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威脅

民法典威脅

發布時間: 2022-02-10 21:31:17

A. 民法典公共場合辱罵他人行政處罰第幾條

公共場合辱罵他人,不適用民法典,民法典中沒有這樣的規定。
公共場合辱罵他人,屬於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一般處行政拘留。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B. 婚前任何一方威脅,恐嚇達到離婚目的,民法典有罪嗎

婚前任何一方威脅,恐嚇達到離婚的目的,民法典會判定有罪

C. 新民法典對在微信群里恐嚇辱罵他人如何處理

涉嫌侵權,如有損失可以要求對方賠償。
情況嚴重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尋求幫助。

D.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關於男方的威脅或者恐慌女方結婚怎麼處理

如果已經結婚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銷婚姻的請求,若威脅恐慌危及到生命,也可以在申請撤銷婚姻的同時申請保護令。
如果沒有結婚,我認為,先進行警告,如果男方的威脅和恐慌已經嚴重干擾到你的正常生活,構成了騷擾,這樣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報警處理。

E. 民法典家庭暴力追究責任

根據你的敘述家暴行為在村委會調解不成的情況下可以向公安局報案讓 警察介入處理貨到法院起訴家暴者讓 法律制裁家暴者的違法行為維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

F. 民法典對惡語傷人的有何規定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G. 民法典性騷擾怎樣處罰

《民法典》第1010條規定:「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本條確立了「個人+單位」的反性騷擾機制。
一、行為人的責任構成
由於《民法典·人格權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對人格權保護、侵權保護採納了一般條款模式,即便本條不予規定,實施性騷擾的行為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但本條規定了性騷擾行為的責任構成與單位的安全保障義務。就行為人責任而言,本條明確的構成要件有二。
一是在侵權行為上,「對他人實施性騷擾」意味著,性騷擾不限於異性之間,同性之間的性騷擾也在禁止之列。
就空間而言,性騷擾行為不限於工作的場所、學習的場所,還包括其他與工作、學習內容有關的場所、空間,比如出差地、旅館、飯店等。
二是在過錯方面,只有故意才叫「騷擾」,性騷擾行為應以故意為要件,過失行為難以構成性騷擾。這就將性騷擾與對他人私密部位的「誤傷」區別開來。
值得注意的是,在集體工作時講葷段子的情形,對其是否構成侵權的判斷,應作此區分:若行為人並未針對特定主體,受害人也沒有表示反對的,不應構成性騷擾;若行為人針對特定主體,又違背他人意願的,應當構成性騷擾。
二、單位的安全保障義務
《民法典》第1010條第2款規定,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有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以防止和制止性騷擾行為的義務。這就意味著,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負有預防、處理性騷擾行為的安全保障義務。
此種安全保障義務的確立,在預防、處置性騷擾行為的功能之外,也有利於受害人收集證據。
關於本條第2款「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的理解,「等」字昭示,不應將「利用職權、從屬關系」作為單位承擔責任的構成要件,而應將其作為單位安全保障義務的內容,意在強調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的違法性。因此,行為人未利用職權、從屬關系實施性騷擾的,單位若違反了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的安全保障義務的,仍應承擔責任。
三、單位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責任形式
《民法典》第1010條第2款雖然規定了單位有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的安全保障義務,卻未言明違反義務時的責任形式,從而留下了解釋的空間。對此,我國學者普遍承認性騷擾行為的用人單位的替代責任(僱主責任)。少數學者認為,用人單位(僱主)的此種責任實為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過錯責任。
我們認為,僱主責任的理論基礎旨在保護雇員,防止其因執行工作任務而動輒得咎,但(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的)性騷擾則超出了這一規范目的,二者不能等同。
在性騷擾的法律規制中,單位(尤其是用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依據在於:通過個人訴訟無助於解決性騷擾的普遍化,強化單位(尤其是用人單位)的內部責任才是最為高效、低廉的問題解決方式。因此,本質上屬於過錯責任,應類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關於安全保障義務的補充責任(過錯責任)。這也符合非工作場所內性騷擾的規制要求。

H. 新民法典對搶劫5000元以上切構成生命威脅的怎麼處理

你描述的行為都可以按照刑法來處理了,民法典只是處理民商事事件的。

I. 民法典恐嚇威脅罪立案標准

法律分析:(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J. 民法典關於罵人的規定

首先,根據民法典規定,罵人是侵犯他人名譽權的侵權行為,是違法的。
其次,若被辱罵,受害人可以先向對方提出口頭警告;如果對方置之不理,則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狀告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人格尊嚴權,要求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
最後,如果對方多次對自己進行辱罵,使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警方在查實後可對辱罵者進行治安處罰;
具體處罰標準是: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規定」。

熱點內容
遲到罰款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2-07 08:46:07 瀏覽:824
辯論賽依法治國 發布:2025-02-07 08:40:02 瀏覽:80
南京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2-07 08:39:27 瀏覽:956
銀行貸款不還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8:27:03 瀏覽:498
婚姻法測題目加答案 發布:2025-02-07 08:00:00 瀏覽:165
行政法判決 發布:2025-02-07 07:45:44 瀏覽:420
遺產糾紛律師 發布:2025-02-07 07:43:41 瀏覽:476
婚姻方面的法律服務熱線 發布:2025-02-07 07:16:02 瀏覽:671
2017法律碩士10月聯考 發布:2025-02-07 06:42:54 瀏覽:967
騰訊控制立法 發布:2025-02-07 06:31:03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