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拿破崙對民法典的評價

拿破崙對民法典的評價

發布時間: 2022-02-10 00:48:17

『壹』 怎樣評價拿破崙的《民法典》

。」《拿破崙法典》(又稱《法國民法典》或《民法典》)。是中國法學教育中民法學的必講課程,但只有民法碩士研究生、博士生才有可能會去通讀它長達2281條的條文。在我們興師動眾起草《中國物權法》的時候,我們不由得要想起這個法典。因為眼下我國的民法學者在爭論的好多民法物權原理,200多年前這個法國皇帝組織的法學家已經解決好了。
1789年6月,法國大革命時代的國民議會通過決議宣布,「所有各類賦稅與奉獻,凡未經議會正式明確批准者,在全國各省份概予停止」,國王也無權決定稅收。國王路易十六為此大怒,解除了主張稅收權歸議會的財政總監內克的職務。
國王與國民議會的矛盾激化了。7月,巴黎城被起義者控制。巴士底獄被攻克。以「誰有權決定賦稅」為起因的法國大革命就這樣全面爆發。1792年9月,統治法國上千年的君主制被廢除,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1799年拿破崙亂中奪權,發動「霧月政變」,成立執政府。
10個月後,他下令成立由四名委員組成的「民法起草委員會」,規定委員必須在11月內完成民法起草。起草委員會按期完成了民法草案,經大理院和上訴院研究修改後,提交參政院討論修改。參政院圍繞民法草案,共召開了102次討論會,拿破崙親任主席並參加公議97次。法典最後經立法院一致通過。於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了這部人類歷史上的典範性法典。被拿破崙任命為民法起草委員的四人是大理院長特龍謝(Tronchet)、羅馬法專家馬爾維爾(Malleville)、政府司法行政長官普雷阿梅納(BigotdePréameneu)、及海軍法院推事波塔。
《拿破崙法典》又稱為《法國民法典》,它是資產階級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產物,於1804年公布施行。經過多次修訂,現仍在法國施行。它最初定名為《法國民法典》 ,1807年改稱為《拿破崙法典》 ,1816年又改稱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稱為《拿破崙法典》,但從1870年以後,在習慣上一直沿用《法國民法典》的名稱。

《拿破崙法典》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法典,原則鮮明,編排合理,邏輯嚴謹,語言簡潔,是世界法制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部誕生於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為保衛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果實而制定的。隨著拿破崙在歐洲的軍事擴張,《拿破崙法典》也被應用到法軍所到之處。由於該法典的系統性、完整性和規范性,因而對後來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產生了巨大影響,起到了立法規范的作用,從而具有了廣泛的世界意義,其內在的價值和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光彩奪目。

『貳』 拿破崙是如何評價《法國民法典》的

在拿破崙頒布的五部法典中,拿破崙最引以為豪的是《法國民法典》,他這樣版評價這部自己親自權主持編制的法典:「我一生的真正光榮不在於打了40個勝仗,而是那不能被遺忘的、將萬古長存的我的民法。」《法國民法典》後來改名為《拿破崙法典》,但在拿破崙下台後又恢復原名。

『叄』 評價拿破崙的一系列立法

1804年頒布《拿破崙法典》(即《民法典》)、1807年頒布《商法典》、1810年頒布《刑法典》,這些成文法典成為了近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社會的法律規范。
《拿破崙法典》原名是《法蘭西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資產階級民事法典,分3篇,35章,2281條,法典於1804年推出,大多數條款拿破崙都親自參與了討論,據說,在召開的關於民法典制定的100多次會議中,拿破崙親自出席的就有90多次,《拿破崙法典》已不再單純是一部法學作品,而是代表著鮮明的時代和政治的色彩,正因為拿破崙做出的突出貢獻,《法國民法典》又被稱之為《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法典》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憲法、商法,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法制體系,構成了拿破崙時代乃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法國六法體系。這些成文法典的制定極大的促進了當時乃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法國法制社會的法律規范。《拿破崙法典》還包括物權、債權、婚姻、繼承,以及許許多多沿用至今的民法概念,是第一部把當時的基本原則、精髓完整傳承到近現代社會的民法。
《拿破崙法典》,在法律上保障了新建立的小農土地所有制。其確保了私人財產所有權的神聖不可侵犯,確立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品交易和價值秩序,進一步的傳播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果實,維護了法國普通民眾的基本人權。將《人權宣言》中關於財產權、名譽權等基本人權概念化、具體化,正因為如此,許多人認為《拿破崙法典》是法國大革命結束的一個重要標志和產物。
《拿破崙法典》在拿破崙軍隊佔領的國土曾強行實施,因此在歷史上流傳甚廣,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所有法律幾乎都借鑒了這部法典,它規范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代表了資產階級的利益,體現了法國大革命的原則、精髓,
當拿破崙兵敗,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時曾說:「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那四十多次勝仗(實為五十餘次),滑鐵盧一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的全部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們忘記的,它將永垂不朽—就是我的這部《法國民法典》。」

