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管刑法
A. 商代有怎樣的刑法制度
刑罰商代的刑罰有伐(砍頭)、撲、墨(即黥刑)、劓(用刀割鼻)、宮(宮刑)、刖(用刀或鋸割去腿)等,後世的五刑在商代即已有之。卜辭中有不少關於刖刑的記載,一次受刑者達數十人及百人。殷墟曾發掘出戴梏的男女陶俑,男俑雙手梏在背後,女俑雙手梏在胸前。卜辭中的"卒"字,就是刑具的象形字"孰"宇,即人跪地手戴梏形,"圉"字,即方框中之人跪地戴梏,意為牢獄還有王命小臣"作圉",即建造監獄。
B. 商朝13種刑法都有什麼
商朝共11種刑法,並沒有13種。
1、戮:就是活著刑辱示眾,然後再斬殺。
2、炮烙,是在銅柱上塗油,下加炭火烤熱,令有罪者行走其上,最終墜入炭火中燒死。
3、醢刑,是將受刑人搗成肉醬,又稱菹刑。
4、脯刑,是將受刑人殺死並曬成肉乾。
5、劓殄:劓殄。即刑殄,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後代都殺掉,相當於後世的族誅。
6、剖心。
7、墨刑,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額上刺刻後,塗以墨色。
8、劓刑,就是割去受刑人的鼻子。鼻子是人的重要器官,而且與人的尊嚴密切相關,因此劓刑較墨刑為重。
9、剕刑,也作刖刑,是指砍去受刑人手或足的重刑。始於西周,九刑之一。砍足曰剕,砍手曰刖。另外,與砍去手足相類似的還有砍去膝蓋骨的臏刑。
10、宮刑是破壞受刑人生殖器官的殘酷刑罰。對男性為去勢,對女性為幽閉。這種宮刑剝奪了受刑人「傳宗接代」的能力,在中國古代社會被視為是最大的恥辱和不幸,因而是五刑中除死刑以外最為殘酷和最重的刑罰,一般適用於較重的犯罪者。
11、徒刑,將犯罪者拘系使其勞作的刑罰。
(2)商代管刑法擴展閱讀
古代執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節,這與古人的自然神權觀念有關,即順應天意。春夏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而秋冬是樹木凋零的季節,象徵肅殺。
人的行為包括政治活動都要順應天時,否則要受到天神的懲罰。皇帝即是天的兒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時行事。處決犯人也是如此。
從西周開始就有了秋冬行刑的做法,到了漢朝成了制度。除了謀反等大罪可以立即處決外,一般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後冬至以前才能執行。
C. 商朝十大酷刑都有啥
1.劓殄
商朝的一種刑罰。劓,割也,斷也;殄,絕也。即斬盡殺絕,把犯罪者連同其子孫後代都斬盡殺絕。注意:不能與奴隸制五刑中的劓混淆。
2. 炮烙
商朝的酷刑。即在銅柱上加上油脂,銅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銅柱既滑又熱,可使有罪者從銅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燒死。相傳商紂王是為了博妲己一笑而使用此刑罰手段處罰罪犯。
3. 醢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醬。相傳在商朝末期,九侯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入之紂」,但九侯的女兒不喜淫,紂王發怒,就把九侯的女兒殺了。九侯因此受牽連,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被剁成肉醬。
4.脯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殺死晾成肉乾。在商朝末期,商紂王醢九侯之後,鄂侯因對九侯案不滿而與紂王發生爭辯,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曬成肉乾。
5.坐嘉石
