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所長先進事跡

司法所長先進事跡

發布時間: 2022-02-08 23:48:44

司法所協理員年度考核的怎麼寫個人自我評鑒

20XX年我經過努力工作和學習,加上領導的提攜以及同事的幫助,完成了在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艱難問題。同時也感覺到了肩上的重任(努力做好一名合格的材料會計人員,能夠竭盡所能完成工作)。一年來,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堅持嚴格要求自己按照材料會計崗位責任:建立材料總賬和材料明細賬,並對機械、公務車進行單機核算以及各分項工程材料消耗明細做台賬。材料是一個項目的核心部位,做好各類材料盤存往來及其他收發核算的報表,才能更好的管理好材料成本的及時入賬。起到當家理財的作用。
雖然我在20XX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深知自己還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戒驕戒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文化素質和各種工作技能,發奮工作,積極進取,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的更好

❷ 急求一篇學習優秀司法所長劉玉美同志後有感的文章初稿

學習劉玉美心得體會
近日,江北區鐵山坪司法所所長劉玉美同志的先進事跡傳遍山城。讀了她的事跡後,感到她並沒有做驚天動地的事,但她每天都堅持為群眾做小事,每天都在解決基層的一個個難題,這樣累積起來,就贏得了群眾的口碑,在群眾心目中樹立起了偉大的形象。

劉玉美1990年開始先後擔任司法助理員、司法所長、綜治辦主任,在基層司法行政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她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深厚感情,懷著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執著追求、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無限熱愛,盡心竭力服務社區群眾,創造性地開展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法制宣傳和法律服務等工作,成功調解了1500多件民間糾紛,化解平息了10多起群體性事件,安置幫教了58名刑釋解教人員,實現了轄區內刑釋解教人員和社區服刑人員無一重新違法犯罪,築牢了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她一生勤懇,默默奉獻,總是舍小家為大家,即使在身患絕症住院治療期間,仍然惦記著司法所的工作,牽掛著幫教對象和信訪群眾。劉玉美同志用年僅46歲的生命書寫了自己的玉美人生,她是新時期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學習的榜樣。

劉玉美所長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們,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應當具有「真心、公心和恆心」。在被劉玉美同志先進事跡感動的同時,我深刻認識到,要想很好的履職盡責,要想干好本職工作,要想真心得到群眾的普遍認同,不僅需要聰明才智,而更重要的是要具備劉玉美同志的「三心」精神。
一是有一顆熱愛人民群眾的「真心」。劉玉美同志之所以能獲得群眾的擁護,在於她心繫民情,為民解憂,傾心付出,協調群眾糾紛不擺架子、不用「惡語」、從 不放棄。也正因為如此,她能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遇事有主見,可以扭轉局面,化解矛盾,增進和諧。基層的黨員領導幹部平時的工作主要是和基層群眾接觸,群眾從黨員領導幹部身上看到的就是黨的形象。
二是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公心」。劉玉美身患重病還沖在一線,其「心系工作,惟獨沒有她自己」的精神感動了神洲大地。聯繫到目前正在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黨員領導幹部在創先爭優中,就是要比奉獻、比作風,要一心為公,爭一流,創業績。黨員領導幹部要多想想得到了什麼,不抱怨我們付出什麼;多思考還有什麼差距,不自滿於小小的成績;多謀劃以後該怎麼做,不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心底無私天下寬」,利是追求不盡的,當我們去除「私利」,存留「公心」,我們會發現 視界更開闊,心情更舒暢,收獲亦更多。

三是有一顆紮根基層的「恆心」。劉玉美同志為了解決牢釋人員的工作問題,四處奔走、多方問詢、苦口婆心,不達目標誓不罷休,雖然頗費周折、身心疲憊,但是最終仍然出色的完成了本職工作。為人民服務不難,難的是她二十年來始終如一地紮根基層做到了這一點,這種矢志不渝的「恆心」告訴我們,任何成績的獲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地追求和堅持。

