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與你一生息息相關

民法典與你一生息息相關

發布時間: 2022-02-15 05:52:16

民法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與每個人生活都息息相關,涉及人們常用的債權、婚姻、買賣等關系,您可以根據您的實際情況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法條例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生效。

刑法和民法為何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您好,因為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專,保護國有財產和屬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
而民法調整的是每個人生活中的各類事情,幾乎每個人每天都在從事民事活動,因此,民法與每一個人密切聯系。
從刑法和民法的基本特徵與目的來看,這兩部法律的確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⑶ 民法典中哪些內容與未成年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撫養以及教育等條款,和未成年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內國民法典》第一千容零五十八條  夫妻雙方平等享有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共同承擔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3)民法典與你一生息息相關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一千零七十五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法學專家解讀:民法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導讀】在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科技和產業革命不斷升級的當下,新生事物蓬勃發展。法律能否認可虛擬財產?作為身份代表的網名是否能得到法律保護?基因編輯胚胎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作為一部信息時代的生活指南,民法典草案對這些時代之問給予了明確回應。

草案亮點

●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被列為新的財產類型;

●明確電子合同的訂立、履行規則,對信息網路環境下的交易予以規范;

●個人信息保護被列入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回應互聯網時代的迫切需要。

專家解讀

處處滲透著人文關懷的理念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王軼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我國民法典編纂於人類從工業文明邁向信息文明的重要轉換階段。

民法典草案的編纂堅持以人為本。在草案總則部分,對胎兒利益給予了特殊保護,只要胎兒出生時為活體,在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方面便視為具有了民事權利能力;對於逝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權利,草案也予以保護,處處滲透著人文關懷的理念。

立法活動要結合時代需要。在信息文明時代,電子合同是人們社會交往的重要類型和表徵。草案合同編立足於時代的新問題、新要求,將電子合同放到了核心和關鍵的位置。

很多新生事物被寫入草案。如社會識別度較高的網名,作為姓名權受到保護。對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的法律客體地位,草案予以認可。

針對關注社會熱點。比如「霸座」行為,草案強調,旅客應該按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承運,如果「霸座」,則構成違約行為,應當承擔相應責任。草案特別為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相關醫學、科研活動劃出法律紅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⑸ 民法典與每個人的一生都關系密切你是怎樣理解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民法典規定: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准;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准,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准。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可以看出,民法典是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⑹ 學習了民法典的相關知識,你認識到法律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有怎樣重要關系

民法其實就是規制我們日常的生活百態,民法典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⑺ 民法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舉一個例子說明

民法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像養老保險關繫到我們每個人老年的生活,還有婚姻法的改革,也關繫到千家萬戶的人。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2-06 08:59:27 瀏覽:636
職業道德第 發布:2025-02-06 08:39:44 瀏覽:2
法院書記員記錄 發布:2025-02-06 08:21:07 瀏覽:803
司法考試費 發布:2025-02-06 08:18:49 瀏覽:62
司法局年度總結 發布:2025-02-06 08:03:47 瀏覽:304
道德實踐日記500字 發布:2025-02-06 07:31:52 瀏覽:321
江蘇預備法官培訓 發布:2025-02-06 07:26:12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