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

發布時間: 2022-02-14 00:27:27

1.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

您好。投放危險物品來罪(源原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除非有證據表明您在自家地里使用農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並且您對這一結果是明知的,否則不構成這一罪名。如果您使用的農葯是符合相關規定的,您沒有故意讓羊吃地里的莊稼,而且發現後能夠及時制止,羊的死亡和您就沒有關系。但如果您存在過錯,則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2.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內容是什麼

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破壞工廠、礦場、油田、港口、河流、水源、倉庫、住宅、森林、農場、谷場、牧場、重要管道、公共建築物或者其他公私財產,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放火」,是指故意縱火焚燒公私財物,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決水」,是指故意破壞堤防、大壩、防水、排水設施,製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爆炸」,是指故意引起爆炸物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是指向公共飲用水源、食品或者公共場所、設施投放能夠致人死亡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上述幾種物質的行為。這里的「毒害性」物質,是指能對人或者動物產生毒害的有毒物質,包括化學性毒物、生物性毒物和微生物類毒物等;「放射性」物質,是指具有危害人體健康的放射性的物質,國家一直對這些極具危險性的物質實行嚴格的管理;「傳染病病原體」,是指能在人體或動物體內生長、繁殖,通過空氣、飲食、接觸等方式傳播,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傳染病菌種和毒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安全交通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怎麼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安全交通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是對於通過監控器記錄處罰交通違法行為所規定的法律依據,具體是依照《道路安全交通法》中的有關規定對各種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處罰。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道路交通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科技手段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應用日趨廣泛,利用電子監控設施形成的影像記錄,對一些類型的違法行為予以認定,可以克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證據轉瞬即逝、不易收集的問題,將違法事實長久保存。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交通技術監控記錄資料,可以對違法的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處罰。對能夠確定駕駛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依法予以處罰。」這里的交通技術監控記錄資料,主要是指交通監控攝像裝置及安裝在營運車輛上的記錄儀器所記錄的音像材料。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中的尚未造成後果的標準是什麼

就是在實施放火投毒,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實施後沒有造成實質性傷害和後果,譬如:你投毒了,你所要侵害的受害人沒有吃下或使用你投的毒品。
當然就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了。

5. 刑法一百一十四條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回全罪定答義、量刑】
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釋】本條是關於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罪及其處罰的規定。

6. 中國刑法第=百十四條

第二百四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訊問被告人,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在復核死刑案件過程中,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將死刑復核結果通報最高人民檢察院。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一十四條

第一百一十四條 公安機關經過偵查,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案件,應當進行預審,對收集、調取的證據材料予以核實。

8. 憲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的內容是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自治區是行政區劃的類型之一,是指擁有自治權力的行政區,常設置在國內少數民族的主要居住地與傳統領域,或者離島、邊疆等與本土地帶有所分離的地方,並常做為一級行政區存在。
其地方政府在內部事務方面,擁有比其他省級行政區更高的自主空間。
在中國有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五個自治區。
自治,就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由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內部地方事務。
民族自治區享有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民族自治權,這種制度稱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第一百一十五條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機關行使憲法第三章第五節規定的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依照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行使自治權,根據本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政策。第一百一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9. 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量刑標準是什麼

您好,假如你在自家承包土地內使用農葯,造成別人的牲畜死亡《兩只羊》,內那麼投放危險物容品罪(原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除非有證據表明您在自家地里使用農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並且您對這一結果是明知的,否則不構成這一罪名。如果您使用的農葯是符合相關規定的,您沒有故意讓羊吃地里的莊稼,而且發現後能夠及時制止,羊的死亡和您就沒有關系。但如果您存在過錯,則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10.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定罪時應不應該考慮犯罪主體的主觀惡性

您好,樓主。
我想說,交通肇事罪與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是規定在公共安全法益侵害這一章。
我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對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出了規定: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破壞工廠、礦場、油田、港口、河流、水源、倉庫、住宅、森林、農場、谷場、牧場、重要管道、公共建築物或者其他公私財產,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由於刑法的謙抑性,刑法不處罰沒有明文規定的過失犯罪。而從上述條文可得知,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觀形式必須是故意。當然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
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過失犯罪。其主觀非難可能性要較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小。當然,交通肇事罪的法定最高刑也遠遠低於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明知後果而行為的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於自信的過失,這個你可以去看看張明楷的《刑法學》第三版。
交通肇事罪與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間從法理上來說並不存在重疊,只是區分的界限很難確定。
當今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對於交通事故造成重大後果往往採取兩種定罪方式,一種是通常所採用的交通肇事罪,另一種是以其他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
醉酒可分為病理性醉酒與生理性醉酒,前者有初次的免責機會,後者則被視為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您可以參考一些原因自由行為理論的材料。
還有,樓主,您的分給得太少,我問問題通常是直接掛100再追加的T-T。

熱點內容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
法考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發布:2025-02-06 13:46:41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