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論壇司法改革

論壇司法改革

發布時間: 2022-02-14 14:00:44

㈠ 如何解決影響司法公正的深層次問題

(一)自上而下完善司法體制的設置,正確解決司法地方化和司法行政化等影響獨立司法的現實問題,為依法獨立審判提供體制保障、經濟保障、法官資質保障及身份保障

司法獨立原則是指司法機關獨立於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司法機關行使其職權時,只服從法律,不受任何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它包括三個基本內容和「四個不」。三個基本內容:一是司法官獨立審批案件;二是司法機關有自己獨立的組織系統;三是法律對司法官的地位特設有保障條款。「四個不」是指不侵權、不介入、不施壓、不妄評。所謂不侵權是指不侵犯司法機關的管轄權。不介入,指不能違法進入司法程序干預司法裁決。不施壓,指禁止對司法官員和官署直接和間接施加某種壓力,以特定和不特定的不利性後果迫使5其按照施壓者的意思作出司法決定。不妄評,指在法律裁決作出可能影響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的報道和評論。6保證司法工作不受來自任何外界的干預和影響,以保障和維護法律崇高權威,是真正實現司法獨立的外部條件。客觀地講,我國的司法獨立制度與國際社會「司法獨立」制度在形式和內容乃至性質上有著較大差距。隨著我國加入WTO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司法獨立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如何結合我國國情,構建既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又能融會貫通司法獨立之內在精神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獨立模式值得商榷。筆者認為,我國的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是基於西方的「分權說」,而是基於「職權分工說」。但是我們可以借鑒「分權說」中的某些合理因素。我們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西方的「三權分立」模式,但可以借鑒「分權說」中有利於司法公正的合理因素,並使之與我國國情緊密相結合,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獨立模式。

1、調整現行經濟利益結構,使法院擺脫對地方的物質依賴。國家財政撥出司法專項款,由中央統一開支各級司法機關的辦案經費、法官工資,福利等費用;司法機關的裝備、辦公用房等設施,由中央按統一的標准解決,切斷法院及法官在財、物方面對地方政權的依賴,同時也使各地司法機關的裝備、經費、辦公用房,法官工資、福利住房等不因地區的差異而懸殊過大。

2、建立垂直的法官任免體制:最高人民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免;最高人民法院的其他法官和軍事法院、鐵路運輸6法院等專門審判機構、高級人民法院的法官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免;其他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最高級別的法官由上一級地方人大任免,其餘法官一律由上一級地方人大常委會任免,以擺脫本級地方政權對法官的人事控制,從而杜絕因「行政命令」和「地方保護」而導致的司法不公。

3、保障法官的身份獨立。包括:(1)保證法院的行政領導必須由具有豐富的法律職業閱歷的法官擔任,嚴禁指派無法律職業資歷的人擔任法院行政領導職務。(2)確保法官的待遇從優。要使法官安心工作,不至於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出現腐敗,必須使其擁有適當的待遇。法官所享有的待遇必須與社會資源承受能力相適應,不能太高,但更不能太低。筆者認為,法官的待遇應當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待遇,雖然我國不實行「高薪養廉」。況且「高薪並非必然能夠養廉」,但是,我們應當避免法官因不廉而失去這份職位或因待遇受到必要的物質約束。(3)法官任職終身制,這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通行的做法。法官非因法定事由(如自願辭職,喪失工作能力,犯罪以及其他不適合繼續擔任司法官)及程序不得任免,以保持法官工作恆定狀態。(4)法官的懲戒和調動。在日常工作期間,法官不受到隨意懲處;建立法官懲戒標准;設置正當的懲戒程序;非經法定事由和程序,並徵得法官本人同意,法官不得隨意被調動。(4)確保法官及其家庭的安全。7由於法官的裁判,都會影響到某一方或者多方的利益,所以,國家應當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保障法官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7

4、理順和規范黨委、人大對審判的監督關系,創造使法官只服從法律的法治環境,保障司法獨立。任何權力若不受監督和制約,必然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腐敗,司法不獨立,受制於人,有礙司法公正;反之,如果司法獨立了,但不受監督制約,或者監督不力,也會出現司法專橫和審判權的濫用,這已為歷史所證明。為此,必須建立規范的監督關系體系,理順各種監督關系,尤其是理順和規范黨委、人大和新聞對審判的監督關系,以保障司法獨立。

(二)下大力提高法官隊伍素質,完善錯案追究和司法賠償制度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於它的執行,只有公正司法,才能樹立法律的權威,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法官作為法律的執行者,其能力素質決定了司法質量的高低,因此,不斷提升法官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司法能力,是人民法院永恆的課題。具體措施包括:1.大力強化業務培訓。按照法官專業化要求和實際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業務培訓和崗位技能練兵,打造「法律精英」隊伍。2.努力提高法官的職業道德水準。教育廣大法官不斷加強自身修養,規范司法行為,文明司法,謹言慎行,清正廉潔,遵守司法禮儀,嚴格約束業外活動,樹立公正司法、勤奮敬業、剛直不阿的良好職業形象。3.加強廉政建設。堅持經常性、有針對性地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廣大法官增強自律意識,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法官懲戒制度等各項制度,從源頭上遏制違法違紀行為。4.完善責任追究工作機制。細化責任追究辦法,強化對審判權、執行權的監督制約,防止濫用司法權,防止發生腐敗案件;完善案件管理機8制、崗位責任制,加大查處力度,重點解決查處失之於軟、追究不到位問題,純潔法官隊伍。5.加強案件質量評查,注重發現影響審判質效的深層次、實質性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建立常態化的案件質量評查機制,堅持定期評查、專項評查與重點評查相結合,堅持發現問題與改進工作相結合,堅持糾正錯誤與總結經驗相結合。