❸ 劉玉美的先進事跡

劉玉美在擔任司法所所長兼綜治辦主任的10年期間,鐵山坪街道無一例因工作過錯引起的行政訴訟和賠償案件,無一例違紀、違法案件或其它重大事故,她探索建立「六統七聯八位一體」工作機制的綜治中心,其經驗在全市、全國推廣。她總是竭心盡力,以實際行動幫助轄區居民解決困難,甚至身患絕症卧病在床,牽掛的仍是單位工作和幫教對象。
在劉玉美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劉玉美生前的同事、鐵山坪街道綜治辦主任陸永紅說,永遠忘不掉劉玉美去世後,在她辦公室找到的「五小件」:一個玻璃碗、一床薄棉被、一雙休閑鞋、一個文件袋、一套筆記本。玻璃碗是劉玉美用來泡方便麵的,常常因工作錯過了吃飯時間,她就吃方便麵果腹;劉玉美經常工作到深夜,薄棉被是她在辦公室裹著睡覺用的;那雙休閑鞋是每天劉玉美上班就要換上的,因為上山下鄉調解時,好走山路;文件袋是用來裝資料的,她常將資料帶回家繼續處理;筆記本里則記載著她工作、生活的點滴,群眾的訴求,還有她的辛酸、汗水和欣慰。
在老百姓心目中,劉玉美是個「大好人」。鐵山坪街道的社區幹部張天玲說,遇到上訪群眾,劉玉美真心去了解他們的訴求。有一次,因唐家沱污水處理廠臭氣問題,很多上訪群眾言語過激,甚至對她進行謾罵,但劉玉美仍然把微笑掛在臉上,還多次上門家訪、調解,終於用「法理柔情」化解了矛盾、平息了事態。劉玉美為社區居民傾注了很多心血,多次幫助困難群眾,也曾把走到犯罪邊緣的人挽救回來。
報告中,張天玲幾度哽咽,「她溫柔的笑容背後,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痛和淚,她永遠定格在我們的心中,是老百姓最親的人!」
2010年6月29日,劉玉美被追授了「重慶五一勞動獎章」榮譽。

❹ 臨邑 先進人物事跡

孟祥斌,29歲,齊河縣人,生前系解放軍駐金華某部副連職機要參謀、中尉軍銜。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與來金華探親的妻子和3歲女兒逛街購物。途經市中心通濟橋時,遇一輕生女子跳入江中。孟祥斌從十多米高的橋上縱身跳入冰冷的江中,將落水女子救出水面,他卻因體力不支沉入水中,獻出了28歲的年輕生命。英雄捨身救人的壯舉震撼了當地群眾,金華百萬市民自發悼念英雄,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孟祥斌被所在部隊追認為革命烈士,被德州市文明辦、德州市總工會、共青團德州市委、德州市婦聯追授為德州市道德模範。山東省委、浙江省委和德州市委、金華市委先後作出「開展向孟祥斌同志學習」的決定。孟祥斌同志被提名為「《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評選」候選人,截至2008年1月31日,已獲網民投票1300多萬張,位居候選人前列。

周主信,生前系慶雲縣教育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教研室主任。2007年4月,周主信積勞成疾,病逝於工作崗位,年僅44歲。
周主信參加工作27年來,把畢生的精力甚至生命無私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其感人事跡相繼被中國教育報、大眾日報、德州日報等媒體廣泛報道。省教育廳,市委、市政府分別作出了向周主信學習的決定;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分別追授他「中華世紀十佳英才人物」、省市「道德模範」、市「優秀紀檢幹部」、「優秀教師」和「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經過全國熱心讀者、觀眾、網民的簡訊投票、信件投票、網路投票,周主信的得票總數位居前10名,被評為「2007中國教育年度十大新聞人物」。

張風雷,37歲,慶雲縣嚴務鄉大淀村村民。先後榮獲德州市道德模範、慶雲縣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2007年12月8日下午,張風雷開著麵包車送表嫂回家,途中遇見兩人落入水溝。他迅速跳入深3米多的冰水中,先將靠近岸邊的小男孩救起。又劃向遠處快要沉底的落水婦女,拚命將其托起推到岸邊。水岸坡度垂直,腳又無處可蹬,他硬推著不讓婦女倒退,最後在其他人幫助下將婦女救上了岸。張風雷又把母子二人接入家中,換上干凈棉衣禦寒。
張風雷三歲時得過嬰兒癱,左腿較短,行動極為不便,但自小好學上進。10年前,他成為全村最早的養殖戶,開起了夫妻早餐店,又干起了小賣部。張風雷有求必應、不求回報。村裡的孤寡老人來小賣部買東西,他經常白送;遇上錢緊的困難戶,他就主動賒賬,每年賒賬達一千多元。

