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南蘇丹司法部

南蘇丹司法部

發布時間: 2022-02-07 17:24:54

① 南蘇丹共和國的國家象徵

2005年《全面和平協議》簽署後,蘇南方實行高度自治。2005年基爾出任蘇南方自治政府主席,並在2010年4月蘇大選中獲得連任。基爾就任後,依託「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將維護南北總體平穩態勢、實現南方順利獨立作為首要任務。2011年1月,蘇南方就是否獨立舉行公投,98.83%選民選擇獨立。2011年7月9日,南蘇丹獨立建國。南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體制,中央、州兩級政權享有立法權。總統、副總統、議長分別來自丁卡族、巴里族、努維爾族三大族群,維持了部落和地域的總體平衡。
2013年12月,南蘇丹總統基爾與以前副總統馬夏爾為首的反對派之間爆發激烈武裝沖突。2014年1月,在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等各方大力斡旋下,南沖突雙方在衣索比亞開啟和談並簽署停火協議。和談仍在進行,但沖突尚未完全平息。 由總統直接主持,不設總理職務。
2011年7月11日,南蘇丹共和國總統基爾頒布總統令,任命總統顧問和政府部長。8月26日,基爾總統再次頒布總統令,任命新內閣成員。2013年7月23日,基爾總統宣布解除副總統馬夏爾的職務,同時解散內閣。8月7日,新內閣宣誓就職。主要成員如下:總統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副總統詹姆斯·瓦尼·依加(James Wani Igga)。總統顧問6人:麗貝卡·尼亞鄧·德·馬比奧(Madam·Rebecca Nyandeng De Mabior)、約瑟夫·拉古(Joseph Lagu Yanga)、泰拉爾·林·丁格(Mr.Telar Ring Deng)、托爾·丁格·馬文(Mr.Tor Deng Mawein)、馬克·洛騰德·洛查皮(Mr. Mark Lotende Lochapi)、阿格雷·蒂薩·薩布尼(Mr. Aggrey Tisa Sabuni)。
政府部長共18人:內閣事務部長馬丁·埃利亞·羅姆羅(Martin Elia Lomuro)、國防和退伍軍人部長約翰·考恩·紐恩(Kuol Manyang Juuk)、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巴拿巴·馬瑞爾·本傑明·比爾(Dr.Barnaba Marial Benjamin)、國家安全服務部長奧布托·馬姆爾·麥特(Obuto Mamur Mete)、司法部長塔拉爾·瑞恩·丁格(Telar Ring Deng)、內政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長阿列烏·阿耶尼·阿列烏(Aleu Ayeny Aleu)、財政、商業和經濟計劃部長阿古瑞·提薩·薩布尼(Aggrey Tisa Sabuni)、勞動、公共服務和人力資源發展部長納古爾·庫朗·納古爾(Ngor Kolong Ngor)、新聞和廣播部長米歇爾·馬庫埃·魯斯(Michael Makuei Lueth)、衛生部長瑞埃克·蓋·庫克(Riak Gai Kok)、農業,林業,旅遊業,動物資源,漁業,合作社和農村發展部長貝達·馬夏爾·丁格(Beda Machar Deng)、交通、道路與橋梁部長庫昂·丹尼爾·加特魯阿克(Kuong Danhier Gatluak)、教育及科學技術部長約翰·蓋·尤阿(John Gai Yoah)、環境部長阿卜杜拉·丁格·尼亞爾(Abdalla Deng Nhial)、土地、住房和實體規劃部長凱瑟琳·居恩·班尼爾(女)(Ms. Catherine Juan Bennia)、電信和郵政服務部長瑞貝卡·居舒阿·奧克瓦茨(女)(Ms. Rebecca Joshua Okwaci)、石油、礦產和工業部長斯蒂芬·德修·道(Mr. Stephen Dhieu Dau)、電力、水壩、灌溉和水資源部長傑瑪·努努·昆巴(女)(Ms.Jemma Nunu Kumba)、性別、兒童和社會發展部長阿烏特·丁格·阿奎爾(女)(Ms. Awut Deng Acuil)、文化、青年和體育部長納迪爾·阿·杜迪(女)(Ms. Nadia A. Dudi)。 南蘇丹是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道路、水電、醫療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及社會服務嚴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進口、價格高昂。國際社會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向南提供了大量援助。據統計,南蘇丹2008年至2010年先後接受各類國際援助6.96億、8.84億和7.39億美元。2011年7月18日,南蘇丹中央銀行發行新貨幣南蘇丹鎊(SSP)。