『肆』 如何評價「拿破崙」和「拿破崙的對外戰爭」《拿破崙法典》的意義及影響

拿破崙評價:在各個政治家,軍事家眼中,他是個天才,軍事天賦無與倫比,雖然一生中只輸了一次。 一個人的一生,對於自己來說,沒有積極、消極的說法,這只是他對別人的影響,喜歡者、崇拜者就是積極的影響,反對者、厭惡者就是消極的影響,但以他個人來說,他的一生是成功的,影響了整個歐洲,那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 拿破崙的對外戰爭評價:法國大革命的戰爭起初是民族戰爭,而且也確實是這樣的戰爭。 這些戰爭都是革命的;保衛偉大的革命,但是,當拿破崙建立了法蘭西帝國,奴役歐洲許多早巳形成的、有生存能力的民族大國的時候,法蘭西的民族戰爭便成了帝國主義戰爭,而這種帝國主義戰爭又產生了反對拿破崙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戰爭。 《拿破崙法典》的意義及影響:對於鞏固和發展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立資產階級的法律制度體系都有著重要意義。《法典》對於農民小土地所有制的肯定,贏得了法國廣大農民的支持,成為拿破崙粉碎國內外復辟勢力,進行一系列戰爭的堅強保證。在《法典》頒布後的對外戰爭過程中,拿破崙又把這一法典的許多條文和原則推廣到廣大被征服地區,從而對歐洲許多國家的法律制度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伍』 客觀的評論拿破崙的《民法典》

(一)《拿破崙法典》不但是當時惟一之重要民法典,而且是以整個法典去統一全國民版法的首次成功。因此,權各國不編纂民法典則已,編纂則幾乎必須以《拿破崙法典》為模範。固且,普、奧二國的民法典之產生也還很早,且有相當的完善,然而因為那時的普、奧都是小國,故不能如《拿破崙法典》之易引起國際之注意。

(二)《拿破崙法典》之形式及內容均甚完備,它的編制又是取法當時歐人所習誦的蓋氏《法學階梯》,故易受歡迎。

(三)《拿破崙法典》之文字為法文,而法文在十九世紀幾為國際間之普通語言;所以容易為一般人所了解。

(四)《拿破崙法典》是以時代最偉大且最受崇拜之人物(Napoleon)而命名,故易引起人們之景慕、注意。

(五)《拿破崙法典》自命為最合理性,且最富於平等觀念及普遍性。因此,它不但能合十九世紀之時代思潮,且易為各國所仿慕、效法。

(六)法國在革命後,教育上有極大的改革,尤其是大學教育方面。由於這種的改革,法國大學之法律教育遂特別發達,幾執全歐之牛耳。他國負笈來學者,為數甚多,這點對於《拿破崙法典》之推廣,亦不無關系。

