要求作出的。」李適時說,從實踐的情況看, 規定數額雖然明確具體,但此類犯罪情節差別很大,情況復雜,單純考慮數額,難以全面反映具體個罪的社會危害性。同時,數額規定過死,有時難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做到罪刑相適應,量刑不統一。
因此,根據各方面意見,草案擬刪去對貪污受賄犯罪規定的具體數額,原則規定數額較大或者情節較重、數額巨大或者情節嚴重、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情節特別嚴重三種情況,相應規定三檔刑罰,並對數額特別巨大,並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保留適用死刑。具體定罪量刑標准可由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掌握, 或者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通過制定司法解釋予以確定。同時,考慮到反腐斗爭的實際需要,對犯貪污受賄罪,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 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發生的,規定可以從寬處理。
修改後的條款加大了對行賄犯罪的處罰力度。一是完善行賄犯罪財產刑規定,使犯罪分子在受到人身處罰的同時,在經濟上也得不到好處。二是進一步嚴格對行賄罪從寬處罰的條件。擬將「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的規定,修改為「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檢舉揭發行為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免除處罰」。草案還增加規定為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影響力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其近親屬等關系密切人員行賄的犯罪。
「草案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現在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國有控股、參股企業中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認定,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尚不明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孫大發說,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認定,不僅決定案件是由公安機關,還是由檢察機關進行立案偵查,也極大地影響了對行為人的定罪量刑。比如受賄罪的最高刑是死刑,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是判處十五年徒刑。此外,目前的法律規定是讓貪腐的成本越來越高,但大多針對受賄人,建議同時加大對行賄人的打擊力度,對行賄人因行賄所得非法資產、財產的增加追償制度。
變化六:買賣、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護照,組織考試作弊將入罪
針對當前社會誠信缺失,欺詐等背信行為多發,社會危害嚴重的實際情況,草案作出對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犯罪規定,將證件的范圍擴大到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證件;將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等證件的行為以及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等證件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增加規定組織考試作弊等犯罪。在國家規定的考試中,組織考生作弊的,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試題、答案的,以及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等破壞考試秩序的行為規定為犯罪等條款。
「代考是欺騙行為,對他人也是不公平的。很多學校的規章制度中都作出規定,一旦發現代考或者讓人代考,採取開除的手段。這種行政處理手段還是恰如其分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楊衛說,我做校長的時候,有一節體育課上有十幾個學生由於身體原因請人代考,最後這十幾個學生全部被開除,當時心情很沉重。現在規定更嚴了,不但要開除,而且要入刑。組織代考行為入刑是應該的,但對年輕學生來說,有時候他們是為了幫幫同學,有的是想掙點外快,因為這個錯誤一下就被判了刑,會不會處罰過重?
同樣來自教育戰線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楊震認為,當前大學、中學、小學考試中作弊現象嚴重,草案增加對國家考試中作弊的嚴厲處罰是對的,但需要明確國家規定的考試指哪些,不能有過大的操作空間,才能便於司法部門執行。
變化七:多種危險駕駛行為將追刑責,司法秩序進一步規范
考慮到勞動教養制度廢除後與刑法相關規定的銜接, 針對當前社會治安方面出現的問題,刑法修正案( 九) 草案,將修改危險駕駛罪,增加危險駕駛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修改搶奪罪,將多次搶奪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將生產、銷售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將多次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經處罰後仍不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和多次組織、資助他人非法聚集,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規定為犯罪。修改完善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罪,加大對情節特別嚴重行為的懲治力度,同時對情節較輕的規定相應的刑罰。針對當前毒品犯罪形勢嚴峻的實際情況和懲治犯罪的需要,擬對生產、運輸易制毒化學品的行為作出專門規定。
同時,為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將司法工作人員、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泄露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中不應當公開的信息,造成信息公開傳播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行為規定為犯罪。修改擾亂法庭秩序罪,在原規定的聚眾哄鬧、沖擊法庭, 毆打司法工作人員等行為的基礎上,將毆打訴訟參與人以及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等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增加規定為犯罪等。
「附議其他委員提出的把毒駕和醉駕等同起來,增加毒駕入刑。同時建議增加駕駛汽車時玩弄手機或其他手持終端的也要入刑。」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金強說,駕駛員在駕駛機動車時玩弄手機或者手持終端的現象很嚴重。研究表明,在駕駛中玩弄手機和手持終端比醉駕和毒駕更具有危險性。醉駕入刑已使機動車事故率大大降低,如果再把毒駕和玩弄手持終端入刑的話,相信事故發生率會進一步下降。