南蘇丹的石油產量佔分裂前原蘇丹石油出口總量的85%,石油是南蘇丹的重要經濟來源。南蘇丹基礎設施薄弱,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南蘇丹超過90%的人口平均每天生活費不到1美元,幾近全國赤貧,與之相比,全球目前最貧困的國家尼日,平均日生活費不足1美元的人口比率為40.6%,因此一些人悲觀地認為,獨立後的南蘇丹,將成為全世界新的最貧窮國家。 南蘇丹的石油產量佔分裂前原蘇丹石油出口總量的85%,石油是南蘇丹的重要經濟來源。每天石油生產約有30000桶。2012年1月,南蘇丹停止石油生產,造成巨大的收入減少和食品價格按120%上漲。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南蘇丹的石油行業的主要投資者。南蘇丹的經濟壓力很大,企圖經濟來源多樣化,擺脫石油作為石油儲備,到2020年將可能減少一半石油儲備。
由於連年戰爭,南蘇丹經濟極端落後,幾乎沒有規模化工業生產,工業產品及日用品完全依賴進口。 南蘇丹區一般都生活在半獨立的家園形成了近和擴展的親戚居住的村莊。他們的社會是建構在由國王或首領,這取決於種族社會管理的親緣關系,部落和村莊。
南蘇丹實踐基督教、伊斯蘭教和本土宗教。一些區還相信精神的力量。因此,占卜、呼風喚雨、算命先生和矛高手都在這些區。
南蘇丹一般吃在一起,按性別,年齡和社會地位差異化群體。根據他們的區,南蘇丹享受各種各樣的食物。他們的一些主食包括牛奶,牛肉,穀子,高粱,蜂蜜,魚,羊肉,傳統草葯和蔬菜,花生,豆類,野味,芝麻,手指小米和山葯。
傳統上,有勞根據性別,年齡和社會地位的明確分工。男人一般照顧和維護家庭而女性則操持家務。
所有區都有某種形式的啟動儀式到成年。去除下頜牙齒,面部標志,穿的特珠和男性割禮(班圖人群體之間的)一些被南蘇丹人民實行共同啟動儀式。
婚姻是其中南蘇丹的主要里程碑之一,往往涉及的直接和大家庭的所有成員,包括一些區母系親屬。通常情況下,年輕人不從事直接婚姻安排;他們的父母商量,推動和組織婚姻子女。各區在婚姻執行各種儀式。然而,家庭之間的禮物交換是常見的。
聘禮是婚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婚姻創建涉及的家庭之間深刻的債券,使得離婚是不可能的,除非涉及嚴肅的問題在哪裡。萬一離婚,整個嫁妝或部分返回到該男子和他的家人。
分娩也被看作是特殊的,有根據孩子的社會和性別正在執行特定的儀式。根據季節和事件或親戚後,孩子們通常命名。由於牛在大多數區高架狀況,子女也可在家庭牛的顏色而得名。男孩走牛的顏色,而女孩採取的奶牛。
葬禮的儀式是非常復雜的。其中丁卡區,男人被埋葬在他們自己的左右和婦女。繼承妻子也被實踐在幾個南蘇丹區,表面上是為了使死者丈夫的親屬繼續他的血統和保護他的家庭。一般情況下,一個寡婦是由近親屬繼承,但在一些區,她是免費來接她選擇的繼承人。 南蘇丹人的宗教可以追溯到1956年。而上一次人口普查時,最多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其次是南蘇丹的宗教包括傳統土著宗教,其中多數遵循傳統信仰。蘇丹南部的大部分土著保持傳統的信仰(有時稱為作為萬物有靈論)。美國聯邦研究部根據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在20世紀90年代初可能不超過10%的南蘇丹人口是基督徒,而蘇丹的官方記錄宣稱,包括南蘇丹人口,25%的人按照傳統宗教和5%是基督徒。在2005年,一些新聞報道聲稱大多數的基督徒,是蘇丹聖公會,有200萬信徒。同樣,根據世界基督教網路全書,自1995年以來天主教會是在蘇丹最大的單一基督教,主集中在南蘇丹的有270萬教徒。
南蘇丹總統基爾是羅馬天主教教徒,他在朱巴在發言時指出,南蘇丹將是一個尊重宗教自由的國家。其中基督徒大部分是天主教和英國國教,雖然其他教派也很活躍,但萬物有靈的信仰往往與基督教信仰混合。 國慶日:2011年7月9日
和平日:1月9日(2005年1月9日蘇丹北南《全面和平協議》簽署日)
建軍節:5月19日(蘇丹人民解放軍成立之日)
烈士日:7月30日(2005年7月30日蘇丹人民解放軍前領導人加朗殉難日)