梁希森, 53歲,樂陵市黃夾鎮梁錐村人,全國鄉鎮企業家。現在擁有山東希森集團、北京玫瑰園別墅有限公司、希森三和集團有限公司、希森中聯馬鈴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四家企業,總資產達27億元。
從80年代開始他就為家鄉修路、架橋、蓋學校、建敬老院和幫助貧困學生;1996年他與楊家鄉政府簽訂合同,免除了梁錐村全體村民10年提留款和河工;2001年投資4200萬元興建梁錐希森新村;2002年投資4億元興建全國最大的魯西黃牛飼養屠宰加工基地——希森三和集團;2005年投資8000萬元興建了許家希森新村;2006年投資6億元興建了全國最大的脫毒馬鈴薯原種繁育基地「希森中聯薯業有限公司」。他先後被評為「中國農村十大致富帶頭人」、「中國農村改革十大風雲人物」、「中國農村十大新聞人物」、「全國城鄉一體化暨新農村建設十大功勛人物」。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原中紀委書記吳官正、省委書記李建國等對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張星南,85歲,中共黨員,禹城市離休幹部。先後獲得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百佳」文明市民、全國離休幹部先進個人和老有所為「精英獎」等近百項榮譽。
她離休不離崗,堅持老有所為,把余熱獻給社會。1983起她不要一分錢報酬,義務清掃街道1萬多公里;義務栽培花草苗木,開墾綠地達1萬余平方米。幾十年來,張星南以組織名義救助了20餘名困難孩子,以「服奉樂」名義向社會捐款6萬余元。1986年,63歲的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07年6月5日,張星南又遞交了「將自己去世後的遺體無償捐獻社會」的申請書,獲得批准。

李炳勇,54歲,德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2004年,李炳勇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德州市技術學院為基礎,與德州廣播電視大學等五校整合,實行教學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組建全新意義上的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建議。2005年11月1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填補了我市國辦高職院校的空白。
建院以來,李炳勇沒休息過一個節假日,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長年的勞累使他身患多種疾病,即使躺在病床上仍和其他院領導研究工作。

宋善金,44歲,陵縣陵城鎮司法所所長,先後獲得全國基層司法調解先進工作者、山東省綜合治理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鬧糾紛,解矛盾,找老宋。」這是陵城鎮老百姓的口頭禪。8年來,他成功調處矛盾糾紛案件728餘起,化解20多起大規模群體性沖突,有效制止了20多起民轉刑案件的發生。
1999年10月,宋善金得知東街村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5個兒子都不贍養,靠揀垃圾中的饅頭、爛菜度日。宋善金把五兄弟請到家中,端出老人的「飯菜」語重心長地說:「人活一輩子要對得起良心,堂堂5條漢子養不好一個老娘,你們能吃安睡穩嗎?」一席話說得五兄弟淚流滿面,簽訂了贍養協議。

喬桂芝,43歲,臨邑縣臨盤街道辦事處王良村村民。2007年獲得山東省「十佳兵媽媽」、省「三八」紅旗手、「德州市十大優秀母親」等榮譽稱號。
2006年10月17日,時任靖安縣公安消防中隊副班長的小兒子王書龍在一次滅火中壯烈犧牲,年僅20歲。忍著巨大的悲痛,喬桂芝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讓大兒子接過弟弟的水槍,繼續在消防崗位上戰斗。2006年12月,大兒子王書濤踏上征途,這位母親望著眼下唯一的兒子說,「好孩子,放心去吧!家裡有媽……」淳樸的言行詮釋了偉大的母愛,也深深地感動了人們。

姚汝勇,36歲,九三學社成員,現任平原縣政協副主席、平原藍天學校校長。
他創業不忘回報社會。1999年創辦藍天幼兒園以來,先後安置2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和下崗職工就業。2004年兒童節,他為夏津精華聾兒語訓學校捐獻價值1000多元的學慣用品;2007年10月為平原縣張華鎮幼兒園贈送50多套桌凳;他先後救助貧困學生及孤寡老人110人次,所捐物品摺合人民幣8萬余元。
姚汝勇被德州市慈善總會吸收為永久性會員、榮譽常務理事。榮獲全市「雙崗建功優秀標兵」等榮譽稱號。