(三)理順和規范公眾輿論對審判的監督關系,以保障司法獨立

在新媒體日益普及的今天,公眾利用網路關注司法的熱情日益高漲,人民法院要正確對待群眾通過各種不同媒體表達的意願。一方面發布全面完整的權威信息及時化解矛盾、澄清事實,消除不良影響;另一方面要寬容對待、認真傾聽公眾的不同聲音,把微博、論壇作為和社會公眾之間增進了解、消除誤會的平台。81、變被動為主動,強力推進審判公開,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執法辦案和新聞宣傳是法院工作的兩駕馬車,兩者之間不應背道而馳。法院應當將網上辦公、數字法庭、裁判文書上網等作為制度固定下來,讓每一次公開庭審都成為法律宣傳的途徑,讓每一份裁判文書都成為生動的法律宣傳的素材。全方位、客觀公正地把法院的審判活動公開出來,切實做到不迴避、不躲藏、不遮掩,讓公眾實實在在地了解法院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2、加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堅持善待媒體、主動與媒體打交道的原則,積極與媒體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形成定期交流機制,與新聞界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以更開放的態度面對公眾,消除社會公眾對司法工作的隔閡,贏得更多理解和支持。3、妥善處置網路輿情,實現司法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在網路輿情處於萌芽階段時起就高度重視,堅決防止虛假信息誤導公眾。主動應對質疑和猜測,竭力搶占輿論制高點。4、規范各類媒體的報道行為,嚴格責任追究制度。法院審判工作有它自身特點,審判獨立是我國法律加以規定和保障的。新聞媒體對審判的監督應以遵守「罪從判定」為前提,以遵循真實性為原則。媒體對審判進行報道時,不得誤導公眾,不得引導審判機關的裁判結局,從而侵犯司法獨立。同時,媒體如果對正在審理的案件報道嚴重失實或者惡意進行傾向性報道,損害司法權威,違反法律規定,應當依法追究相應責任。

(四)改革信訪考評機制,重塑法院信訪工作機制

近年來,涉訴信訪工作在法院整體工作中占據了較大的份額,受種種因素影響和制約,法院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但是實際效果並不甚顯著,甚至一度陷入被動應對的尷尬境地,涉訴信訪已經成為困擾法院工作的痼疾。部分上訪人文化水平低,不理解或片面理解法律規定,不能接受法官及其它接待人員的答復和解釋,長期堅持無理申訴;也有一些上訪人在利己思想驅使下,不顧案件的實際情況,向對方當事人或者法院提出許多不切實際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走上纏訴纏訪之路。在收容遣送制度被取消以後,如何應對某些上訪人的過激、違法行為,尚未建立起相應的處置機制,對一些纏訪者尤其是採取過激甚至違法行為的上訪者難以處置。少數上訪人利用法律、制度上對申訴權利缺少制約的漏洞,無理糾纏,甚至辱罵法院信訪工作人員,影響法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建立符合實際情況的信訪制度,改革信訪考評機制,刻不容緩。1、做好《信訪條例》的宣傳工作,指導當事人按條例規定依法有序上訪。抓好條例配套措施的制定工作,對條例、現行規章制度和工作措施進行一次全面梳理和調整,使之與新條例相適應,使信訪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建立上下級法院及各接訪機關之間的信訪聯動,統一標准。上下級法院及各接訪機關接訪的原則不一,答復口徑不一,就會加劇當事人的越級訪。實行上下級法院信訪信息傳遞、反饋制度,對一些社會影響面大,疑難復雜的越級訪和重復訪,實行各級同堂會審,盡快給出一個終局結論。3、建立專家陪審團,對重大復雜案件提出專家意見。借鑒西方國家的陪審制度,建立由法學專家、教授及知名律師組成的專家陪審團,對於重大、復雜的案件,由專家陪審團陪審,並給出專家意見,一方面可以提升案件質量,另一方面也提高判決結果的說服力。4、改革處訪機制,改變平行部門或上級部門向法院轉辦或交辦案件的隨意性。對於信訪案件,有的部門或有關領導不懂或不顧案件的具體情況,不考慮能否進入再審程序或能否改判或有無審級限制等因素,直接簡單的批辦、交辦或督辦,轉辦。有些案件已不能夠進入再審程序或屬於上級法院受理而被駁回申訴,但有關領導或部門交、轉辦函成為申訴人手中的「令箭」,向法院申訴不休。5、改革信訪考核機制,依法處置無理訪。信訪工作「一票否決」使基層的有關單位和部門對信訪工作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自身的主要職能,一到「敏感」時期,都要放下所有工作,全體動員反復排查,重點布防,「不能使一個漏網」,既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又影響了本職工作的正常開展。在具體工作中,抓穩控多,解決實際問題少,尤其是「信訪當事人屬地管轄」的規定,更使一些基層法院陷入既無權解決問題,又要承擔信訪工作責任的極為尷尬的境地,無奈之下只能採取「盯梢」、「利誘」、央求等甚為可笑之舉。這樣的後果只能平穩一時,並且助長了個別人員無理、無序信訪的囂張氣焰,從而使法院的涉訴信訪工作走進了惡性循環的怪圈。建議通過建立信訪聽證,劃分無理信訪與有理信訪,對於無理取鬧,纏訪鬧訪的,則依法嚴肅處理。