指對於有罪過但尚不夠判處徒刑的人,要給他們戴上刑具,強迫他們在官府門外左側的嘉石(文石也,上刻嘉言,欲獄囚見之而悔悟也)旁坐一定的時間反省自己的罪過,然後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監督他們服一定期限的勞役。坐嘉石的時間及服勞役的期限,根據罪犯罪過輕重而有所不同。勞役期滿,罪犯由其居住地的負責人擔保,即可被釋放回家。坐嘉石類似於近世的拘役。
6.湯刑
以湯命名的商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左傳,昭公六年》:「商有亂政,而作湯刑。」
注意:湯刑雖然是以湯來命名的,但它並不是商湯所做,同樣是商朝統治者為了追述他們的祖先而以湯命名的。其具體內容不詳。
D. 商朝的法律制度大概是什麼
通知時間在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
商朝法律指導原則是以神權為主要指導原則。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神權法盛行的王朝,商王以神的名義實施法律,法律活動主要是占卜。
商朝主要法律是《湯刑》。
商朝的刑罰種類:除五刑外,還有斷手、活埋、沉水、火焚、炮烙等。刑罰種類多且極為殘酷。
商朝國家制度比夏朝有了很大進步,司法制度已具雛形。主要司法結構是內、外服制度。
商王宣稱自己是自然神在人間的代表,「率民以事神」,尊重商王就是敬天。商王通過血緣關系、身份繼承,將祖先神的崇拜演變為維護其統治的主要方式,既違背王命,不僅獲罪於天,而且為祖先所不容。
商朝的政治、司法統治比夏朝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商王的權威進一步加強外,商朝將中央與地方的統治關系以「內服」、「外服」的方式加以確定。商王直接統治的區域為「內服」;與商部落聯盟、聽從商王命令的其它地區為「外服」,在這些地區生活的部落,其首領被商王封為諸侯、伯,有很大的獨立性。在司法機構的設置上也是如此,「內服」地區由商王直接控制,「外服」則由諸侯實施司法統治。商朝的司法官由高級貴族以世襲的方式擔任。
E. 古代的刑法
我國古代的法律制度重刑輕民,因此刑法就成為了體系最為完整的部門法。作為刑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刑罰在我國古代更是種類繁多。不過,我國古代的刑罰大致可以歸入五大類。隋以前的五刑為:墨刑、劓(yì)刑、刖(yùe)刑、宮刑、大辟(pì),前四種為肉刑。漢文帝始議除肉刑,至隋文章制《開皇律》,基本上以五刑——笞(chī)刑、杖別、徒刑、流刑、死刑取代了舊五刑,以身體刑(又稱痛苦刑)取代了肉刑。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所提到的自由刑、身體刑,基本上屬於法律規定的正刑,而實際上法外施刑的情況非常普遍,施刑有著極大的隨意性,五花八門,十分殘酷。
l、湯鑊:死刑的一種,也作「烹」,是把人放過大鼎或大鑊,用滾湯將人活活煮死的酷刑。
2、黥:又稱墨刑,其法是以刀刻鑿人面(體)再用墨塗在刀傷創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漢以前,墨刑主要施於犯人面、額之上,適用於較輕罪犯;以後,墨刑間或有之,主要用於選奴、竊盜和輔助刑。
3、斬:死刑的一種。古時分腰斬和斬首,腰斬用鐵鑕(今鍘刀),斬首用刀刃。隋以後新刑告皆指斬首之刑。此處即為斬首。
4、刖:斷腳之刑。刖刑系以臏刑演變而來。臏刑是去掉犯人的膝蓋骨,犯人受臏刑後不能行走,受刖刑即斷足後,裝上假肢仍可行走,故刖刊輕於臏刑。
5、刺配:臉上刺了字,發放送往遠地充軍。刺:即上文的黥刑,在罪犯額面或肌膚上刺上字,用墨染上顏色。配;流刑,發往遠地充軍。
6、笞:古代新五刑的一種,用竹板或荊條打人背部或臀部。笞刑自十至於五十下。敲撲,刑具,短的叫敲,長的叫撲,這里指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
7、謫戍:流刑,將有罪的人流放到邊遠地區防守。課本注為「被征發戍守邊遠地區」是不準確的。
8、菹醢: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剁成肉泥,製成肉醬。
9、杖:自隋起定為五刑之一。用大荊條、大竹板或棍棒抽擊人的背、臀或腿部。杖刑自五十至於一百下。
