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後司法部
㈠ 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後國國務院共有哪些部門只列出名稱就可以。
有農業農村部。
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5.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1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1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14.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15.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16.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1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1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3.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25.中國人民銀行
26.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㈡ 國務院的大部制改革後的部門有多少個
實行鐵路政企分開
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組建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
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
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
這次改革,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其中組成部門減少2個,副部級機構增減相抵數量不變。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5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5、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13、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1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1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17、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18、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1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4、中國人民銀行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㈢ 司法行政體制改革 會提高司法局待遇嗎
繼續推進監獄體制改革試點、社區矯正試點和公職、公司律師試點,深化公證體制改革,完善國家司法考試制度,推進司法鑒定管理制度改革。司法部部長張福森表示,今後將繼續深化這六項改革,進一步促進司法行政工作體制和機制的完善。張福森是在此間召開的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上做此表示的。他指出,這些改革目前都處在關鍵時期,有的需要鞏固成果,擴大試點;有的還需要理清思路,克服障礙。據了解,在2004年底以前,監獄體制改革第一批6個試點省(市)要進行總結驗收。張福森要求,重點抓好監獄和監獄企業的規范運行,特別是監獄企業的規范運行,確保監獄和監獄企業圍繞改造罪犯,提高教育改造質量這一共同目標協調運作,形成既相對獨立,又有機聯系、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對於深化和完善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張福森指出,還要繼續擴大試點規模和范圍,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積極參與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和完善,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區矯正制度,推進我國刑罰執行制度的改革和發展。「公職、公司律師試點,重點是要規范對公職、公司律師的管理。」張福森指出,要不斷擴大試點范圍,盡快建立起適合公職、公司律師制度自身發展規律的運行機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探索通過司法考試獲得法律職業資格人員與法官、檢察官作用和律師執業制度相統一,建立統一的職前培訓制度等。」張福森要求認真研究國家司法考試制度及相關配套制度的完善,不斷改進、優化司法考試的具體設計。在公證體制改革和司法鑒定管理制度改革制度等方面,張福森要求繼續建立和完善有關制度,推進相關立法進程,從根本上促進和保障改革的順利進程
㈣ 司法部有哪些部門
司法部有職能機構16個:辦公廳、政治部、監獄管理局、戒毒管理局、社區矯正管理局、法制宣傳司、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法律援助工作司、基層工作指導司、國家司法考試司、司法鑒定管理局、法制司、司法協助外事司、計財裝備司、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局。
司法部有直屬單位22個:司法部信息中心、司法研究所(研究室)、機關服務中心、燕城監獄、法律援助中心、直屬煤礦管理局、預防犯罪研究所、法制日報社、法律出版社、中華全國律師協會。
中國公證協會、中國監獄工作協會、中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協會、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司法行政學院、國家司法考試中心、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司法協助交流中心、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中國法律服務(澳門)公司、司法部港澳台法律培訓交流中心。
司法部有派駐機構1個:駐部紀檢組監察局。
(4)改革後司法部擴展閱讀:
國家司法部決定從2007年1月1日起啟用統一的司法行政徽章,司法行政徽章包括司法行政徽和司法行政工作者證章。司法行政徽圖案由司法行政徽章基本圖案加「中國司法」字樣組成。
標准規格為直徑70cm;司法行政工作者證章圖案由司法行政徽章基本圖案加「中國司法」中英文字樣和法繩圖案組成,標准規格為直徑25mm。
㈤ 司法部和法制辦合並嗎
重新組建司法部,將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職責整合到司法部,不再保留國務院法制辦公內室。
全面依法治國是容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為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統籌行政立法、行政執法、法律事務管理和普法宣傳,推動政府工作納入法治軌道,方案提出,將司法部和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5)改革後司法部擴展閱讀
改革後的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㈥ 司法考試改革之後有什麼變化
你好,2018年被稱為法考元年,從而「司考」也有了新的名稱——法考。根據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中心在2018年4月29日發布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可知,法考較之原來的司考主要有兩大變化:1、報名資格;2、考試形式。
(一)報名資格
原來的司考是一考制度,現在的法考改成了兩考制。
㈦ 司法考試改革後有哪些變化
大家都知道2017年是司法考試的最後一年,從2018年就變成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2018年2月5日,司法部發布了「司法部關於徵求對《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考試形式和報名條件都有所變化。下面小編就來講講18年法考的變化吧。
01
司法部發布了「《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雖然說是意見稿,但只要不是出什麼特殊情況,大概率就是最後版本。小編是參照這個意見稿給出的變化。
02
考試名稱由以前的「司考」變為了「法考」。
03
報名條件也有所變化。對學生來說,今年大三法本依舊可以考。但是18年以後入學的學生,大三報考可能就會受到限制了,即要等到畢業後才可以報考,非法本從事法律相關工作三年才可以報考。詳情參見意見稿第九條。
04
辦法生效前已經入學或者取得學歷可以考,包括法本、非法本、非全日制。這就是所謂的「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
05
在考試形式方面也有所不同。考試變為一年兩考,分為主觀題卷一次,客觀題卷一次,客觀卷合格才能考主觀卷,客觀捲成績兩年有效。
06
著重考查案例分析的能力,考查案例的題目將增多,客觀題、主觀題都可能以案例的形式來引入。加大實踐性、考案例。
07
不再用三大本作為官方教材,而是用馬工程系列教材。
特別提示
祝大家法考都過哦!