(五)開展法制教育,推進全民守法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的法治觀念也大大增強,但法律意識淡薄的現象依然存在,不懂法不守法不用法的事件還時有發生。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學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識」,「全民守法」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一個重要方面,應當引起高度重視。1、切實推進法制教育,加大普法宣傳的力度和廣度,創新普法形式,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在人民群眾中樹立法律意識,養成自覺守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為習慣,造就一群被法律重塑的新型公民。真正下大力氣開展全民法律教育,以期從靈魂上重塑和改造那些歷來漠視法律的大多數民眾。要知道「真正的法治絕不僅僅在於冷冰冰的條文、威凜凜的法官、硬梆梆的警棍和空洞洞的判決,而是有一群被法律重新塑造過的新型公民,他們信仰法律,把司法獨立視為天理,並願意盡力去捍衛,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能說我們的法治建設真正成功了。」2、改革法學教育制度。法學教育在我國民主法制建設中,承擔著培養法律人才、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的重要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對於貫徹依法治國方略,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目前,我國法學教育的現狀與它應有的地位和作用還有差距,法學教育的「產品」—法學人才在政治、經濟、司法等各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尚不盡人意。因此,有必要從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高度,提升法學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並從觀念和制度兩個層面為法學人才在各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創造有利條件。3、健全基層法律服務的組織機構、人員編制和管理制度,延伸法律服務的基層觸角。要盡快完善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訴求表達機制,發揮人大、政協、社會團體、行業協會以及大眾傳媒等的社會利益表達功能,依法有序完善來信、來訪、來電等訴求表達方式,暢通和拓寬社會訴求表達渠道,讓法律的陽光普照。

㈡ 都說2011年後司考要改革,那今後司法考試將會怎樣改呢

這個問題在具體的政策沒有公布前誰都無法給你一個准確的答案,你在網上大概搜一下就知道啦,應該是分次分科而不是一次通過,還聽說要加面試的程序。這些也都是我在網上看到的。

㈢ 海南大學法學院的科研成果

近年來學院取得了較多的科研成果,承擔完成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中國仲裁製度研究》、《中國司法改革理論與防止司法腐敗的對策研究》和教育部研究項目《中國司法改革研究》、《司法獨立研究》,出版了《中國民事訴訟法要論》、《國際反貪污的理論與實踐》(部分)、《行政訴訟導論》、《中國行政訴訟法原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導論》、《廉政學》、《檢察制度比較研究》、《基層司法工作理論與實務》、《刑事訴訟原理與改革》、《日本民法概論》、《中日擔保法律制度比較》、《中國經濟特區立法研究》、《監督政府的理論與實踐》、《論犯罪觀》等四十多部著作。同時,訴訟法學科的譚兵教授和譚世貴教授還受司法部原法學教育司聘請,分別主編了全國統編法學教材《民事訴訟法學》和《律師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副主編)、《證據法學》(副主編)。目前,學院的教師正承擔十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學院教師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現代法學》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三百多篇,有30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其中王峻岩教授與譚兵教授撰寫的《論鄧小平關於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思想和偉大實踐》一文,1996年9月曾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第五屆入選作品獎,是當年全國高校中獲此獎項的兩篇論文之一和當年海南省獲此獎項的唯一論文;譚世貴教授主編的《中國司法改革研究》一書和撰寫的論文《論司法獨立》分別榮獲第四屆、第三屆全國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撰寫的論文《中國司法機構改革研究》獲全國司法改革優秀論文一等獎。

㈣ 司法體制改革真的有效果嗎 天涯論壇

司法體制改革不應讓老實巴交的法官寒心
最近,一名老法官給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的信,在朋友圈引起熱議。很多朋友質疑江蘇司法體制改革法官遴選的決策不公平、公正、不人性化,並強烈呼籲:司法體制改革不應讓老實巴交的法官吃虧!下面是這位老法官的信(轉發者隱去老法官姓名和所在的法院):
尊敬的許院長,您好!

