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條變化
原合同法122條變更為民法典186條。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Ⅱ 民法典中民法基本原則的變化
民法典中民法基本原則與以前相比由一點變化,那就是新增加了綠色原則。
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平等原則、意思自治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以及綠色原則。
其中綠色原則就是新增加的基本原則。
綠色原則貫徹了憲法保護環境的要求,是改善人與環境關系的倡導性原則,體現了天地人和、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民法典》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Ⅲ 民法典共多少條
被譽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的《民法典》,總計達1260個條文。只有第一時間吃透民法典條文,才能泰然處之,安心迎接變化。《民法典》1260條全文解讀
《民法典》中「原文保留」現行法規定約457條,對現行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實質性修訂」約246條,「新增」條文約148條——針對一千兩百多個條文,法律名家講堂邀請立法專家楊立新教授、謝鴻飛教授、馬憶南教授、朱廣新教授等逐條解讀民法典條文。
Ⅳ 民法典法條那個比較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等作出明確翔實的規定,並規定侵權責任,明確權利受到削弱、減損、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等,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被譽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Ⅳ 民法典1092條與原來婚姻法的區別
摘要 《婚姻法》第47條「離婚時」擴大解釋為「離婚訴訟期間或者離婚訴訟前」;《民法典》第1092條將「離婚時」予以刪除,以徹底避免實務爭議。該條中,「可以少分或者不分」所對應的財產范圍應指被非法處置的那部分夫妻共同財產,而非全部夫妻共同財產。在「非法處置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證明上,採用「舉證責任倒置」更為便宜。此外,《民法典》第1092條還新增「揮霍」作為「非法處置夫妻共同財產」的典型行為之一,體現了我國的法律進步
Ⅵ 民法典有哪些新變化
民法典值得一看,裡面有不少增加新的內容,買一本好好看看,對自身權益會很有幫助的。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多少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有1260條。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