② 南蘇丹共和國

安全蘇丹南部各政黨領導人2011年2月16日一致同意,把即將在蘇丹南部地區創建的國家命名為「南蘇丹共和國」。在蘇丹南部地區2011年1月舉行的公民投票中,絕大多數選民都贊成南部地區從蘇丹分離。根據蘇丹北南內戰雙方2005年達成的《全面和平協議》和這次公投結果,蘇丹南部將在2011年7月9日過渡期結束時正式宣布獨立。 南蘇丹共和國國旗

南蘇丹共和國 - 背景
蘇丹南方面積約6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26萬(2008年),分別佔全國面積和人口的1/4和1/5,居民多為非洲土著黑人。1955年蘇丹獨立前夕,因反對與蘇丹北方組成獨立國家,南方發動第一次內戰,直到1972年結束。1983年,因對尼邁里政府在全國推行伊斯蘭法不滿,南方黑人軍官約翰·加朗成立蘇丹人民解放運動/軍(SPLM/A),對抗中央政府,第二次內戰爆發。
1994年,在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的倡導下,蘇丹政府同蘇人解展開政治談判,並在美國直接介入下取得突破。2005年1月,蘇丹政府同蘇人解簽署《全面和平協議》(CPA),結束了長達22年的內戰。根據協議,蘇丹南方於2011年1月9日至15日就北南統一問題進行全民公決。公投結果顯示98.83%的選民選擇與北方分離,公投結果已為北方政府和國際社會所接受和承認。目前,南方正處於過渡期,將於2011年7月9日宣布獨立建國,成為非洲大陸第54個國家。
蘇丹南方下轄十州,分別是中赤道州(Central Equatoria)、東赤道州(Eastern Equatoria)、西赤道州(Western Equatoria)、西加扎勒河州(Western Bahr El Gazal)、北加扎勒河州(Northern Bahr El Gazal)、瓊格萊州(Jonglei)、湖泊州(Lakes)、瓦拉卜州(Warrap)、團結州(Unity)和上尼羅河州(Upper Nile)。根據2005年蘇丹北南《全面和平協議》,蘇南方高度自治,擁有獨立的立法、行政、司法體系和軍隊,並將於2011年1月舉行統獨公投。
從西往東,蘇丹南方與北方的南達爾富爾州(Southern Darfur)、阿布耶伊特別行政區(Abeyi)、南科爾多凡州(Southern Kordofan)、白尼羅河州(White Nile)、森納爾州(Sennar)和青尼羅河州(Blue Nile)接壤。按順時針方向,分別與衣索比亞、肯亞、烏干達、剛果(金)、中非和查德接壤。
蘇南方屬熱帶氣候,一年分為雨季(5月-10月)和旱季(11月-4月),雨季高溫多雨,乾季炎熱乾燥。雨季氣溫在20-40度之間,乾季氣溫在30-50度之間。
蘇丹南方地處內陸,經長期戰亂,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蘇南方經濟落後,面貌原始,基礎設施缺乏,人民普遍貧困,商品基本上依賴進口,物價較貴。自然資源豐富,石油儲量較大;土地肥沃,河流縱橫,農林漁牧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蘇丹南方剛剛結束長達22年的戰爭,民間武器流失嚴重,目前主要的安全威脅是部落間沖突和烏干達上帝軍。
蘇南方首府為朱巴,位於中赤道州。
南蘇丹共和國地圖

