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用法
『壹』 在我國司法中可以直接使用憲法嗎
在現行憲政體制下,憲法解釋的權力專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無權解釋憲法也無權進行憲法司法。最高人民法院40多年來依據憲法和法院組織法的規定嚴格遵守了在判決中不直接引用憲法條文的慣例。法院不得解釋和直接適用憲法或者說民事法官不能直接引用憲法條文判案是由現行的憲政體制和國家機關的權力分配構架所決定的
『貳』 民法的基本原則在司法實踐中如何使用
1、平等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適用。
2000年5月,一名顧客將某快餐店告上法庭,原因是,該快餐店廣告寫宣傳:「每位18元,公務員16、兒童9元、當天生日者免費就餐」的字樣。同時也進行了消費,但是該顧客認為,自己同國家同國家公務員在吃飯就餐的時候屬於平等身份,故要求返還差額的兩元錢。但是該案在受理過程中,將原告的上訴駁回,原因是,法律條文中沒有明確規定國家公務人員在消費時商家不能給予優惠,也沒有規定對不同消費者的不同收費方式。因此駁回了訴訟請求。
不過,合同的自由原則盡管適用於司法過程中的自願原則,但是很多學者通過《合同法》中的「一般規定」的理解已經超過了「自願原則」的范疇規定,將合同的自由原則設定成我國合同法中的一項基本原則,也就是說,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前提下,法官還是要尊重當事人的自願原則和自由意思。
『叄』 在司法裁判中,處理發條竟合的司法使用原則主要包括
摘要 法條競合,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具有包容關系的具體犯罪條文,依法只適用其中一個法條定罪量刑的情況。法條競合在德國刑法理論上,占支配地位的觀點將其分為特別關系、補充關系和吸收關系。日本刑法理論的通說認為,法條競合除了上述三種形式外,還有擇一關系這種形式。所謂擇一關系,是指可以同時適用於一個行為的數個構成要件相互處於可以兩立的關系時,只適用其中某一構成要件,排除其他構成要件的適用。不過,日本也有學者認為,擇一關系所針對的情形,實際上只不過是事實認定的問題,並非各法條本身的競合。法條競合時適用法律的原則是:(1)特別法優於普通法;(2)重法優於輕法。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肆』 1.民法中新舊司法解釋沖突時應該怎樣使用 2.刑法中新舊司法解釋沖突時應該怎樣使用
民法中新法優於舊法;刑法中是從舊兼從輕。
1、民法中,新舊司法解釋之間是同一位階關系,應當使用新法。
2、《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這一規定體現了在新舊法適用方面「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原則,同時從保護當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又有條件地採取了從新原則,可以歸納為「從舊兼有利」原則。按此規定,新《商標法》和《實施條例》原則上不溯及既往,即新法和條例只能規制其生效後的事件和行為,對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為不具有回溯適用的效力。
3、法律適用實體問題上的「法不溯及既往」原則,主要表現在新法施行後對舊法下發生的行為仍然適用舊法。在程序問題上,由於新法後進行的程序行為,發生時有效的法律已經是新法,故其適用新法並不違反「法不溯及既往」原則。這就是通行的「程序從新,實體從舊」原則,即關於程序問題的法律適用,原則上對於新法施行後所為的行為,應該按照新法規定的程序進行,新法施行前已按照舊法規定的方法、步驟、時限等執行的程序繼續有效。關於實體問題,行為發生在新法施行後的,適用新法的規定;行為發生在新法施行前的,新法生效後原則上也應適用舊法的規定。
『伍』 1.民法中新舊司法解釋沖突時應該怎樣使用
「新規代替舊規」。這是適用司法解釋的基本原則。
只要出台新的司專法解釋,之前與之相對抗屬的司法解釋相應條款自然失效。
出台新的司法解釋,多數文件最後都會有一句類似這樣的文字:「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有的司法解釋可能沒有,凡是沒有的,同樣本著「新規代替舊規」的原則。
『陸』 如何使用司法職業資格證
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司法部會頒發法律從業資格證書,司法部部長簽名(雖內然是復印的),然後你就有了容當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的資格了。但是法官檢察官要先考公務員,律師要到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再去司法局申請律師資格證,公證員我不清楚。基本上這個法律從業資格證,是進入司法或者律師的敲門磚,是用來換其他四個職業證書的。
『柒』 司法考試法條應該怎麼使用呢
先看幾遍目錄,熟悉框架結構,然後開始逐章記憶,接著實行「難點明確化」。假設一本厚厚的法規看過一遍還是全新的沒有任何記號,到第二輪復習時,難道你再把法規全部重看一遍?這是不可能的。建議第一輪復習把重點劃出來,第二輪復習時將這些重點中你遺忘的或者可能會遺忘的知識做新的記號。對前述做了記號的法規,進行專門記憶,很多人自認為已經記住,但一旦考核就記不得了,或者自認為都理解了,其實沒有記住,對這些知識需要專門記憶。
『捌』 公務員參加司法考試有什麼用
1、通過司法考試可以從事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等工作,今年司法考試大改革,在原有人群范圍的基礎上新增加了法律顧問、仲裁員以及政府部門中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等人員也要通過司法考試才有資格上崗。
2、公司的法務人員主要是為公司提供提供經常性法律服務,比如就公司涉及的有關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或進行指導,草擬、審查法律文書,維護公司合法權益;協助有關業務部門對有關經營或重大事項的決策或談判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等,也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
3、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和主觀題考試成績合格,經審核符合資格授予條件的人員,由司法部授予法律職業資格,頒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統一頒發相關證書並可以從事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的工作。
註:司法考試,全稱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和《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法律類職業證書考試。
(8)司法用法擴展閱讀:
司法考試的基本內容:
司法考試主要測試應試人員所應具備的法律專業知識和從事法律職業的能力。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命題范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為准。客觀題考試採用閉卷的方式。主觀題考試配備法律匯編,在民族自治地方組織國家司法考試,可以使用民族語言文字試卷進行考試。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註:司法考試分為同年度客觀題考試和主觀題考試,客觀題每張試卷分別為分150分,主觀題滿分180分。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具體考試時間和相關安排在舉行考試三個月前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