㈧ 新改革後的國務院有哪些機構
國務院組成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
*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中國人民銀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 監察部與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機關合署辦公,機構列入國務院序列,編制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
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務院直屬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
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統計局
國家林業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國家旅遊局
國家宗教事務局
國務院參事室
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
* 國家預防腐敗局
(* 國家預防腐敗局列入國務院直屬機構序列,在監察部加掛牌子。)
國務院辦事機構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國務院研究室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新華通訊社
中國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行政學院
中國地震局
中國氣象局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 國家檔案局
(*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與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序列。國家檔案局與中央檔案館,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的下屬機構。)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
國家信訪局
國家糧食局
國家能源局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國家煙草專賣局
國家外國專家局
國家公務員局
國家海洋局
國家測繪局
中國民用航空局
國家郵政局
國家文物局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 國家保密局
* 國家密碼管理局
* 國家航天局
* 國家原子能機構
*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 國家核安全局
(* 國家保密局與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國家密碼管理局與中央密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的下屬機構。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保留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牌子。教育部對外保留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牌子。環境保護部對外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
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
參考中中央政府網
㈨ 改革後 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多少個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根據該方案,改革後,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
調整後國務院部門名單(26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拓展資料
深化改革正當時
古人雲: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於趨時適治而已。
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國家和社會發展已經並將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治國理政的任務更加艱巨,這都對國家機構設置及職能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化國家機構改革,將加快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國家機構職能體系,實現國家有效治理、長治久安。
德國《世界報》網站報道說,中國正面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時代,新時代發展需要推進行政機構改革,包括改革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等。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指出:「國家的長治久安取決於制度建設,深化國家機構改革正是國家全面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他認為,中國正處於社會經濟發展較快階段,需要對治理體系進行調整,使之適應這些變革,避免資源浪費,提高行政效率。
厄瓜多國家高等研究院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米爾頓·雷耶斯說,中國已經邁入嶄新發展階段,這不僅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更對執政黨治國理政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中國提出深化國家機構改革的目標非常明確,時機相當合適,將使國家機構職能分配更加合理。
在美國華人政治法律學者張軍看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近些年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已經到了應該對原有機制架構進行調整,以適應國家未來發展要求的新階段,深化國家機構改革的時機已經成熟」。
調整機構提效率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事業開啟新征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建設服務型政府,積極構建權力運行和監督體系,以期創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在新的發展階段,進一步創新制度安排、提高國家機構履職能力,將優化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更好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人民共同富裕。
路透社的報道指出,此次改革將使中國的政府機構更具效率。今日俄羅斯通訊社報道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有助於政府完善自身結構,提升行政效率,更好滿足民眾的實際需要。
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專家觀點認為,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同以往歷次機構改革相比,這次改革不僅關繫到政府機構整合,更強調統籌設置黨政機構,涉及面更廣,影響也更深遠。這將讓中國黨政機構朝著機構精簡和職能明確的方向發展,令各部門責任更清晰,避免權力重疊或責任真空。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休斯敦分校教授喬恩·泰勒認為,中國深化對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有利於提高機構運作效率和質量,有利於中央政策獲得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推行和執行。而對中央和地方機構權力的重新配置,將有助於管理更加合理高效。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中國問題專家伊格納西奧·科爾特斯認為,機構改革有助於中國逐步完善調整機構設置及相關法律框架,有助於政府更加高效地發揮職能,為未來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治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