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刑法
① 《中華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條後面的(解釋/判例)28年上621什麼意思
是一個解釋:
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條所謂聚眾斗毆,系指參與斗毆之多數人,有隨時可以增加之狀況者而言。上訴人等與被告等雙方械鬥時,其參與斗毆之人均系事前約定,並無隨時可以增加之狀況,自與聚眾斗毆之情形不合。
「28年上字第621號」是判例字型大小,付寫在判決書:28年是指民國28年,即西歷1939年,X字是指最高法院所定的判決字型大小,有「上字」「台上字」「台非字」「台抗字」「台聲字」等等,猶如為檢索方便而設的「關鍵字」;「第621號」是該年該字的第621件最高法院判決書。
② 中國大陸刑法典從清代到現在有哪些
1、清代《大清新刑律》
《大清新刑律》於1908年完成,但由於守舊派的反對,直到1911年1月25日才公布。不久清王朝即告覆亡,該律並未施行。它採用資產階級的刑法體例、刑罰制度和刑法原則。在刑法體例方面,分總則、分則兩篇。
在刑罰制度方面分主刑、從刑兩種,主刑包括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罰金;從刑包括褫奪公權和沒收。 在刑法原則方面,採用了資產階級的罪刑法定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此外,還根據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的新情況,規定了有關妨礙國交、妨礙選舉、妨礙通訊、交通以及妨害衛生等方面的犯罪。
2、北洋政府《暫行新刑律》
《暫行新刑律》是北洋政府成立之初對《大清新刑律》稍加刪改而制定的刑事法規,於1912年4月30日頒行,內容與《大清新刑律》基本相同。
1912年3月,袁世凱發布命令:「所有從前施行之法律及新刑律,除與民國國體抵觸各條應失效力外,余均暫行援用。」此處所指「新刑律」,即清末修律公布之《大清新刑律》。據此命令,北洋政府法部隨即擬定《刪修新刑律與國體抵觸各章條等並刪除暫行章程文》,並附列刪除各章條目,經呈袁世凱批准,並通令各司法衙門遵行,是為《暫行新刑律》。
後1914年袁世凱陰謀復辟帝制,以「重典」威懾人民,頒布《暫行新刑律補充條例》15條,增設了一些罪名,並加重了原來的許多刑罰。此外,北洋政府還在1915年和1918年先後擬定了兩次刑法修正草案;但均未頒行。
3、國民政府1928年《中華民國刑法》
該刑法分為總則和分則兩編,共48章,387條。1935年1月1日又公布了經過修改的刑法,即所謂新刑法。其中總則編12章99條,分則編35章258條。
列舉了諸如竊盜、殺人等罪名,並針對各罪內容特別規定。學說上一般把刑法分則按照侵害法益的不同分為國家法益、社會法益和個人法益數部分;在個人法益方面又常再細分為生命、身體法益、自由法益和財產法益等。
原則上本法總則部分的規定適用於所有法律的刑事規定(其他法律的刑事規定稱附屬刑法,即刑法以外之特別刑法),在分則的部分則列舉了基本的刑事處罰規定。
4、國民政府1935年《中華民國刑法》
新刑法標榜「從輕主義」,對一般輕罪的處罰比舊刑法規定的有所減輕,但對於所謂觸犯反動統治秩序的行為則從嚴、從重處罰。
同時吸取了德、意、日帝國主義國家刑事立法政策中所謂「社會防衛主義」和「主觀人格主義」精神,宣稱犯罪原因在於人的生理素質和心理因素,主張應以主觀的犯罪動機,而不是以客觀的犯罪事實作為定罪量刑的根據。
對所謂「內亂罪」以及「外患罪」、「殺人罪」、「強盜罪」等「危險極大」者,皆規定了懲罰「預備犯」、「未遂犯」和「陰謀犯」的條款。
特別增加了「保安處分」專章,對於所謂有犯罪行為或有「犯罪嫌疑」「犯罪危險」的人,可以借口預防「犯罪」或「再犯罪」,實行「社會防衛」手段,令其入感化教育處所。
5、新中國195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大綱草案》
在 1950 年,我國就在原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的主持下進行了刑法典的起草准備工作。刑法大綱草案是對新中國各項法律的高度概括,是日後刑法修訂的基礎
6、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用刑罰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工作秩序、教學科研秩序和人民群眾生活秩序,保障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③ 1918年3月27日,大理院判處洪述祖死刑是適用的中華民國刑法嗎
1918年3月27日,中華民國大理院判處洪述祖死刑,4月5日對洪述祖執行絞刑。此時適用的不是《中華民國刑法》,而是《暫行新刑律》及其補充條例。1928年才公布了第一部《中華民國刑法》。此前,1912年4月北洋政府頒行《暫行新刑律》,是在大清新刑律的基礎上刪改成的。1914年袁世凱頒布《暫行新刑律補充條例》15條,增設了一些罪名,並加重了原來的許多刑罰。
④ 在中華民國時盜墓判刑嗎要判刑的話判多久
《中華民國刑法》
第 一八 章 褻瀆祀典及侵害墳墓屍體罪
第 246 條
對於壇廟、寺觀、教堂、墳墓或公眾紀念處所,公然侮辱者,處六月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妨害喪、葬、祭禮、說教、禮拜者,亦同。
第 247 條
損壞、遺棄、污辱或盜取屍體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損壞、遺棄或盜取遺骨、遺發、殮物或火葬之遺灰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
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第 248 條
發掘墳墓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第 249 條
發掘墳墓而損壞、遺棄、污辱或盜取屍體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刑。
發掘墳墓而損壞、遺棄、或盜取遺骨、遺發、殮物或火葬之遺灰者,處一
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 250 條
對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犯第二百四十七條至第二百四十九條之罪者,加重其
刑至二分之一。
⑤ 民國殘酷刑法有哪些
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⑥ 台灣刑法有死刑嗎
