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責任優先
❶ 侵權責任的民事責任優先是指什麼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中規定的民事責任優先是指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但民事責任優先原則的適用是有條件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七條
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八十六條
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❷ 侵權責任法規定的民事責任優先是指
侵權責任法(現已被民法典替代)規定的民事責任優先是指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但民事責任優先原則的適用是有條件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七條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第一百八十六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❸ 民法典侵害責任的承擔方式是什麼
法律分析:(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繼續履行;(八)賠償損失;(九)支付違約金;(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繼續履行;(八)賠償損失;(九)支付違約金;(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一)賠禮道歉。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責任承擔方式】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❹ 《民法典草案》《侵權責任篇》在內容上與《侵權責任法》有哪些不同的規定試羅列出幾條並進行評述
《侵權責任法》第一章有5個條文組成,分別為第1條立法目的、第2條保護范圍、第3條被侵權人請求權,第4條法律責任的聚合與民事責任優先原則和第5條本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在侵權責任編中,這一章內容全部刪除。這是因為:
《侵權責任法》在作為一部獨立的法律,和《民法典》分則的一編有很大的不同。《侵權責任法》在作為一部獨立的法律時,必須規定立法目的、侵權責任與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重合時的處理規則、《侵權責任法》與特別法的關系等;而把侵權責任法作為《民法典》分則的一編,就僅僅是《民法典》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凡是涉及《民法典》總則的內容,侵權責任編就不必規定。
如上圖所示,《侵權責任法》第一章第1、3、4、5條的內容分別在《民法典》總則編的第1、120、187、11條作了規定,為免重復,侵權責任編就不應再作規定。
而《侵權責任法》第2條是關於侵權責任法調整范圍的規定,由侵權責任編第1164條「本編調整因侵害民事權益產生的民事關系」的規定所替代,成為了確定侵權責任保護范圍的新規則。這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創新之一。
《侵權責任法》第2條借鑒的是衣索比亞侵權法的侵權責任一般條款立法模式,即「概括+列舉」式。第2條第2款的列舉式規定雖然詳盡明確,但掛一漏萬,立法技術所帶來的問題需要法解釋來解決,倒不如採用概括式規定。
(4)民法典責任優先擴展閱讀
其一,侵權責任編第1164條的表述在形式上與《民法典》其他分則編表述一致,如物權編「本編調整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合同編「本編調整因合同產生的民事關系」、人格權編「本編調整因人格權的享有和保護產生的民事關系」、婚姻家庭編「本編調整因婚姻家庭產生的民事關系」。採用一致的表述方式,更顯結構上的工整、優美。
其二,《侵權責任法》第2條第1款表述為「侵害民事權益,應當按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仔細分析此款條文,其邏輯重點在於保護權利,承擔責任,而非落腳在侵權法保護的范圍上。既然立法者設立該條是為了確定侵權法保護的范圍,那麼,侵權責任編第1164條的表述顯然更加清晰、明確且簡練。
❺ 民法典中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能否同時主張
民法典中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不能同時主張。法律明確規定了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的情形,兩種責任發生競合時,違約行為產生的侵權責任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中一個適用,而不能同時請求。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條
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七條
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❻ 民法典保證責任有哪些
民法典保證責任有:一 般責任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六條
保證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第六百八十七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有權拒絕向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債務人下落不明,且無財產可供執行;
(二)人民法院已經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
(三)債權人有證據證明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履行全部債務或者喪失履行債務能力;
(四)保證人書面表示放棄本款規定的權利。
第六百八十八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和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情形時,債權人可以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請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❼ 民法典保證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保證承擔什麼責任,具體要看保證的方式。保證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條 保證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❽ 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實行什麼責任優先
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實行先刑事後民事責任優先。
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民事責任優先原則的適用的條件如下:
1、責任主體所承擔的民事責任須合法有效,其發生的依據或基於法律的規定或基於約定。
2、責任主體的財產不足以同時滿足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3、如果都能滿足,則三種責任可並行適用。
民事主體的構成要件:
1、名義獨立。自然人和法人能以自己的名義為民事行為,與第三人發生法律關系。對組織體特別意味著能夠用組織的名稱與第三人為民事法律行為,而不是以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組織成員的名義;
2、意志獨立。即按照自己的意願,通過自己的選擇來活動。自然人能通過自己的自由意志為民事法律行為,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對於法人而言,應該是其共同意志,而不是其成員的個人意志的簡單相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❾ 民法總則則與民法通有沖突的哪個優先
【新法優於舊法】
民法總則基本吸收了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規則,同版時做權了補充、完善和發展。民法通則規定的合同、所有權及其他財產權、民事責任等具體內容還需要在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時作進一步統籌,系統整合。
據此,民法總則草案通過後暫不廢止民法通則。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不一致的,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
❿ 民法典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有哪幾種
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有三種,即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嚴格責任類型。三種歸責原則對應了各種侵權責任的具體類型,它們在構成要件、免責事由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就行為人來說,嚴格責任最重,過錯推定次之,過錯責任最輕。對受害人的保護也不相同,從受害人的角度考慮,在責任的選擇上應選擇對其最為有利的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