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訂民法典
『壹』 請問民法典幾年修訂一次
咱們國家還沒制定民法典呢!
現在是民法通則,每年開人大的時候就可以提出修改案,通過的就可以修改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修改的權利。人大代表及人大代表團、個專門委員會可以提議案。
『貳』 民法典規定的內容是什麼
自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是頒布和實施,民法典里主要規定的是民事活動中的法律約束。涉及公民民事行為,但程度不至於達到刑事責任的,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指導和依據。
民法典對於日常司空見慣的買賣行為更是用了極大的篇幅進行了約束和規定,如合同的有效性,法人的構成等。同時對於合同還進行了分類規定和約束,對於經濟一般活動的指導性大大加強。
民法典屬於日常生活的法律大典,對於每一個中國公民來說,都應該認真學習和理解其指導意義。
『叄』 民法典頒布時間
你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從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並且在《民法典》實施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等民事方面法律同時廢止。《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民法典》實際上並不是新的法律,它是九部法律的一個合集,包括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物權法等,所以民法典施行後,舊的法律將會被廢止。早在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組織力量起草民法典,後由於反右斗爭擴大化而終止。1962年民法典再次被提議起草,於1964年完成了草案,後又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1979年,民法典第三次起草,1998年又再次編篡民法典,均沒能成功。最後於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意味著民法典誕生了,正式的施行時間是2021年1月1日。
民法典的誕生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中國法治向前發展了一大步。同時,民法典的施行也就意味著舊的規定將會被廢止,需要遵守新的規定,其中就存在民法典施行前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規定的問題,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中有詳細說明。
【法律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條__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實行時間是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已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正式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伍』 民法典共多少條
被譽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的《民法典》,總計達1260個條文。只有第一時間吃透民法典條文,才能泰然處之,安心迎接變化。《民法典》1260條全文解讀
《民法典》中「原文保留」現行法規定約457條,對現行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實質性修訂」約246條,「新增」條文約148條——針對一千兩百多個條文,法律名家講堂邀請立法專家楊立新教授、謝鴻飛教授、馬憶南教授、朱廣新教授等逐條解讀民法典條文。
『陸』 民法典改名字最新規定是什麼
1、未滿十八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2、十八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申請修改姓名被拒絕,或者限制姓名所引用的文字,從法理上來說,都是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權,公民可以通過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來維護自己合法的姓名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一條國家決定換發新一代居民身份證、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公民姓名變更或者證件嚴重損壞不能辨認的,公民應當換領新證;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出現錯誤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更正,換發新證;領取新證時,必須交回原證。居民身份證丟失的,應當申請補領。
未滿十六周歲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請換領、換發或者補領新證。公民辦理常住戶口遷移手續時,公安機關應當在居民身份證的機讀項目中記載公民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變動的情況,並告知本人。
『柒』 民法典有對探親假規定的修訂嗎
民法典有對探親假規定的修訂。探親假是指職工與配偶、父母團聚的時間,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給予路程假。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條例,享受探親假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主體條件,只有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職工才可以享受探親假待遇。時間條件,工作滿一年。事由條件,一是與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二是與父親、母親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個白天。職工與父親或與母親一方能夠在公休假日團聚的,不能享受本規定探望父母的待遇。需要指出的是,探親假不包括探望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新婚後與配偶分居兩地的從第二年即可開始享受探親假。此外,學徒、見習生、實習生在學習、見習、實習期間不能享受探親假。探親假期分為以下幾種:探望配偶,每年給予一方探親假一次,30天,未婚員工探望父母,每年給假一次,20天,也可根據實際情況,2年給假一次,45天。已婚員工探望父母,每4年給假一次,20天。探親假期是指職工與配偶、父、母團聚的時間,另外,根據實際需要給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在內。凡實行休假制度的職工,應該在休假期間探親;如果休假期較短,可由本單位適當安排,補足其探親假的天數。
法律依據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 第三條 職工探親假期:(一)職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給予一方探親假一次,假期為三十天。(二)未婚職工探望父母,原則上每年給假一次,假期為二十天。如果因為工作需要,本單位當年不能給予假期,或者職工自願兩年探親一次的,可以兩年給假一次,假期為四十五天。(三)已婚職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給假一次,假期為二十天。探親假期是指職工與配偶、父、母團聚的時間,另外,根據實際需要給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在內。
『捌』 民法典關於寵物的規定
民法典關於寵物的規定具體如下:
1、單位和個人飼養的犬只,應按規則定期免疫狂犬病疫苗,憑動物診療組織出具的免疫證明,向所在地養犬掛號機關申請掛號。帶犬外出時,應按規則佩戴犬牌,並按規則繫上犬繩等,防止犬傷人,傳播疾病。從五月一日起,遛狗不系繩子、不帶犬牌將涉嫌違法;
2、對飼養的犬只不按規則進行狂犬病免疫接種的,由縣級以上當地人民政府農業鄉村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
3、動物疫病防備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在給犬只注射狂犬病疫苗後,確認免疫證和犬種等信息後,向養犬人發放《大同市狂犬病免疫證》。
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凈化、消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防控人畜共患傳染病,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和人體健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條 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二百四十八條 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條 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動物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二百五十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玖』 合同法改為民法典
摘要 《合同法》是合同法典,而不是民 在民法典體系設計上,我國合同法體系安排遵 法典的合同法編。. 在廢除《債法總則》安排民法典體 循傳統德國潘德克吞體系,即民法總則———債法總 系的基礎上,對現行《合同法》的修改,應當回歸於民 則———合同法總則路徑。. 作為潘德克吞學派結晶的 法典,即從合同法典形式到合同法編,以實現民法典 德國民法典,其具有科學緊密的概念以及嚴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