南蘇丹共和國 - 政治
南方政府擁有憲法、軍隊和獨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體系,高度自治。管轄范圍為南方十州,目前,蘇南方基本形成了南方自治政府、各州政府和縣政府,以及與之相配的立法、司法機構。
----自治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內閣會議共同行使行政權。自治政府主席兼任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目前由SPLM主席擔任,從2010年開始將由直選產生,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副主席由主席提名、議會批准,對主席負責,在主席缺位時代行主席職權。內閣會議是最高行政權力機構,由主席、副主席和各部部長組成,自治政府共設有31個部門,部長由主席提名、議會批准。現任主席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副主席瑞克·馬夏爾·泰尼-多宏。
----議會是南方自治政府立法機構。在2009年前,議員由主席與各派政治力量協商後任命,共有170人。其中110人來自蘇人解,25人來自全國大,31人來自南方其他黨派和政治力量。2010年後,議員由直接選舉或政治安排產生,任期五年。議長在南方政府領導人中排名僅在主席和副主席之後。現任議長為詹姆斯·伊加,來自蘇人解,副議長丹尼爾·阿維特·阿寇特來自蘇人解。
----最高法院、上訴法院、高等法院和其他法院等共同構成司法機構。《憲法》明確規定,各級行政和立法機構應尊重並保護司法機構的獨立性。最高法院由院長、副院長和五名其他法官組成,皆由主席提名、議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現任院長為約翰·馬切齊, 副院長為錢·馬達特。
----蘇南方十州有各自的憲法以及行政、立法、司法機構,並按照南方自治政府的模式實行三權分立。在2009年前,州長由南方自治政府主席任命,之後,由各州選民直選產生。州長有權任命副州長和州內閣會議成員。
政黨:目前在蘇南方注冊並在自治政府擁有代表的政黨共9家,分別是:蘇丹人民解放運動(SPLM)、全國大會黨(NCP)、蘇丹非洲聯盟(SANU)、團結民主陣線(UDF)、蘇丹非洲黨第一聯盟(USAP 1)、蘇丹非洲黨第二聯盟(USAP 2 ),團結民主拯救陣線(UDSF)、南蘇丹民主論壇(SSDF)、非洲全國大會黨(ANCP)。SPLM為執政黨。
南蘇丹共和國 - 地理位置
南蘇丹東接衣索比亞,南接肯亞、烏干達、剛果民主共和國,西接中非共和國。面積:65萬平方公里人口:826萬(2008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字)
貨幣:蘇丹鎊(1蘇丹鎊摺合0.38美元)
政府財政支出: 36.063億蘇丹鎊(2009年)
礦產資源:石油、鐵、金、石灰石、木材
土地資源:可耕地約2500萬公頃
畜牧資源:大型牲畜1500萬頭、羊2000萬頭
森林資源:121 處,總面積 120. 5 萬公頃
野生動物保護區: 7個,總面積175萬公頃
內河通航里程:白尼羅河喀土穆至朱巴蘇丹南方境內部分1000公里
供電設施:無國家或區域電網,只有零星城鎮局部供電,以柴油機組發電。
供排水設施:尚無統一的城鎮供排水系統。飲用水取自河流、湖泊或水井。
機場:一個國際機場,在朱巴,可以起降200座以下的飛機。分散在各州重要城市的小型機場 12個。
南蘇丹共和國 - 歷史
