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權利民法
『壹』 民法典限制民事權力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規定, 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 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或者其他執行職務的行為, 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的章程或者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權范圍的限制, 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十九條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六十條 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貳』 民法總則權利分類是怎樣的
您好,民法總則權利分類大致如下: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自然人享有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個人信息, 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個人信息。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自然人的私有財產權利受法律保護。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 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 依照其規定。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 由法律規定。民事主體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 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 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依法成立的合同, 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 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 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沒有合法根據, 取得不當利益, 造成他人損失的, 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不當得利的人返還不當利益。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所享有的專屬的和支配的權利: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 可以依法繼承。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 依照其規定。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有特別保護規定的, 依照其規定。 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 不受干涉。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他人合法權益。 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 應當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叄』 民法典規定民事權利的法定期間是多久
民法典規定民事權利的法定期間是根一般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開始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肆』 民法權利的行使
民事權利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的利益范圍和實施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實現某種利益的意志。包括:權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種利益(如人身權)和通過一定行為獲得的利益(如財產權);權利人自己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和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保證其享有或實現某種利益;在權利受到侵犯時,能夠請求有關國家機關予以保護。在中國,民事權利具有三個基本特點:(1) 平等性。每個公民不分年齡、性別、民族、宗教信仰、職業、地位等,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權利;(2) 連續性。公民的民事權利從其出生至其死亡,法人的民事權利從其成立至其消滅,自始至終都享有法定的民事權利;(3)真實性。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強大的物質基礎,使民事主體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得以保障。民事權利依不同的標准可分為財產權和人身權,絕對權和相對權,請求權、支配權、形成權和抗辯權,主權利和從權利等等。
民事權利的行使是指權利人為實現自己的權利實施一定的行為。權利行使的方式有事實方式和法律方式兩種。事實方式,是指權利人通過事實行為行使權利;法律方式是指權利人通過民事法律行為行使權利。
權利行使應遵循以下兩項主要原則:
第一,自由行使原則。權利行使是權利人的自由,自應依當事人的意思決定,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正當行使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權利人應依權利的目的正當行使權利,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禁止權利濫用。
『伍』 民法典規定主張民事權利的法定期間是多久
民法典規定主張民事權利的法定期間為三年,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開始計算。但是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還有一些其他法律規定的特殊訴訟時效期間。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陸』 消法里規定的權利和民法里的權利有什麼區別
你這里的消法一般指來消費者權自益保護法,是調整商品生產者、銷售者與消費者之間關系的法律。它保護的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民法保護的是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健康權、肖像權、名譽權,顯然民法所保護的范圍比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大得多。
『柒』 民法所規定的民事權利有哪些
民法所規定的民事權利有哪些:
財產所有權,財產所有權的概念與特徵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債權,債的概念和特徵 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能權利和義務關系。
人身權,人身權的概念,人身權,是指法律賦予民事主體的與其生命和身份延續不可分離而無直接財產內容的民事權利
知識產權,又稱智力成果權,是指智力成果的創造人和工商業生產經營標記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的總稱。
財產繼承權,財產繼承權的概念及法律特徵,財產繼承權是指公民依法承受死者個人所遺留的合法財產的權利。
『捌』 民法規定業主權利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1、依法享有所擁有物業的各項權利;2、依法合理使用房屋建築共用設施、共同部位和本物業內公用設施和公共場所(地)的權利;3、有權按有關規定進行室內裝飾裝修;4、有權自己或聘請他人對物業自用部位的各種管道、電線、水箱以及其他設施進行合法修繕,但法規政策規定必須由專業部門或機構施工的除外;5、有權根據房屋建築共同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屬物業管理范圍的市政公用設施的狀況,建議物業管理公司及時組織修繕;6、有權參加業主大會,並擁有對本物業。重大管理決策的表決權;7、有權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向業主管理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提出質詢,並得到答復;8、有權要求業主管理委員會和物業管理公司按照規定的期限定期公布物業管理收支賬目;9、有權對物業管理工作提出建議、意見或批評10、有權向物業管理主管部門進行投訴或提出意見與建議;11、有權要求房屋建設毗連部位的其他維修責任人承擔維修養護責任,對方不維修養護或不予配合的,可要求業主管理委員會或物業管理公司強制維修養護,按規定分攤費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六條 【業主合同任意解除權】業主依照法定程序共同決定解聘物業服務人的,可以解除物業服務合同。決定解聘的,應當提前六十日書面通知物業服務人,但是合同對通知期限另有約定的除外。依據前款規定解除合同造成物業服務人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業主的事由外,業主應當賠償損失。第二百七十二條 【業主對專有部分的權利和義務】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第二百七十三條 【業主對共有部分的權利和義務】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為由不履行義務。業主轉讓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並轉讓。第二百七十四條 【建築區劃內道路、綠地等的權利歸屬】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玖』 民法中的形成權是不是法定權請求權呢
這里來的「法定權」的含義是指什麼?源是指符合法律規定的權利還是指法律明文規定的權利?
如果是指前者,那麼形成權肯定是法定權。因為法律(非宗教、道德)意義上的權利都必須是符合法律的,從實證角度來講,違法的權利是不存在的。
如果指後者,需要具體分析。一般來說,比較重要的值得保護的法益法律都會明文規定為權利,比如物權、債權等這些權利。而有些法益基於各種原因法律沒有規定為權利,比如前些年的隱私等。而形成權指「權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這些權利一般比較重要,還會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所以,法律一般也明文規定,不但如此,法律還會規定行使權利的期間(即除斥期間),比如各種撤銷權。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形成權應該是法定權。
另外,請求權基於同樣的理由,一般也都是法定權。而且法律一般也會規定請求權的權利行使期間(即訴訟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