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我國民法淵源有哪些

我國民法淵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2-14 00:05:17

㈠ 在我國民法的淵源包括哪幾類什麼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其作用是什麼

民法的淵源,又稱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規范的來源或表現形式。根據民法總則第10條的規定,我國民法的淵源是法律和習慣。
主要包括:1法律。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①憲法②民事基本法③民事單行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民法規范。2法規。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3規章。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為貫徹法律、法規,在其許可權范圍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4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就法律適用中的問題作出解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包括關於貫徹執行法律的意見、適用法律的解答、就某案件如何適用法律的批復等,也是民法的重要淵源。5國家政策和習慣。

民法上的基本原則是指具有普遍法律約束力的一般原則,也包括即使在法律文本中沒有寫明亦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法的一般原則。民法基本原則與普通法律條文同樣可直接適用。
根據《民法典》,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平等原則、意思自治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以及綠色原則。

㈡ 我國的正式法律淵源有哪些

憲法;法律,在這里指狹義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特別行政區的法;軍事法規和軍事規章;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不同的歷史類型的法的淵源有所不同,而同一歷史時期或同一歷史類型的不同國家的法的淵源也不盡相同。

奴隸制社會初期,法律以不成文的習慣法為主。法的淵源主要表現為習慣、宗教教規、道德規范和判例。到奴隸制社會的中後期,開始出現成文法。

封建制社會,法的淵源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兩種。中國封建製法最有代表性、發展最完備的是唐朝,成文法的表現形式各種各樣,有律、令、格、典、科、比、例等。



(2)我國民法淵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道德規范和正義觀念具有普遍性的的法的淵源。古今自然法學派者就特別強調這種法的淵源,他們中的許多人不僅把這些因素視為最主要的法的淵源,甚至要把這些因素直接視為法的形式。在中國文化傳統下,道德規范以及其相關聯的正義觀念,成為中國自古以來的一種法的淵源。

法律規則中有不少規則來自於習慣,立法機關可以根據習慣形成制定法規則。司法機關往往從習慣中抽取某些規則,據以處理某些案件。一般來說,習慣在歷史上比之現今時代,在法的淵源的體系中的地位更重要。

㈢ 民法的學理淵源是什麼我國民法的正式淵源是什麼

民法的學理淵源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法
2、判例
3、國際條約
4、習慣
5、法理

我國的民法淵源包括正式淵源和非正式淵源。
正式淵源:
1、憲法中的民法規范。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中關於所有權的規定、關於民事主體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既是民事立法依據,也是調整民事關系的法律規范。
2、民法通則及民事單行法。民法通則規定了民事生活的共通原則和制度,在民法淵源中處於核心地位。另外還有民事單行法,重要的有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公司法、著作權法等。其他一些綜合單行法如文物法、草原法、礦產資源法、森林法、水法中,也含有重要的民法規范。
3、國務院制定發布民事法規。這些民事法規不得與憲法和法律相抵觸。有兩類:一類是根據政府行政職能,為立法部門制定的法律配套而制定的,如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另一類是含有民事法律規范的單行行政法,如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
4、地方性法規、單行條例和自治條例。其中有些屬於民事規范。但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只能在制定者管轄的行政區域內有效。
5、規章。根據立法法的規定,規章有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規章中有些是民事規范。
6、最高法院的民事司法解釋。最高法院的民事司法解釋是對法律適用的說明,對法院審判具有約束力,司法實踐中被作為法律淵源援用。
7、國際條約中的民事規范。我國政府簽署並經人大批準的國際公約或雙邊協定,具有與國內法等同的法律效力,如《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等。