19世紀末英國佔領南蘇丹,1899年英國和埃及共同統治蘇丹。由於種族、宗教、文化等差異,英國原本希望統合南蘇丹和烏干達,但是1947年的朱巴會議決定統合南、北蘇丹。
1955年南、北蘇丹沖突,第一次蘇丹內戰爆發。1972年的《阿迪斯阿貝巴協定》給予南部有限度的自治權,內戰一時終結。1983年蘇丹總統尼梅瑞(Jaafar Nimeiry)宣布在全國實施伊斯蘭律法(Sharia),引起南部的不滿,南部反抗軍「蘇丹人民解放軍」(SPLA)開始對抗政府,第二次蘇丹內戰爆發。2005年南北雙方簽署《全面和平協定》(Comprehensive Peace Agreement),結束長達21年的內戰。協定賦予南部自治權,北部實施的伊斯蘭律法在南部不適用,以及最重要的部分,2011年舉行南蘇丹獨立公民投票。
南蘇丹共和國 - 人口南蘇丹以黑人為主,共有825萬,在公投自決中,有375萬人參與。由於公投自決後,可能會有一部分居住在原蘇丹北部的黑人返回或加入南蘇丹國籍,最終人口可能在850萬到880萬之間。第一大民族為丁卡族,其次為努巴族。以信仰泛靈論和基督教佔多數,不同於信奉伊斯蘭教、以阿拉伯人為主的蘇丹。
南蘇丹共和國 - 行政區域
南蘇丹由蘇丹南部10省組成:
1. 中赤道省
2. 東赤道省
3. 瓊萊省
4. 湖泊省
5. 北加扎勒河省
6. 瓦達省
7. 西赤道省
8. 西加扎勒河省
9. 上尼羅省
10. 瓦拉布省
南蘇丹共和國 - 總統
約翰·加朗(2005年7月9日—2005年7月30日)
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2005年7月30日—)2011年獨立
南蘇丹共和國 - 經濟和資源由於長期內戰,蘇南方公路等基礎設施缺失、醫療水電等公共服務缺乏,商品基本依賴進口、價格高昂,是非洲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自2005年內戰結束以來,國際社會向蘇南方實施了大規模的援助行動,重點在於人道主義、能力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根據和平協議,蘇南方每年分得南方油區所產石油收入的50%。蘇南方石油儲量豐富,並在農、林、漁、畜牧等產業方面具有較大潛力。
南蘇丹共和國 - 安全目前,蘇南方主要的安全威脅來自部落沖突和烏干達上帝軍。2009年,兩者導致2500人喪生、35萬人流離失所。部落沖突較為嚴重的地區包括瓊格萊州、湖泊州、瓦拉卜州、上尼羅河州、團結州、中赤道州和東赤道州。烏干達上帝軍在西赤道州和西加扎勒河州活動猖獗。蘇南方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並採取了多種措施,包括加強軍隊、警察等執法力量、解除部落武裝、調解敵對部落矛盾等。
南蘇丹共和國 - 對外交往
蘇南方對外交往比較活躍。南方政府主席基爾常以蘇第一副總統身份出訪或參加國際會議,南方高官頻繁訪問歐、美和非洲其他國家。
目前,南方政府已在肯亞、衣索比亞、烏干達、美國、加拿大等國設立了辦事處,並自行發放進入南方的簽證。中國、美國、挪威、荷蘭、埃及、印度、利比亞、肯亞、烏干達、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南非、法國等13國設有總領館。英國、德國等2國駐蘇使館在朱巴設有辦事處。加拿大、丹麥、荷蘭、挪威、瑞典和英國等六國在朱巴成立了「援助蘇丹南方聯合工作組」,協調、落實六國對南方的援款。瑞士發展合作部設有辦事處。日本國際合作署駐蘇丹代表處派有若干項目工作組,非常設機構。土耳其設有名譽領事。