10、宮刑:又稱腐刑,是僅次於死刑之刑。男子閹割生殖器,女子幽閉。因犯人閹割後畏風須暖,要在蓄火如蠶室之宮刑獄中將養百日,所以宮刑也叫做隱宮、下蠶室。
F. 夏商的刑法殘酷嗎
中國最早的刑法,是夏朝制訂的《禹刑》和商朝制訂的《湯刑》,它們都是以這個朝代的第一位帝王來命名的。
這兩部刑法的全文雖然已經失傳,但它的有些條文還散見於許多古書中。從這些條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時統治者制訂刑法的用心和它的嚴厲程度。
商湯清楚地認識到:社會的細胞是家庭,孝敬父母是維護家庭穩固的基礎;只有家庭穩固了,社會才能安定,國家才能繁榮昌盛。再從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來看,只有孝順父母的子女,才能敬其他長輩,才能盡忠於君王,報效於國家。因此,「孝」對社會和國家來說,是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品質。把「不孝」列為最嚴重的犯罪行為,是商湯高瞻遠矚的決策。
傳說商湯的刑法中還有這樣的規定:「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在公共場所亂拋垃圾,看起來是小事,但它影響公共衛生,污染市容環境,有時還會引起鄰里糾紛,甚至打架斗毆。
商湯有鑒於此,才給「棄灰於公道者」以「斷其手」的嚴重刑罰,懲一儆百,對維護社會公德具有極大的震懾作用。這條刑法看上去似乎重了一些,但它是有長遠的考慮的。由此看來商代較夏有了完備的法律體系。
《禹刑》和《湯刑》是中國歷史進入階級社會以來最初的兩部刑法。這兩部刑法中的不少規定,對於今天的法制建設,也有很大的借鑒作用和參考價值。
G. 商代刑法特點
商朝的法制指導思想在夏朝奉「天」罰罪法制觀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發展,更加強調「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在這種天命觀的影響下,商人十分迷信鬼神。商王自稱是上帝的兒子,即「下帝」也稱天子。因此,執行占卜的神職人員——巫,史等,在商朝社會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王權神授觀下,商朝的法律也都是一「天」與「神」的名義制定的。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爾無不信,朕不食語。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汝,罔有攸赦。」以天的名義對夏進行討伐。
1、死刑
(1)戮:就是活著刑辱示眾,然後再斬殺。
(2)炮烙:就是在銅柱上塗油,下加炭加熱,令有罪者行其上,很快就會墜入炭中燒死。
(3)醢,把犯罪者搗成肉醬。
[醢九侯] 此案發生在商朝末期,九侯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入之紂」,但九侯的女兒不喜淫,紂王發怒,就把九侯的女兒殺了。九侯因此受牽連,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被剁成肉醬。
(4)脯,把犯罪者曬成肉乾。
[脯鄂侯] 此案發生在商朝末期。鄂侯因對九侯案不滿而與紂王發生爭辯,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曬成肉乾。
(5)劓殄:劓殄。即刑殄,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後代都殺掉,相當於後世的族誅。
(6)剖心
2、肉刑
(1)墨刑,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額上刺刻後,塗以墨色。
(2)劓刑,割掉鼻子的刑罰。
(3)刖刑,就是斷足的刑罰。還有說是臏刑,挖去髕骨。
(4)宮刑,即破壞犯罪者生殖器官,進而殘害機能的刑罰。宮刑最初適用於淫亂行為,所以 也叫作淫刑。宮刑是僅次於死刑的一種重刑。
奴隸制五刑:墨、劓、刖、宮、大辟
3、徒刑
將犯罪者拘系使其勞作的刑罰。
H. 古代商紂王用過哪些刑法