非正式淵源:
1、習慣。習慣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交易中形成的經常性做法。許多國家民法典中都有「本法無規定者從習慣」的規定。我國民法沒有對習慣的效力做一般性規定,但並不能因此否定其法源地位。無論制定法是否認可習慣為法源,習慣為法源的事實都存在。因為任何制定法都不可能窮盡一切可能,當制定法有疏漏時,法官的選擇之一就是尋找習慣,習慣就成為事實上的法源。
2、判例。由於立法本身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活動,不可能一墩而就,包攬無余,最高法院可以通過判例的形式不斷促進立法的完善,用判例來指導全國的審判工作。成文法條太抽象,容易造成司法適用上的不統一,最高法院核准並頒布一些典型案例,法官通過類比樣板,援引其規則,創造性地適用法律。目前的司法實踐中也非常注意運用判例,實際上對下級法院的效力不是借鑒,而是必須遵循。

㈣ 我國民法的淵源

民法的淵源
民法的淵源,即民法的法律淵源(簡稱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規范藉以表現的具體形式。在制定法上,它主要體現為各個國家機關根據其許可權范圍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而在制定法之外,還包括習慣、判例、法理等。
(一)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中作為民事法律所依據的原則的規定、關於財產所有制和所有權的規定、關於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等,都是調整民事關系的重要法律規范,也是《民法通則》和各種單行民事法規必須遵循的法律依據。另外,法院在民事審判中缺乏實體法依據時,也可依一定的原則和方法援引憲法為依據進行法律解釋或適用。
(二)民事法律
民事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和頒布的民事立法文件,是我國民法的主要表現形式。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在民事法律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民法典制定並頒布之前,是我國的民事基本法。
(三)國務院制定發布的民事法規
國務院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它可以根據憲法、法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授權,制定、批准和發布法規、決議和命令,其中有關民事部分的法規、決議和命令,是民法的重要表現形式,其效力次於憲法和民事法律。
(四)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中的民事規范
國務院各部委依據法律、行政法規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又稱為行政規章,並不屬於立法,但在司法審判活動中,行政規章應當作為裁判的重要參考。
(五)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和經濟特區、特別行政區法規中的民事規范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區的自治機關以及經濟特區在憲法、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內可以制定、發布決議、命令、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這些法規不能與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而且只在制定者所管轄的區域生效。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港、澳兩地的法律制度基本不變。兩地的原有法規中有大量的民事法律規范,這些民法規范只適用於各該特別行政區。
(六)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最高審判機關,依法享有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各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的職權。為了在審判工作中正確貫徹執行法律,可以在總結審判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發布司法解釋性文件,其中民事部分對各級人民法院處理民事案件具有拘束力。
(七)國家認可的習慣
習慣作為民法的法源在我國是受限制的,只有經國家認可的習慣,才具有民法淵源的意義。
另外,我國傳統上屬於大陸法系,目前尚不承認判例法的地位。但從我國的司法實踐來看,建立判例制度有助於法官在裁判中正確適用法律,也有助於填補由於目前立法規定較為原則、抽象所造成的法律漏洞。

㈤ 中國民法的淵源有哪些

1、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法律;如《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版法》《權擔保法》《婚姻法》
3、行政法規;如國務院頒布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4、地方性法規;即地方各級人大和政府制定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
5、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文件;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
6、民事習慣。

㈥ 關於我國民法淵源的問題

1、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什麼是民法的淵源,或稱民法的法源,它是指民事法律規范的來源或表現形式。
因為我國是成文法國家,民法的淵源主要是指國家有關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有關民事的規范性文件。
上述理念或者概念必須首先建立起來,然後我們再來理解例外的情況是指什麼?
2、在網路里的回答中,我看了一下,基本正確。
3、我理解的民法淵源有:
1、制定法;2、習慣法;3、判例;4、法理。下面我再作解釋。
4、在制定法方面:
(1)憲法中的民法規范
(2)民法通則以及民事單行法
(3)國務院制定發布的民事法規
(4)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5)規章
(6)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解釋規范性文件
(7)國際條約中的民法規范:我國政府簽署並經人大批準的國際公約或雙邊協定,具有與國內法等同的法律效力,也是法律重要的淵源之一,如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等。
5、在習慣法方面
我國民法沒有對習慣的效力做一般性規定;但有些單行法肯定習慣效力,如合同法第125條就允許用交易習慣解釋合同的歧義條款。
6、在判例方面
主流觀點認為中國沒有判例法歷史傳統,但在事實上,《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發布的民事判決實際上對各級人民法院裁判民事案件具有普遍指導意義。
7、法理方面
我國民法沒有規定法理是民法的淵源,但是法理對解釋民法和裁決民事案件實際上起的重要作用。