目前,我們江蘇各級法院正在進行司法體制改革,其中法官遴選即將結束。法官遴選一些政策脫離實際,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現象。我對沒有入額法官,感到委屈和氣憤。沒有入額的理由是「沒有審判業績」,本人難以接受這樣的理由。今給您去信反映我作為一名老法官和老審判員的心聲。
本人1985年經考試進入XX縣人民法院工作,先後在凌城、朱樓等5個鄉鎮法庭工作十餘年。當時法庭工作環境以及日常生活極其艱苦,特別是我們縣作為省重點貧困縣,法庭條件更是十分簡陋。就拿我在凌城法庭工作4年來說,辦公只有兩間小屋,我的宿舍是借凌城棉機廠半間解放前的舊房子。屋裡老鼠很多,夜裡經常爬到床上,屋頂還有蛇時隱時現,以至於現在還時常夢見這種情景,半夜裡被嚇醒。農村工作時間沒有規律,不能象城裡工作按時上下班,一旦錯過鄉政府食堂開飯,只能白開水煮麵條拌鹹菜簡單地填飽肚子。長此以往缺乏營養,嘴裡經常起潰瘍。白天外出送達法律文書、調查取證、田間地頭開庭,都是靠自備的自行車。轄區三個鄉一個農場,方圓幾十公里每每一天要騎行上百里。爬坡涉水、餐風飲露、風里來雨里去,曾多次被野狗咬傷。「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不小心摔個嘴啃屎(路上豬牛羊狗雞鴨糞便遍地都是)」就是對當時村鎮道路狀況最真實的描述。晚上,在煤油燈下寫法律文書,整理材料,學習法學等知識。30多年前,我們所經歷許許多多的艱難困苦是現在難以想像的。但是,作為一名年輕的法官,我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有對理想孜孜追求的萬丈豪情,有清正廉潔執法如山的凌雲壯志。所以,面對重重困難,我沒有退縮,而是安心在法庭工作,兢兢業業,埋頭苦幹,急為群眾所急,想為群眾所想,解決了很多諸如魚塘、土地承包等棘手案件,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在法院工作30多年,得到市縣兩級法院和縣委很多表彰。如:「文明法官」、」人民滿意的政法幹警「、「辦案能手」、「優秀執行官」等等,我家屬也被法院授予「法官賢內助」的光榮稱號。中院的《審判調研》以「牢記司法宗旨,心繫人民群眾」,中國法院網以「在法律戰線辛勤耕耘的人」為題介紹過本人的事跡。
本人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全院幹警有目共睹,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包括個別領導在用人上存在的不正之風)沒有被提拔使用。在此情況下我並沒有牢騷滿腹,懈怠工作。而是不圖名不圖利,始終把維護法律與法官的尊嚴作為己任,盡心盡力地完成領導分配的各項工作。堅守做人的良心和道德的底線,以「當官是一時的,做人是一輩子」當做座右銘。
2011年,接受組織安排從執行局抽調到縣委扶貧工作組駐梁集鎮工作。2015年,院里分配我到立案庭負責接訪至今。在此期間沒有分配案件給我辦,自然也就沒有「審判業績」。現在因此不能入額法官,這對一個恪盡職守三十餘年的老法官,對一個審理過幾千件各類案件的老審判員來說太不公道了!早知如此,當初還有誰會去做扶貧、接訪工作?扶貧接訪的業績難道統統抹殺了嗎?
司法體制改革,把在法院工作30多年的,含辛茹苦委曲求全的老法官老審判員「改」下去了,不由得讓人想起了一句成語「卸磨殺驢」。
為了追求司法理想,在法院非常艱苦的年代,我放棄了彼時令人羨慕的商業局工作投身到法院中來,為法院各項建設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的力量。現在竟然以2013--2015年間沒有「審判業績」而被擋在入額法官大門之外,太讓人寒心!!!!!
本人珍惜法官職業,熱愛審判工作,並且在審判工作中有一定的成績和經驗。不讓我入額法官既是浪費審判人才,也大大挫傷了象我這樣的老法官工作積極性。
為此,本人強烈請求入額法官!為審判工作繼續貢獻一份力量!
尊敬的領導,請您理解我痛苦的心情,並在百忙之中關注、支持我的請求。
此致,
敬禮!

2016、10、17呈上

從萌發給您寫信,感覺對入額法官還有一絲希望。因為,看過您的資料,知道您是從基層一步一步上來的,能體會一個最底層最普通人的感受。到寫完信的時候,感覺自己很傻。您貴為省部級領導,會在乎我的感受嗎?現在還有能聽進去老百姓聲音的官員嗎?沒有,沒有啦!
但願您能!
一個主持公道、匡扶正義的地方,公道與正義卻遭到了蔑視。

㈤ 縣級政法機關怎樣落實司法體制改革

頂層設計是中央的事,基層政法機關應當按中央的決策貫徹落實。同時基層也可以在具體的工作上對司法體制改革進行探索:

一、 全面落實社區矯正工作

建立以司法所工作人員為主、社會工作者和社會志願者積極協助的專群結合的工作隊伍,建立接收、監管、教育、解除矯正等制度,形成規范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在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監督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各種教育矯正、社會幫扶等方法,不斷提高教育矯正質量和水平,促使社區服刑人員順利融入社會,重新違法犯罪率始終控制在較低水平。

二、 深化法律援助制度改革

構建縱橫相交的法律援助網路體系,在縱向上,以縣法律援助中心為龍頭,鄉鎮法律援助工作部為支點、村(居委會)法律援助聯絡員為輔助的三級工作體系。在橫向上,與縣殘聯、婦聯、總工會、關工委、老齡委協作組建殘疾人、老年人、婦女兒童和下崗職工專項法律援助工作站,設立軍人軍屬、未成年人、在押在教人員及農民工專項法律援助工作站,橫向援助體系基本覆蓋弱勢人員集中的主要群體。縱向到達村(居委會),橫向涉及各主要弱勢群體,從而形成了在縱向上規范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制度建設,基礎建設和人員建設、提升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援助能力,確保法律援助深入基層,扶助百姓;在橫向上加大社會法律援助資源的整合力度,提升各專項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援助能力,保證法律援助對弱勢群體的覆蓋范圍。在整體上強化法律援助網路的管理機制,形成綜合優勢。強化各法律援助機構及人員的管理,以目標管理、監督檢查、考核獎懲等措施,提高各機構的協作協調能力。

