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華司法
1. 懷化市 鄧衛華
[1]尹少成. 國外訴訟和解與我國法院調解之比較研究——關於廢除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思考[J]. 懷化學院學報,2011,(1).
[2]王璇. 調審分離:我國法院調解制度改革的路徑[J].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3]毛興平,劉艷芳. 法院附設調解制度與法院調解制度之比較[J].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2).
[4]李玥. 法院調解制度有關問題探析[D].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2009.
[5]徐萬鵬,劉芳,喻玫. 試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重構[J]. 河北法學,2006,(1).
[6]齊愛軍. 和諧社會下的法院調解制度的重構[J]. 邢台學院學報,2006,(4).
[7]劉新紅. 論法院調解制度的完善[J].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6,(6).
[8]鄧輝輝. 論法院調解制度的完善[J]. 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9]陸金偉. 法院調解制度的實踐探索與模式選擇[D].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2010.
[10]馬艷. 試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5.
[11]姜霞. 反思與借鑒:法院調解制度改革之探索[D]. 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2003.
[12]盧勇. 法院調解制度的反思與重構[D]. 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2006.
[13]張珉. 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重構——以協同主義訴訟模式為背景的分析[J]. 寧夏黨校學報,2005,(6).
[14]鄭小明,羅志堅.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弊端、原因及完善[J].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1).
[15]白潔. 法院調解制度:檢討與重構[J].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
[16]張玉. 對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反思[J].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2,(6).
[17]王國春. 法院調解制度之重構[J].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
[18]胡文文. 淺析我國法院調解制度[D].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2010.
[19]周衛華.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實例解析[D]. 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2009.
[20]張岩. 中國法院調解制度研究[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5.
[21]周耀榮. 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發展和完善[D].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2005.
[22]何亞軍,施春軍. 我國調解制度的反思和完善——兼論人民調解與法院調解的協調與整合[J]. 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05,(3).
[23]張躍進,江洪娟. 法院調解制度價值分析——兼談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再重構[J].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6,(1).
[24]汪振江. 法院調解高反悔率現象審視與調解制度的回歸[J]. 科學經濟社會,2011,(1).
[25]劉顯鵬. 和諧社會下法院調解之發展探析[J]. 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26]李浩. 調解的比較優勢與法院調解制度的改革[J].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27]劉顯鵬. 法院調解適用范圍探析[J].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
[28]楊立明.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探討[D]. 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2006.
[29]季俊強. 構建我國特色法院附設調解制度——基於我國調解改革實踐的思考[J].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0,(3).
[30]吳志剛. 法院調解制度中的人權保障研究[J]. 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6,(2).
[31]李道剛. 美國法院建立調解制度的歷史嘗試[J].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6,(4).
[32]周向明,王靜. ADR對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重塑[J].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33]李俊傑,甄世輝. 法院調解制度改革之構想[J].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7,(3).
[34]林爭暉. 論法院調解制度之改革[J].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
[35]劉金華. 論基層法院強化訴訟調解之必要[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8,(1).
[36]文曉慶. 論我國法院附設調解制度的構建[J].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
[37]張輝,張德峰.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博弈分析——再論調審分離[J]. 時代法學,2005,(3).
[38]石先鈺. 法院調解制度的反思與完善[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6).
[39]高金嶺,李富堂. 論法院調解制度的價值及完善[J]. 河北法學,2003,(2).
[40]劉芳.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困惑與出路[J]. 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1).
[41]鍾玲. 法院調解制度中的人權保障研究[J].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3).
[42]李建玲. 略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之改革[J]. 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4,(3).
[43]張玉.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反思與改革[J].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2,(4).
[44]孫富安. 論法院調解制度[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9.
[45]朱琳. 我國法院附設調解制度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2009.
[46]韓立軍. 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之重構[D].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2010.
[47]賀柯. 新時期法院調解制度研究[D].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2010.
[48]趙欣.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反思和完善[D].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2008.
[49]周敏華. 試論法院調解制度[D].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2005.
[50]劉剛. 從司法ADR視角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重構[D]. 華東政法學院: 華東政法學院,2006.
2. 我想找個心理醫生和他聊聊,希望他引導我一下。
心理咨詢不是簡單的聊天,這一點希望你在心理上加以更正。咨詢師通過對你資料的了解找到心理問題所在,進而通過使用心理咨詢的技術方法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個過程。並不是人們想像的咨詢師的三言兩語就可以把問題解決清楚,那是神仙,不是心理咨詢師。對咨詢有一個了解後再去做咨詢,這樣才能有一個好的效果。
3. 不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等名稱,那這個全國人大常委會到底是什麼呢?它的職權是什麼呢?相信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完全了解這一機構的組成和職權,很多時候都是大家聽說的多,但是了解的甚少。那麼就由小編為您一一講解,消除大家的疑惑。
1、立法權。
依據現行憲法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大共同行使立法權。主要包括: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這樣,除了憲法和基本法律外,大量的立法工作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承擔。
2、憲法和法律的解釋權。
解釋憲法,即對法律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而作的立法解釋。這樣便於從立法的角度及時回答和解決憲法和法律實施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保障憲法和法律的准確實施。
3、憲法實施的監督權。
現行憲法除規定全國人大監督憲法的實施外,還賦予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構,由它行使這一職權,便於對憲法的實施進行經常性的監督。這對於保障憲法的實施具有重大意義。
4、對其他國家機關工作的監督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國家機關的工作;撤銷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5、對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人事任免權。
6、對國家生活中重要問題的決定權。
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除上述職權外,全國人大常委會還有權執行全國人大授予的其他職權。如: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議,聯系全國人大代表,並組織他們視察,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領導各專門委員會的工作,等等。
由此可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人民行使權力的機構,也是對國家至關重要的機構。並且,這一機構的職權多種多樣且十分重要,希望大家在看完這些後,對這一機構能有全新的認識,同時也認識到人民對國家也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