穆秀芳,60歲,樂陵市鄭店鎮後張村村民。她的兒子宗道輝現為廣東軍區某部特種大隊班長,四級士官,2005年列第十四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榜首。
穆秀芳先後贍養了大娘、婆婆和娘家旁屋嫂子三位老人,在當地傳為佳話。
2003年,考慮家中經濟狀況,兒子想退伍應聘北京一傢俱樂部年薪40多萬的職位。穆秀芳教育兒子:「你是國家培養的,要回報的話,也要先回報國家和部隊,我們的日子再苦,你能為國家爭光,我心裡也高興。」兒子最終打消了這一念頭。
穆秀芳先後獲得山東省第四屆「十佳兵媽媽」、山東省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提名獎、德州市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等稱號。

馬付珍,65歲,平原縣龍門街道辦事處敬老院院長。先後榮獲縣「優秀共產黨員」、縣人民代表大會「優秀代表」等多項榮譽,2007年榮獲「感動平原」十大人物稱號。
1991年剛組建敬老院時,馬付珍主動請纓,她說「我打心眼裡就是想為這些老人做點奉獻,再苦再累我無怨無悔」。她十幾年如一日,精心照顧每一位孤寡老人,飲食起居處處為老人們著想。83歲的潘玉玲患偏癱一躺就是三年半,馬付珍親自送飯、喂葯、穿衣、洗頭、洗腳,天天為她換尿布。「要不是付珍,我們活不到今天。」18位老人都激動得贊不絕口。

邊方良,33歲,臨邑縣臨南鎮邊家村村民。2007年被授予「全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德州市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2006年6月22日上午,邊方良幹完農活回家,發現一個陌生人騎著摩托車停在自家門口,另一個陌生人正手持鐵棍從鄰居家走出來。警覺的邊方良發現鄰居家沒人,且院內新車被撬開了車門,斷定這兩人是偷車賊。見二人騎摩托車意欲逃跑。他大吼一聲「別跑!」一把將摩托車推倒在地。窮凶極惡的歹徒一人持磚頭、一人持鐵棍向邊方良襲來。搏鬥中邊方良頭部被鐵棍擊中,鮮血直流。但他仍頑強地堅持到其他村民趕來。入院後,他頭部縫了7針,40多天才康復出院。

黃平亮,41歲,慶雲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反瀆職侵權局局長。他先後主辦瀆職侵權案件33件41人,起訴判刑36人。2003年以來,他辦理的案件法院全部作了有罪判決。
他帶領的反瀆職侵權局先後8次被市、縣評為先進集體,在全市檢察機關業務對口考評中連續4年位居前3名。他個人先後11次被市、縣評為先進工作者,4次立功,曾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平安德州建設先進個人,被山東省人民檢察院評為優秀偵查員,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全國檢察機關嚴肅查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侵犯人權犯罪案件專項活動先進個人。2008年1月,榮獲全國十佳反瀆職侵權局局長稱號。

吳福增,55歲,樂陵市環衛處主任。
1990年,他挑起了人稱「三無單位」(無資金、無設備、無辦公地點)的環衛處主任重擔。17年來,他殫精竭慮,使樂陵市環衛處發展到擁有三科兩室一場五隊、幹部職工405人、環衛作業車輛38部、固定資產131萬元,樂陵市多年蟬聯省、市級衛生城市和文明城市。2006年他高票當選為「首屆感動山東十佳人物」;他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共和國十大傑出人物」「德州人民好公僕」等榮譽稱號及獎項72項,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被譽為「新時代的時傳祥」。

姜洪蘭,55歲,平原縣張華鎮東高村村民。榮獲德州市首屆「十大優秀母親」、2007年度平原縣「感動平原」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
2006年38歲的兒子得了尿毒症,丈夫患腦血栓卧床不起,姜洪蘭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看到只能靠透析維持生命且被病魔折磨的兒子,姜洪蘭心如刀割。她毅然將自己的腎捐給了兒子,使兒子重獲新生,成為全國第21例、德州市首例母子換腎的感人事例。她變賣了家中的100多棵樹木、15畝玉米,還走親訪友借錢,給兒子湊齊了手術費。目前,姜洪蘭正靠自己的勞動還清巨額外債。

