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和誰學

刑法和誰學

發布時間: 2022-02-15 07:15:58

法學刑法學有什麼區別刑法學是不是獨立的專業

法學主要包括理論法學(主要是法理學)、民法學、商法學、訴訟法學(民事訴訟和刑內事訴訟)、刑法學容、行政法學。
具體來說不同國家有不同規定,比如美國、德國、台灣的法學就不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制史,但很強調憲法,大陸的法學研究雖然沒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這一科,但是在司法考試(就是律師資格考試)中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占很大比例。
刑法學是一個獨立的專業,法學是很多專業匯總的一個集合名詞,比如牛肉也是一種肉。

⑵ 刑事法學與刑法學區別

「刑事法學」與「刑法學」兩個概念的大小不同。前者是個大概念。簡單的說,「專刑法學屬」是「刑事法學」的一個學科。
「刑法學」是專門研究犯罪與刑罰的科學;而「刑事法學」不光要研究犯罪與刑罰還要研究刑事訴訟的程序,「刑事訴訟法就是專門研究刑事訴訟程序的科學」。
因此,「刑事法學」包涵了兩個領域。即實體法學和程序法學。實體法學就是「刑法學」;程序法學就是「刑事訴訟法學」。

⑶ 司法考試刑法誰講得好

司法考試刑法老師主要有以下老師

陳永生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後、法學院副教授。03-06年參與《國家司法考試大綱》的修訂、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的編寫。

阮齊林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刑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刑法學專家,司法考試輔導的王牌專家,其講課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劉鳳科
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師從著名刑法學家、刑法學司考命題組重要成員張明楷。劉老師授課條理清晰、認真細膩。

方鵬
方鵬,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講師。北京大學法學院,碩博連讀研究生。出版《國家司法考試刑法要義與真題精解》。

你可以到我們網校聽一下陳老師的課程,很不錯,當然,其他幾位老師的課業值得一聽。

⑷ 犯罪學與刑法學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

犯罪學意義上的犯罪概念中包含了刑法意義上的犯罪概念。兩者都是把 一定的反社會行為視為犯罪行為,都以刑法的規定作為依據。犯罪既是一種 社會現象,也是由法律所確認的,它是一種社會法律現象,離開了法律特別 是刑法的評價,人們的所有行為都無所謂犯罪。在這一點上,兩者的概念有 相同之處。

區別:

一、從犯罪概念的內涵上講,兩者對犯罪的本質特徵一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 理解不同。 刑法中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實際上是危害的客觀性與主觀判定的綜合體。 刑法犯罪定義中包含的社會危害性,只是行為的客觀危害性與統治意志不相 容的統一,是行為人的主觀罪過和行為的客觀危害的統一。在刑法規定的意 義上,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天然地具有不真實的成分。

然而,犯罪學中犯 罪的社會危害性只在於危害社會的客觀屬性。犯罪學的任務是促成社會理性 認識犯罪並預防犯罪。 對犯罪的本質特徵——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犯罪學和刑法是基於各自特 殊的立場去認識和把握的,是犯罪學犯罪概念與刑法犯罪概念區別的根本所在。

二、犯罪學中的犯罪不受刑事違法性要素制約 刑法學犯罪概念中必然包含有刑事違法性要素,而犯罪學犯罪概念不應包含 這一要素,這是兩種犯罪概念對犯罪本質特徵認識不同的邏輯結果。 犯罪學意義上,刑事司法中需要認定的犯罪只不過是立法者對客觀存在的具 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進行有意識的篩選和分類的結果。但犯罪本身具有不依 賴於法的規范性而獨立存在的屬性。

因為,在本來意義上,犯罪並不是違反 刑法或法律范疇之內的行為。 對犯罪學而言,重要的不是現行法律是如何規定犯罪的,而是構成社會的人 是基於什麼原因和如何實施危害社會秩序行為的。可以說,對犯罪的考察超 越刑法的規定性,並把「犯罪的法的規范性」本身也納入自己的犯罪對策體 系中進行理性評價,是犯罪學完成自己幫助社會確立科學的犯罪對策觀和促 進犯罪預防對策改善之獨特學術職能的根本保證。

三、犯罪學中的犯罪不對應於刑罰處罰 在刑法中,刑罰是作為犯罪的對應物而存在的。只要是犯罪,就必然具有應 受刑罰處罰性。對立法者而言,只有當某一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超過了通過其他法律手段處理的界限,應當動用刑罰相威脅,方能防衛社會時,才會被規定為犯罪。

對司法者而言,只有當已發生的危害社會的行為達到了觸犯刑 律的程度,並且應當受到刑罰處罰時,才會將其判定為犯罪。正是基於刑罰 與犯罪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系,「應受刑罰處罰性」成為刑法犯罪概念中不可 或缺的要素之一。 而在犯罪學中,與犯罪相對應的則是比刑罰方法要廣泛得多的防治措施。

