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瀆職司法解

瀆職司法解

發布時間: 2022-02-07 23:45:26

㈠ 失職罪司法解釋,如何認定玩忽職守罪

失職罪司法解釋:網頁鏈接

一、什麼是玩忽職守罪

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追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從犯罪構成上來看,玩忽職守罪由以下幾個犯罪構成要件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工作紀律、規章制度,擅離職守,不盡職責義務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義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機關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各級行政機關和各級司法機關,因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中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由過失構成,故意不構成本罪,也就是說,行為人對於其行為所造成重大損失結果,在主觀上並不是出於故意而是由於過失造成的。也就是他應當知道自己擅離職守或者在職守中馬虎從事對待自己的職責,可能會發生一定的社會危害結果,但是他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是雖然已經預見到可能會發生,但他憑借著自己的知識或者經驗而輕信可以避免,以致發生了造成嚴重損失的危害結果。

二、如何認定玩忽職守罪

由於玩忽職守罪主要表現為過失犯罪,往往與經驗不足、工作失誤等交織在一起而難以區分。因此在認定玩忽職守罪時,需注意與一般工作中的失誤的界定。要正確把握二者的區別,主要掌握以下兩點:

(一)主觀形態和客觀行為不同。

玩忽職守行為主觀過失具有罪過形式,也就是說,行為人雖然主觀上不希望危害結果發生,但客觀上卻未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以致發生了重大的危害結果,此外,玩忽職守甚至還存在著因徇私舞弊而主觀惡性更大的罪過形式——間接故意,這是工作失誤所沒有的。在工作失誤中,行為人主觀過失屬於一般認識錯誤,客觀上不存在瀆職行為,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行為人始終抱著對工作負責任的態度,從主觀願望到實際行為都是積極的盡心盡職的,往往是因為經驗不足,或者工作水平不高等原因而發生了危害結果。

(二)造成危害結果的主要因素不同。

玩忽職守和工作失誤都會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但二者引發危害結果的因素是不同的。玩忽職守的主要原因,是行為人自身主觀上的因素,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等種種瀆職表現。但工作失誤行為人主觀上雖有一定過錯,但危害結果的發生,主要是由於其他客觀因素的介入,或是行為人不能預見的或無力克服的因素所造成。

關於什麼是玩忽職守罪,如何認定玩忽職守罪,相信通過本文的介紹,應該對您有所幫助,但是如果您或您的親友涉及到這方面的犯罪,筆者還是建議您最好聘請專業律師,他們專業的法律知識才能更好的為我們進行無罪或輕罪的辯護。

㈡ 瀆職罪的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司法解釋:一、瀆職罪是懲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職責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才能構成此類犯罪,其他人員不能構成。二、此類犯罪在實踐中都是具體表現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國家權力或者不履行、不認真履行國家權力的違反自己職責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㈢ 瀆職罪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

法律分析:為依法懲治瀆職犯罪,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就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一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9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6人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造成傷亡達到前款第(一)項規定人數3倍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前款規定的損失後果,不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遲報、謊報事故情況,致使損失後果持續、擴大或者搶救工作延誤的;

(四)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

㈣ 拆遷過程中的瀆職犯罪司法解釋

認定拆遷過程中瀆職犯罪損失的方法是:根據瀆職犯罪行為與被拆遷人遭受財產損失與人身損害的相關程度來對損失和損害進行評估,如果無法評估,應當由司法機構進行鑒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第一條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
2、導致1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㈤ 兩高關於瀆職司法解釋二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司法解釋,從嚴懲治瀆職犯罪,並首次明確實施瀆職行為並收受賄賂的應當數罪並罰,以「集體研究」形式實施瀆職犯罪應依法追究負有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瀆職罪主體涵蓋依法或者受委託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法律依據:《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一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9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6人以上的;(二)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四)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一)造成傷亡達到前款第(一)項規定人數3倍以上的;(二)造成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三)造成前款規定的損失後果,不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遲報、謊報事故情況,致使損失後果持續、擴大或者搶救工作延誤的;(四)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的;(五)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

第二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犯罪行為,觸犯刑法分則第九章第三百九十八條至第四百一十九條規定的,依照該規定定罪處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因不具備徇私舞弊等情形,不符合刑法分則第九章第三百九十八條至第四百一十九條的規定,但依法構成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犯罪的,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定罪處罰。