『陸』 應該怎樣評價<<拿破崙法典>>

拿氏對於法國《民法典》之制定既煞費苦心,他對於其推廣傳播,自亦不遺餘力。凡氏武力所至,莫不《法典》隨之。一方面,這固且是由於拿氏對於他的《法典》之優美完備有極端之信仰;它方面,他卻也想藉法律之統一來保障他武力侵略的勝利。這種由於被動或壓迫而採用《拿破崙法典》的國家,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第一類是《拿破崙法典》施行時已屬於法國版圖者。這裡麵包括比利時(Belgium)、盧森堡(Luxemburg)、巴納丁各國(Palatine States)、菜因普魯士(Rhenish Prussia)、嚇茜打姆斯達(Hesse Darmstadt);以下均在萊因河(Rhine R.)之左岸。此外,尚有日內瓦(Geneva)、沙埃禾(Savoy)、裴德茫(Piedmont)及巴馬(Parma)、裴亞纏差(Piacenza)、二伯域(Duchies)。

第二類是由於拿破崙武力之徵服而奉行其法典者。這裡麵包括義大利(1806年3月15日起)、荷蘭(1810年10月18日起)、漢西亞諸城(Hanseatic cities,1810年12月13日起)、勃格大伯域(Grand Duchy of Berg,1811年12月17日起)。

第三類是在拿氏威脅之下,自動採用其法典者。這裡麵包括韋士費利亞(Westphalia)王國(1808年1月1日起,是時Hanover已合並為王國之一部分)、巴登(Baden)、佛蘭克佛(Frankfort)、那梭(Nassau)、渥梭(Warsaw)、諸大伯域(Grand-chies)、瑞士之某幾省、坦屹(Danzig)自由城、依里利亞(Illyria)王國及奈汨(Naples)王國。

十九世紀是國家主義的時代;國家統一及國家復興之種種運動,均曾如火如荼,再接再厲,並且都產生了光明燦爛的結果。在歐洲,有德意志、義大利、比利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及希臘六國之勃興。在南美州,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各殖民地曾得北美合眾國之幫助而獨立成為十五個自主國。在東方,日本、暹羅、士耳其及埃及四國都竭力摹仿歐化,冀自置於現代國際團體之列。以上二十五個新興的統一國家,其人種及政體雖多不同,但她們卻都曾努力於建立一個統一的整個的民法典。這種以統一的、整個的法典來劃一全國之法律生活或保障國內之政治統一的觀念,可說完全是受了《拿破崙法典》的激刺、鼓勵或暗示。這是《拿破崙法典》最重要、最根本的貢獻。只此一點,它對於那些國家的影響已經是不小了。除此之外,各國民法典在內容上和技術上受了《拿破崙法典》影響的為數也很不少;但是她們的影響之程度深淺卻不一致。我們可將她們分為下列三類來講:

第一類是拉丁民族的國家。這裡麵包括南美洲的十五個共和國,比利時、羅馬尼亞、義大利、西班牙、塞爾維亞(Serbia)等國。這些國家的民法典受《拿破崙法典》的影響最深,有的幾乎完全抄襲,連文字都沒有多大的改變。例如拿氏法典第七條是:"私權能力與公民資格無關。公民資格之取得及保有,須依憲法之規定。"羅馬尼亞民法第六條是:"私權能力與公民資格無關。公民資格之取得及保有,須依本法第十六條之規定。"巴西民法第三條是:"關於私權之取得及享有,外人與公民同等待遇。"又如拿氏法典第八條是:"凡法國人均享有私權。"羅馬尼亞民法第七條是:"凡羅馬尼亞人均享有私權。"巴西民法第二條是:"凡人均有私權及私義之能力。"其酷似之處,可見一斑。

第二類是日爾曼民族及斯拉夫民族的國家(如德、瑞、奧、荷等)。這些國家對於編纂統一法典之熱忱頗不一致;對於拿氏法典之摹仿心,亦較淡薄。這固且是由於民族文化之不同,然而她們對於拿氏和法國感情之惡劣,亦未始不是重要原因。是故她們不編纂統一法典則已,編纂則寧以普、奧兩國的《民法典》為樣本。所以《拿破崙法典》對於這些國家的影響,可說是微渺而且間接。然而我們決不能說它不存在。即如與《拿破崙法典》"分庭抗禮"的德國《民法典》,它關於"動產所有權之佔有取得"和"所有權及佔有權之契約轉移"兩種制度,卻都放棄了其本國歷來的習慣法而採取《拿破崙法典》上之規定。