你需要解決的是事實上的民法淵源與主流觀點認可的民法淵源的關系,我國的大陸法系,主流觀點不認可習慣、判例、法理等是我國民法的淵源,事實上民法通則上有尊重公序良俗的原則,從法的淵源上講,其實公序良俗也是民法的淵源。
為什麼主流觀點不認可?主要原因是判例、法理等在具體案例中的運用不具有普遍性,只是針對個案的,習慣運用必須有明確的規定時,可以作為斷案依據。
至於怎麼應付考試,你用的教材是什麼觀點,你就採用什麼觀點。如果是參加什麼全國的統考,那就採用主流觀點:習慣、判例、法理等不是我國的民法淵源,僅指成文法是我國民法的淵源。

㈦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淵源有什麼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淵源有:憲法、法律、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特別行政區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國際條約。
當代中國法律淵源是以憲法為核心的制定法形式,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淵源可分為以下幾類:

(1)憲法。憲法是集中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規定國家制度、社會制度的基本原則,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其主要功能是制約和平衡國家權力,保障公民權利。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國最高的法律淵源。憲法主要由兩個方面的基本規范組成,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二是其它附屬的憲法性文件,主要包括:主要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國籍法、國旗法、國徽法、保護公民權利法及其他憲法性法律文件。

(2)法律。這里的法律專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即狹義的法律,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法律分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兩類。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指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帶有普遍性的社會關系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統稱,如刑法、民法、訴訟法以及有關國家機構的組織法等法律。非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種具體社會關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內容的規范性文件的統稱。其調整范圍較基本法律小,內容較具體,如商標法、文物保護法等。

(3)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行政法規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但高於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文件。

(4)地方國家機關的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文件。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級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權力機關,在其法定的許可權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文件。地方性法規只在本轄區內有效。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根據《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其適用范圍是該民族自治地方。

(6)特別行政區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特別行政區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特別行政區的各類法的形式,是我國法律的一部分,是我國法律的一種特殊形式。

(7)國際條約。經我國政府簽訂、加入、承認後的國際條約也是我國的一種法的淵源。國際條約的名稱,除條約外還有公約、協定、議定書、憲章、盟約、換文和聯合宣言等。

㈧ 我國民法的淵源不包括

民法的淵源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規范的形式. 我國是成文法國家,判例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民法的淵源不包括。

㈨ 我國的法律淵源有哪些

當代中國的法律淵源包括①憲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規;④ 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經濟特區的規范性文件;⑤規章;⑥特別行政區的法律;⑦國際條約、國際慣例。此外,在法學上一般也認為,習慣應視為我國法的非正式淵源。

㈩ 根據民法的效力來源不同,我國民法的淵源主要有哪些

在許多國家民法中一般把習慣作為敏法的淵源,在我國,習慣作為民版法的淵源受到許可權制,只有經過國家認可的習慣,才具有民法院遠的意義。我國習慣法作為民法的淵源主要集中在少數民族地區和商業地區。
判例在我國現行法律中無明文規定作為民法淵源,判例並不是我國現在法律的淵源也並無約束力。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因為法律既不完善,也曾把馬克思主義的法學理論作為民法的淵源,而在中國現行的法律中並未把法理作為法律的淵源之一,但這並不說名法理在我國並無影響,一般認為,法律的原理解釋、法學著作、法學院里對法官裁判案件實際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所以。。。大概AC吧?。。。。

熱點內容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
法考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發布:2025-02-06 13:46:41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