台灣刑法有死刑的。依據台灣刑法第33條,死刑是主刑的一種。
⑦ 十大酷刑是什麼時候廢止的
廢止於民國時期。
十大酷刑,是中國古代的殘酷刑法的主要表現,是那個時代用法律作為震懾手段維護統治的原則指導下產生的產物,主要內容有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煮等。其中尤其以凌遲最為殘酷。
十大酷刑中有幾種在秦漢時期就有了,把它們全歸入滿清中,是因為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前朝的酷刑清朝時期還在延續,同時清朝自己也發明了幾種酷刑,所以歸類為滿清十大酷刑。其主要的原因還是清朝時期沒有廢除酷刑,而民國時期政府將這些酷刑已經廢除了,當然不包括審政治犯,說的是政府對於觸犯法律之人的刑法。如果民國時期還在延續十大酷刑,可能就要叫民國十大酷刑了。
⑧ 1927年時有什麼刑法
中國1927年到1928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一、1927年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1月7日,國民政府接管漢口、九江的英國租界。 3月21日,周恩來等領導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取得勝利。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 4月14日,蔣介石另立南京國民政府。 4月27日,黨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舉行。 4月28日,李大釗在北平英勇就義。 5月21日,許克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 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政變。 8月1日,周恩來等發動南昌起義。 8月7日,我黨在漢口召開「八七會議」。 9月9日,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 11月13日,黃麻起義爆發。 12月11日,張太雷等發動廣州起義。 二、1928年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1月,方誌敏等發動弋陽、橫峰起義。 4月28日,朱德帶領的南昌起義軍隊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 4月底,劉志丹等發動渭華起義。 5月3日,日軍悍然發動「濟南慘案」,外交官蔡公時以下五千中國民眾被殺。 5月4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成立,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 6月3日,張作霖下令奉軍退出關外。 6月4日,日本關東軍製造「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炸成重傷後身亡。 6月18日,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蘇聯莫斯科召開。 7月7日,南京國民政府宣告廢除中外不平等條約。 7月22日,彭德懷等發動平江起義。 10月5日,毛澤東發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12月29日,張學良在東北易幟。
⑨ 中國所有法律名稱
中國現行法律:
憲法、行政法、經濟法、民商法、社會法、訴訟法和刑法,包含財政金融法、國防外交法、國家機構法、行政法、合同法、環境保護法、婚姻家庭法、經濟法、經濟行政管理法、科教文衛法、勞動保護法、民法、民事訴訟法、民政內務法、涉外經濟法、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知識產權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規定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國家機關的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重要內容,有的還規定國旗、國歌、國徽和首都以及統治階級認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
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9)民國刑法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時期的法律有民法、中華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勞動基準法。行政程序法、公司法、所得稅法、民事訴訟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個人數據保護法。
中華民國憲法、土地法、政府采購法、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准則、行政訴訟法、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等。
行政法(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法律大全
⑩ 民國時期罪犯受哪些酷刑
1、清末已經廢除的笞刑、流刑等傳統刑罰在民國初期曾一度恢復,並對有明確的限定,如:
A\毛金榮的「堪受笞刑證書」內容如下:
體格:強種;應執行之笞數:一百八十下;堪受笞刑之證明:身體強旺,可以易笞;能否一次終了:體強,可以一次終了。
B\陳秀齡的「堪受笞刑證書」內容如下:
體格:強種;應執行之笞數:一百八十下;堪受笞刑之證明:體無虧損,可以易笞;能否一次終了:體強,可以一次終了。
執行笞刑時由江寧地方檢察官氿毓□監視官監視,
2、到20年代初法規里終止肉刑後,但由於監獄改良運動的不徹底,很快變通為內部操作且不受限制的「訓誡」,那就大大激發了打手獄卒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他們不斷精益求精升級傳統刑罰,水鞭 老虎凳 辣椒水 土飛機 電椅 烙鐵等一套標准流程走下來,打手們自己都累的半死,他們大量吸收了英美日先進前沿的整人虐法,搞了無數的技術創新,卻又缺乏監管和控制。
3、民國後期,鞭打等對人身體侵犯、具有暴力性的懲罰措施,從學校、軍隊、監獄陸續淡出,表明人對具有暴力色彩的懲罰措施的不接受與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