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失職罪司法解釋

失職罪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2-02-15 09:52:49

⑴ 國有公司人員失職罪釋義是什麼

對於國有公司人員失職罪釋義是什麼這個問題,解答如下, 國有公司人員失職罪是什麼意思國有公司人員失職是指在國有公司工作的員工,造成國有公司出現嚴重經濟損失的情況。下面我們就具體來了解下國有公司人員失職罪的構成。(一)客體要件本罪的客體是國有公司、企業財產權益和市場經濟秩序。國有公司、企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有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背離市場活動的基本原則,必然會使國有公司、企業的正常活動遭到破壞,使國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損害從而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二)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國有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或者,造成國有公司、企業破產或嚴重虧損,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以及國有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或者,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就國有公司、企業直接的主管人員來說,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不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對市場需求不作可行性分析和論證,不聽取各方面意見,獨斷專行,致使企業經營決策發生重大失誤;管理混亂,規章制度不健全,對於損公肥私,化公為私,侵吞、侵佔、私分、挪用公司、企業財產的違法犯罪現象置若罔聞;在經濟交往活動中由於種種原因上當受騙後,不主動及時向司法機關報案;違反規定動用企業資金炒股票、期貨;違反規定批准拆借資金等。本罪屬結果犯,行為,只有造成國有公司、企業破產或者嚴重虧損,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國有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國有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時,才構成犯罪。所謂嚴重虧損,是指國有公司、企業的虧損足以使其喪失清償到期債務的能力。導致嚴重虧損的原因很多,包括經營管理不善、天災人禍、不可抗力等,但構成本罪客觀方面的「嚴重虧損」只能是由於企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的行為造成的。所謂破產,是指國有公司、企業因嚴重虧損,無力清償到期債務,經債權人或債務人申請,被人民依法宣布其消滅的行為。這里所謂無力清償,是國有公司、企業缺乏清償債務的能力的客觀狀態,債務人對於清償期屆滿並且債權人已請求清償的債務,在一定期間內一般(而非個別情形)並且持續(而非暫時的、短期的情形)處於不能清償的狀態。這里應注意以下四個問題:(1)正確認定清償能力。清償能力通常由資金、信用和生產力(技術、設備材料、勞動力等)三部分組成。只有同時不具備這三個條件,缺乏繼續清償債務的能力,才能認定為無力清償。(2)無力清償的債務,必須是清償期已經屆至,並經債權人請求履行而不能清償的債務;(3)無力清償的債務,必須是一般並且持續不能清償的債務。所謂一般,是指清償對象是眾多的,而不是個別的債權人。所謂持續,是指不能清償在時間上的不間斷性,必須在相當長的期間內是持續的,因一時資金周轉不靈,而暫時沒能清償,不能認為是無力清償;(4)無力清償是債務人客觀上不能的經濟狀態,它與債務人的主觀判斷和意願無關,與債務人故意停止的主觀行為也不相同。行為,還須造成國家利益的重大損失才能構成本罪。一般而言,造成國有公司、企業破產、嚴重虧損、即已造成國家利益的重大損失,但仍有待有權機關進一步確定。(三)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其他主體不構成本罪。(四)主觀要件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由間接故意與過失構成。行為人的行為雖是直接故意的,但其對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卻不是直接故意的,亦即,其並不希望國有公司、企業破產或嚴重虧損。其對此損害結果的發生多出於過失,亦不排除間接故意。

⑵ 瀆職犯罪主體司法解釋

可查閱《 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 》 關於貪污賄賂犯罪和瀆職犯罪的主體 (一)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認定 刑法中所稱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是指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在各級國家權力機關、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根據有關立法解釋的規定,在依照法律、 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鄉(鎮)以上中國共產黨機關、 人民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司法實踐中也應當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 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認定 所謂委派,即委任、派遣,其形式多種多樣,如任命、指派、提名、 批准等。不論被委派的人身份如何,只要是接受國家機關、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代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 事業單位在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組織、 領導、監督、管理等工作,都可以認定為國家機關、國有公司、 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如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 事業單位委派在國有控股或者參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組織、領導、 監督、管理等工作的人員,應當以國家工作人員論。國有公司、 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後,原國有公司、 企業的工作人員和股份有限公司新任命的人員中, 除代表國有投資主體行使監督、管理職權的人外, 不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三)「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認定 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應當具有兩個特徵:一是在特定條件下行使國家管理職能; 二是依照法律規定從事公務。具體包括:(1) 依法履行職責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 依法履行審判職責的人民陪審員;(3)協助鄉鎮人民政府、 街道辦事處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村民委員會、 居民委員會等農村和城市基層組織人員;(4) 其他由法律授權從事公務的人員。 (四)關於「從事公務」的理解 從事公務,是指代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人民團體等履行組織、領導、監督、管理等職責。 公務主要表現為與職權相聯系的公共事務以及監督、 管理國有財產的職務活動。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 國有公司的董事、經理、監事、會計、出納人員等管理、 監督國有財產等活動,屬於從事公務。 那些不具備職權內容的勞務活動、技術服務工作,如售貨員、 售票員等所從事的工作,一般不認為是公務。 二、關於貪污罪

⑶ 瀆職罪的懲罰新規定

瀆職罪在《刑法》中單獨被列為了一章,所以並不是一個單獨的刑事犯罪,而是其中分為了很多具體的刑事犯罪罪名。如: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等等共計37項具體罪名。對於瀆職罪類的犯罪的立案標准大致可作如下總結:(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9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6人以上的;(二)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四)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瀆職罪根據每一項具體罪名都有有針對性的立案標准,所以需要知道具體涉嫌什麼罪名,參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進行一一甄別、判斷。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⑷ 刑法瀆職罪司法解釋