㈥ 刑法瀆職罪司法解釋

瀆職罪司法解釋的規定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三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瀆職犯罪並收受賄賂,同時構成受賄罪的,以瀆職犯罪和受賄罪數罪並罰。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三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瀆職犯罪並收受賄賂,同時構成受賄罪的,除刑法另有規定外,以瀆職犯罪和受賄罪數罪並罰。
第四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瀆職行為,放縱他人犯罪或者幫助他人逃避刑事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瀆職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他人共謀,利用其職務行為幫助他人實施其他犯罪行為,同時構成瀆職犯罪和共謀實施的其他犯罪共犯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他人共謀,既利用其職務行為幫助他人實施其他犯罪,又以非職務行為與他人共同實施該其他犯罪行為,同時構成瀆職犯罪和其他犯罪的共犯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定罪處罰。

㈦ 刑法還有哪些瀆職罪司法解釋

瀆職犯罪的司法解釋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他人共謀,利用其職務行為幫助他人實施其他犯罪行為,同時構成瀆職犯罪和共謀實施的其他犯罪共犯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犯罪行為,觸犯刑法分則第九章第三百九十八條至第四百一十九條規定的,依照該規定定罪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因不具備徇私舞弊等情形,不符合刑法分則第九章第三百九十八條至第四百一十九條的規定,但依法構成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犯罪的,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定罪處罰。
第三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瀆職犯罪並收受賄賂,同時構成受賄罪的,除刑法另有規定外,以瀆職犯罪和受賄罪數罪並罰。
第四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瀆職行為,放縱他人犯罪或者幫助他人逃避刑事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瀆職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㈧ 瀆職罪主體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瀆職罪主體司法解釋: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於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㈨ 瀆職犯罪主體司法解釋

可查閱《 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 》 關於貪污賄賂犯罪和瀆職犯罪的主體 (一)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認定 刑法中所稱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是指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在各級國家權力機關、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根據有關立法解釋的規定,在依照法律、 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鄉(鎮)以上中國共產黨機關、 人民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司法實踐中也應當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 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認定 所謂委派,即委任、派遣,其形式多種多樣,如任命、指派、提名、 批准等。不論被委派的人身份如何,只要是接受國家機關、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代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 事業單位在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組織、 領導、監督、管理等工作,都可以認定為國家機關、國有公司、 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如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 事業單位委派在國有控股或者參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組織、領導、 監督、管理等工作的人員,應當以國家工作人員論。國有公司、 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後,原國有公司、 企業的工作人員和股份有限公司新任命的人員中, 除代表國有投資主體行使監督、管理職權的人外, 不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三)「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認定 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應當具有兩個特徵:一是在特定條件下行使國家管理職能; 二是依照法律規定從事公務。具體包括:(1) 依法履行職責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 依法履行審判職責的人民陪審員;(3)協助鄉鎮人民政府、 街道辦事處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村民委員會、 居民委員會等農村和城市基層組織人員;(4) 其他由法律授權從事公務的人員。 (四)關於「從事公務」的理解 從事公務,是指代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人民團體等履行組織、領導、監督、管理等職責。 公務主要表現為與職權相聯系的公共事務以及監督、 管理國有財產的職務活動。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 國有公司的董事、經理、監事、會計、出納人員等管理、 監督國有財產等活動,屬於從事公務。 那些不具備職權內容的勞務活動、技術服務工作,如售貨員、 售票員等所從事的工作,一般不認為是公務。 二、關於貪污罪

熱點內容
法社會中的戀愛與婚姻的論文 發布:2025-02-07 19:26:09 瀏覽:336
在職法律碩士聯考大綱 發布:2025-02-07 19:20:55 瀏覽:346
海事法院院長的級別 發布:2025-02-07 18:49:16 瀏覽:672
社會公民懂法識法的演講稿 發布:2025-02-07 18:39:32 瀏覽:792
秀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7 18:26:11 瀏覽:629
司法部門投票 發布:2025-02-07 17:32:33 瀏覽:298
環境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7:26:05 瀏覽:626
大法官五行 發布:2025-02-07 17:13:28 瀏覽:567
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6:26:57 瀏覽:380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