❸ 我國刑法修正案共有幾個

截至2020年10月15日,中國的刑法修正案一共有十個,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已經提出。

刑法修正案是指1997年新《刑法》頒布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構對刑法條文的修改和補充。刑法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是刑法修正的前提和基礎。刑法修正案,作為對刑法條文的具體修正,與現行刑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3)人大刑法修正案十擴展閱讀: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回應,明確提出: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針對監護、收養等人員伸向孩子的「黑手」,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專門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

草案規定,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與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系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還明確將「冒名頂替上大學」等行為規定為犯罪。草案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❹ 1997年刑法修正案的具體內容

1、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條修改為:「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在第一百五十二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逃避海關監管將境外固體廢物、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運輸進境,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原第二款作為第三款,修改為:「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3、將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條修改為:「下列行為,以走私罪論處,依照本節的有關規定處罰:(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國家禁止進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其他貨物、物品,數額較大的;

(二)在內海、領海、界河、界湖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進出口物品的,或者運輸、收購、販賣國家限制進出口貨物、物品,數額較大,沒有合法證明的。」

4、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四十四條之一:「違反勞動管理法規,僱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的,或者從事高空、井下作業的

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境下從事勞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前款行為,造成事故,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5、將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款修改為:「以原料利用為名,進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6、將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修改為:「違反國家規定,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製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7、將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修改為:「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量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從重處罰。」

8、將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修改為:「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有前三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9、本修正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人大刑法修正案十擴展閱讀

刑法修正案焦點關註:

1、75歲免死

「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這一條文寫入刑法修正案草案,被認為是我國寬嚴相濟的立法原則和人道主義的重要體現。但這也引來了關於古稀老人犯罪問題惡化的擔憂。

2、嫖宿幼女罪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九),嫖宿幼女罪確在刑法(九)表決稿中被刪除,修改後的刑法修正案將在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屆時嫖宿幼女將視同姦淫幼女從重處罰。

3、減少死刑

刑法修正案(八)中取消13個死刑罪名、加重食品安全犯罪刑罰、危險駕駛和惡意欠薪入罪。

自2011年5月1日起,13個經濟性非暴力犯罪將不會再判處死刑,我國死刑罪名將由68個減至55個,佔中國刑法死刑罪名的近五分之一。這是刑法修正案(八)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修改。這是1979年新中國刑法頒布以來第一次削減死刑罪名,凸顯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人權的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刑法修正案

❺ 刑法修正案是立法解釋嗎謝謝!

刑法修正案是對刑法的修正和補充,不是立法解釋。

❻ 中國有幾次刑法修正案各自生效的時間

截至到2018年,《刑法》共有十次修正案。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自公布之日即1999年12月25日起開始施行。

2001年8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自公布之日即2001年8月31日起開始施行。

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自公布之日即2001年12月29日起開始施行。

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自公布之日即2002年12月28日起開始施行。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自公布之日即2005年2月28日起開始施行。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自公布之日即2006年6月29日起開始施行。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自公布之日即2009年2月28日起開始施行。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6)人大刑法修正案十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用刑罰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工作秩序、教學科研秩序和人民群眾生活秩序,保障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刑法修正案,對現行刑法中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的有關條文,通過全國人大予以修改、補充,加以完善。刑法修正案是指1997年新《刑法》頒布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構對刑法條文的修改和補充。

刑法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是刑法修正的前提和基礎。刑法修正案,作為對刑法條文的具體修正,與現行刑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❼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了嗎

你是指《刑法修正案(九)》吧,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多次審議,但尚未通過實行。

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什麼時候施行

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正式施行,此次刑法修改新增了十多種罪名。

此次修正案除了下調未成年人刑責年齡、增加高空拋物、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犯罪等亮點外,對涉知識產權類犯罪方面也做出了較大的調整,共修改8處,適當提高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罪,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等六個犯罪的刑罰,進一步加大了懲治力度,並增加規定了「商業間諜」犯罪。

(8)人大刑法修正案十擴展閱讀

涉及知識產權修改的條款內容的七個要點:

