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包賠
Ⅰ 司法賠償跟國家賠償的區別
國家賠償是由國家對於行使公權利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後果承擔賠償責任的活動,主要有刑事賠償和行政賠償。而司法賠償是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司法權的過程中,因其行為違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制度。
【法律依據】
《國家賠償法》第二條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Ⅱ 國家賠償與司法賠償的區別
1、定義不同。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司法賠償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和看守、監獄管理權時違法給無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財產造成損害。
2、侵權行為主體不同。國家賠償侵權行為主體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司法賠償侵權行為主體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3、賠償發生的原因不同。國家賠償由國家侵權行為引。司法賠償的原因是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司法活動中違法行使司法權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Ⅲ 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的賠償方式主要包括哪些
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 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
Ⅳ 如何進行司法賠償程序
一、司法賠償的程序是怎樣的
1、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義務機關在規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
2、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的方式、項目、數額有異議的,或者賠償義務機關作出不予賠償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或者不予賠償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賠償義務機關是法院的,賠償請求人可以依照規定向其上一級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3、復議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4、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二、申請司法賠償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賠償申請書;
2、當事人主體資格的材料
(1)自然人應當提交記載其姓名、性別、年齡、民族、住所、聯系方式、身份證號碼等基本信息的材料如身份證、戶口簿、居住證明、護照、港澳台胞回鄉證;
(2)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提交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營業執照、注冊登記證書或者組織機構代碼證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書。
3、委託代理人的,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代理人身份證明;
4、賠償義務機關作出的賠償決定書或者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書;
5、賠償義務機關或者復議機關逾期未作出決定的,應當提交賠償義務機關對賠償申請的收訖憑證;
6、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在賠償申請所涉案件的刑事訴訟程序、民事訴訟程序、行政訴訟程序、執行程序中作出的法律文書;
7、賠償義務機關的職權行為侵犯賠償請求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證據。
Ⅳ 行政賠償與司法賠償有什麼區別
您好,行政賠償與司法賠償的區別:
(1)實施侵權行為的主體不同。在行政賠償中,實施侵權行為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還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受委託的組織及其公務人員以及事實上的公務員。在司法賠償中,實施侵權行為的主體是履行司法職能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以及軍隊的保衛部門,國家檢察機關,國家審判機關,監獄管理機關及在上述機關的工作人員。
(2)實施侵權行為的時間不同。行政侵權行為發生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實施的。而司法侵權行為發生在司法活動中,以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刑事訴訟中違法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監獄管理權以及在民事、行政審判中人民法院採取強制措施、保全措施以及執行措施為構成要件。
(3)追償的條件不同。行政追償的條件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這種標准具有明顯的主觀性。司法追償的條件是:①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實施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②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法律|敎育網編輯整理③在處理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相比較之下,司法追償的范圍要比行政追償的范圍窄。
(4)程序不同。行政賠償程序分為單獨提出賠償請求的程序和一並提出賠償請求的程序。單獨提出賠償請求的程序實行行政處理前置的原則,行政賠償爭議在行政程序不能解決的,最終可以通過行政訴訟途徑解決。而司法賠償沒有單獨提出賠償請求和一並提出賠償請求的劃分,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義務機關的決定不服的,要向其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的賠償委員會申請,由其作出最終的決定。可以看出,司法賠償自始至終都是通過非訴訟途徑來解決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Ⅵ 司法損害賠償包括哪些范圍
司法損害賠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司法權的過程中,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由國家給予賠償。司法機關是指國家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刑事偵查、監獄管理機關。司法損害賠償包括刑事、民事、行政訴訟中的損害賠償。
刑事損害賠償范圍包括:
對侵犯人身權利的損害賠償。《國家賠償法》第15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予以賠償:
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對侵犯財產權的損害賠償。《國家賠償法》第16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予以賠償:
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國家不予賠償的幾種情況。《國家賠償法》第17條規定,對下列行為國家不予賠償;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依照《刑法》第17條、第18條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的人被羈押的;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行使國家偵查、檢查、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的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對民事、行政訴訟中的損害賠償范圍,《國家賠償法》第31條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予以賠償。
Ⅶ 刑事賠償與司法賠償有什麼聯系
您好,刑事賠償只是司法賠償的一種。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刑事賠償國家賠償的一種,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 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賠 償請求人要求賠償的程序,適用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司法賠償是國家司法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包含了刑事賠償。
Ⅷ 如何建立公開公正的司法賠償程序
一、建立簡單便捷的司法賠償程序
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賠償請求人要求司法賠償,應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義務機關依法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入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可以向其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賠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的,賠償請求人可以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或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可向復議機關的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我國的司法賠償義務機關有偵查、檢察、審判與監獄管理機關,從這些規定來看,根據賠償義務機關的不同,賠償程序有所不同。當賠償義務機關為審判機關時,賠償程序分兩階段:賠償義務機關處理階段與賠償委員會處理階段;當賠償義務機關為其他機關時,則分三個階段,中間多一復議階段。在賠償義務機關處理階段,當義務機關收到受害人的賠償申請時,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處理呢?我國立法確立了由賠償義務機關通過司法決定的手段來決定對受害人的賠償,這顯然頗不合理的。筆者認為,受害人與賠償義務機關就賠償的范圍、數額、方式等發生爭議,應通過平等、自願協商的方式來進行,經協商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時,不宜由賠償義務機關以司法決定的方式來處理的。因為既然義務機關與受害人有爭議,達不成一致意見,則受害人對義務機關的決定也必不服,如此,義務機關的決定則為多餘。此時,受害人也就無向義務機關的上級機關提起復議的基礎與必要了,而應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解決。這樣,不僅可以通過審判程序充分保證公開、公正、公平原則的貫徹,還能夠體觀便民原則,使應該得到國家賠償的個人及組織及時獲得賠償。
二、規范審理賠償案件的聽證程序
聽證制度是國家機關作出決定之前,給利害關系人提供發表意見、提出證據的機會,對特定事項進行質證、辯駁,以公正、公開、民主的方式達到管理目的的程序制度。其實質是聽取利害關系人意見,使決定更加民主,更加公正。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在國家賠償審判工作中引入聽證程序,使得國家賠償案件的審判更加透明,同時,正因為聽證更容易吸收利害相關人的意見,決定也就易於得到其理解與配合,執行起來的阻力自然也小些。為真正體現司法公平公正的原則,賠償案件的聽證中,應貫徹以下一些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