魏學香, 84歲,臨邑縣孟寺鎮敬老院院長。先後榮獲省、市、縣「三八」紅旗手稱號,多次被評為「雙十佳人民好公僕」。
魏學香20歲入黨,30歲起擔任孟寺鎮馬堡村黨支部書記。1988年卸下村支書的擔子時,已64歲她看到鎮上十幾位孤寡老人無人照管,不顧家人反對,主動請纓擔起了敬老院院長。當時的敬老院只有兩排低矮且破舊不堪的平房和長滿荒草的院子。她帶領身體好的老人割草、養豬、種菜,想盡辦法積累資金以改善生活。為使老人們能夠吃飽、穿暖,她把鎮上的補助款全部用於老人們的生活費用,就連每月僅有的60元退休金和子女們給的零花錢也全貼補進去。在她的努力下,現在敬老院成為全省的二級模範敬老院。

傅立志,38歲,德百集團百貨大樓家電廣場總經理。
幾年來,他以超前的經營理念、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帶著800多名員工埋頭苦幹,用真誠的服務感動著顧客,將德百家電這塊金字招牌矗立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經營輻射半徑達200公里以上、年均銷售額以25%的速度遞增、資金周轉期10天、「綠色通道,排憂解難;領航州城,價格保證」的陽光服務溫暖大眾、售後保障惠及萬家……
他先後榮獲「山東省職業道德先進個人」、「德州市勞動模範」等稱號。德百家電廣場先後獲得「山東省富民興魯勞獎狀」先進集體、「山東省青年文明號」、「山東省青年突擊隊」稱號。

崔雪燕,32歲,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女子中隊中隊長。
1998年,從警校畢業的她主動來到一線站崗,一干就是十年。2004年,全市第一支女子交警中隊成立,崔雪燕走上了中隊長崗位。她帶領中隊民警用女性細膩、耐心等特有的人性化管理方式,樹起德州交警新品牌。中隊先後受到省市級婦聯、團委、公安系統的多項表彰,她本人也先後獲得市級「優秀共產黨員」、省級「巾幗建功標兵」、「個人三等功」等榮譽稱號。
每天,她總是第一個到崗,最後一個離開。休產假那一年,正值非典肆虐,警力緊張,在兒子只有兩個半月大的時候,便提前回到了工作崗位。2007年7月18日,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雨突降州城。她淌著沒膝的污水,冒著飄潑大雨上路指揮交通,在水裡泡了足足4個多小時。

魯英傑,38歲,中共黨員,現任德州市公安局運河開發區分局副局長兼刑警大隊長。多次被市、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人民好公僕,獲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德州市十大傑出青年」、全省老年維權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二等功三次、個人三等功七次。
擔任分局刑警大隊長以來,他帶領隊伍破獲各類刑事案件2500餘起,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1300餘名,刑事拘留1128人,先後偵破了「1·16」搶劫、殺人案,井冠森故意殺人案,「1·20」白骨案等重特大案件,建區以來15起命案全部破獲。所在刑警大隊先後被授予「全市偵破命案先進單位」「嚴打先進基層單位」「全市追逃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被團省委、省公安廳授予「青年文明號」,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2006年分局刑警大隊一中隊被公安部評為一級責任區刑警隊。

周培榮,52歲,寧津縣人民醫院院長。「讓群眾都能看得起病,讓醫患關系更加透明」,是她始終堅持的宗旨。
她親自起草制定了醫護人員「十不準」規定,杜絕了吃拿卡要、請吃請送等不良現象,還率先在全市成功推行了星級護理服務管理模式。她先後修建起了高標準的新病房大樓和門診大樓,引進先進醫療設備100台套,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手術室層流凈化,在全市縣級醫院率先開展了腫瘤放療、腹腔鏡手術等30多項新技術。
醫院先後被授予省級文明單位、省醫院管理先進單位、市「樹文明行醫新風、創百姓滿意醫院」活動先進單位、市職業道德先進單位等稱號。她本人兩次被省委、省政府記個人三等功,被授予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市人民好公僕、市優秀院長等榮譽稱號。

❺ 司法所所長先進個人事跡材料要從哪些方面去寫最好能具體一點,速度要快啊!