三、 貫徹《人民調解法》,推進社會矛盾預防化解工作。

大力加強人民調解工作,預防化解社會矛盾。在民商事審判中,堅持「以調為主、調解優先、案結事了」的審判方針,強化調解意識。在辦案方式上大力弘揚「馬錫五審判方式」,加大巡迴審判力度,讓法官到案發地就地開庭、聽證和調解,減輕當事人訴累,減少當事人的對立情緒,為案件調解奠定基礎,使案件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四、 加強安置幫教工作。

做好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按照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不斷探索新時期做好兩勞釋解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新路子。建立健全各級安置幫教組織機構,建立健全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檔案,實現網路化、規范化管理。

五、加強司法行政經費保障體制機制改革。

1、推行部門預算。對政法部門實行「人員經費按實際、公用經費按標准、專項經費按需要」的辦法進行預算安排,確保正常辦公和辦案工作需要。2、嚴格實行收支脫鉤。對政法部門的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財政對政法部門的收費和罰沒收入,全額用於政法部門辦案、辦公、建設和裝備更新。3、努力化解政法債務。4、盡力保障辦案及裝備經費。

㈥ 中國的國企改革,政府治理和司法建設,分別有哪些亮點和阻礙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面臨六大問題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曾指出,國資國企改革是我國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之一,也是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難點領域之一。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在論壇上提出,現階段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關鍵是要解決好以下六個重要問題。
一是要通過完善頂層的國有資本管理體制,強化國家所有權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促進國有資本更好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
二是要通過構建有效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台,實現從管資產向管資本的轉變。
三是要通過優化股權結構,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張軍擴說,大量的經驗證明,即使不能實現國有資本與其他社會資本的混合所有制的多元化持股,只要能夠實現多元國有股東持股,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對改善公司治理發揮積極作用。
四是要通過深化國資國企的用人管理制度改革,構建與市場經濟相兼容的激勵制度。張軍擴認為,按照改革後的國資管理體制,兩類公司之下,基本上是按照《公司法》運行,實行完全的市場化用人管理制度。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及個別的特殊類公司,可能比較合理的方式是實行雙軌制的選人用人和管理機制。
五是要通過進一步解決國有企業的歷史包袱問題,為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公平參與市場競爭、與市場經濟更好融合創造基本條件。
六是各地方要因地制宜開展國資國企改革。在堅持國有資本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堅持以管資本為主提升企業活力,堅持多種所有制資本公平競爭、共同發展這些原則的前提下,鼓勵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國資管理新模式,盡早釋放改革紅利。
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宏觀管理體制
針對國資管理體制改革,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在會上表示,要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應當將國資改革作為國企改革的前提條件,若沒有這個前提條件,國企改革可能成為空談。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劉尚希認為,從傳統的管資產為主,轉向以管資本為主,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實際上有極大的分別。傳統的管資產,並不能真正地讓國有企業成為一個合格的市場主體。這種管理體制下的國有企業不僅很難同其他的市場主體平等競爭,還會有各種各樣的束縛和制約,無法真正實現混合所有制。
對於如何建立一個基於管資本的宏觀管理體制,劉尚希認為,可以採取「橫向三分開、縱向三分離」。
「橫向三分開」就是將國有資本所有權管理的三種基本職能分開行使,即將國有資本的宏觀管理職能、國有資本的投資運營職能、國有資本的監督評價職能分開。雖然這三個職能在實際上構成了國有資本的所有權管理體系,但是這三個職能必須分開,不能混為一談。
要達到「橫向三分開」,就需要通過宏觀管理來體現、落實。劉尚希表示,宏觀管理應當做出相應決策,對國有資本的具體投資運營制定一套相應的規則和政策,但也不需要具體干預國有資本的投資運營。國有資本一旦進入市場,應完全依照市場規則運營。與此同時,還要進行監督評價與反饋,通過監督評價看投資運營是否符合國有資本的使命和戰略目標、戰略要求。
「縱向三分離」就是將國家的所有權、出資人的產權、企業的經營權分離。所有權、產權和經營權實際上是對應著三個不同的主體:一個是國家,由政府代表;一個是產權主體,即投資運營公司;還有一個是企業,按照公司法設置的企業市場主體。
過去的兩權分離為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劉尚希認為,還應加上產權分離,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才能真正實現,如此實現「縱向三分離」,才可能真正做到構建符合以管資本為主的宏觀管理體制。
劉尚希說,只有實現「橫向三分開、縱向三分離」,以管資本為主的宏觀管理體制的框架才能真正形成,才能真正從過去基於管資產、管企業的管理體制轉變為管資本的新型管理體制。唯如此,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才有更大空間。

㈦ 想參加司法考試

www.fafawang.com

常用法律網站:

1.綜合性網站
http://law-thinker.com/ 法律思想網
http://www.lawsky.org/ 法學空間
http://www.zzhf.com/ 灼灼華法網
http://www.acla.org.cn/ 中國律師網
http://www.1488.com/china/ 中法網
http://www.lawintime.com/ 法學時評網
http://www.chinalawinfo.com/ 北大法律信息網
http://www.xinanfxlt.com/ 西南法學論壇
http://www.fashuounion.com.com/ 法專在線
http://www.fl365.com/ 法律帝國
http://www.lawfan.com/asp/default.asp/方圓寫作社區
http://www.fx148.com/ 法援在線
http://www.china-judge.com 中國法官
http://law.people.com.cn/bike/index.btml 人民網法律法規
http://www.law-star.com/ 法律之星-中國法律信息網(法律法規)

