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遺囑以書面形式

民法典遺囑以書面形式

發布時間: 2022-02-09 01:51:14

1. 民法典遺囑與遺贈的區別是什麼

法律分析:法律相關規定,遺囑繼承與遺贈的區別在於遺囑受贈人是否為法定繼承人。公民可以立遺囑對個人財產進行處分。可以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或國家和集體。前者稱為遺囑繼承,後者稱為遺贈。繼承人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表示放棄,則視為放棄繼承,否則視為接受繼承。而受遺贈人應在知道後的六十天內對受遺贈表示接受或放棄,否則視為放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2. 民法典遺囑的形式有幾種

遺囑,是立遺囑人通過表達自己的意願,將個人合法財產預先進行身故後的分配。民法典繼承編(草案)中,從更尊重立遺囑人的真實意願角度出發,取消了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新增遺囑形式,並創設了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

背景

現行繼承法出台於1985年,根據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法律規定,立遺囑人需要通過自書或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等方式訂立遺囑,並需要見證人在場。隨著社會發展,更多的遺囑訂立方式出現。電腦、智能手機的普及,讓人們打開手機便可以開始錄像,甚至有機構開始探索互聯網「區塊鏈+遺囑」的存證方式。通過這些方式訂立遺囑,能否得到法律的認可?

草案亮點

●新增列印遺囑、錄像遺囑兩種遺囑形式;

●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立有數份遺囑的,以設立時間最後的遺囑為准;

●若立遺囑後又實施了與遺囑相反的法律行為,視為對遺囑相反內容的撤回。

專家解讀

行為與遺囑相反以行為為准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副院長、教授劉智慧表示,在民法典繼承編(草案)中,有多處條文都體現出法律對立遺囑人意願的尊重。

現行繼承法中,公證遺囑被確認為效力最高的遺囑形式,其餘形式的遺囑不得對公證遺囑進行撤銷、變更。但《民法典(草案)》對這一規定進行了較大修改,如果被繼承人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符合法定要件的最後一份遺囑為准,也就是說,遺囑效力確定的基本依據是遺囑意願表示時間的先後,而非是經公證與否。

公證遺囑有著規范的辦理程序,但要想對其進行撤銷或變更,同樣面臨復雜的流程。如果立遺囑人遇到緊急情況,又有新立遺囑的意願,嚴格的程序便成為了障礙。

此外,從草案中新增了列印遺囑、錄像遺囑,使得遺囑的法定形式得以豐富。民法典頒行後,立遺囑將變得更加便捷,這也是順應了時代發展和民眾對遺囑形式靈活多樣的需要。同時,草案規定遺囑訂立時需有見證人在場。

立遺囑人還可以「行勝於言」,用實施法律行為的方式處分自己的財產,如果其行為與所立遺囑內容相反,以其實施的行為為准。

草案新增的被繼承人寬恕制度中,同樣體現著對立遺囑人意願的尊重。即使繼承人曾經實施過隱匿、欺詐、脅迫訂立遺囑等可能喪失繼承權的行為,但其最終改過自新,被繼承人也表示願意寬恕,法律則不強制剝奪他的繼承權。給繼承人一個改邪歸正的機會,也可能讓被繼承人有機會得到更好的照料。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蘇雅

編輯:李拓

流程編輯 劉偉利

3. 民法典規定遺囑一直沒有執行會失效嗎

囑一直沒有執行不會失效,遺囑中的繼承人隨時可以隨時繼承遺產。受遺贈人應當在兩個月內作出是否接受遺贈的表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之時開始。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條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並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簽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
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
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後,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條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

4. 民法典規定遺囑繼承可以部分放棄嗎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法律規定,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所以可以部分放棄。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5.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遺囑的形式不包括()。 請選擇: A.自書遺囑 B.列印遺囑

這道題應該選B,遺囑分自書遺囑,公證遺囑,錄音錄像遺囑,這幾種類型。

6. 民法典規定的遺囑形式有幾種

一、自書遺囑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二、代書遺囑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條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並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簽名,註明年、月、日。
列印遺囑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 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註明年、月、日。
三、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 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四、口頭遺囑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後,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五、公證遺囑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條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

7. 《民法典》新規來了,設定遺囑最新原則是什麼

《民法典》頒布後,在保留原有的自書、代書、公證、錄音、口頭遺囑的基礎上,繼承編新增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兩種形式。遺囑的形式這么多,該選擇哪種好呢?

8. 民法典遺囑效力順序

法律分析:遺囑的效力低於遺贈撫養協議,高於法定繼承。也就說有遺贈撫養協議的,則按遺贈撫養協議分割遺產;沒有的按照遺囑分割遺囑,沒有遺囑的按照法定繼承順序分割財產。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9. 民法典中規定的遺囑方式有哪些

遺囑的形式包括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列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公證遺囑五種。遺囑的類型是比較多的,不同類型遺囑生效的條件是不一樣的。被繼承人立遺囑時,要注意遺囑生效的要件,需要見證人的,要找見證人見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 【自書遺囑】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條 【代書遺囑】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並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簽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 【列印遺囑】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 【錄音錄像遺囑】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 【口頭遺囑】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後,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條 【公證遺囑】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

10. 民法典對於自書遺囑的新規定,我自己在家寫一份遺囑就可以吧

什麼是遺囑
所謂遺囑是指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並於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遺囑共有以下幾個特徵:

遺囑
一、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
即遺囑是基於遺囑人單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預期法律後果的法律行為。
二、遺囑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
三、設立遺囑不能進行代理
遺囑的內容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由遺囑人本人親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如是代書遺囑,也必須由本人在遺囑上簽名。
四、緊急情況下,才能採用口頭形式
而且要求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以書面形式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口頭遺囑因此失效。
五、遺囑是遺囑人死亡時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
因為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以遺囑方式對其死亡後的財產歸屬問題所作的處分,死亡前還可以加以變更、撤銷,所以,遺囑必須以遺囑人的死亡作為生效的條件。
如果遺囑人沒有事實死亡,而是在具備相關的法律條件下,經有關利害關系人的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後,遺囑也發生法律效力,利害關系人可以處分遺囑當事人的財產。如果在短期內遺囑人重新出現,那相應的財產可以退還遺囑人;如果時間較長,類如超過兩年以上以及財產出現了無法退還的情況,則受益人應當對遺囑人的基本生活在其受益的范圍內提供幫助,但法定義務人不受此限。

熱點內容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如何考核 發布:2025-02-07 14:39:47 瀏覽:619
法官詢問證人 發布:2025-02-07 14:31:30 瀏覽:331
最後一次出走社會與法 發布:2025-02-07 14:27:26 瀏覽:224
法律服務所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2-07 14:20:24 瀏覽:350
專利侵權管轄法院 發布:2025-02-07 14:15:12 瀏覽:453
良知下集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 發布:2025-02-07 14:14:00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