但由於刑法犯罪定義中所包含的刑罰處罰具有預防犯罪人再犯的基本功能, 因此,犯罪學犯罪概念並不排斥「刑罰」這一極端的反犯罪方法。因為,以 刑罰為手段的犯罪預防,是在事前預防歸於失敗的情況下,必須作為最後的 預防手段加以選擇的。因而,這種預防方法也包含在犯罪學所研究的預防措 施體系中。

四、研究的角度不同。刑法中犯罪定義主要針對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關系; 而犯罪學中的犯罪定義則主要是從犯罪原因的角度來探討的。 六、任務不同。刑法學中確定犯罪定義的目的或則說是任務是根據規范研究 如何准確懲罰犯罪。而犯罪學中的犯罪概念主要是研究預防犯罪,制定防控 方案。

拓展資料:

犯罪學(Criminology)是一門以犯罪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廣義上還包括專門尋找犯罪行為出現的實際原因,以提供一個方法減輕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影響。

刑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系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⑸ 刑法和刑法學區別

二者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的區別。
刑法本身是用於具體的辦案的,所以在這個內層面容上,一切都要根據法律的規定來。但是刑法學就有所不同了,在學術上,無論是什麼問題,大家都可以討論,不管合理不合理,只要有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可以的。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死刑在現在的中國還沒有被廢除,所以如果有人犯了刑法上規定的重罪,是應該被判處死刑的,那個沒商量,但是在學術上,我們可以討論死刑的存在到底是否合理,是否應該廢除等等問題。
至於民法和民法學的區別,也大致一樣,自己也好好思考一下。

⑹ 刑法是什麼怎麼學

結合案例學習是來根本的、唯一源正確的學好刑法的方法。
刑法總論部分要學好犯罪構成的四個構成要件,尤其是犯罪的主觀方面的分析,難點是間接故意和輕信能避免的過失的區分;犯罪形態;罪數及歸責原則等問題都是總論部分的難點及司法實踐中極易出現的問題。分則部分的學習主要是要注意對犯罪行為(也就是客觀要件)的准確把握。刑法分則的分類是按所保護的客體進行分類的,所以要注意具體刑法罪名在各章節中的歸類(這是初學刑法者易忽視的,如搶劫罪侵犯的是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雙重客體,但卻歸類在財產犯罪中,所以如何區分搶劫與搶奪、敲詐勒索甚至盜竊是重點),這有助於准確定性。
最後建議你多看看案例評析、研究方面的書,尤其是高法編的《刑事審判參考》。趙秉志教授編的案例研究的書挺多,挺實用,對你學好刑法會有幫助的。

⑺ 刑法與刑法學的區別

單純的刑法二字就是指中國的刑法典,只是一個部門法
刑法學就是一個學科,包括很多分支

⑻ 刑法學研究是陳興良還是張明楷最強

顯然是張明楷更高一籌,陳興良是中國刑法學泰斗高暄銘的高足,之前的學派還是版屬於高派,權如果沒有張明楷,陳興良應該算是年輕一代最出色的了。

但偏偏出了個張明楷,而張明楷一出來就不同凡響,根本不買高暄銘、馬克昌這些泰斗的帳,直接把高、馬來賴以成名的四要件理論顛覆。話說,這個四要件,的確很扯淡,都什麼年代了,還死守蘇俄的刑法理論體系,輸了也活該。雖然高馬出動很多弟子來圍攻張明楷,但這些蝦兵蟹將,根本不是張明楷一個級別的,攻擊的越狠,破綻就越大。

目前市面上的刑法書,可以分成兩種:一張明楷著,另一是其它人編著的刑法學書。隨著中國的改革,中國的刑法肯定早晚都要全面採用張明楷的理論。這幾年,陳興良也逐步轉向張明楷學派。

張明楷的刑法理論,奠定中國新刑法體系,未來二十年內,都不可能有人超過張明楷。

⑼ 法考刑法聽誰的課比較好

根據自己情況看,各個主流培訓機構的老師其實都可以的。

⑽ 中國著名刑法學家有哪些

我國比較有名的刑法學家,根據院派來統計,可參考如下,但是不代表歷史觀點:

刑法肯定是清華最好,張明楷、周光權、黎宏、勞東燕這個團隊,不但學術水平高,而且,在觀點、理念和體系也領先人大和北師大法學院太多了。

改革派:大陸法學派(德日):張明楷(清華)、周光權(清華)、黎宏(清華)、陳興良(北大)

保守派:傳統學派(蘇俄):高銘暄(人大)、馬克昌(武大)、趙秉志(北師大)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2-06 08:59:27 瀏覽:636
職業道德第 發布:2025-02-06 08:39:44 瀏覽:2
法院書記員記錄 發布:2025-02-06 08:21:07 瀏覽:803
司法考試費 發布:2025-02-06 08:18:49 瀏覽:62
司法局年度總結 發布:2025-02-06 08:03:47 瀏覽:304
道德實踐日記500字 發布:2025-02-06 07:31:52 瀏覽:321
江蘇預備法官培訓 發布:2025-02-06 07:26:12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