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理論張明楷

刑法理論張明楷

發布時間: 2022-02-13 15:36:01

A. 求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

內容簡介
《刑法學(第4版)》是張明楷教授風格鮮明、獨步學林的代表作。無論是理論體回系的構建,答抑或分析問題的邏輯,都帶有強烈的法益思想和濃厚的大陸刑法理論的氣息。
作者在《刑法學(第4版)》中回歸刑法本位,既立足於中國當今社會的現實,又將論題置於世界刑法學之林思考;既評介中國的理論學說,又從學派之爭的視角進行分析;既解釋現行法條,又深究規范背後的理念;既闡述刑法理論上的要害與重點,又提示並解決司法實踐中的難題。
本次新版,二十餘萬字的篇幅擴容中,既有作者對最新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釋的抉微發隱,亦有作者近年來在刑法學術領域中的深考精思。作者一以貫之地以刑法解釋學為本體,發掘成文法的真實含義和內在慾望。
新版的體系結構、根本理論及基本方法與前版並行不悖,作者亦不憚以追求真理的學者良心,更改觀點、更新論證。
本書通過豐富的資料實證和敏銳的論斷分析,同時為法科學生和實務人士解惑辯難。因而本書不僅適於刑法學課堂教學及自學之用,也適於司法考試及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系統復習和研究之用,還是實務人士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張明楷: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B. 刑法學家張明楷的法理觀念

救女友不救母親可能會犯罪

假如女友韓梅梅與母親同時落水,李雷有能力救人,但只能救一個人,倘若李雷救了韓梅梅後母親不幸遇難,構成犯罪嗎?張明楷教授按照三階層理論體系,從「不作為犯」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首先,從構成條件符合性看,李雷對母親負有法律上的救助義務,如果事發時他有履行這一義務的可能性,他本可以迴避母親遇難的結果卻沒有迴避,就符合「不作為犯」構成條件。其次從違法性看,不能因為李雷救了女友就認為其行為不違法,因為李雷對女友只有道德義務,不足以與對母親的法律義務構成「阻卻違法的義務沖突」,當然可以認為李雷不作為的違法程度降低。第三從有責性看,李雷具備所有的責任要素,尤其是具有期待可能性。當然,雖然李雷因深愛女友而優先救女友依然構成犯罪,但考慮到「期待可能性」的減少可從寬處罰。不過,如果事態確實危急,李雷根本沒有思考的時間就救助了身邊最容易救助的人,而這個人是其女友,則不可能追究其刑事責任。

未來有可能設立「見危不救罪」

針對很多人因為害怕被訛詐而不敢扶起路邊摔倒的陌生老人,張明楷教授表示,雖然此時在法律上沒有救的義務,但是從道義上仍然要扶,如果遇到訛詐也不必怕,堅決不讓他得逞;一旦對方去法院起訴,他就至少構成虛假訴訟罪,甚至可能觸犯詐騙罪。當然,扶人者要注意證據的收集和保存,法律會鼓勵見義勇為者。圍繞這一問題,張明楷教授還做了前瞻性的探討,表示中國未來有可能設立「見危不救罪」。目前德國、法國等許多國家都規定有這個罪,即當他人生命處於危險狀態時,如果你經過了那個地方救助他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卻沒有救,就是犯罪,在德國處一年以下自由刑,在法國處五年以下自由刑。

自動駕駛汽車帶來的新問題

張明楷教授還指出,科技的發展給刑法帶來了新的挑戰,例如關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問題,目前各種理論就爭議不休。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自己的線路上遇到違章的數位行人時,可否為了避免數人死亡而軋死一位沒有違章的行人?對此張明楷教授表示,「我傾向於肯定回答,生命是平等的,但是多數和少數是不一樣的。」

C. 關於張明楷《刑法學》

你可以到舊書網上去看看,或找一些已經畢業的大學生買

D. 張明楷刑法學思想!

張明楷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承繼並發展了德國和日本的三階層理論
德日三階層:構內成要件符合性、容違法性、有責性。
張老師的兩要素說把犯罪構成分為客觀違法構成要件和主觀有責構成要件。認為一個行為若構成犯罪必須同時符合且直須同時符合這兩個要素。而且不同於前蘇聯和我過現有的並列體系,張老師認為違法和有責是遞進的,先判斷違法,成立後再判斷有責。

