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的委託合同
㈠ 民法典中合同分則規定了多少個合同,分別是什麼
買賣合同、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保證合同、租回賃合同、融答資租賃合同、保理合同、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客運合同、貨運合同、多式聯運合同)、技術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和技術許可合同、技術咨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委託合同、物業服務合同、行紀合同、中介合同、合夥合同等19類典型合同,其中運輸合同有客運合同、貨運合同、多式聯運合同3個小類,技術合同有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和技術許可合同、技術咨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3個小類。規定在《民法典》第三編合同第二分編典型合同第九章至第二十七章。與原《合同法》比較,典型合同由15個大類增加到19個大類,其中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合夥合同為新增典型合同,原居間合同名稱變更為中介合同。
㈡ 什麼是合同中的委託合同
根據法律規定,委託合同是指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委託人可以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者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向其支付報酬。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條
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條
委託人可以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者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
第九百二十八條
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向其支付報酬。
因不可歸責於受託人的事由,委託合同解除或者委託事務不能完成的,委託人應當向受託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九百二十九條
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造成委託人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請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委託人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請求賠償損失。
受託人超越許可權造成委託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㈢ 民法典行紀合同屬於委託合同嗎
法律分析:行紀合同不屬於委託合同,雖然兩者都是由一方委託另一方處理事務,法律後果由委託方承受.但是兩者有區別:
1.行紀合同是以行紀人自已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 而委託合同是委託人的名義簽訂合同.
2.經行合同一般是有償的,而委託合同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
3.行紀合同中的行紀人一般是需要特別資質的,需要經過相關部門批准才可以從事行紀業務,而委託合同,對受拖人沒有特別要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五十一條【行紀合同定義】行紀合同是行紀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從事貿易活動,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第九百五十八條【行紀人的直接履行義務】行紀人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的,行紀人對該合同直接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第三人不履行義務致使委託人受到損害的,行紀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行紀人與委託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九百一十九條【委託合同定義】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㈣ 民法典什麼情況下委託合同可以終止
《民法典》規定委託合同可以終止的情況主要有: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債權人免除債務;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債務已經履行;債務相互抵銷;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債權債務終止:
(一)債務已經履行;
(二)債務相互抵銷;
(三)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
(四)債權人免除債務;
(五)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
(六)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該合同的權利義務關系終止。
㈤ 民法典行紀合同屬於委託合同嗎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有關規定,行紀合同不屬於委託合同,行紀合同僅限於代委託人從事貿易活動。我國民法典合同編明確規定了行紀合同和委託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條: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五十一條:行紀合同是行紀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從事貿易活動,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㈥ 民法典規定的典型合同有哪些
民法典規定的典型合同有買賣合同,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保證合同,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保理合同,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技術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委託合同,物業服務合同,行紀合同,中介合同,合夥合同。
【法律分析】
民法典第三編第二分編典型合同有十五種合同,合同是具有法律效益的一種約定性行為,平時可以見到或是參與到很多合同的簽訂,比如說購房合同,委託合同等等。買賣合同是指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供電合同是指供電人向用電人供電,用電人支付電費的合同 。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合同。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租賃合同是指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融資租賃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合同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第六百八十一條 保證合同是為保障債權的實現,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情形時,保證人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合同。
㈦ 《民法通則》中的委託代理與《合同法》中的委託合同行為是什麼關系,有什麼區別
《民法通則》中的委託代理與《合同法》中的委託合同都屬於委託法版律關系。
兩部法律權關於委託的規定區別大概有:
《民法通則》主要規定了代理的含義、代理權授予方式、代理類型、無權代理、代理中各方當事人的責任等等。《合同法》總則部分規定了無權代理(48條)和表見代理(49條);分則部分主要體現在「委託合同」與「行紀合同」中,委託合同部分,規定了委託合同的含義、委託合同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過錯歸責原則、轉委託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有關間接代理的規定,包括委託人的介入權和第三人的選擇權;行紀合同中,規定了行紀合同的定義、費用承擔、如何合理的處理事務、自己代理、責任承擔等等規定。
《民法通則》只承認直接代理,並且表明代理權的授予屬於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可以通過口頭或書面授予,不以書面授權委託書為必要。但在《合同法》委託合同第402、403條規定了間接代理制度。
㈧ 民法典委託合同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委託人可以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者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因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是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條 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條委託人可以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者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
第九百二十一條委託人應當預付處理委託事務的費用。受託人為處理委託事務墊付的必要費用,委託人應當償還該費用並支付利息。
第九百二十二條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因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是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第九百二十三條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轉委託經同意或者追認的,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受託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同意或者追認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了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第三人的除外。
第九百二十四條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要求,報告委託事務的處理情況。委託合同終止時,受託人應當報告委託事務的結果。
㈨ 民法典規定委託合同違約責任由誰承擔
《民法典》規定委託合同違約責任應該由違約方承擔。法律具體規定是,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㈩ 《民法典》規定的有名合同有哪幾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的有名合同有以下幾種:
1、買賣合同;
2、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
3、贈與合同;
4、借款合同;
5、保證合同;
6、租賃合同;
7、融資租賃合同;
8、保理合同;
9、承攬合同;
10、建設工程合同;
11、運輸合同;
12、技術合同;
13、保管合同;
14、倉儲合同;
15、委託合同;
16、物業服務合同;
17、行紀合同;
18、中介合同;
19、合夥合同。
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合同,又稱為契約、協議,是平等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
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條 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第五百九十六條 買賣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標的物的名稱、數量、質量、價款、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包裝方式、檢驗標准和方法、結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條款。
第五百九十七條 因出賣人未取得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的,買受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請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
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或者限制轉讓的標的物,依照其規定。
第六百零三條 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地點交付標的物。
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應當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以運交給買受人;
(二)標的物不需要運輸,出賣人和買受人訂立合同時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出賣人應當在該地點交付標的物;不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應當在出賣人訂立合同時的營業地交付標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