1、【商業秘密罪】落實中美經貿談判第一階段協議。

中美談判達成的經貿協議第一章系知識產權,協議約定中國應列出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的其他行為,尤其是「電子侵入、違反或誘導違反不披露秘密信息或意圖保密的信息的義務……」。此次《刑法修正案(十一)》對第219條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修訂,落實了中美經貿談判第一階段協議約定的侵犯商業秘密其他行為等內容。

2、加大知識產權類犯罪的處罰力度,將該罪原最高量刑限制的七年,更改為了十年。

此次修正案在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所有罪名中,除假冒專利罪外,均刪除了管制、拘役的主刑。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均由有期徒刑作為量刑起點。

在具體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行為中,延長刑期,相同的的犯罪情節,原來可能量刑在3年以下或3至7年,修正案延長至5年以下或3至10年,增大了可適用刑罰懲治的力度。

3、增設商業間諜犯罪

將「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的行為列入刑法分則條款。該條款設定於現今金融經濟體系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息息相關,中美貿易戰背景之下,中美磋商所簽署的協議更是以知識產權、技術轉讓等相關內容為核心要素。此背景之下,規范商業秘密保護、促進國內外交易環境規范發展,有利於促進企業公平競爭、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商業間諜罪」的增設,對一些企業原通過各種方式獲得競爭對手的商業秘密將是極大的遏制,提醒一些企業避免沾染、涉及該罪名;也賦予了商業主體可以通過該罪名的設置以防範他人侵犯自己的商業秘密、有效保護自己的商業秘密。

4、修改侵害行為,增加侵犯商業秘密犯罪行為類型。

明確把「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的行為納入認定刑事犯罪的手段;針對侵權技術手段的不斷變化,對黑客手段非法入侵、電腦病毒植入等計算機領域竊取機密方式做出防範。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十一)刪除了商業秘密的概念,這將對商業秘密的認定產生兩種影響, 一種是商業秘密的認定標准具有開放性,可以應對新情況新問題,另一種是商業秘密犯罪行為打擊的泛化,「類推解釋」的客觀風險增加了。

5、第213條假冒注冊商標罪新增「服務商標」,將服務商標的保護地位上升到與商品商標等同。

修改後的刑法第213條為「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服務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服務商標是提供服務的經營者為將自己提供的服務與他人提供的服務相區別而使用的標志。與商品商標一樣,服務商標可以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聲音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而構成(如,微軟、谷歌均為服務品牌)。

我國1988年開始採用《商標注冊用商品與服務國際分類尼斯協定》,後為履行相關的知識產權條約,1993年修改《商標法》時添加了服務商標內容。但在刑事法律中,始終未將服務商標納入到知識產權犯罪領域的保護范圍中,基於刑法罪刑法定原則,司法實踐中亦未對侵犯服務商標的行為予以定罪處罰。此次修正案將無形化的服務增加進來,是更重視服務品牌的法律保護。

6、修改後的侵犯著作權罪將抖音、快手、斗魚等短視頻、網路直播及網游動畫等納入保護范圍。

隨著信息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文化產業隨之變化巨大,抖音、斗魚為代表的短視頻、網路直播等娛樂產業蓬勃發展。此前新《著作權法》【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自2021年6月1日施行】已經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作品的定義,並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這一兜底條款修改為「符合作品特徵的其他智力成果」,突破了作品類型法定原則,形成作品客體類型開放的格局。

所以,這次《刑法修正案(十一)》在條款中將第217條【侵犯著作權罪】涉及的「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與新著作權法同步修改為「視聽作品」,增加了「美術作品」,並增加了對著作權鄰接權中的表演者權利的保護,及明確了「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的侵權行為,也與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及相關行政法規相互銜接。

7、假冒他人專利罪量未作修改。

前文提及刑法修正案(十一)知識產權專節修改的主要趨勢是從嚴從重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在著作權、商標、商業秘密等都有所體現,但是假冒專利罪未做任何修改,刑罰仍然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熱點內容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 發布:2025-02-08 01:06:26 瀏覽:654
檔案法規檔案政策 發布:2025-02-08 00:26:39 瀏覽:335
道德經都 發布:2025-02-08 00:20:03 瀏覽:489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
二建法規編 發布:2025-02-08 00:03:48 瀏覽:359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