第三類是東方各國。這裡面,以希臘受《拿破崙法典》影響最深。她的《民法典》摹仿拿氏法典之程度決不在南美各國之下。例如希臘民法第九條是:"私權之享有與公民之資格無關。公民資格之取得及保有,須依《憲法》之規定。"第十條是:"凡希臘人均得享有一切私權。"我們試把它們同拿氏法典第七、第八兩條比較一下,便知其"惟妙惟肖"了。土耳其1869年之舊《民法典》(即所渭Mejelle)原是冶宗教習慣和法律制度於一爐。但1924年5月1日頒布的新《民法典》則曾把宗教成分廢除,而竭力摹仿《瑞士民法典》。它受《拿破崙法典》的影響,可說是很小。埃及在1874年設立"混合法院"(Mixed court)的時候,便用的是法國法律。1883年她被英人佔領時,法國法仍舊存在。英人雖屢欲更改,然均無甚成效。故今日埃及之私法可說仍是以《法國民法典》為基礎。其實,埃及今日一切的文化、制度似乎都和法國最相接近,固不僅法律為然。日本在1870年明治維新的時候,其政府曾正式命人把《拿破崙法典》譯為日文。1880年並請法人布賞那德(Boissonade)氏撰擬《民法草案》。布氏的草案多半是根據拿氏法典及其後之修正案。該《草案》在日本實際上幾乎生效了十六年,因為它雖非正式的法律,卻被當時一般法官當做"法理"或"原則"看待、援引。同時英美法亦為日本學府(尤其是東京帝大)所講誦,而所謂"英美派"亦應時而生。當布氏《草案》1890年將交國會通過的時候,"英美派"堅持異議,遂釀成所謂"法國派與英美派之爭"。然1896年《日本民法典》頒布時,其內容已非法國法,亦非英美法,而為德國法了,但這並非出人意料的事情,因為那時的日本對於德國的文物制度已經是醉心傾慕,竭力效顰了。至於我國民法典的編制,大都是參考日、德及瑞士法典,受《拿破崙法典》的影響似乎很少。

智利法學家阿魯凡勒茨(Alvarez)氏嘗說,《拿破崙法典》所引起及代表之法典編纂運動,對於英美法之法典化和國際法之編纂均有影響。誠然,自某種意義言,阿氏之說並非全無真理,但是那種影響未免過於微渺,我們暫不具論。

從上面看來,《拿破崙法典》除了對於十九世紀法典運動有一最根本的貢獻之外,它在內容上及技術上曾經直接發生過影響的,不下二十餘國。至於間接受過它底影響的,更是不勝枚舉。然考其所以能影響如是之大的原因,我們約可舉出下列數端:

(一)《拿破崙法典》不但是當時惟一之重要民法典,而且是以整個法典去統一全國民法的首次成功。因此,各國不編纂民法典則已,編纂則幾乎必須以《拿破崙法典》為模範。固且,普、奧二國的民法典之產生也還很早,且有相當的完善,然而因為那時的普、奧都是小國,故不能如《拿破崙法典》之易引起國際之注意。

(二)《拿破崙法典》之形式及內容均甚完備,它的編制又是取法當時歐人所習誦的蓋氏《法學階梯》,故易受歡迎。

(三)《拿破崙法典》之文字為法文,而法文在十九世紀幾為國際間之普通語言;所以容易為一般人所了解。

(四)《拿破崙法典》是以時代最偉大且最受崇拜之人物(Napoleon)而命名,故易引起人們之景慕、注意。

(五)《拿破崙法典》自命為最合理性,且最富於平等觀念及普遍性。因此,它不但能合十九世紀之時代思潮,且易為各國所仿慕、效法。

(六)法國在革命後,教育上有極大的改革,尤其是大學教育方面。由於這種的改革,法國大學之法律教育遂特別發達,幾執全歐之牛耳。他國負笈來學者,為數甚多,這點對於《拿破崙法典》之推廣,亦不無關系。
參考資料: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43004&typeid=39