2.專業性網站及學者網頁

2.1理論法學
http://dzl.legaltheory.com.cn/ 正來學堂
http://www.juristical.com/ 法學-卓澤淵
http://teacher.xiloo.com/ 成有論法
http://www.law-dimension.com/ 法律之維
http://www.gongfa.com/ 公法評論
http://www.calaw.cn/ 中國憲政網
http://www.dscn.org/ 民主與科學
http://www.chinaelections.com/ 選舉與治理
http://www.china-review.com/中評網
http://www.chinapublaw.com/ 中國公法網
http://www.cncasky.com/ 憲行天下
http://www.chinalegaltheory.com/ 法理與判例網

2.2法律史
http://www.legal-history.net/ 法律史學術網
http://law.xmu.e.cn/romanlaw/ 羅馬法教研室

2.3刑法、訴訟法 www.criminallaw.com.cn/中國刑事法律網
http://www.procerallaw.com.cn/ 中國訴訟法律網
http://evidence.con.cn/ 證據學論壇
http://www.xingbian.cn/zh/program/中國刑辯網
http://www.elawcn.net/ 刑法中國
http://www.clreview.com/ 刑事法律瞭望
http://www.c007.com/ 中國偵探網
http://www.fmed.net/ 中國法醫網

2.4私法、經濟法及其他
http://www.civillaw.com.cn/中國民商法律網
http://www.yanglx.com/ 楊立新民法網
http://www.lawspirit.com/ 法律英語網
http://www.cel.net.cn/ 經濟法網
http://www.cftl.cn/ 財稅法網
http://www.acriticism.com/ 學術批評網
http://www.chinaiprlaw.com/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http://www.oklawyer.cn/廣東婚姻法律網
http://www.lihun.cn/ 中國離婚網
http://www.labournet.com.cn/ 中國勞動網
http://www.zgldfl.com/ 中國勞動法律網
http://www.chinalabor.cc/中國勞動仲裁網-廣東深圳勞動仲裁
http://www.eastwestlaw.com 東方國際經濟法律翻譯網(國際經濟法)
http://www.com-law.net/fagui/fangdi/fangdi.htm房地產法
http://www.flw.com.cn/flw-law/ FLW房聯網—法律法規
http://www.law110.com/房地產法律法規查詢中心--天下房地產法律服務

3.教學研究機構
http://www.iolaw.org.cn/ 中國法學網(中國社科院法學所)
http://www.legaltheory.com.cn/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
http://www.cnlawschool.com/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http://www.swupl.e.cn/ 西南政法大學
http://translaw.whu.e.cn/index/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
http://www.law.tsinghua.e.cn/ 清華大學法學院
http://www.lawintsinghua.com/ 清華法學
http://www.ecupl.e.cn/ 華東政法大學
http://www.cupl.e.cn/ 中國政法大學
http://www.law.pku.e.cn/ 北京大學法學院
http://www.nwupl.e.cn/index.htm /西北政法大學
http://www.law.fudan.e.cn/復旦大學法學院
http://www.znfxy.net/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
http://fxy.whu.e.cn/ 武漢大學法學院
http://www.xianzheng.com/ 憲政知識網(北大憲政研究中心)
http://www.sccwto.net:7001/wto/china.jsp/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
http://www.lawchina.com.cn/ 法律中國(中國法學會)

4.傳媒
http://www.legaldaily.com.cn/ 法制日報
http://www.jcrb.com/zyw/ 正義網(檢察日報)
http://www.lawpress.com.cn/ 法律出版社
http://www.cpd.com.cn/中國警察網(人民公安報)
http://www.chinacourt.org/ 中國法院網
http://www.clssn.com/ 中國勞動保障報

5.政府機構
http://www.gov.cn/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網
http://www.chinalaw.gov.cn/ 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國務院法制辦)
http://www.spp.gov.cn/gzdt/ 最高人民檢察院
http://www.court.gov.cn/ 最高人民法院
http://www.legalinfo.gov.cn/ 中國普法網(司法部)
http://www.mps.gov.cn/ 公安部
http://www.locallaw.gov.cn/ 地方立法網
http://www.ods.un.org/ods/ 聯合國官方文件網
http://www.12333.gov.cn/index.shtml 上海勞動保障服務網(上海勞動保障局)

6.大學bbs
http://bbs.znufe.e.cn/ 中南論壇
http://www.zfyuan.cn/bbs/cgi-bin/leobbs.cgi/ 政法園bbs
http://bbs.fudan.e.cn/ 復旦大學日月光華bbs法律版
http://www.zfjob.com/ 西北政法學院就業信息網
http://xzxf.126.com/ 西政先鋒網
http://www.law.ac.cn/ 華政-東方法學網
http://law.my03.com/法律社會學BBS
http://www.fashuounion.com/法村論壇
http://www.cn2003.com/law/ 法務在線企業法律顧問論壇

7.專業考試網站
http://www.fafawang.com法法網
http://www.chinalawe.com/news/1300/9/2008/6/ma4715614286680025776-0.htm司法考試報名及相關問題