E. 張明楷《刑法學》

你好朋友,我看過張明楷教授的第三版《刑法學》這本書,你說的這種情況的意專意思是 如果出現這種極其罕屬見的事情,而法益侵害非常嚴重,刑法沒有規定為有罪,那就是沒有罪,但一樣會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希望你順利解決問題。

F. 張明楷 三段論

在大陸法系刑法學界內廣泛受到使用。刑法犯罪三階理論判斷犯罪可分為三個步驟: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和罪責(有責性)。同時滿足構成要件該當性和具備違法性的行為稱為不法行為,一行為必須要不法且有罪責才能構成犯罪。

構成要件該當性
構成要件該當性,是指在罪刑法定原則之下,行為人之行為在客觀上符合刑法所規定的犯罪客觀構成要件,在主觀上也符合刑法所規定的主觀構成要件(犯罪之故意或過失,中華民國刑法第12條),則可以認定該行為該當構成要件。舉例而言,過失致人於死罪之犯罪客觀構成要件為致人於死,主觀構成要件為過失,則某甲因過失致人於死則符合過失致死罪之構成要件,具有構成要件該當性。(參見構成要件)

違法性
具備違法性是指行為人沒有阻卻違法事由,阻卻違法事由是法律賦予行為人因為某些特定原因所為構成要件行為而得以免於構成犯罪的理由,例如正當防衛就是一個阻卻違法事由。與構成要件該當性不同之處在於,構成要件該當性是積極檢驗行為是否為法律所禁止,而違法性則是消極檢驗行為是否為法律所允許。構成要件該當的行為,必須在法益衡量以及法秩序的違反上面進一步的作檢驗,包含了所謂的行為無價值(行為不法)以及結果無價值(結果不法)。

罪責
罪責指的是「對於行為人個人決定為違法行為的非難,並且決定予以刑罰制裁」。罪責最重要的意涵是,對於行為人人格的尊重,因此如果行為人沒有能力作其他的合法行為,那麼他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刑罰。所以如果行為人因為年齡,精神狀態導致價值判斷有問題,沒有辦法為合法行為,我們認為他不具備罪責;如果行為人個案中不可避免的價值判斷出了差錯,我們也認為沒有罪責,這就是以下罪責能力和不法意識的問題。 不法意識和不法意圖不同,後者是構成要件該當性要判斷的對象。

G. 刑法學研究是陳興良還是張明楷最強

顯然是張明楷更高一籌,陳興良是中國刑法學泰斗高暄銘的高足,之前的學派還是版屬於高派,權如果沒有張明楷,陳興良應該算是年輕一代最出色的了。

但偏偏出了個張明楷,而張明楷一出來就不同凡響,根本不買高暄銘、馬克昌這些泰斗的帳,直接把高、馬來賴以成名的四要件理論顛覆。話說,這個四要件,的確很扯淡,都什麼年代了,還死守蘇俄的刑法理論體系,輸了也活該。雖然高馬出動很多弟子來圍攻張明楷,但這些蝦兵蟹將,根本不是張明楷一個級別的,攻擊的越狠,破綻就越大。

目前市面上的刑法書,可以分成兩種:一張明楷著,另一是其它人編著的刑法學書。隨著中國的改革,中國的刑法肯定早晚都要全面採用張明楷的理論。這幾年,陳興良也逐步轉向張明楷學派。

張明楷的刑法理論,奠定中國新刑法體系,未來二十年內,都不可能有人超過張明楷。

H. 刑法到底採用誰的觀點和理論 周光權還是張明楷

理論之爭一時還不會有定論,司法實踐中,每個法官都按照自己的理解獨立裁判。

I. 張明楷的刑法原理可否一讀

非常值得一讀,屬於理論性質的知識,這些原理能學懂並且理解了,再學習刑法的個論就簡單多了。

熱點內容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
法治限制黨 發布:2025-02-06 17:53:18 瀏覽:680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