瀆職罪司法解釋的規定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三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瀆職犯罪並收受賄賂,同時構成受賄罪的,以瀆職犯罪和受賄罪數罪並罰。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三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瀆職犯罪並收受賄賂,同時構成受賄罪的,除刑法另有規定外,以瀆職犯罪和受賄罪數罪並罰。
第四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瀆職行為,放縱他人犯罪或者幫助他人逃避刑事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瀆職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他人共謀,利用其職務行為幫助他人實施其他犯罪行為,同時構成瀆職犯罪和共謀實施的其他犯罪共犯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他人共謀,既利用其職務行為幫助他人實施其他犯罪,又以非職務行為與他人共同實施該其他犯罪行為,同時構成瀆職犯罪和其他犯罪的共犯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定罪處罰。

⑸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的相關說明

一、本罪是依1999年12月《刑法修正案》而修改的新罪名。《刑法》168條的罪名為「徇私舞弊造成破產、虧損罪」,現168條作了修改,罪名依其含義亦作了修正,但尚未經最高法院確認發布。本罪的修正有4點:1.原168條犯罪主體限於國有公司、企業,現擴大到國有事業單位,原限於「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現擴大到「工作人員」。2.原168條客觀方面為「造成國有公司、企業破產或者嚴重虧損」,現修正為「破產或者嚴重損失」、事業單位「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這樣更確切,不虧損有重大損失照樣構成犯罪。3.原限於有「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現增加了「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客觀要件擴大了。4.將「徇私舞弊」作為從重情節規定,加重了懲處力度。
二、本罪的定義為: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造成國有公司、企業破產或者嚴重損失的行為。注意公司、企業的損失形式為「破產或者嚴重損失」,國有事業單位的損失形式為「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兩者客觀表現是不同的。有沒有徇私舞弊,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僅作為加重情節。
三、刑法168條已被修改,不是添加,故已經無效。應以修正案為准。
四、關於「嚴重損失」的標准,尚無司法解釋。沿海省市一般掌握在:虧損10萬元以上且占注冊資金的30%以上;或者虧損50萬元以上。

⑹ 動植物檢疫失職罪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國家對相關的動植物的來源去向規定實施檢疫,檢疫合格的會發放相應的合格證書,保證社會安全和國家利益,如果在檢疫過程中有不負責任的現象,嚴重造成國家利益重大損失的行為,法律將認定判罪,那麼動植物檢疫失職罪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呢,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
一、動植物檢疫失職罪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199.9.9
高檢發釋字[1999]2號)
[瀆職犯罪案件]
(二十五)動植物檢疫失職案(第413條第2款)
動植物檢疫失職罪是指國家檢驗檢疫部門及檢驗檢疫機構中從事動植物檢疫工作的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對應當檢疫的檢疫物不檢疫,或者延誤檢疫出證、錯誤出證,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因不檢疫或者延誤檢疫出證、錯誤出證,致使依法進出口的依動植物不能進口或者出口,導致合同、訂單被取消,或者外商向我方據索賠或影響我方向外商索賠,直接經濟損失達30萬元以上的;
2、因不檢疫或者延誤檢疫出證、錯誤出證,導致重大疫情發生、傳播或者流行的;
3、因不檢疫或者延誤檢疫出證、錯誤出證,導致疫情發生,造成人員死亡或者殘疾的;
4、3次以上不檢疫或者延誤檢疫出證、錯誤出證,嚴重影響國家對外經貿關系和國家聲譽的。
二、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處罰規定
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偽造檢驗結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款所列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對應當檢驗的物品不檢驗,或者延誤檢驗出證、錯誤出證,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動植物檢疫機關的檢疫人員徇私舞弊,偽造檢疫結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款所列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對應當檢疫的檢疫物不檢疫,或者延誤檢疫出證、錯誤出證,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通過上文對動植物檢疫失職罪司法解釋的內容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涉嫌檢疫出錯亂發合格證或者故意不檢疫的行為,將會應予立案追查其刑事責任,因為工作的失職不僅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影響了國家的信譽,刑法會給出嚴厲的懲治。
延伸閱讀:
瀆職罪立案標準是什麼,有哪些種類?
瀆職罪司法解釋全文
瀆職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⑺ 根據司法解釋,哪些情況構成瀆職犯罪主題

瀆職罪的犯抄罪主體限定為國家機襲關工作人員。國家機關包括權力機關、行政機瀆職罪宣傳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事機關,黨委、政協、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都不屬國家機關范疇,司法實務中出現了協管、協警及治安聯防人員受國家機關的委託從事公務的現象。為此: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立法解釋規定: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於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中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作了進一步的擴大解釋:在鄉(鎮)以上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熱點內容
民法典和婚姻法 發布:2025-02-06 06:55:17 瀏覽:728
看社會與法寫一篇小故事 發布:2025-02-06 06:33:11 瀏覽:312
王群司法局 發布:2025-02-06 06:19:40 瀏覽:429
婚姻法2018年 發布:2025-02-06 06:07:44 瀏覽:633
萬國道德會王鳳儀 發布:2025-02-06 05:53:42 瀏覽:270
2016三大訴訟法對比pdf 發布:2025-02-06 05:45:34 瀏覽:779
法官閣下21 發布:2025-02-06 05:42:42 瀏覽:501
司法審計費用 發布:2025-02-06 05:12:05 瀏覽:487
民法分論論文 發布:2025-02-06 05:00:30 瀏覽:983
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06 05:00:26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