③ 南蘇丹的簡介

南蘇丹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South Sudan),簡稱南蘇丹,是非洲東部一個內陸國家,東面是衣索比亞,西面是中非共和國,南面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與烏干達,北面是蘇丹,是一個具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體制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朱巴。

南蘇丹原是英埃共管蘇丹的一部分,1956年後成為蘇丹共和國的一部分,屬蘇丹南部10州。第一次蘇丹內戰後,蘇丹南方於1972年至1983年得到自治。第二次蘇丹內戰隨即於1983年爆發,自至2005年簽署《全面和平協定》,並成立蘇丹南方自治政府。2011年,南蘇丹獨立公投通過,南蘇丹共和國遂於2011年7月9日0時宣告獨立,成為非洲大陸第54個國家。

南蘇丹也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道路、水電、醫療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嚴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進口,價格高昂。國際社會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向南蘇丹提供了大量援助。

2016年4月15日,南蘇丹正式加入東非共同體,成為該組織第六個成員國。

④ 南蘇丹為什麼要獨立

民族信教問題

http://ke..com/view/11228.htm
http://ke..com/view/4695583.html?wtp=tt

⑤ 介紹一下南蘇丹這個新國家

南蘇丹國
蘇丹南方面積約6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26萬(2008年),分別佔全國面積和人口的1/4和1/5,居民多為非洲土著黑人。1955年蘇丹獨立前夕,因反對與蘇丹北方組成獨立國家,南方發動第一次內戰,直到1972年結束。1983年,因對尼邁里政府在全國推行伊斯蘭法不滿,南方黑人軍官約翰·加朗成立蘇丹人民解放運動/軍(SPLM/A),對抗中央政府,第二次內戰爆發。1994年,在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的倡導下,蘇丹政府同蘇人解展開政治談判,並在美國直接介入下取得突破。2005年1月,蘇丹政府同蘇人解簽署《全面和平協議》(CPA),結束了長達22年的內戰。根據協議,蘇丹南方於2011年1月9日至15日就北南統一問題進行全民公決。公投結果顯示98.83%的選民選擇與北方分離,公投結果已為北方政府和國際社會所接受和承認。目前,南方正處於過渡期,將於2011年7月9日宣布獨立建國,成為非洲大陸第54個國家。南蘇丹下轄3個大區:加扎勒河、赤道和上尼羅,其中加扎勒河大區轄四個省(西加扎勒河、北加扎勒河、瓦拉普和湖省),赤道大區轄3個省(西赤道、中赤道、東赤道),上尼羅大區轄3個省(瓊萊、聯合、上尼羅),全國共有86個縣。根據2005年蘇丹北南《全面和平協議》,蘇南方高度自治,擁有獨立的立法、行政、司法體系和軍隊,並將於2011年1月舉行統獨公投。從西往東,蘇丹南方與北方的南達爾富爾州(Southern Darfur)、阿布耶伊特別行政區(Abeyi)、南科爾多凡州(Southern Kordofan)、白尼羅河州(White Nile)、森納爾州(Sennar)和青尼羅河州(Blue Nile)接壤。按順時針方向,分別與衣索比亞、肯亞、烏干達、剛果(金)、中非和查德接壤。蘇南方屬熱帶氣候,一年分為雨季(5月-10月)和旱季(11月-4月),雨季高溫多雨,乾季炎熱乾燥。雨季氣溫在20-40度之間,乾季氣溫在30-50度之間。蘇丹南方地處內陸,經長期戰亂,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蘇南方經濟落後,面貌原始,基礎設施缺乏,人民普遍貧困,商品基本上依賴進口,物價較貴。自然資源豐富,石油儲量較大;土地肥沃,河流縱橫,農林漁牧具有較大發展潛力。蘇丹南方剛剛結束長達22年的戰爭,民間武器流失嚴重,目前主要的安全威脅是部落間沖突和烏干達上帝軍。蘇丹分治後,蘇丹將失去非洲最大面積國家的桂冠,拱手讓給阿爾及利亞。蘇南方首府為朱巴,位於中赤道州。

⑥ 蘇丹和南蘇丹是一個國家嗎

不是的,現在的蘇丹是之前的北蘇丹,已經分裂了

⑦ 原來蘇丹與南蘇丹是什麼關系

原來南蘇丹屬於蘇丹,屬蘇丹南部10州。

南蘇丹原是英埃共管蘇丹的一部分,1956年後成為蘇丹共和國的一部分,屬蘇丹南部10州。第一次蘇丹內戰後,蘇丹南方於1972年至1983年得到自治。第二次蘇丹內戰隨即於1983年爆發,2005年簽署《全面和平協定》,並成立蘇丹南方自治政府。

2011年,南蘇丹獨立公投通過,南蘇丹共和國遂於2011年7月9日0時宣告獨立,成為非洲大陸第54個國家。

(7)南蘇丹司法部擴展閱讀

蘇丹共和國,簡稱蘇丹,首都喀土穆,位於非洲東北部、紅海沿岸、撒哈拉沙漠東端。

蘇丹經濟結構單一,以農牧業為主,工業落後,基礎薄弱,對自然及外援依賴性強。蘇丹是聯合國宣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曾被失敗國家指數列表評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國家」。

南蘇丹共和國,簡稱」南蘇丹「,首都為朱巴,是東非的一個內陸國家,全國分為10個州。

南蘇丹是一個具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體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也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道路、水電、醫療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嚴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進口,價格高昂。

⑧ 南蘇丹共和國的歷史

安全蘇丹南部各政黨領導人2011年2月16日一致同意,把即將在蘇丹南部地區創建的國家命名為「南蘇丹共和國」。在蘇丹南部地區2011年1月舉行的公民投票中,絕大多數選民都贊成南部地區從蘇丹分離。根據蘇丹北南內戰雙方2005年達成的《全面和平協議》和這次公投結果,蘇丹南部將在2011年7月9日過渡期結束時正式宣布獨立。 南蘇丹共和國國旗