我去年寫過,還參加了比賽。
開頭介紹所長生平,比如所長放棄縣局安逸生活毅然版下基層為人民服務。
所長權先進事跡當然是以調解人民矛盾這個惠民項目為重點,寫的越煽情越好,最好是從人民不理解抵觸,經過所長是耐心勸解,終於達成和解,並且來感謝所長,但所長卻病倒了。。。。
然後各種工作指標也要匯報下,比如超額完成了多少普法工作,帶病接送了多少安置幫教人員。
最後展望65普法,作為一個工作人員所長是你學習的榜樣,我鎮的六五普法工作在所長的領導下一定會成功的。
這樣就成了。哈哈。

❻ 平凡中體現偉大的事例

1、大連市公共汽車司機黃志全,在行車中突然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里,他用最後的力氣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地停在路邊並拉下手動剎車閘;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將發動機熄滅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做完了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2、葉志平,被廣大網友親切地稱為「史上最牛校長」。作為校長,他知道,確保娃娃的安全責任重大,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安全教育,一遍又一遍在組織避險演習。當大地震驟然來臨時,2200多娃娃在1分36秒中全部撤離到操場上。

3、地震發生時,譚老師正在教室上課,他正講得起勁時,房子突然開始劇烈地抖動。譚老師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

聽到老師的喊聲,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房子搖晃得越來越厲害,可還有四名同學已經來不及沖出去了,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名學生。隨著轟隆隆一陣響,水泥板重重地砸在譚老師的身上,房子塌了。

經過一天一夜的搜尋,譚老師和四名學生終於被找到,「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學生們都還活著!」

4、地震發生時,他正在教學樓例行巡查,突然,一陣地動山搖,「不好,地震!」苟老師腦海中出現了這個可怕的念頭。

出於本能,他大聲地喊叫,讓學生趕快逃走,可他自己卻一次又一次地沖回教學樓救出學生。

當他再一次沖到三樓抱起兩名孩子向樓下跑時,頂樓轟然坍塌,一塊重約一噸的磚塊和混凝土砸向他的小腿,他將兩個孩子「藏」在懷中,用自己的身軀擋住了從天而降的磚塊。

5、在甘肅山區有位叫張學成的小學教師,被人稱為教壇的保爾。他就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甘為奉獻者之一,他的事跡使無數的讀者聞之落淚。

他任教的小學是當地條件最為艱苦的地區。就在張學成任教不到一年的時候,接二連三的不幸降臨到他身上。先是一次普通的靜脈注射,意外地使他下身偏癱;接著,他的左腿在進行化療時,不慎造成大面積燒傷;此後,他的左腳又遭到感染做了植皮手術。

1998年秋季,他又被醫生告知患有潰瘍性結腸炎,而且可能會發生癌變。病痛折磨著他的肉體,但並沒有削減他對教育的熱愛。路不能走了,他讓妻子牽著毛驢接送;講台上站不住了,他就趴在講桌上講課;學生們多次哭著把老師抬進教室。

冰雪天里,妻子抄起鐵杴在前面為他鏟腳窩,張學成緊跟身後,一跌一撞地向學校走去。一段正常人只需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夫妻倆卻攙扶著足足要走5個多小時。

他對學生關愛備至,即使在債台高築、生活異常艱難的情況下,仍然經常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為貧困生墊交學雜費、買學慣用品。他身殘志堅、紮根山區、獻身教育的事跡被廣為傳頌,被人們譽為「教壇保爾」。

熱點內容
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6:26:57 瀏覽:380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如何考核 發布:2025-02-07 14:39:47 瀏覽:619
法官詢問證人 發布:2025-02-07 14:31:30 瀏覽:331
最後一次出走社會與法 發布:2025-02-07 14:27:26 瀏覽:224
法律服務所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2-07 14:20:24 瀏覽:350
專利侵權管轄法院 發布:2025-02-07 14:15:12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