1、劓殄
2、炮烙 銅柱上加上油脂,銅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銅柱既滑又內熱,可使有容罪者從銅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燒死。相傳商紂王是為了博妲己一笑而使用此刑罰手段處罰罪犯。
3、醢 即把人剁成肉醬。
4、脯 即把人殺死晾成肉乾
5、蠆盆
(8)商代管刑法擴展閱讀:
紂王
1、帝辛天資聰穎,有口才,行動迅速,接受能力很強,而且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絕臣下的諫勸,他的話語足可以掩飾自己的過錯。他憑著才能在大臣面前誇耀,憑著聲威到處抬高自己,認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
2、他嗜好喝酒,放盪作樂,寵愛女人。他特別寵愛妲己,一切都聽從妲己的。他讓樂師涓為他製作了新的俗樂,北里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賦稅,把鹿台錢庫的錢堆得滿滿的,把鉅橋糧倉的糧食裝得滿滿的。
3、他多方搜集狗馬和新奇的玩物,填滿了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台,捕捉大量的野獸飛鳥,放置在裡面。他對鬼神傲慢不敬。他招來大批戲樂,聚集在沙丘,用酒當做池水,把肉懸掛起來當做樹林,讓男女赤身裸體,在其間追逐戲鬧,飲酒尋歡,通宵達旦。
I. 簡述商代刑法主要內容
您好!商朝主要法律是《湯刑》。
商朝的刑罰種類:除五刑外,還有斷手內、活埋、沉水、火容焚、炮烙等。刑罰種類多且極為殘酷。
商朝國家制度比夏朝有了很大進步,司法制度已具雛形。主要司法結構是內、外服制度。
商王宣稱自己是自然神在人間的代表,「率民以事神」,尊重商王就是敬天。商王通過血緣關系、身份繼承,將祖先神的崇拜演變為維護其統治的主要方式,既違背王命,不僅獲罪於天,而且為祖先所不容。
商朝的政治、司法統治比夏朝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商王的權威進一步加強外,商朝將中央與地方的統治關系以「內服」、「外服」的方式加以確定。商王直接統治的區域為「內服」;與商部落聯盟、聽從商王命令的其它地區為「外服」,在這些地區生活的部落,其首領被商王封為諸侯、伯,有很大的獨立性。在司法機構的設置上也是如此,「內服」地區由商王直接控制,「外服」則由諸侯實施司法統治。商朝的司法官由高級貴族以世襲的方式擔任。謝謝閱讀!
J. 商朝的刑法制度有哪些
(一)罪名
盤庚曾經向臣民宣布「顛越不恭,暫遇姦宄」為重罪,這是商朝刑法打擊的重點,凡有犯者,斬盡殺決不留遺類。所謂「顛越不恭」,就是狂妄放肆,不守法紀,不敬國王。所謂「暫遇姦宄」,就是危及政權,犯法作亂,凡亂起於外者為奸,起於內者為究。商朝對奴隸和平民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統治的行為的懲罰,是極其嚴酷的。
商朝也有不孝罪,《呂氏春秋》中引《商書》說「刑三百,罪莫重於不孝」。傳說,伊尹放逐太甲的原因之一,就是太甲不明居喪之禮。商援夏法,不從王命罪即構成滅族大罪。
除此之外商還有「不吉不迪」罪。不吉,就是不善;不迪,就是不循正道辦事。另外,「舍棄穡事」也是刑法規定的罪名。
商朝的罪名明顯多於夏朝。
(二)刑名
南朝的刑罰,據典籍記載主要還是沿用夏朝的五刑,只是有所損益。在典籍和甲骨文的記載中多處可見有關墨、劓、刖、宮、大辟的記錄。據資料記載,一次受刖刑的奴隸竟多達80人,可見商朝刑罰的殘忍,同時也說明在商朝奴隸制五刑應用非常廣泛。
商朝除「五刑」作為主體刑以外,後世常用的徒刑、流刑在商朝也開始出現。《史記》中記載了商王武丁因夢尋找聖賢的故事,最後找到正在傅地作苦工的說(悅)。《集解》中也記載在傅岩地方有從事修築道路的刑徒和奴隸。
商朝刑罰最重的是劓殄,即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後代都殺掉,類似後世的族刑。
南朝末代統治者紂王,暴虐無道,當時階級對立尖銳,為挽救崩潰的危機,實行法外極刑,制炮烙之法及脯、焚、剖心等酷刑。但這時已是商亡前夜了。