南蘇丹共和國 - 背景
蘇丹南方面積約6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26萬(2008年),分別佔全國面積和人口的1/4和1/5,居民多為非洲土著黑人。1955年蘇丹獨立前夕,因反對與蘇丹北方組成獨立國家,南方發動第一次內戰,直到1972年結束。1983年,因對尼邁里政府在全國推行伊斯蘭法不滿,南方黑人軍官約翰·加朗成立蘇丹人民解放運動/軍(SPLM/A),對抗中央政府,第二次內戰爆發。
1994年,在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的倡導下,蘇丹政府同蘇人解展開政治談判,並在美國直接介入下取得突破。2005年1月,蘇丹政府同蘇人解簽署《全面和平協議》(CPA),結束了長達22年的內戰。根據協議,蘇丹南方於2011年1月9日至15日就北南統一問題進行全民公決。公投結果顯示98.83%的選民選擇與北方分離,公投結果已為北方政府和國際社會所接受和承認。目前,南方正處於過渡期,將於2011年7月9日宣布獨立建國,成為非洲大陸第54個國家。
蘇丹南方下轄十州,分別是中赤道州(Central Equatoria)、東赤道州(Eastern Equatoria)、西赤道州(Western Equatoria)、西加扎勒河州(Western Bahr El Gazal)、北加扎勒河州(Northern Bahr El Gazal)、瓊格萊州(Jonglei)、湖泊州(Lakes)、瓦拉卜州(Warrap)、團結州(Unity)和上尼羅河州(Upper Nile)。根據2005年蘇丹北南《全面和平協議》,蘇南方高度自治,擁有獨立的立法、行政、司法體系和軍隊,並將於2011年1月舉行統獨公投。
從西往東,蘇丹南方與北方的南達爾富爾州(Southern Darfur)、阿布耶伊特別行政區(Abeyi)、南科爾多凡州(Southern Kordofan)、白尼羅河州(White Nile)、森納爾州(Sennar)和青尼羅河州(Blue Nile)接壤。按順時針方向,分別與衣索比亞、肯亞、烏干達、剛果(金)、中非和查德接壤。
蘇南方屬熱帶氣候,一年分為雨季(5月-10月)和旱季(11月-4月),雨季高溫多雨,乾季炎熱乾燥。雨季氣溫在20-40度之間,乾季氣溫在30-50度之間。
蘇丹南方地處內陸,經長期戰亂,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蘇南方經濟落後,面貌原始,基礎設施缺乏,人民普遍貧困,商品基本上依賴進口,物價較貴。自然資源豐富,石油儲量較大;土地肥沃,河流縱橫,農林漁牧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蘇丹南方剛剛結束長達22年的戰爭,民間武器流失嚴重,目前主要的安全威脅是部落間沖突和烏干達上帝軍。
蘇南方首府為朱巴,位於中赤道州。
南蘇丹共和國地圖

⑨ 南蘇丹簽證怎麼辦理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南蘇丹共和國2011年7月9日建立外交關系時所簽署諒解備忘錄及政府間互免簽證協議之內容,持有效中國外交或公務護照的中國公民,可享免簽證入境待遇。

二、持因私普通護照赴南蘇丹從事商業、旅行、探親等活動的中國公民應於出行前赴南蘇丹駐華使館辦理南蘇丹簽證,所需材料如下:

1、簽證申請表1份(用英文填寫,並貼近期白底彩色護照照片1張)。

2、護照(有效期六個月以上,並至少含有兩張空白頁)。

3、邀請信及其它相關文件。

三、來南人員出行前應到國內涉外衛生檢疫部門進行體檢,並注射黃熱及霍亂疫苗。入境時需攜帶《健康檢查證明書》和《國際預防接種證書》,以備檢查。

(9)南蘇丹司法部擴展閱讀

入境南蘇丹的注意事項:

在南蘇丹拍照、攝影務必謹慎。朱巴尼羅河大橋和加朗(南蘇丹前領導人)墓地等敏感地點禁止拍照。朱巴城內敏感區域較多,應盡量避免在公共場所拍照;拍攝當地居民需徵得許可。

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勿參與非法偷獵野生動物及販賣、購買、攜帶野生動物製品。

出行應做好安全防範措施,不建議夜間出行。

熱點內容
海事法院院長的級別 發布:2025-02-07 18:49:16 瀏覽:672
社會公民懂法識法的演講稿 發布:2025-02-07 18:39:32 瀏覽:792
秀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7 18:26:11 瀏覽:629
司法部門投票 發布:2025-02-07 17:32:33 瀏覽:298
環境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7:26:05 瀏覽:626
大法官五行 發布:2025-02-07 17:13:28 瀏覽:567
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6:26:57 瀏覽:380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