『柒』 怎樣評價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法典》共有2881條,是拿破崙治國的根本大法,它肯定了資產階級對封建階級的勝利,宣布資產階級的私有制神聖不可侵犯,承認土地制度變革的既成事實,確保農民的土地所有權。恩格斯說,《拿破崙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法典」。(《馬恩選集》第四卷,第248頁)它「以法國大革命的社會成果為依據並把這些成果轉變為法律」(《馬恩選集》第三卷,第149頁)。《拿破崙法典》對於鞏固和發展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立資產階級的法律制度體系都有著重要意義。《法典》對於農民小土地所有制的肯定,贏得了法國廣大農民的支持,成為拿破崙粉碎國內外復辟勢力,進行一系列戰爭的堅強保證。在《法典》頒布後的對外戰爭過程中,拿破崙又把這一法典的許多條文和原則推廣到廣大被征服地區,從而對歐洲許多國家的法律制度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恩格斯指出:「這部法國革命的法典,直到現在還是包括英國在內的所有其他國家在財產法方面實行改革時所依據的范體本」(《馬恩選集》第三卷,第395頁)。

第一次確認了民事權利平等、財產所有權的契約自由等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為法律形式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打擊了封建勢力,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因其是適應資產階級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資產階級的烙印。

『捌』 請總結一下拿破崙民法典的影響!

①在此以前,法國的民法是不統一的,南部是成文法地區,施行羅馬法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北部是習慣法地區,施行淵源於法國人民的法律傳統而經官方文件認可的一般習慣和地方習慣。由於當時的民法分歧,適用不便,因此,法國1791年的憲法明文規定,要制定一部適用於整個王國的民法典。

②取得革命勝利的資產階級需要一部新的民法典鞏固其勝利並發展資本主義。1789年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這樣重要的政治和經濟變革不可能不伴隨著法律的變革。雖然法國在《法國民法典》制定前已公布施行了一些進行重要改革的法律和法令,如1791年制憲議會廢除長子的一切特權和廢除指定世襲財產補充繼承人制度的法令,但還遠遠不夠,為了鞏固革命成果,發展資本主義,還須制定一部內容廣泛的新的民法典。

列寧把以掠奪為目的的侵略別國領土的戰爭稱之為帝國主義戰爭,他寫道:「拿破崙的帝國主義戰爭繼續了許多年,佔去了整整一個時代,表現了帝國主義關系和民族解放運動交錯在一起的異常復雜的情景。結果,歷史經過是無能為力的。交戰雙方在戰爭中追求的決定性的目的和在戰斗行動中使用大量軍隊,改變了戰略的特點。集中步兵和騎兵在炮兵的支援下給敵人以猛烈打擊的進攻,成了戰斗行動的基本方法。拿破崙的戰略特點是力圖以一次或數次總決戰決定戰局或整個戰爭的成敗。拿破崙廣泛實施重兵機動,以求創造對總決戰有利的形勢和保證在主要方向上的對敵優勢。拿破崙戰爭進一步發展了戰術。各國軍隊都採用縱深戰斗隊形,即射手的散開隊形與步兵的縱隊相結合的隊形。預備隊成為戰斗隊形的組成部分。縱隊作縱深配置,增強了步兵在戰斗中的突擊力量,軍隊能夠在戰場上更廣泛地實施機動。十九世紀初,許多新的作戰方法的改進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拿破崙的統帥才能分不開的。拿破崙戰爭決定了十九世紀前半期軍事學術發展的基本趨勢。

熱點內容
欠條的法律效力幾年 發布:2025-02-07 11:57:28 瀏覽:827
法學張曉晨 發布:2025-02-07 11:41:41 瀏覽:449
城區法院纏 發布:2025-02-07 11:29:53 瀏覽:6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 發布:2025-02-07 11:22:18 瀏覽:643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傳 發布:2025-02-07 11:06:53 瀏覽:119
2017婚姻法關於房產 發布:2025-02-07 11:06:10 瀏覽:562
民法典解讀講座 發布:2025-02-07 10:40:24 瀏覽:384
勞動法對工種的分類 發布:2025-02-07 10:31:10 瀏覽:262
吉林省司法改革 發布:2025-02-07 10:23:22 瀏覽:376
成都西同律師 發布:2025-02-07 10:21:42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