8.實用網站
http://lhw5620978.blog.163.com/
http://www.gdcourts.gov.cn/umpire_book.do裁判文書和案例
http://www.gdcourts.gov.cn/susongnan/susongnan.htm審判機構及其流程
http://www.gdcourts.gov.cn/susongnan/wenshugeshi.htm各種訴訟文書格式寫法
http://www.gdcourts.gov.cn/susongnan/changjianwenti.htm立案受理常見問題
http://www.gdcourts.gov.cn/susongnan/sifapeichangshenqinnan.htm司法賠償

㈧ 司法局的社區矯正服務中心是干什麼的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有可能轉為行政單位嗎

社區矯正管理教育服務中心工作職責:

1、接受人民法院委託,組織或協同、指派司法所開展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提請假釋罪犯的調查評估。

2、負責辦理社區服刑人員和法律文書交接事宜,安排社區服刑人員至司法所報到登記。

3、組織開展社區服刑人員的入矯宣告和解矯宣告。

4、組織或指導司法所開展風險評估工作,負責審核批准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管等級措施和教育矯正工作方案。

5、指導、督促司法所落實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日常監督管理和個別教育措施。

6、組織或指導司法所開展社區服刑人員集中學習教育和公益勞動等活動。

7、組織或指導司法所開展心理矯正工作,及時提供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

8、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對確有就業需求的社區服刑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

9、提出對社區服刑人員司法獎懲的建議;審核對社區服刑人員的行政獎懲。

10、負責辦理社區服刑人員異地委託管理手續和請(銷)假、遷居以及期滿解矯或矯正終止的審核工作。

(8)論壇司法改革擴展閱讀:

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機關。受黨委與政府的領導。司法局規格比法院、檢察院略低,是政府宣傳管理法律的專業職能部門。

主要職責: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二)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三)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四)研究制訂本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組織、指導、協調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五)負責管理本市律師、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證機構及公證活動;研究律師、公證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並提出實施辦法。

(六)負責管理本市法律服務機構和在京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指導本系統的社會團體工作。

(七)指導本系統法學教育及業務培訓工作。

(八)負責指導區、縣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人民調解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員、基層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㈨ 北京市德恆律師事務所的研究開發與人才培養

德恆注重專業研究,富有創新意識,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德恆文化。曾成功舉辦「走有中國特色的律師之路」、「WTO與法律服務全球化」、「中國企業境外投資法律構架及稅務規劃研討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企業走出去與政府關系研討會」、「法律服務與社會責任」等頗具影響的大型國際研討會和「德恆杯-法治·權利·律師」有獎徵文。為德恆律師學院設立德恆獎學金,為《國際法中國年鑒》(英文版)設立「德恆國際法論文獎」。
德恆律師參與了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的制訂與輔導,參加世界銀行、哈佛大學、國際律協組織的《公司破產重組法律問題系列研究》;編輯出版《德恆書屋》系列叢書;在國內外知名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逾千篇。
德恆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合辦了德恆民商法論壇、德恆刑事法論壇、德恆證據學論壇、德恆比較法論壇、德恆金融法論壇、德恆法學名家論壇、德恆司法改革與律師論壇、德恆行政法論壇、德恆程序法論壇、德恆法律實務講堂等十個論壇。
德恆與吉林大學於1994年在長春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律師人才的全日制高等院校——德恆律師學院,為德恆和中國法治建設培養了大量博學務實的專業人才。

㈩ 什麼是司法

希望你滿意哦

簡單來說,
司法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更詳細,要更了解司法:

「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類似的法諺在最近的十幾年間已逐漸為人們所耳熟能詳。「司法」也越來越多地成為法律職業者和普通人掛在嘴邊的名詞。然而,在面對諸如「究竟什麼是『司法』」這樣看似簡單的問題時,不但外行說不出什麼道道來,就連法律人自身,恐怕也無法說得明晰與透徹。
引人注目的是,我國憲法對「司法」的概念並未明文界定。在筆者看來,這種立法的缺失並非立法者的過失疏漏,實乃有意為之。留下「司法」的懸念一是立法者無法消彌學界關於「司法」概念的爭論,二是立法者自身亦對「司法」及其性質認識模糊。最重要的,憲法和法律有意疏漏「司法」的概念有助於國家決策層適時對「司法」作出調整。至於「司法」的實質意涵有無藉由理論加以建構的可能,在學界向來也備受質疑。
在西方,「司法」一詞大都同時作為學理上的概念和各國實定法上的用語而存在。依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司法有別於立法及行政,是「處罰犯罪或裁決私人爭訟」的權力,性質上屬於純粹的法律作用,而非政治作用。法官不過是法律的傳聲筒,只能依三段論法精確地適用法律條文,不具有違憲審查權,甚至連解釋權亦嚴格受到限制。但從現代各國司法體制及司法機關的職權來看,孟氏對司法的定義方式顯然與現實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一般認為,司法的內容受各國傳統及時代因素影響,具有歷史的可變性,無法以一定的方式加以界定。考察現代各國對「司法」概念的具體實踐,大體上,美日與德法堪稱兩類典型。
美國的司法概念,依其聯邦憲法第3條規定,以「事件及爭訟」(cases and controversies)為要素,包含民事、刑事及行政事件的裁判。而且,法院審理案件時,附帶對有關法令進行違憲審查,這是司法的本質性義務。日本戰後對美國司法制度全盤照收,因此,在對司法的理解上,也大致採取與美國相同的態度。
法國自大革命以來,即將司法范圍限定於民、刑事裁判,不包括行政案件的裁判。司法的任務亦受嚴格限制,大革命時期的法律規定,法官干預立法權及執行權行使的,即構成瀆職罪。同時,法院「解釋」法律也被絕對禁止,相應地,法官僅能一板一眼適用法律。1958年法國第五共和憲法雖然引進違憲審查制度,但該制度與一般司法不同,這很突出地反映在相應法律條文的歸屬上:後者規定於第八篇「司法權威」,而前者卻另外規定於第七篇「憲法院」。同屬大陸法系的德國,傳統類似於法國,將行政法院排除在司法體系之外,現行基本法則另設「裁判」(Rechtsprechung)一語,做為「司法」的上位概念,用以統括普通法院、行政法院、財政法院、勞動法院、社會法院及具有抽象違憲審查權的憲法法院。
然而司法的實質並不在於司法范圍的深廣,而在於「司法」之所以成其為「司法」的底線。我國司法體制本仿蘇聯而建制,在我們當年所著力效仿的蘇聯解體之後,其國原依存的司法體制亦分崩離析。現今的俄羅斯等國在司法體制上也業已全盤接收「三權分立」學說,並已完成相應改制。在此境遇下的中國司法體制既面臨與原蘇聯舊體制的決裂,又礙於政治因素及本土國情而無法斷然象俄羅斯等國一樣對司法制度進行徹底改造,「有中國特色的司法體制」一語便成為國家決策層所握持的一根救命稻草,並為學界學者所著力維護。
如果有關「司法」概念的爭議僅僅存在於學界,倒也能讓我等百姓們圖個清靜:管他吵得天翻地覆呢,那是學者們的份內之事,犯不著讓普通人操心。然而正因為法律的缺席,不可避免地引來了與司法有些許聯系的機關或部門的攪局,他們在各自的權力范圍之內對司法指手畫腳,終至「司法」成為一張「普羅米修斯的臉」,變幻莫測。諸如國務院總理在人大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大聲疾呼「深化司法改革,嚴格執法,公正司法」,諸如眾多將「公檢法司安」統歸「司法部門」而行文的黨內及政府紅頭文件,再諸如通常兼任公安部門領導人的政法委書記在個案上對檢察長、院長的指示,等等等等。「司法機關」終於淪落為「政法機關」的一個下位概念。
想想「司法機關」的可憐境況吧,一方面雖享有與政府同等的法律地位,一方面卻游離於國家權力的邊緣並深受政府越權之苦,而老百姓並不懂得這么多彎彎,「腐敗」的帽子決然要扣在「司法」的頭上。正因為「司法」背負了沉重的「最大的腐敗」之後,從而卻成功地掩蓋了在這背後隱藏著的比「最大」「更大」的「腐敗」。而這「更大」的「腐敗」才是真正的「腐敗」之源。
誠然,因各國歷史及國情各異,在司法一語上世界各國也各有特點,而絕無完全相同的兩套司法體系。然而,各國司法概念雖不盡相同,對司法獨立的強調及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的遵循卻早已成為各國通例,這亦是「司法」之所以成其為「司法」,並能最終達成公正的前提與底線。1985年11月29日通過的聯合國《關於司法機關獨立的基本原則》同樣將「司法獨立」原則規定為對各國司法的最低限度要求。這一國際司法文獻特別強調:各國應保證司法機關的獨立,並將此原則正式載入其本國的憲法或法律之中。司法機關應不偏不倚、以事實為根據並依法律規定來裁決其所受理的案件,而不應有任何約束,也不應為任何直接間接不當影響、慫恿、壓力、威脅、或干涉所左右,不論其來自何方或出於何種理由
中國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中國司法》雜志社,是由司法部主管、司法研究所主辦、法律出版社協辦,立足於司法行政領域,面向法律界和法學界的應用法學類理論刊物。
圍繞監獄體制改革、勞教工作特色化、社區矯正、公職律師、公證體制改革、國家司法考試制度、司法鑒定製度、法律服務管理制度、基層司法所改革、人民調解制度、司法行政法制化建設等司法行政理論建設以及法學理論研究、司法實踐中遇到的難點、熱點問題,對欄目設置作了全新調整,開辟了"權威人士訪談"、"部頒規章解讀"、"司法行政理論"、"司法制度論壇"、"言論廣場"、"探索與爭鳴"、"監獄制度"、"勞教制度"、"司法考試"、"律師制度"、"公證制度"、"基層司法行政"、"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援助"、"司法行政信箱"、"法官檢察官警官論壇"、"案例賞析"、"法治隨筆"、"域外司法"、"理論動態"、"軍事法制"、"來稿摘登"等欄目,致力於推進司法行政理論建設,關注司法行政實踐探索,傳播先進司法行政理念,把刊物營造成為司法行政系統工作人員、公檢法等政法系統工作人員、律師、公證員、人民調解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司法考試應試人員、軍隊系統官兵、法學理論工作者、高等法律院校師生學習、交流、探討的共同園地。
可見,取得獨立地位並在國家最高權力體系占據話語權才是弄清楚「司法」是什麼的前提。

熱點內容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
法考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發布:2025-02-06 13:46:41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